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联播》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以利比亚撤侨报道为例

2012-08-28侯良丽

关键词:新闻联播言语话语

侯良丽

(濉溪县广播电视台,安徽 濉溪 235000)

如何理解国家形象?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如有的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全面影响力的一种表现。[1]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是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2]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认知和评价。[3]2011年2月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的行动 (下文简称撤侨行动,笔者注)是新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一次行动,从2月22号开始,3月4号结束,历时12天,一共撤离35860人,开创了中国撤侨史的先河,中国效率和中国信誉,再次令世界刮目相看。在此期间,中国媒体通过多种符号联动,多种话语并用的策略,积极投入到这次撤侨报道的行动中,成功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撤侨及国家形象建构是一次具有国家高度的行动,面对参与报道的全国众多媒体,笔者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作为分析样本,因为其无论是从收视率、权威性还是公信力来说,都拥有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本文试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在这12天的撤侨行动中,《新闻联播》是如何通过多种符号联动,多种话语并用的方式,成功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策略。

一、第一时间采用政治权力话语宏观勾画国家形象

话语(Discourse)是意义、符号和修辞的统一体,是一套理解世界和表达事件的方式。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分为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和大众日常话语三种。其中,政治权力话语的话语主体是政府官员或者是媒体引用政府官员的讲话,站在政治权力立场,从政治权力利益出发审视新闻事件,具有高度抽象,高度概括,不可商量,无需讨论和推理等特性。采用宏大叙事,从国家的政治高度,为维护本国利益宏观规划舆论引导的基调,保障报道的舆论走向。但是,也容易出现缺乏亲和力、可证性和可信度等问题。而且,这种采用宏大叙事的手法,容易忽视微观的人性化、个性化语言特色,可能会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

《新闻联播》的这次撤侨行动报道采用的政治权力话语可谓是少而精,而且时间安排恰到好处。当利比亚国内局势出现异常后(2011年2月22日),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成立撤离指挥工作组,张德江副总理任总指挥,国务委员戴秉国协助。媒体相关报道第一时间从国家的政治高度成功勾画了高大、有实力、负责任的国家形象。2月24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2月25日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分别详细发布撤离人员相关情况。中国政府作为舆论引导的终极主体,第一时间通过国家权威媒体有效定下撤侨报道的基调,准确展示国家形象,避免了谣言的滋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3月2日播发“本台短评”《祖国接你回家》,并用字幕显示全文:“在短短几天,3万多人安全撤离,世界惊叹,有序、有效、从容的撤离行动就是一部生动的国家形象片。”这几篇报道篇幅不大,简洁明了,但是很好展示了“以人为本,日益强大”的国家形象。3月5日播发新华社通讯《祖国永远是人民坚强而温暖的依靠——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大撤离纪实》是对此次撤侨行动报道的总结。通过前期很多细节的描述,在受众已经对于国家形象具有比较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次从国家高度,给国家形象定性。“撤离行动以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为最高目标……军民团结一致,爱心接力”是此次撤离工作的保证,在全球赢得了人心,“安定繁荣的国家永远是人民坚强而温暖的依靠。”体现了中国对其在海外人员保护能力的提升,体现了中国政府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增强以及应急机制的日益完善,也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纵观整个撤侨报道,少数几次政治权力话语的分散报道,避免了因为扎堆给受众带来的逆反心理,很好地规避了政治权力话语空洞的说教。同时,报道中也尽量弱化其国家意识形态特征,以增加话语的可证性和亲和力,有效引导了舆论走势,传播效果明显。

二、适时穿插大众日常话语微观具体化国家形象

大众日常话语的主体是普通大众或者是媒体引用大众的话语,为其代言。是事件“当事人”或者其相关亲属以普通大众的立场审视事件,微观、碎片化地反映事件状况,具有感性成分明显,情绪化语言多,缺乏严密推理论证,通常借助新闻记者对其进行新闻采访,具有亲切、自然、人情味浓厚的特征,在这里说话者和听话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大众日常话语的内容呈现形式多数出现在一般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篇幅不大,通常反映的是社会底层的舆论动向。

由于政治权力话语容易缺乏亲和力、可证性和可信度,所以,政治权力话语需要媒体利用大众日常话语凸显大众立场的情感温度,从人性的角度反映普通人的心理过程,以此来展现人性的光辉,体现政府部门对于普通群众的人文关怀,彰显“人本位”的报道特色,从而隐蔽地实施舆论引导,这次撤侨行动中《新闻联播》就大量采用了这种报道手法。如一位接受采访的撤离回国的务工人员说:“感谢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没有把我们这些小小的打工者扔在海外。”经过长途跋涉,穿越沙漠后回国的男婴周凯的父亲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政府不会忘记我们的,一定会把我们接回家。”此时,通过这些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大众日常话语,讲述现场感受,增加了报道特色,一点也不让人感觉到突兀或者虚假,更能够让人体会到真情流露后的感动,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使受众产生认同感。统计此次撤侨行动报道,共有11次撤离人员接受采访,5次工作人员接受采访,媒体借助这样的大众日常话语,进一步微观具体化展示了国家形象。

三、巧用非言语传播手段塑造国家形象

非言语传播(nonverbal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指“除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外的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方式”[4]。从非言语传播分类看,作为电视媒体,传播过程涉及人际传播的视听觉非言语传播特征,同时也具备大众传播中视觉、听觉及视听复合非言语传播特征。其中电视传播符号中的非言语传播大致分成视觉非言语传播 (包括景别语言、光影色彩语言、运动语言、构图语言、蒙太奇语言、标点符号语言、画面人体语言、电视版面语言等)和听觉非言语传播(包括音响、音乐、副言语等)。非言语符号新闻往往比言语符号新闻更可靠,因为新闻人往往难以控制非言语符号新闻所有的画面声音信息。《新闻联播》抓取了这些不经意感情流露的非言语传播符号,在撤侨这一特定语境下,具有独特的、丰富的符号内容:体现出国家强大,撤侨成功,人民拥护等国家形象。

(一)景别语言

在报道张德江副总理主持的指挥工作组会议现场,采用拉镜头先聚焦国旗,接着镜头再摇回到会议现场,这样的蒙太奇手法,很容易让受众将会议的意义和红旗的内涵联系起来,脑海中的国家形象非常清晰;多次通过广角镜头展示海天一色的撤离行动中军舰航行场面,采用摇镜头展示海上客轮甲板撤离人员现场以及客轮遇到七八级风浪画面和飞机翱翔蓝天等场景,在撤侨这一特定语境下,国家实力得以彰显;运用特写镜头展示细节,当摄像机镜头长时间对准未满月小男婴周凯时,这时就把国家关怀与普通生命个体联系起来,寓意深远;再有就是镜头对行李包上的国旗,小女孩面带笑容地打电话,背包上插着的国旗等众多细节的特写,也让人印象深刻。女孩的笑容和国旗的蒙太奇效果,很容易让受众联想到国力昌盛和人民权利的有力保障。

(二)画面人体语言

研究认为人体动作分为如下五类:象征性行为(emblems)、解说性行为 (illustrators)、情绪性表达行为(affect displays)、体控性行为 (regulators)、体适性行为(adaptors)。这五类行为在《新闻联播》的此次报道中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体现。象征性行为(emblems)是直接从词语转换过来的非言语动作,是动作与言语的直接对译,是一种具体的表意符号,可以直接等同于词语。如3月1日,一撤离人员坐地吃香蕉,手做“V”字形状,表示胜利归来的喜悦,充分体现了撤侨行动的顺利;情绪性表达行为是显示传播者情绪状态的身体动作,是传播者的情绪的不经意间的真实流露。统计整个撤离行动报道中,共出现9次挥手动作的镜头,12次笑脸镜头,3次流泪镜头。在撤侨这一特定语境下,挥手、欢呼、笑脸、流泪等符号与所传递的具体内容是一致的,即脱离危险的愉悦和兴奋,丰富了报道的画面内容,也符合当时的情景。

(三)其它画面符号的合理运用

在这次撤侨行动报道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些报道手段,《新闻联播》还善于运用一些动态手法捕捉大量有意义的图形来图解撤离路线图画面,让普通电视观众直观了解中国组织撤侨的有序安排,措施得力。比如五星红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在撤侨这一特定语境下,国旗符号的所指更为具体直观,撤离人员的心里对于国旗意义的理解更加饱含爱国感情,这里一共出现了17次。而食物、鲜花、飞机、船舶、大巴也都远远超越能指的物理实体,其所指内容更体现中国政府为归国人民提供的精心照顾,这里分别出现了7次、5次、30次、20次、7次。比如,此时的“徐州”号的能指不仅仅是一般的交通工具,此次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派出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号导弹护卫舰,为撤离中国在利比亚被困人员的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是最负责任的海军力量的象征。飞机、大巴车等镜头的频频出现,都很容易让受众联想到国家实力的壮大以及中国政府对于海外中国公民生命安全的重视。

此外,在一共39次撤离人员集体的镜头报道中,其中11次是撤离人员接受访问,5次工作人员受访的镜头。这样的镜头符号以及比例分布彰显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没有过多展示国家撤侨的艰辛过程,而是将多数镜头和话语机会留给撤离国民来表现归国的喜悦心情,其它的如12次救援人员、5次士兵荷枪实弹站岗的镜头也都是是国力强盛的有效彰显。

《新闻联播》撤侨报道中出现的人物符号次数统计

从2006年东帝汶、所罗门撤侨至今,中国政府已经组织了数十起撤侨行动,但这次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情况也最复杂。而中国政府在短短时间内,成功撤侨三万多人,体现了中国对其在海外人员保护能力的提升,中国政府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增强以及应急机制的日益完善,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海外媒体的普遍认可。而此次撤侨事件的相关报道,没有过多的知识精英话语,原因在于国家形象塑造适合情感叙事,不必过多的理性推理。所以,在第一时间利用政治权力话语勾画国家形象的轮廓,引导舆论走势。同时,借助大众日常话语从微观层面,用撤侨回国人员的碎片化话语丰富国家形象,显得真切而富有人情味和可信度。同时,还大量通过各种非言语传播符号的真实流露,进一步验证国家形象的真实性。这样的合理、科学分工,既保证了国家形象塑造的宏观走向,又显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对本国和外国公民产生心理和行为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比政治、经济和军事更显著的传播效果。

[1]明安香.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J].对外大传播,2007(9):38-42.

[2]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3):5-11.

[4]宋昭勋.非言语传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言语话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