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皮鲁作文讲堂”评析

2012-08-15韩光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皮皮鲁郑渊洁讲堂

王 欢,韩光明

(新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乌鲁木齐,830013)

“皮皮鲁作文讲堂”评析

王 欢,韩光明

(新疆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乌鲁木齐,830013)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中最困难的环节,改革多年但收效甚微。2006年“童话大王”郑渊洁开办的“皮皮鲁作文讲堂”倡导边玩边学、童话教学、现场演示、正面评价、创造发表平台等一系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强烈好评。探究皮皮鲁作文讲堂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为目前的作文教学提供借鉴。

皮皮鲁讲堂;作文教学;成功探秘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本应是最生动活泼、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然而事实上,作文教学却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中最困难的环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实为师生所共有的“心腹大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热闹派”童话著称,在中国少年儿童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带着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和写作经验,在新世纪之初,到全国各地几百所学校讲学(上至清华北大,下到贫困山村的希望小学),并开办了以自己笔下人物命名的作文训练班——皮皮鲁作文讲堂。

皮皮鲁作文讲堂由郑渊洁亲自授课,将儿童文学与作文教学融合起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受到在京小学生及其家长、老师的强烈欢迎,创办五年来,学员逾两千人。从皮皮鲁作文讲堂走出的孩子们很多爱上了写作,并且已经开始发表或出版作品了。是哪些因素让皮皮鲁作文讲堂取得成功?郑渊洁的作文教学有何特别之处?下面逐一进行分析,以期为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边玩边学”,快乐作文

游戏精神是郑渊洁童话的精神内核,他的创作可以用一个字——玩——来概括。他十分推崇游戏对孩子自然天性的解放,曾说:“我希望我的童话是一个自由的天地,孩子们置身于其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我希望我的童话是一个娱乐的场所,小读者们可以从书中玩个痛快,从早笑到晚。”[1]正如三毛所极力赞赏的孩子该有一个 “快乐而糊涂的童年”一样,郑渊洁极看重一个人的童年时代,他认为,童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玩”,那是儿童感受、理解世界的最佳方法,也是开拓儿童多种思维能力,增进儿童智力的最佳方法。

皮皮鲁作文讲堂是郑渊洁实施其以“玩”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最佳场所,他当然不会愿意让正处在游戏年龄的小学生们被僵硬死板的传统课堂束缚,他力争让孩子们轻松愉悦,并采取了一些“另类”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听听皮皮鲁作文讲堂的学生黄淞小姑娘是怎么说的[2]:

“我听的第一节课是试听课。在试听课上,那里活泼的课堂气氛很快吸引了我:同窗们随时可以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不管有什么题目,直接就可以提出,不用举手也不必站起来讲,跟学校课堂完全不同,给我一种十分放松的感觉。”皮皮鲁讲堂里没有一般学校课堂的严格纪律性和拘谨氛围,学生们可以自由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郑渊洁说他从不制止学生“接下茬”,在他看来,这是学生思维跟进、反应灵敏的表现,一旦遏制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他没有讲生硬的写作技巧,而是讲了很多我以前从未听过的他的写作阅历。整堂课上我一点儿都没溜号,一直聚精会神地融入在讲堂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不过,和学校里的老师一样,郑渊洁老师也会给我们留课堂作业,但我从不把它当成累赘,而是我最乐意完成的作业。”在作文课堂上,如果单纯讲授写作理论,就会过于枯燥,而郑渊洁通过列举自身丰富的写作经历,将知识与训练结合起来,寓理于趣,寓知于形,寓练于玩,寓学于乐,既是严肃的作文训练和高度的智力活动,又是轻松的文化娱乐或文字游戏,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降低起始阶段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3]7

二、“作文六法”,童话教学

皮皮鲁作文讲堂依托当年郑渊洁为其儿子郑亚旗编写的10部家庭教材中的写作篇《舒克送你一枝神来笔》,将他创作的经典童话作品巧妙地融入到教材之中,“童话人物当老师,通过故事教方法”,孩子们在阅读童话享受身心愉悦的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提点,自然而然就领悟并掌握了人生道理和写作技法,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在皮皮鲁作文讲堂,郑渊洁通过其独创的“作文六法”,即训练孩子身上的“眼睛、鼻子、嘴、耳朵、手、脚”六个器官,来提高孩子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每一讲中由童话人物现身说法的若干篇章构成。

例如,训练眼睛——观察世界

观察力是形成作文能力的基础,也是获得作文素材的最好途径。郑渊洁通过《告诉你皮皮鲁如何拥有超级观察能力》来告诉孩子们,为什么只有皮皮鲁发现了“红沙发音乐城”和“309暗室”?因为他善于观察和发现大自然和生活中不被人们重视的细节,有时“细节决定成败”。《智齿的故事》、《会看病的暖气》、《让红桃老K激活你的大脑》这几讲围绕着郑渊洁的童话 《智齿》《暖气华佗》《红桃老K》展开,孩子长牙、冬天用暖气、玩扑克牌都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而当你发现了它并为它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切就变得不再平凡。

训练鼻子——寻找灵感

《大作家都有狗鼻子》列举中外名家对灵感的追寻,郑渊洁亲自讲述他是如何获得长篇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的灵感的。又如《想象力培育出了恐怖的西瓜》这一讲就以童话《恐怖的西瓜》为例,演示灵感伴随想象的形成过程,鲁西西对西瓜进行情感式培育,使宇宙中诞生出一颗与地球同体积的西瓜星球,解决了人类的生存与资源问题。

训练嘴巴——语言的表达

作文技巧中所涉及到的多种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在童话作品中找到示范。孩子们在读《马王登基》时懂得了什么是幽默的表现方法;读《五个苹果折腾地球》时明白了夸张手法的运用,例如,癌症患者曼妮吃了宇宙超级苹果后奇迹般痊愈,医学专家闻讯赶来,“他们初步给曼妮体检了一遍,结论是此人起码能活八百岁,心脏跳得比气锤还有劲儿,血管比无缝钢管还结实,五脏六腑个个赛过合金钢。”这些生动的语言契合孩子形象化的思维特征,可以辅助孩子认知写作技法进而逐渐形成具有自我特点的语言风格。另外还有,训练耳朵——捕捉信息,训练手——驾驭文字,训练脚——先做人后作文,大侦探乔麦皮教你悬念的运用,特工罗克教你如何埋下伏笔等等,真正将儿童文学和作文教学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

郑渊洁虽然不是语文教师,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专事为儿童写作的作家,他的“作文六法”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一脉相承: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的能力,激发和学生鼓励展开想像和幻想,“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3]18。

三、现场演示,正面评价

驾校的教练在教学员开车之前,要自己驾车演示给学员看;英语教师也要先说英语给学生听;然而,很少见到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自己先当场写一篇文章演示给学生看。郑渊洁在皮皮鲁作文讲堂高级班当场写文章给学生看,让学生看他写文章的思路。方法是:高级班学生通过抽签获得一位学生,由郑渊洁向他(她)进行不超过5分钟的提问,然后当场在20分钟内写一篇描述该学生的文章 (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看到写作的全过程),他还边写边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么写。这样一种“外化思路,显性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深受孩子们喜欢。

儿童天性喜好模仿,其模仿和吸收能力的惊人,决定了成人为孩子提供的参照和潜移默化的示范,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孩子通常需要学习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结果供其模仿。作文也是一样,优秀的范文很多,但我们却无从得知作者是如何进行这一过程的,很容易陷入范文的套路。范文和技巧属于“显性知识”,而创作思维属于“隐性知识”,一般教师无法教授写作过程,是“由于隐性知识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或者不知道拥有什么样的隐性知识。从而导致隐性知识难以交流和传播。”[4]郑渊洁大胆进行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尝试和突破。

在孩子们开阔了思维,获得了灵感,选取了素材,开始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之后,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作文的评改。评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部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因为时间所限,不可能对每篇作文都精批细改,多数学生作文在批阅中匆匆掠过,久而久之,学生的期待心理受挫,对作文也就失去了信心。

皮皮鲁作文讲堂非常看重作文的评改环节,要用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来讲评学生上一次的习作。讲台上的郑渊洁,身边多了一把椅子,他先把孩子请到身边坐下,接着由孩子自我介绍,郑渊洁或孩子自己把文章读给大家听 (谁读完全由孩子决定),然后由郑渊洁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穿插一些随机的小故事、亲身经历、名家言论,最后发一本《童话大王》作为奖励。

首先,评价的郑重程度符合孩子们的期待;其次,评价的双方地位是对等的;最后,无论孩子写得如何,最后都能得到奖励。一同看看郑渊洁对孩子们的作文不同角度的评语:

1.你的构思最巧妙,选一个故事为切入点,然后通过和自己的对比,这样的比较,很让人信服。

2.你很牛!文章很精彩!我都写不出来!

3.人最高级的境界是敢于自嘲,这是自信的表现,你的自嘲正说明了你的自信。

4.你的文章就像开车,没打转向灯就拐弯了,给了读者一个惊讶。

5.你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向皮皮鲁发问,你很有当著名记者的潜质。

6.你写成了小小说,很有文学色彩,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你写出的文章是班里最长的,了不起!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评价皆为正面评价,而评价的角度各不相同,孩子们的作文固然还不完善,但郑渊洁看到了每个孩子文章中的闪光点,他要放大这些闪光点,因为小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不仅靠培养,更需要珍惜和保护。这种“鼓励鼓励再鼓励”的方式极大地滋润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写作热情。“在台上的孩子,有的严肃,有的害羞,有的故作老成持重,可当走下台那一刻,无不是抿着小嘴,压抑着激动和喜悦,被自己的崇拜者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怎能不令他们心潮澎湃?”[5]

对儿童心理的细微体察和准确把握,是皮皮鲁作文讲堂的制胜法宝。郑渊洁的秘密在于:“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3]18。

四、接触名家,创造平台

皮皮鲁作文讲堂有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授课教师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用自己的童话教材授课,信手拈来,寓教于乐。

其二,就是郑渊洁会不定期邀请一些各界名人名家和讲堂的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揭开名人的神秘面纱。他邀请的嘉宾有主持人崔永元、鞠萍、金龟子,奥运射击冠军张山,作家海岩,演员关凌、蒋小涵、姚晨、李勤勤,漫画家姚非拉、猪乐淘、喵呜,企业家潘石屹,80后亿万富翁李想,等等。

郑渊洁用他擅长营造的轻松幽默氛围打破了嘉宾和孩子们之间的隔阂,让他们完全亲近起来,嘉宾或者和孩子们谈天说地,或者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孩子起初会有些生疏拘谨,但很快就忘记了距离,恢复了儿童好奇好动的天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对年龄较小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受局限的儿童,应多用具体的榜样形象,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6]

其三,就是皮皮鲁讲堂创造一切机会和平台为孩子们发表作品,让他们充分感受写作的成功与快乐。郑渊洁对这一点有切身体验。小学二年级时郑渊洁写的一篇作文被语文老师推荐到 《优秀作文选》上刊登,“这是刻骨铭心的鼓励啊。每当盘点自己人生的时候,就会想起来这是我的第一次闪光。我之所以走上写作的道路,也许和这次经历有关。”[7]这是郑渊洁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在孩子幼小澄澈的心灵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肯定和鼓励在当事人身上却可能受用终身甚至扭转命运。

郑渊洁深谙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为只有在学生情绪不断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词语。

正是出于对童年经历的心怀感激,郑渊洁决心为更多孩子提供这样的可能。皮皮鲁讲堂的优秀作品被推荐到《皮皮鲁》杂志上发表,参加全国“皮皮鲁作文大赛”,甚至推荐出书[2],郑渊洁亲自为其作序。皮皮鲁讲堂的官方博客更是内容丰厚,有长篇连载、日记、游记、作文、趣事、讲堂明星等多种栏目,用来刊登孩子们的优秀习作。孩子们的文章得到更多人的评析、鉴赏,反过来更促进了他们写作的热情和动力。

不仅如此,郑渊洁还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少年编剧团。在郑渊洁带领下,由皮皮鲁讲堂孩子编剧的100集动画片《霹霹乐翻天》在全国一百多家电视台播出,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2009年中国十部优秀国产动画片之一。调动孩子们的聪明才智,为同龄人创作动画剧本,变被动为主动,融个人于集体之中,这又是更高层次的“群体作文”训练了。

[1]郑渊洁.郑渊洁童话选·自序[M].沈阳:辽宁少儿出版社.1987.

[2]黄淞.我不是黄蓉,我是黄淞[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1.

[4]宁艳阳,常立农.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J].科技管理研究.2004(6):99-100.

[5]“萍”果姐姐.郑渊洁是这样评价孩子作文的![N].央视国际2007-6-23.

[6]袁文斌,刘普.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心理机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3.

[7]牛庆国.告诉孩子,他是最棒的——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N].甘肃日报.2004-8-27

Exploration on Pipilu Composition Classroom

WANG Huan,HAN Guang-ming
(Schoo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3)

Composition teaching always seems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process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which has been reformed for many years,receiving little effects.Pipilu composition classroom started in 2006 by Zheng Yuanjie promoted a series of unique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playing while learning,fairy tale teaching,presentation and demonstration,positive evaluation,recommending to be published and so on,which have been highly praised by the students,parents and teachers.Therefore,exploring the success experience on Pipilu composition classroom can offer some hints to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currently.

Pipilu Classroom;composition teaching;success experience

G623.24

A

1674-831X(2012)01-0016-04

2011-09-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10XJJC751001)

王欢(1983—),女,陕西西安人,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研究;韩光明(1964—),男,新疆奎屯人,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课程论研究。

[责任编辑:刘济远]

猜你喜欢

皮皮鲁郑渊洁讲堂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郑渊洁兑现诺言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皮皮鲁外传》读后感
雪兔
徐书航给皮皮鲁的一封信
皮皮鲁和小木猴
双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