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战调研应重“三新”

2012-08-15中共长沙市委统战部吴忠祥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三新选题调研

★ 中共长沙市委统战部 吴忠祥

怎样不断提高统战调研的质量,是众多热心统战工作人们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统战调研应注重“三新”。

功能认识应有新眼界

统战调研的功能有哪些?较好的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提高统战调研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是颇为有益的。实践使我们领悟到:统战调研具有服务科学决策的功能。统一战线的重要职责之—,就是发挥智力资源优势,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当好参谋助手。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统战调研是统一战线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基础性工作,是谋事献策之基。服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也是统战调研的主要功能。统战调研具有推动工作创新功能。新时期统一战线内正面临着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工作愈益凸显、非公有制领域统战工作愈益凸显、民族宗教工作日益凸显、统战工作的社会性日益凸显、统战工作的包容性日益凸显等诸多发展变化,同时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科学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了解新情况,把握新趋势,解决新矛盾,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都离不开调研。统战调研是统战工作创新的助推器。统战调研具有凝心聚力功能。凝心聚力是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途径诸多。统战调研既是集中民智,以收众益的过程,又是交流思想,融洽感情的过程。调研承载着问计,交心、交友,释疑解惑,扩大共识,汇聚力量的功能。统战调研具有锤炼队伍的功能。作为统战工作者深入基层搞调研,既有利于以此为舞台施展才华,又有利于联系群众,改进作风;有利于吸收营养,增长见识;有利于激发热情,提高能力。可见,统战调研的功能是多样的,我们既要重视它主要功能的发挥,又要注意它其它功能的发掘,以宽的眼界看待它,以深的眼光注视它,以强的力量运作它,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作推进应有新思路

怎样做好统战调研工作?从选题、调查、研究,到转化成果、检验效果都应有新的思路和意识。

其一,确定主题,应强化重点意识。开展调研要有的放矢。选准课题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精选课题,要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在基层统战工作中既需要许多破解实际问题的调研,又需要围绕服务科学发展、提高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而务虚。调研选题应注意虚实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既要注意对本地区统战工作“强项”、“亮点”、“品牌”的经验总结、提升、推介,又要注重工作中薄弱方面的攻关。调研敢于“实打实”,针对解决问题、提升水平、创新工作而选题。如当前,怎样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服务社会管理、怎样加强统战文化建设、怎样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同心思想”在基层的实践等都是可选之题。精选课题,要正确处理“热”与“冷”的关系。所谓“热”这里是指群众关注、领导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所谓“冷”这里是指刚露头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或新生事物的萌芽。热点问题固然是调研选题之重,同时我们要看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萌芽状态下似乎“冷”,但也可能升温为“热”,今天的“冷”,也许是明天的“热”。我们要善于见微知著,敏于以小见大,为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而选题调研。概言之,确定调研主题要有针对性,防止随意性;要从实际出发,选管用之题;要集中优势资源,保重点课题攻关;要行力所能及之事,不要贪多贪大。

其二,尊重客观,应强化求实意识。有人把“真实、全面、客观”称为调查研究之本。从一定意义上说,调研的客观性是调研的生命线。一份文稿华丽而脱离实际的调研报告无异于废品。怎样才能保证统战调研的客观性呢?一是调研者要排除外界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干扰,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叫“被调研”。“被调研”容易使调研成为“盆景展”、“报喜会”。调研要围绕主题,多些“自选动作”。二是调研要防止闭门造车,典型的不良做法是电脑里面找资料,七拼八凑成文章,或预设结论,搞求证式运作。三是调研要舍得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要防止“蜻蜒点水”、“跑马观花”,防止“做客式”调研。四是调研要善于引、善于听。善于引导谈话者讲真话、道实情,建诤言。善于听弦外之音、逆耳之言、或“没想到”、“不合意”。调研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带“广角镜”,防止偏听偏信、以偏概全。五是调研要善于运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实地察看等老办法不能丢,“键对键”、抽样抽查、统计分析等新手段不能少。科技进步为调研手段的创新拓展了空间,传统与现代的调研方式相结合,相互补充,能提高调研的效率与客观性,也能降低调研成本。但统战工作“政策性很强、人情味很浓、艺术性很高”等特点,决定着统战调研“键对键”不能代替“面对面”,“身入”、“心入”才是最重要的。

其三,掌握“钥匙”,要强化研究意识。在调研中怎样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钥匙呢?调查与研究必须有机统一起来,把两者割裂开来,或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都是不妥的。调查是基础,研究是深化。研究是在调查过程中和调查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功夫,是个举一反三、精雕细刻、集思广益的过程。了无新意的调研结果往往是调而乏研所至。表现在:所提意见建议或浅尝辄止一般化,或人云亦云“重复昨天的故事”,或多为笼统的口号和呼吁,甚者怕得罪人而几面光。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作风、开广言路的环境、严谨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勇气、海纳百川的胸襟。只有这样调研才能出精品力作,才能展示它的整体功能。这方面更要发挥统一战线成员人才荟萃、位置超脱等优势。

其四,注重运用,要强化转化意识。“调研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调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在于转化为领导决策,指导新的实践。要防止“热热闹闹报成果,冷冷清清放桌边”的应付现象。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是转化成果的前提。调研成果汇报会、调研成果专项报送、主流报刊发表、投入“领导信箱”等都是使调研成果尽快进入领导视野的途径。调研成果获得领导认同是转化成果的关键。领导批示是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的动力。调研成果成为领导集体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是关键性的一步。应通过政策性文件、发展规划、工作报告、考核评价等转化调研成果,至此调研成果才“落地”。跟踪决策实施,检验调研成果是成果转化的深入阶段。调研成果质量高低、意见建议正确与否,都要在实践的进程中来检验。因此不应认为调研成果被采纳就万事大吉,还要具有跟踪决策实施情况的理念和措施,使我们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调研主体要有新功力

调研成果要有高质量,调研队伍这个主体应有高素质。这种高素质应体现在多种新功力上。

要具有“蹲功”。调研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能蹲在一线、蹲在群众之中。“一线调研法”是最有效的调研方法。它需要良好的作风作保证。只有蹲在一线,才能交朋友、听真话、察实情、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才能访到“诸葛亮”。要具有“钻功”。调研要有主动性,防止做表面文章。调研前,钻功主要体现在如何做足准备工作上。调研中钻功主要表现在善于发问,不是单纯的你讲我听,而是要敢于触及要害,关键问题能“打破砂锅问到底”;善于求计,诚心商讨解决问题之策;善于思辩,运用发散、逆向、换位、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充分论证,多钻研,调研有钻功,成果才能有深度。

要具有“笔功”。所谓“笔功”就是要解决好如何准确、充分、及时表达调研成果的问题。调研既要有“啃骨头”的精神,又要有“啃笔头”的才能。笔功好源于多学,积累知识;多练,勤于动笔;多思,把握要领;多改,精益求精。

猜你喜欢

三新选题调研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