APP下载

明代襄藩王室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下)

2012-08-15王先福王洪兴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怀王神道亲王

王先福,王洪兴

(襄阳市博物馆,湖北 襄阳 441021)

三、襄藩王室墓葬规制

从目前发现的襄藩王室墓葬看,墓室除个别砖室外均为石室,墓室前设有甬道,极少量亲王墓葬设有前、后室,其总体规制是由爵封不同决定的,这也对应了《明史》记载的有关规定。

1.兆域

通过对文物调查发现的整个襄藩王室墓葬,特别是亲王墓分布的位置和较多明代墓地(其中可能有襄王室墓葬)的分布状况结合地理环境分析,所有王室墓葬均葬于藩王府所在襄阳城西原襄阳(今襄城区,下同)、谷城、南漳县域,分布在原襄阳县西部、谷城县东南部、南漳县东北部东西长约36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范围内的低山中。其下葬、祭祀路线是出襄阳城西,沿古鹤子川(今肖家河,下同)河谷西行,部分中途分路进入各墓地,相对集中的是到达鹤子川的源头七里山后,再分路沿其他河谷进入各墓地。

距离藩府襄阳城最近的是陨城温裕王和镇国将军平川墓,其西侧的冲沟自南向北注入鹤子川;西行不远就是隆中山南麓的简王墓,墓东不远的广德寺冲沟也是自南向北注入鹤子川;再西行到鹤子川中段有赵冲上游两侧的宁乡庄献王墓和泉水垴墓群;进入上游中、南支交汇处东侧不远就是徐家长冲墓,其南支源头向南翻越一道山岭,进入渭水(东南流注汉江)上游中、南支交汇处之间就是恭王墓;走到鹤子川中支源头西侧为绵羊山墓,往北为姚河源头,宪王墓就在其南北支之间;姚河上游南北支交汇处北侧为东西相距不远的高桥墓和胥家冲墓;姚河北支上游有惠王墓,下游近汉江处东侧不远有怀王墓;鹤子川源头西去不远为泗堵河上游(东南流注清凉河),干或支流东岸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分布着康王墓、定王墓、庄王墓、补岭坪墓、井沟墓,均相距不远;最远的是从泗堵河源头翻越山岭进入高桥河(北流注入汉江)上游青安河,其中段东南埋葬着靖王,或许还有忠王墓祔葬。

亲、郡王墓的兆域从大环境而言,依七里山主峰及周边下葬的墓葬相对集中,包括宪、定、康、庄、靖王及追谥的恭、惠王墓等,他们应在一个大的范围内,不过,有的实际距离还较远,甚至相对独立,如靖、惠、恭王墓。其他亲、郡王墓独立性更强,基本不在一座山体范围内,如怀、简王及宁乡庄献王、郧城温裕王墓。而可确定的1座镇国将军即“平川公”墓与郧城温裕王墓基本处同一兆域。其他可能属襄王室成员的墓葬要么单独埋葬,要么与上述亲王或郡王墓同一兆域。可以说,襄王室墓葬的兆域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同兆域,又有异兆域,而这一点并不完全以上下代直接的昭穆关系为基础,而似乎跟兆域的选择有关,时代最晚的靖王墓(或包括祔葬的忠王墓)埋在最远的青安河畔就是例证。

2.墓区布局

尽管所有襄王室墓葬的墓区建筑均已被毁,墓区布局难以明确,特别是墓区的面积无法统计。但7座亲王墓和1座追谥亲王的郡王(惠王)墓从残存遗迹仍可大致看出墓区布局的轮廓。

这8座墓葬均位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簸箕形山地中,背靠一座主峰向南或东南分出的小山包,两侧稍远处各有一条山岗,前隔一条小河或溪沟与一山峰相对,墓区建筑顺地上逐步向上延伸。这种选择墓区的理念与明代皇陵相同,深受东晋郭璞所纂《葬书》“风水”理念的影响。

墓区一般由神道、享堂和墓冢组成。7座亲王墓中,宪、怀、庄王墓前可见到神道残迹,简王、康王原有神道,但因被毁而不存,只有定、靖王暂未发现神道痕迹。不过,从追谥惠王的阳山荣康王墓发现一块“皇明襄惠王神道”石匾情况看,亲王墓在墓区的最前端应均设有神道。

这8座墓在神道后、墓冢前都有多层拜台或祭台,有的前部陡坡处用条石砌成护墙,祭台上散置较多的泥质灰陶筒、板瓦和青砖,证明这里原有地上建筑,应该就是祭祀用的享堂。

享堂后即为墓冢,一般凿山为穴,上有封土堆多半是山体本身,有的其上另行覆盖封土。

宪王墓冢前残存宫墙,怀王墓冢后有残条石墙基,推测其原分别有内、外城。若如此,亲王墓很可能有内、外罗城卫护。

宪王墓在神道后还有一座砖砌单拱桥,怀王墓神道后、享堂前现为一座堰塘,或许这里原本也有一座小桥。

从上述残存的种种迹象分析,襄藩亲王墓区布局基本呈中轴线对称布局,整个墓区为外城环绕,进入墓区有石质牌坊,其后为长约500~1 000米的神道,神道两旁未见石像生,神道后设有小桥,小桥后为享堂门、殿,或许还有配殿,其有内城环护,最后为墓冢,一般凿山为陵。这种布局与其他明藩亲王墓的布局较为接近,也正是部分仿照了明帝陵的陵园布局。

其他王室墓葬中,墓区的布局就相对简单,大多只有墓冢,墓冢一般靠山南坡,面临山冲,仅少量山冲有溪沟流过,但两侧并无山岗。可确定墓主人的郡王墓中,只有宁乡庄献王墓前有祭台,其南侧现为水库,是否有神道就不得而知了。

3.玄宫

目前所见可确认的襄藩亲、郡王墓葬和镇国将军墓葬玄宫除简王墓为砖室外,其余均为石室,大多为单室,少量为双室。

可大致看清玄宫形制的墓葬有8座,包括宪、简、怀、康、庄王等5位亲王和追谥恭王的阳山恭和王、陨城温裕王等2座郡王墓葬,以及镇国将军平川墓,其中康、庄王墓室玄宫为双室,其余为单室,前部均设墓道和甬道。康、庄王玄宫分前、后室,平面分别近“日”、“土”字形,前、后室均由石门封闭。单室墓则只有一道石门,位于甬道和墓室之间。甬道前端一般以砖墙封闭。

墓葬规模与封爵和时代有关,爵秩愈高,规模愈大,亲王墓葬较郡王墓葬大,郡王墓葬较镇国将军大;时代居偏中后者规模最大,较早者相对较小,较晚者暂不明。如分别薨于嘉靖二十九年(1 550年)、四十五年(1566年)的康、庄王墓通长各有11.8米、15米,而更早的简、怀王墓仅内空长 6.2米、通长8米左右。这一点似乎与其他明代藩王玄宫由大到小的变化有别。

上述8座已知玄宫形制的墓葬中,庄王墓后室有较宽的棺床,很可能是为放置双棺或多棺所用,该墓出土庄王和王妃墓志各一合就是明证;而据阳山恭和王(追谥恭王)次妃严氏墓志铭载,阳山恭和王朱件淓薨后与正妃周氏合葬;坐落在隆中山的简王与王妃墓则是并列分葬。由此推测,亲王墓葬中宪、定、简王可能是王、妃分葬,怀、康王不明,庄王、妃合葬,靖王不明;郡王墓中阳山恭和王与正妃合葬,次妃祔葬,其他郡王、妃分、合葬情况不明。同时,无论是亲王或郡王墓葬,有父子关系者均未葬于同一小的墓区,仅宪、定王墓葬相距较近,其他均较远。

可见,无论是墓葬规模的变化,还是王、妃的合葬及子孙的从葬,均与明天顺二年(1458年)的王妃合葬、弘治五年(1492年)的子孙从葬等降低墓葬规制的诏令有所出入,并非严格按照诏令执行。

4.祭祀设施

调查发现7座亲王墓和1座追谥亲王(惠王)的郡王墓均设有享堂,应是祭祀的场所,但享堂残存的筒瓦、板瓦均为灰瓦,并非规制所定的绿色琉璃瓦。

而宪、定、怀、靖王等4座亲王墓前有致祭碑,其中怀王墓前碑已被埋入墓室或外迁河南,靖王墓前碑残甚,仅可辨形制为圆首,但碑文不清;宪王墓前1通“御制”碑保存完好,螭首趺座,1通仅存趺座;定王墓存“御制祭文”碑2通,均圆首,实为碣,而清同治四年《南漳县志》载定王墓前原有祭文碑5通,3通已不知去向。这印证了《明史》卷五十九关于“亲王郡王薨逝,皆遣官致祭”的礼制规定,且宪王墓前致祭碑形制与《明史》卷六十所载一品螭首龟趺座相同,不过,实际尺寸与规制有所出入,规制螭首、碑身分别高三尺二寸、九尺,按明尺一尺约当0.32米计算,分别折合为1.02米、2.88米,但实际为1.1 米、3.6 米,有“逾制”现象。而定、靖王墓前祭祀碑实为圆首碣,与其身份有较大出入,因碣为六品以下所用。

此外,庄王圹志记,王薨后,皇帝遣官谕祭;宁乡王妃李氏圹志记,王妃在去世后、下葬前,皇太子特遣人拜祭。

5.圹志

根据《明史》卷五十四的记载,亲王、郡王被册封时,均由册宝,其死后葬入墓中,估计由于几乎左右墓葬均遭到严重破坏,随葬品不存,册宝也遗失或被毁,仅有少量的墓葬出土表明墓主人准确身份的圹志,包括康王、庄王、庄王妃和陨城温裕王和宁乡庄献王妃、阳山恭和王次妃及镇国将军平川等。其中,康、庄王及庄王妃圹志均为皇帝御制。

6.守护设施

目前仅见于亲王墓区,可明确的有宪王墓旁的千峰庵和怀王墓旁的乐善寺。

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千峰庵碑记载,该庵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正是宪王薨逝之时,很可能为守护宪王陵园额设施。而乐山寺的营建目的更为明确,明万历《襄阳府志》卷四十七襄王所作《敕赐乐善寺碑记》载:“弘治甲子,襄怀王薨……,襄王暨妃上请乞寺护持,皇上俞兄,赐额名乐善”,该寺正是为守护怀王墓而建,这也间接证明了千峰庵的作用。康王墓所葬山名柏香山,山上建有柏香寺,也可能与守护康王陵园有关。而宁乡庄献王墓北不远有明代的灵泉寺,二者是否也有关联值得研究。

襄王只是明代众多藩王中的一支,目前尽管通过调查已对其全部亲王、部分郡王和个别镇国将军墓葬的位置和规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大体弄清了基本形制,但由于各个墓区和墓葬本身破坏严重,加上未能进行科学发掘,墓葬资料还不完善,期待将来通过更多手段取得更大的收获。

(续完)

[1] 白 颖.襄阳明代王府建筑初探[J].华中建筑,2008(4):27-31.

[2] 襄樊市考古队.明襄阳王墓调查[J].江汉考古,1999(4):93-96.

[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昌龙泉山明楚昭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3(2):4-18.

猜你喜欢

怀王神道亲王
按神道 促睡眠
日本神道的《易经》视野
钱人寿
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
楚怀王逻辑很混乱
英菲利普亲王为车祸伤人道歉
《九章·思美人》新探
联墨双馨七
日本社会への神道の影響
今夜,我们走过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