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2-08-15梁宏健
唐 力,梁宏健
(广西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当前,传统的体育教材没有划准适用对象,往往是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的翻版,而不是普通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实现身心健康促进的学习用书。因此,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材题例,统统没有反映普通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学习需要。该课题研究从课程目标的实现出发,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体育与健康这个核心,研究构建了新的集健身性、文化性、科学性、实效性于一体的新的教材结构体系,体现了体育、健身、休闲、环境、营养、保健等诸多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融合,体现了人本教育原则,突出了知识性、可读性、应用性等特色[1]P105-106。
一、跆拳道的特点
跆拳道(taekwondo)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格斗的对抗性运动。它由竞技搏击、品势、表演三部分内容构成;通过搏击、品势和表演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战术,并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跆拳道的本意由三个方面组成:跆(tae)是表示以脚踢;拳(kwon)是表示以拳头击打;道(do)是表示人生的正确道路,同时是练习者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跆拳道是一项以手脚技术为进攻武器的格斗对抗性项目,被称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它是以技击格斗为核心,以修身养性为基础,以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的一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跆拳道的内容包括:品势修炼、搏击格斗、功力检验、特技表演四大部分。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可以使练习者在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等诸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它和中国武术一样,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竞技体育运动。跆拳道是朝鲜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2]。
(一)手脚并用,以腿为主跆拳道是以腿法为主的技击术,腿法所占的比例高达70%。跆拳道理论认为:在人体四肢中,腿的力量远高于手的力量,因此提倡腿法的运用。在比赛中,手法往往只用于防守格挡,进攻时主要运用腿法的踢、踹,且规则规定,腿法的得分要优于手法。腿法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跆拳道以其灵活多变、丰富精妙的腿法著称于世。
(二)以刚制刚,直来直往在实战竞技中,跆拳道极少采用闪躲防守的方法,而多以格挡防守,以刚制刚,直接接触,方法简练硬朗。进攻时,多采用直线的连续进攻,以快速连贯的腿法组合击打对方,令人防不胜防。
(三)功力测验,方法独特跆拳道理论认为,经过训练,手脚所发挥的威力是令人生畏的,因此,不能直接运用到竞技比赛中,而只能用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体,如木板、砖瓦来做目标,以检验一名选手的功力程度。功力的测验已是跆拳道的训练、晋级考核,乃至表演、比赛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其固有的特点之一。
(四)强调气势,发声扬威无论品势还是竞赛跆拳道,都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多以发出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尤其是在竞赛跆拳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是以规则允许的发声来提高自己的斗志,借以在气势上压倒对手,甚至在出击时配合击打效果使裁判得以认可,争取先在心理上战胜对手,所以跆拳道练习者都要进行专门的发声练习。
二、跆拳道课程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跆拳道是以腿为主,以手为辅,手脚并用,主要的关节武器化。跆拳道最早称为花郎道,花郎道崇尚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临战无退、杀身有择的精神,也是跆拳道唯一一次作为军体拳锻炼。现代跆拳道只是传统跆拳道的一部分,它技术动作简单、实用、易学、易搏击、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达到健身、防身、修身的效果,所以是一项在全世界都受到欢迎的搏击运动项目,被称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项目[3]。
(一)跆拳道的礼节
跆拳道的礼节又称礼仪,是跆拳道深层内涵的精神表现。跆拳道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和礼节的学习,要求练习者在平时要自爱、自尊,特别对前辈要尊重,为人谦逊,关心爱护他人。在练习比赛时都要做到从礼节开始,以礼节结束。具体的行礼方法如下:(1)练习者自然站立,两脚并拢,膝关节伸直,挺胸、收腹、抬头,两眼平视前方,两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中指贴在大腿外侧。(2)行礼:将上体前屈约30度,低头,颈部不要太松,静止稍许,然后自然抬头,恢复到原姿势。速度约在一次呼吸之间。
(二)跆拳道动作的使用部位
1.拳法
拳法在竞赛跆拳道中主要有正拳 (也称平冲拳或直拳),在品势中则有正拳、勾拳、锤拳等。(1)正拳(也称平冲拳或直拳):将手的四指并拢握紧,拳面要平,然后拇指压贴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使用正拳时,用拳的正面的食指和中指部分击打。(2)勾拳:握法同正拳。使用时用食指和中指关节根部的突出部分击打。(3)锤拳:握法同正拳。使用时用小指和手腕问的肌肉部分击打。
2.掌法
掌法包括:(1)手刀:四指伸直,拇指弯曲靠近食指,用小指侧的掌外沿攻击对方。只局限于在品势中使用。(2)背刀:此掌法与手刀相对,用食指侧攻击对方。只局限于在品势中使用。(3)贯手:手法与手刀基本相同,要求微屈中指,主要用四指指尖戳击对方的要害部位,如戳击对方的眼睛、喉部等,只局限于在品势中使用。
3.臂部
臂部:(1)腕部:腕关节的四周部位。主要用于防守格挡。(2)肘部:用肘的鹰突关节攻击,只局限于在品势中使用。(3)前臂和上臂:主要用外侧进行格挡防守,其中前臂的格挡在竞赛跆拳道比赛中经常被运动员所使用。
4.脚部和膝部
脚部和膝部:(1)脚面:用脚的正面部位攻击对方,主要用来踢击对方髋关节以上、锁骨以下被护具包围的部位和头部的侧前部位。(2)足刀:用脚的外沿侧蹬对方,多用于侧、推踢。(3)脚尖:主要用脚趾前端的部位攻击对方。(4)脚跟:主要用脚跟后踢和推踢对方。(5)脚前掌:主要用前脚掌攻击对方,多用于劈腿。(6)膝部:用膝盖顶击对方,只局限于在品势中使用。
将跆拳道教材分成四个层次,要很好地完成跆拳道教学的任务,我们还应该把教材分成不同的层次,要将学的、练的、介绍的、体验的内容合理地编排在跆拳道教学中,跆拳道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是克服以往跆拳道教学蜻蜓点水和内容低级重复的缺点,以致学生难以有效地学会学好运动技能。根据以下最新的教材分层次理论和跆拳道教学时间的现状,依据不同年级排列的多少和每次出现教材学时多少(大、小单元)的合理排列组合和搭配,设计出四种主要的教材层次,即“精学教材”、“粗学教材”、“介绍性教材”和“锻炼性教材”四个层次。我们按大循环和小循环多少的排列组合,梳理出下列四类教材。有了这四类基本跆拳道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跆拳道教师就可以根据四类基本教材的层次对教学的时数、安排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这将对跆拳道教学的指导起到重要的意义。
三、跆拳道课程教材建设的探索
有的学生花了钱,买了跆拳道课本,实际并未使用,或者用处不大。这不是要不要跆拳道课本的问题,关键是编什么样的跆拳道课本。如果把跆拳道课本编成动作说明,互相传抄,毫无特色,对学生帮助不大,相反还会增加学生负担,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强行推行学生并不喜欢的课本,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对跆拳道教学本身也益处不大。如果是这样理解,当然也就认为没有必要编写跆拳道课本了。一套好的跆拳道课程教材,应具备下列条件 :
(一)弘扬“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主旋律
1.突出健康促进,体现文化含量
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全体学生的健康促进,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注重体育文化含量。
2.丰富的知识内容,鲜明的实用功能
教学内容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选择提供大量的空间并着眼于对促进学生健康实际效果的考虑。
3.科学组织,彰显应用
教学内容力求与现代社会和体育学科的发展相适应,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4.吸收与继承并举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5.综合作用
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综合作用,需要拓宽对体育功能和表现形式的认识,进而提升体育的价值和品位。
6.强化体育与健康的天然联系和互动
具体应表现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健康三维观,重视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水平;坚持“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以此去重塑体育教学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体育与生活的整合,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整合,使现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身体健康、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能应对社会的变迁,并与之保持同步发展;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倡导主体化、个性化、民主化的发展大局。这种思想代表着21世纪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
(二)构建完整、系统的结构体系
紧紧围绕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构建完整、系统的结构体系,形成紧密关联的各章节内容,融合体育、休闲、生理、环境、社会、安全、卫生、营养、保健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运动实践,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丰富的知识内容,为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
要在基础教育的体育教材基础上,考虑到大学生的文化层次和较高的理性思维认知特点,结合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特征,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应用性等特点并充分给大学生更大的弹性和选择余地。虽然大学生的个体情况不同,但是,都能使每个大学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内容、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大学生课外阅读和自学,更加贴近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1]杨军.如何上好体育课 体育教师的困惑与解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董范,熊和平,刘良辉.体育选项课程的教学与训练[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8.
[3]薛庆云.跆拳道的体育教材性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8,(6):107-110.
[4]王鸣骏.普通高校跆拳道教材建设的思[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