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

2012-08-15王传旭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绪心理

黄 铭,王传旭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a.学生处;b.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0022)

心理疏导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

黄 铭a,王传旭b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a.学生处;b.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0022)

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因素。如何缓解和解除师生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创建民主、平等、互信、融洽的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心理疏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表现,可以从情绪、情感、认知三个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层面,全面疏导与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疏导应具备责任心、爱心,尊重和信任学生,具有心理疏导知识与技能。

心理疏导;和谐;师生关系

“疏导”是指水利上的专用词汇,“使阻塞的水流畅通”。[1]心理疏导原本是指专门医疗机构中的心理医生对心理疾病患者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即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医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对患者阻塞的情绪、情感进行分析整理和疏通引导,使其解除心理负担,心情舒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近年来,心理疏导的原理和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管理和人际关系领域,成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心理疏导实质上是心理调适,就是“用心理技巧改变个体心理活动绝对强度,减低或加强心理力量,改变心理状态的过程”。[2]在学校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使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形成对立或对抗的局面。如何缓解和解除师生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创建民主、平等、互信、融洽的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心理疏导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教师心理的视角,运用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教师在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中进行心理疏导时应具备的素质条件。

一、心理疏导对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心理疏导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前提。据有关师生关系的调查报告显示,有30%多的学生对师生关系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仅有2.06%的人愿意向老师倾诉,对待老师的批评,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是有意挑自己的毛病、出自己洋相,由此与老师公开对立或对抗,有的甚至扬言报复,导致校园凶杀案频发。[3]通观师生关系现状,不难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不和谐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首先对问题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正确地对待自我、他人与社会,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们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并建立感情和友谊,否则,和谐师生关系便无从谈起。其次,心理疏导的过程即是和谐师生关系创建的过程,二者具有统一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需要根据心理咨询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凭借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运用循循善诱的语言沟通方式,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激励,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问题学生的认知、信念、情感和行为习惯等。这一过程直接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建立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心理疏导的过程,往往体现了和谐师生关系积累、巩固和发展的过程。第三,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心理疏导显得尤为艰巨和迫切。随着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成长的烦恼接踵而至,学生由不理解、不适应导致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难以预测、难以掌控。从学生的不正常的情绪看,常常表现为5种类型:自卑、自负、自闭、自轻、自狂。这些情绪使得有些学生行为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青春期躁动、我行我素、自我失控、反复无常等等。不少自制力差的学生由此形成爱慕虚荣、放浪形骸、吹牛说谎、打架骂人、厌学逃学等不良嗜好和行为习惯,有的甚至发展成为抑郁症,出现自伤和伤人的现象,或诱发校园犯罪,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这些心理问题往往成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最大障碍,需要通过心理疏导的方法加以情绪调节和行为矫正,使其心理发展回归正常轨道。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批评教育方式、正面灌输的方法去处理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问题,往往难以奏效,处理得不好,反而助长了学生的叛逆心理,演化成为师生之间摩擦和冲突的诱因。

二、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4]心理疏导正是需要教师以平等的姿态、谦和的心态直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其进行坦诚的心灵沟通与对话,在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疏导其不良情绪,矫正其错误认知,并给予必要的精神支持,这一过程为创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表现,可以从情绪、情感、认知三个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层面,全面疏导与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是情绪宣泄。心理咨询原理告诉我们,情绪宣泄是人类获得精神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宣泄敌对、不满、忧伤等消极情绪,有利于人们理顺心气,恢复心理平衡。因此,心理疏导的第一个环节和步骤就是启发诱导心理疾病患者尽情诉说不良情绪的种种表现及危害,利用理解和同情心理帮助其分析形成原因、发展过程,授予情绪调适的办法和技巧,最终将其纷乱、极端的心结打开,情绪梳理顺畅。运用这一原理,教师在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中,要善于观察和敏锐把握学生情绪的异常变化,针对通常表现出来的焦虑、恐惧、苦闷、沮丧等极端情绪反应,应该及时通过倾听,为其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和平台,避免不良情绪淤积和堵塞,殃及自身和他人。充分的情绪宣泄是解决学生心理矛盾的“润滑剂”。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将内心的困扰、委屈、不满等消极情绪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教师只要认真地耐心地宽容地倾听,甚至无需进行言语的安慰和肢体的抚慰,即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切忌心不在焉,或者粗暴地将其打断,或者以长者、先知先觉者的身份横加指责。这一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的是,老师是自己最可信赖、心灵相托的朋友。

二是情感支持。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在面临困境或挫折时,往往渴望需要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无论这种帮助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会提高个体心理的应激反应能力。如果社会支持缺失或不足,就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挫折感,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甚至发展成为对社会的仇视报复心理,影响社会稳定。对青年学生来说,由于心理处于“断奶”期,性格处于打磨期,情感带有不稳定性,认知带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当他们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面对困难,处于逆境的时候,常常难以自我调适到最佳状态,就会发生极端的行为。经常有媒体报道,学生因为学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焦虑苦闷,因为与老师、同学、父母关系处置失当导致心情压抑、孤独和仇恨,受到社会上“黄赌毒”、暴力犯罪和网络成瘾等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心态失衡,悲观厌世,自暴自弃,自我放纵,以至于无法自拔。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和优势、潜力和发展前景,并给予充分肯定和激励,要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战胜困难、走出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切忌冷漠、歧视、冷嘲热讽。困境中的情感支持犹如在迷茫的学生心头点燃了一盏灯,给予温暖和力量,更照亮其前行的路,因此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完成了由简单的知识传播者向“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转换,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是认知调节。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由诱发性因素引起的认知成分的变化,而对诱发性事件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包括信念、看法、判断、解释,是引起这样而非那样情绪反应的深层次原因,正确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产生正确反应,错误的认知带来异常反应,所以,最有效、最稳固的心理疏导必须从认知、思维的层面上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也必须深入到这一层面。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追求个性化,但是由于涉世未深,见识不广,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价值标准尚未成型,分析鉴别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当面临学习、交友、恋爱、就业、发展等许多重大人生课题时,许多人在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的选择上往往步入误区,而且固执己见,有的甚至钻入“牛角尖”,无力回头,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此而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很顽固、很难及时得到校正。这时候,教师必须借助心理疏导,通过谈话、讨论、交流、相互磋商等方式共同探讨对外来刺激和诱发性事件的正确看法,树立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正确观念;同时,通过反复论证,举一反三,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最终形成对客观事物准确认知的自觉和自信。通常认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从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来理解的,其实,从学生人格形成、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心理疏导就是不可或缺的“营养剂”。

三、教师开展心理疏导应具备的素质条件

在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中,教师自始至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条件如何,决定着心理疏导的效果好坏。教师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具备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素质条件:

一是责任心。一般认为,帮助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成才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但同时要意识到,和谐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资源,而且,通过心理疏导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履行工作职责的重要手段和终极目的,因此,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坚持认真负责的精神去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做到爱岗敬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能取得较好的心理疏导效果;如果缺少这份责任,就会抱着马马虎虎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习惯漠然视之、听之任之;更有甚者,将学生视为自己消极情绪的发泄对象,随意谩骂或体罚。这样,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学生对老师必然加以鄙视,或者敬而远之,和谐师生关系便无从建立。统计显示,教师责任心缺失的种种表现往往成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诱因,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爱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我现在不担心教师教不好学生,我只担心教师不会爱学生,没有爱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5]“无爱不成师,不才难为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亲人,才能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才能够达到“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从心理疏导的角度看,教师的爱心不仅仅表现为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目光、柔情的言语,更重要的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身体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体贴上。学生沐浴着备受关爱的阳光,所有的心结都会被融化,心理疏导和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便没有障碍了。如果教师缺乏这份爱心,就会缺乏对学生应有的热忱和耐心,就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和戒备状态中,即便是按部就班地重复着心理疏导的程序,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是懂得尊重和信任。心理疏导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心理的沟通。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教师开展心理疏导的必要条件,就像疾病患者无条件尊重和信任医生那样。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要想获得这种尊重和信任,首先必须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具体说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允许他们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为他们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张扬提供足够的自由度和回旋空间,并对他们抱有信心,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获得开展心理疏导所必需的情感条件。相反,老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学生便对老师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久而久之,师生之间距离拉开了,关系疏远了。

四是具有必要的心理疏导知识和技能。教师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虽然不能像专业心理医生那样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但是,至少要对心理问题的种类、情绪表现、形成过程、本质特征、发展趋向、常规解决办法等有所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而不是仅凭经验办事;另一方面,还需要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比如建立理解和信任的桥梁、创造轻松的交流环境、关注和倾听、心理暗示和激励、富有魔力的言语表达、各种心理问题的常规解决方案等。特别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性,结合自身体验,制定出符合其生理、心理特征的易于为对方所接受的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运用得好、方法得当,对于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心理疏导在缓解师生紧张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完成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担当起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美好心灵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1]新华汉语词典编纂委员会.新华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897.

[2]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02-1403.

[3]浙江省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课题组.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研究[EB/OL].(2007-11-07)[2012.-02-20].http:∥www.sxzz.cn/cswz/jks/onews.asp?id=782.

[4]刘良斌.教育是一种充盈着幸福享受的生活方式[J].人民教育,2011(19).

[5]顾明远,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EB/OL].(2011-11-07)[2012-02-20].http:∥news.china.com.cn/ rollnews/2011-11/07/content_11019948.htm.

G433

A

2095-0683(2012)02-0125-03

2012-02-15

黄铭(1967-),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处副教授;王传旭(1955-),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博士。

责任编校 刘正花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