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与学术风气净化
2012-08-15边吉
边 吉
(淮北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安徽 淮北 235000)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学术浮躁之风,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就是诚实。然而,浮躁的学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竞争力。尽管有不少著作等身的“学者”,但真正称得上扛鼎之作的却少见,社科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浮躁的学术风气直接影响了学术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助长了学术界急功近利的心理,使一部分人不再愿意在漫长的求索中寻求创新理论。在我国,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愈加密切,人文社会科学大力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学术界的治学风气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社会科学期刊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的窗口之一。它是学术成果的展台,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它也是学术研究的导航站,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对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形成关于学术规范的共识从而维护学术尊严、优化学术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无需讳言,近些年来,学术生态环境失衡的状况,社会科学期刊确也负有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它同时是学术生态环境恶化的受害者。没有健康发展的学术环境,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生命力必将萎顿。
本文试谈谈编辑在端正学风,抑制学术失范行为中的作为,应该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请方家批评指正。
增强作者的“问题意识”
根据有的学者的看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研究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甚至有研究者认为:“从历史哲学来看,人的历史不是时间自然史,也不是阶级斗争史、科技进步史,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李溢《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使命》,《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做论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而且一定要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争取解决真问题。但现在的论文,有不少不是研究真问题,而是无病呻吟。很多学术论文各说各话,自言自语,闭门造车。就像给别人讲课一样,没有学术对话。劳凯声直言:“当前中国的学术文献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属于假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李德顺发现学者们大部分朝两头分化,“一头是书斋型,思想淡出,学问突出,趋史避论,回避现实。另一种就是宣传化,单纯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而没有严肃、严谨的科学探讨。”(《改革体制,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体系》,《社会科学报》2005年10月20日)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使学科建设、理论探讨走向萎缩。改变这种状况,亟待作者树立和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和强化问题意识,要破除思维定势,坚持理论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一旦形成就自觉不自觉地支配人们的观察和思考。但由于客观事物复杂纷纭和不断发展变化,科研人员的思维只有具有多种方式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应该树立求异思维方式、多维思维方式、比较思维方式,从历史的、全面的、本质的、发展的各个侧面和角度发现新的情况与问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学术受到了二元对立思维的全面影响,非好即坏,非红即黑,非“社”即“资”,非唯物即唯心。只有突破二元思维以及二元对立中的决定论思维,才能建立兼容的多元思维格局。
培养怀疑精神和独立精神。科学是借助理性的手段,运用理性的思维进行独创性的探索活动,追求真知是它的目的,要求个体具有相应的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其中就包括强烈的怀疑精神和独立精神。怀疑精神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而是抱有相对的态度,认为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合理怀疑乃科学理性的天性,正是怀疑、问题激发人类去学习、去发展知识,而对权威的习惯性服从和盲从、依赖显然会对形成正确的理解力和对事物真实性的判断力产生极大的阻滞,对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有致命的负面作用。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环境中,必然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追求和提供真实知识和思想是学者的本分,独立思想则是学术活动的灵魂,只能实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随声附和,或为了迎合某种需求而随意编织自己的见解,都是与科学精神决不相容的。“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走近爱因斯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钱谷融也说:“一个人总要保持心态的自由,保持自己独立的自主的姿态”。(《新世纪与青年学子论学》,《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检视学术史,作出重大贡献、留下光辉名字的学者,无一不是有着铮铮铁骨的学者,在学术上特立独行,他们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学术的独立且自由精神。学术史上那些被打压甚至遭受非人的待遇的学者,在严苛的外在环境下之所以能顶着巨大的社会政治压力,积极进行学术探索,就在于他们的人格力量。例如顾准具有伟大的人格,具有对民族、对人民、对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与追求美好生活的使命感,才使他对个人的浮沉荣辱毫无牵挂,将个人地位、名誉、个人幸福置之度外来进行学术探索。顾准的学术成就来自于坚持学术自立的品格。他对真理坚韧执著地追求,只服从真理,不管在感情上多么难舍难分,只要不符合真、善的标准,他都义无反顾地加以舍弃;只向真理低头,不管是有多大权势的显贵,只要是有悖于真理,他都理直气壮地加以反对。又如周谷城在一生的学术活动中提出了很多值得人们思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某一时期的论争焦点,充分地体现了周谷城的学术原创性。周谷城的离经叛道的观点,曾引起了某些人对他的批判,但他却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他坚持了一个大学者的“学者操守”:“至少对自己呕心沥血研读而形成的学术观点有足够的自信和自爱。如为权势物欲之故而随便改变,则只能算‘学问'掮客;而稍遇压力和利诱,即违心检讨自己的理论和观点,那么不是人格有缺陷,便是学问太浅薄。”(顾晓明语)而当吴晗将史学或多或少变成了政治的应声虫时,他的史学研究的价值也就或多或少地流失了。学术成果的独创性只能是学者的独立的思想立场和自由精神、极富个性魅力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自觉克服述而不作、循规蹈矩的文化心态。人是社会的产物,在生物意义上并无根本区别的人们,正是借着所习得的思想文化之不同,而本质地区别开来。文化传统通过积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潜在且全面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种学风对于传承历史遗产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派生了因循守旧的不良作风。严复说;“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张世英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思想文化发展较慢,就与这种片面的“述而不作”的传统有关,“我们的学术工作,如果只片面地重知识性、资料性之‘述’的方面,却不进而强调智慧性之‘作’的方面,那的确会陷入‘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的境地。”(《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光明日报》2011年9月30日)杨守森也著文认为一部分研究者存有“思想萎缩,观念陈旧”的问题和缺陷,“有不少学者,在思考文艺学问题时,仍在固守着‘唯物’还是‘唯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还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简单化原则;仍习惯于依附已被认可的经典论断,或习惯于尊奉某某会议精神、某某领导讲话、某一红头文件,而缺乏真正独立的学术人格与学术精神。”(《学术体制与学者素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为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有创新,有己见,有创作——智慧性创作。“智慧”不同于单纯“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实现了学术增值,或对已有研究的偏误匡正,或对已有研究向深广处拓展,或填补别人没有注意、没有发现、或不敢触及不能涉入的学术空白。学人只有在“多识”的基础上注重追求“新知”,个人的研究才能被赋予意义,在学术的长河、思想链条中,才能体现自身不同于他人的学术价值。
培育作者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意识
编辑须求自身与他人之异立自身优势之异,找出发展的突破口。地方特色是构成学术期刊个性特色的重要条件之一。地方特色带有地域性或地方风味。由于各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这就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点。有的院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或重要的经济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悠久的文化传统、浓郁的民俗风情,积累了丰富的文物资料,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又由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多具有区域特征的新的经济、文化现象,如“经济圈”、“文化带”。所有这些,都为所在地区学术期刊提供了开展地域性学术研究的有利条件和广阔前景。抓住这些有利因素,开设地域性专栏,开展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势必能改变一般化的局面,促进学术园地的百花齐放,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突出个性特色,增强在刊林的竞争力量。可以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提供更加切实的依据,为地域政策的差异化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但是应该摒弃那些陈腐、落后、消极的文化意识,克服受到狭隘的地方观念影响而出现的褊狭倾向。例如对某些本地历史人物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甚或隐恶扬善,对某些古老地方习俗中落后成分的偏爱和过分渲染,以及对某些偏僻狭小地区方言的长篇辩证等等。还有受经济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部分学者出于经济宣传的目的,特别是开发旅游资源和搞活地方经济的目的,违心地作出与客观事实、学界和社会的定论公论相反的论证和宣传。这些文章或者离开历史事实,或者缺乏较为普遍的意义,造成对学术质量一定的负面影响。
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有机整体或大系统下的亚文化或子系统。中华主流文化对于地方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促其融合扩展、认同主流和趋同一体;各个地方文化则以不同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给中华主流文化不断提供丰富的能量与养料。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这种双向互动与相辅相成,是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多元互补、综合创新的本质体现。地域研究要将地方性和总体性相结合,并且超越地方性。地方文化、历史的研究者更要具有广阔的视野,要把研究对象诸如历史人物、地方名家放到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的过程中去讨论,才能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从多维文化对本地历史人物的影响这方面来考察,把某一名家限定在某一地域之内去认识他的价值,就留有一定的局限。何况他们的思想学术文化成就已经汇入民族甚至世界的大潮中。要实事求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对本地历史人物、文化的地位给以科学的评定,研究本地历史人物、文化在我国文化遗产中的意义。防止在地方文化优越感的影响下,只注重研究弘扬、宣传的一面,习惯于拔高所论的对象,甚至为家乡尊者讳、为乡土讳,不注重吸取经验教训的一面。地域专栏不是为哪一流派立专论,而追求“众声共言”的兼容并包,组稿用稿范围扩至全国甚至海外,让不同观点碰撞和争鸣,有助于研究者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为“情”所困所误,理性地审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人物等。
强化作者的规则意识
采用先进技术,坚持网上查重。当前的学术不端行为已经趋于隐蔽性和高科技化。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研制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为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技术力量。这一系统检测一篇文章只需1-2分钟,结果包括文字复制比、复制的期刊或学位论文的名称、作者、发表期刊、年份等,并提供比对情况。稍微长一点的句子如果不是自己的创造,都能找到出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还可以采取选取关键词或者相当长的语言片断在网上搜索的方法。
制定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办法。如要求作者签署投稿诚信承诺书。可以要求作者在投稿时,附寄文章中所有引文出处的图书、期刊全页(应能显示出页码)复印件,确保引用文献真实、正确,防范学术不端,如造假、伪引。可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向作者所在单位汇报相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形式公开,发挥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