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科专业大学生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为例

2012-08-15何晓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活动

何晓红

(湖北文理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一、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内涵和内容

应用能力是指个人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人才,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是指掌握应用性知识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纪晓岩认为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信息处理与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判断与组织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鲜明的专业能力等等。[1]

大学生在自身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大学生缺乏主动培养自身能力的意识;(2)由于学习兴趣的差异,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不平衡;(3)大多数学生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1]

关于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构建和完善的途径,学者们提出,在课堂教学、实践实习、考试制度、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等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以利于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2-4]

笔者认为,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内涵和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第二,信息处理与研究能括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网络资源的运用能力、初步科研能力。第三,团队协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快速应变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第四,判断与组织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第五,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继续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第六,鲜明的专业能力。针对不同专业文科学生的准确翻译能力、案件处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

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实现途径是,用两年左右时间通过大类培养的方式集中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夯实人才基础;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提升专业素养;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实践性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以及校(课)内外实践以强化专业应用能力。

湖北文理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学校文科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必须突出应用型能力结构,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标准,培养具有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的经济类、教育类、社会工作类、法律类和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211”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思路要按照“加强基础,提升素质;精练专业,突出能力”的要求,制订培养目标,通过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和路径的构建与运行,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研究重点和实际应用应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创新、整合、优化的精神,对文科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系统研究与综合实践。

二、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构建和完善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

湖北文理学院深化“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按照突出应用的要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构建实践性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大力加强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促进各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落实课外实践和创新活动,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取向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内化职业伦理的重要环节。因此体系严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知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受益面宽是社会工作专业特色。我们的做法和思考是:

(一)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主导

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整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要积极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培养社会需要和适应社会的创新性人才方法和途径,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大胆的改革思路并付诸实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笔者认为要以“教师在行动、课堂有效果、学生很欢迎、改革出成果”作为评价教学改革实施的评价指标,要把教学改革和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规划和目标结合起来,做到在教学改革这个大舞台上,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实施教学改革计划,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改革诸环节的实施,让学生也真正参与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分享教学改革的成果。

(二)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为基础

为突出应用与拓展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地方本科院校要从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初次就业和二次创业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训练,课程设置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相结合。由于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中实习实践的重要作用,各国对该专业的实习实践时间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界公认,培养一名本科学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习实践时间至少要达到800小时。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式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平台体系、师资体系和管理体系,对课内外实践教学的管理要做到量化、标准化和可操作化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国家教育部教高(2007年)1号文件指出:“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于2007年,是中西部地区开办较早的地方院校,开办伊始我们就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四大体系,在该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产生了一定影响。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规律、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设计了以课内(教学计划内)实践为主要内容,以课外(教学计划外)实践为必要补充,形式多样、循序渐进、安排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课内(教学计划内)实践为例,我们为一、二年级学生安排了《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课的课程实习,每门课程实习时间8~10小时;三年级进行分散式实习,四年级上下学期,进行一年的毕业实习,由学院推荐和学生自己分散实习相结合,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挖掘和补充毕业论文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课程实习、分散式实习、集中式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实习内容不断丰富,实习方法不断强化和实习要求不断提高的递进式过程。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鼓励、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我们在襄阳市社会福利院、襄阳市儿童福利院、襄阳市汉江老年公寓、襄阳劳教所、襄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适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和实习的单位建立了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进行了丰富多彩而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襄阳劳教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根据劳教人员特别是一些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男女同学搭配组成矫治工作小组,运用预估、计划、干预、评价等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介入治疗,要求学生在实施矫治社会工作前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制定出详实的访谈大纲和访谈计划,并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精心辅导,通过面谈、诊断、辅导、联络等方式实施计划。首批选择了十名左右专业知识扎实、沟通能力强的同学先期展开工作,逐步扩展到了全体同学,做到活动前有策划、活动中有指导、活动后有总结,参与活动的同学在全班谈论会上进行了总结发言,大家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分享彼此的经验与困惑,活动结束后要求同学们撰写调查报告、实习心得及课程论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社会工作系还积极支持学生自发组织的义工群等学生社团活动,并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上各项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我们都做到了将各种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资料归档整理,由专人负责整理和归纳,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2.“项目式”教学模式

即“教学、科研与实践”三位一体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根据教师研究主题与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兴趣开展项目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与实践,使教学、科研与实践形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同时,这种三位一体的项目研究也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借以弥补当前一些教师在教学、科研与实践方面不相协调的缺陷。结合教师的各类项目,如“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意识和婚恋行为问题研究”、“返乡农民工问题研究”等,课题组在寒、暑假前已通过动员和选拔成立了课题组,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组成并吸收了思政、法学专业少数同学参加,并建立了便于联系的QQ群,成立了便于交流的小组,进行了调查培训和问卷发放工作,同学们假期在各自的家乡进行了认真而富有成效的调查走访和个案访谈工作,并填写了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工作。各调研员新学期开学之初陆续上交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其中的一些优秀成果由指导老师修改指导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随后组织颁奖和总结大会,并继续开展对原有调查的追踪和拓展研究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也为老师的课题开展提供实证资料。

3.学生合作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教育,课堂实践形式丰富多彩,知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主要形式有调查报告、课堂辩论、学生讲课、读书笔记与课程论文、情景剧表演等,如社会工作情景剧表演。对社工案例进行分析,并由学生分组进行个案工作情景剧角色扮演,这是学生学习了个案工作理论后的一种亲身体验与实践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学生观察指导老师,其他同学分别观察案主和社会工作者,就观察内容反思并撰写观察报告,小组讨论,大班分享。例如,让一位女生扮演一名女医生,让同学们分析其社会角色。他们会逐步列举出以下几个方面。(1)医生的外在表现:在工作中通常是穿一身白色衣服,对病人态度和蔼;(2)其权利与义务:就权利而言,病人要服从她的安排;在义务方面,她要为病人问讯、诊断、确诊、照顾好病人。(3)人们对她的期待:人们期望她治病救人,希望从她那里获得正规的治疗与关爱。(4)社会群体的基础:医生与护士、化验员、病人等共同构成了医院这一社会组织。借助于以上的角色扮演以及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纳出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义以及四个方面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规范的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特定地位的人们行为的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角色扮演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且,借助直观的角色扮演,学生对社会角色的定义以及含义的理解和领悟更为深刻,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社会学系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也通过多媒体教学使从未接触过社会学的同学能够更生动、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对本学科的认同感。《小组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的课程,更是发挥社会工作学科实践性的特点,用内容丰富、条例清晰、生动形象的电子课件向大家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入大量的实例和同学们共同剖析,并且与专业实习相结合,在实践中及时地为同学们提供辅导。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工作”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并且培养了同学们“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传授了专业技能,体现了学科的特色,促进同学们专业素质的提高。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枯燥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场景,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的记忆,为后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学生在小组的分工与协作过程中也增强了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每次活动都要有记录,有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教师对学生的每次实践活动依据评价参考标准,写出评语,评定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以百分计,然后再按照其3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主要目的是体系严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知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受益面宽。

4.学生成长小组

成立学生成长小组,将不同年级本专业学生打散分别编入几个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成长、优良学风传承、促进交流沟通、信息资源共享的成长小组,每组选定组长一人,每组学生各年级学生若干,成长小组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能力培养、课外实践、未来规划等方面展开活动,做到活动前有策划、活动中有收获、活动后有总结。成长小组是小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形式。成长小组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地说,凡是通过小组的形式,在小组工作者协助下,运用有目的的小组经验,促进小组组员间互动与彼此成长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成长小组。但相对一般的小组活动而言,成长小组更侧重于人生阶段的转变,其成长主要是就个人内在能力与人格改变。成长小组主要是强调组员在小组中的完全自主性,并将小组本身看做是一个过程与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组员之间形成互动。通过互动,小组形成内在的动力,彼此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机制。

5.创新素质拓展工程

(1)“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四位一体工程

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志愿者活动(指青年志愿者开展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社团活动(指各种文艺体育和学术团体活动);文体活动(指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及各种文艺体育活动)等,鼓励学业优秀的学生报考研究生,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或参加各类职业认证考试,获取双证书。

(2)“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产学研+校内外教育”三结合模式

不断探索和创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校内外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一是制订实施学生综合测评条例和突出才能奖等评比活动,大力开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二是通过举办博士、教授论坛,专家论坛,名家名师,成功校友创业之路等系列讲座报告活动,活跃校园的学术专业教育氛围;三是以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科技艺术节、社团艺术节等各类学术科技文艺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四是以就业、创业技能训练为载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一线”,是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人。加强对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转变观念、合理规划,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制订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手册。要密切结合专业实际,建立大学生应用能力评价体系,把学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并进行短期评价(一学期)、中期评价(入校至离校)和长期评价(工作多年以后),不断总结经验,以利于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1]纪晓岩.文科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J].交通高教研究,2004(4):41-42.

[2]孙东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拓展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15-17.

[3]石 鹏,孔 超,郭秀颖,等.应用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02-104.

[4]郝岩军,魏 奇,鲍 锋.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9-92.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2012-05-28].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12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