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初探

2012-08-15李锐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武钢民主党派人士

李锐芳

(中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统战部,湖北 武汉 430080)

国有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初探

李锐芳

(中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统战部,湖北 武汉 430080)

加强国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新世纪国企统战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武纲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实践,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之道。

国有企业 党外代表人士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企业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既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特殊优势,狠抓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通过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把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中来,是新世纪新阶段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国有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在政策宣传和思想认识上还不到位。相对于政府部门和高校而言,国有企业在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上相对薄弱,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客观上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增加了难度,使得不少企业统战部门“孤军奋战”,收效甚微。

2、缺乏针对国有企业的明确的指导意见。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上,目前主要依靠各企业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在政策理解、实际操作上都存在较大差别,造成了企业之间甚至同一企业内部培养标准不一,发展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培养选拔工作条例,没有明确的职数配备规定和比例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工作显得零散随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3、党外代表人士实职安排难以突破。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方面,存在着较多体现社会职责、与企业需求脱离的状况。企业统战部门更多地着眼于向各级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推荐党外干部,党外人才仅限于统战系统内部培养、选拔和使用,在党外代表人士服务企业发展、党外干部实职安排(主要指担任中高层管理人员)等方面难以突破。

4、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缺乏稳定性。一方面,具有一定参政议政和管理能力的党外干部人数相对较少,选拔培养范围小。另一方面,部分已成长的党外干部在工作中因党外身份而引起诸多不便,如不能参加党委或支委会议、不能参与集体决议,与班子其他成员似乎存在隔阂,自身不是共产党员有些工作不好要求等,于是放弃了党外干部身份,报请统战部门要求加入中共党组织。这就造成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被迫中断,没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向更高层次推荐培养。

二、武钢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为武钢第三次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武钢近年来统战工作积极致力的发展方向。2009年,武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提出“瞄准一个目标,抓住两支队伍,培养三种人才,落实四项举措”的总体思路,开创了武钢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新局面。

1、瞄准一个目标——准确定位武钢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

在武钢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历经了一次创业、二次创业的艰辛与积累,2005年起以提出并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为标志,武钢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崭新篇章。武钢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就是紧紧围绕武钢第三次创业和科学发展,从统战的角度积极为党外人才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打造宽广的创业平台,构造宽阔的发展通道,努力建立一支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活力迸发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2、抓住两支队伍——分层分类建立武钢党外代表人士后备人才库

武钢现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党外知识分子5100人,民主党派成员329人。在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上,我们采取了分层分类管理的原则,重点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一支队伍是各级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民主党派班子成员,担任处级职务的党外干部。这些是武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的核心,更是武钢党委统战部近年来精心培育的“成果”,是武钢向中央、省、市委统战部进一步推荐的重点人选。目前,这支队伍分布在武钢本部、矿山地区、鄂钢、襄钢、海南公司共计104人。

第二支队伍是党外科级干部、党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重点培养的民主党派成员。这是武钢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精华”,是武钢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的后备人才库,是今后换届工作和武钢人才工作的重点,共计372名。

3、培养三种人才——科学规划武钢党外代表人士培养方向和职业生涯

在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上,武钢坚持把履行企业社会职责与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党外知识分子的潜能和特点,科学地为他们拟定培养方向,规划职业生涯,建立“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从“参政议政”、“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三个领域,不拘一格地进行培养选拔,使各类人才都能够在武钢这个宽广的平台上既实现个人价值,又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一是对已具有一定参政议政经历的各级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民主党派班子成员和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以及已处在一定层面上并具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的人员,作为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换届的后备人选重点培养,满足党外人才的政治发展需求,增强企业的社会开放度和参与度。

二是对党外厂处级领导人员和科级管理人员中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年龄优势的重点人员,有意识地向更高一级管理岗位培养,努力使更多的优秀党外干部走上武钢各级管理岗位,平等地参与企业管理。

三是对专业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党外拔尖人才,打通“专业技术”发展通道,使他们凭借专业技术能力和贡献,在武钢同样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社会地位、个人发展和经济回报。

4、落实四项举措——切实加大武钢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力度

第一,努力提升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地位。近几年,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推进企业民主建设方面,武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如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列席公司工作会、职代会、党代会和工代会,聘请党外人士担任监督员及值班厂长、值班经理,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等。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反映,近年来企业在用人观念上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党内、党外基本上“一视同仁”、“唯才是举”。如国贸总公司120名科级干部中,有22名为党外干部,占总数的18.3%;47名高级主管和专业主管中,党外为21人,占44.7%。

第二,积极探索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一是建立“151”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梯队,经公司党委统战部挑选和基层单位推荐,从两支党外人才队伍中,确定10名拔尖人才、50名优秀人才和100名后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多次选送民主党派骨干和重点党外知识分子参加省、市社院举办的培训,有意识地挑选党外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武钢与国内外知识机构和企业联合举办的高层次培训;三是进行动态培养考察,建立培养档案,进行跟踪考察,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梯次明显、素质优良、相对年轻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第三,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武钢现有党外人大代表12名,是武钢历史上党外人大代表最多的时期;有党外政协委员43名,占武钢政协委员总数的69.4%。本届民主党派武钢基层组织主委(主任)平均年龄由58岁降至48岁。近年共有8名党外人士走上处级领导岗位。例如,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袁伟霞,全国劳动模范、民盟武钢总支主委毛炯辉,均被破格由技术人员提拔到处级领导岗位,这是武钢历史上民主党派成员首次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无党派人士罗铭被提拔为股份公司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厂长,等等。这些举措不仅在干部职工中产生了强烈的震动,也对基层单位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第四,切实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作用。武钢坚持把“爱企业、献良策、作贡献”主题活动作为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企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党外代表人士就建立武钢外贸码头、加强武钢矿产战略资源规划、打造武钢产品价值链、应对武汉火车站新建后武钢面临的环境压力等,提出事关武钢改革发展的重大建议30余件,其中一半以上被采纳并实施。2009年11月,武钢党委下文批转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要求各部门、厂矿参阅办理。今年9月,武钢又创刊《“7+1”特快专递》,开通了7个民主党派武钢基层组织和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

三、对加强国有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思考

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是一项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才能始见成效、有所建树的工作。这不仅需要统战部门具有矢志不渝、甘为人梯的精神,同时更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党外人士的密切配合。在此,笔者仅就加强国有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提几点想法。

1、必须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纳入人才强企战略。党外知识分子是推动国有企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外代表人士是党外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要站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挖掘“党外代表人士”这一统战独有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等统一战线的特殊渠道,为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凝心聚力、集智引才、建功立业。要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作为企业“十二五”人才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目标,拿出举措,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2、必须建立联动培养机制。仅仅依靠统战部门“单打独斗”,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很难取得实效。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党外代表人士联动培养机制。如要充分利用各级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组织,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政治素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注重发挥组织人事部门的作用,为党外代表人士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成长实践的机会,着力提高其企业管理能力。加强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密切协作,加大对党外代表人士中各类技术专家、行业带头人等的关心关注,拓宽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技术”发展通道。调动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的积极性,加强动态培养和考察。同时,还要发挥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的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

3、必须加大安排使用力度。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工作,根本目的在于使用,成效检验也在于使用。相对于高校,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在学历、职称等方面存在劣势,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又具有自身优势,因此在社会安排、政治安排上,各级统战部门应对党外代表人士给予充分考虑、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同时,在企业内部实职安排上,也要正视当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现实状况,树立大局意识,采用发展眼光,避免求全责备,在同等条件或条件允许情况下,为党外代表人士成长发展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扭转党外代表人士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提升企业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4、必须强化后续教育管理。对已做出社会安排、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的党外代表人士,统战部门要加强后续教育管理,着力从政治把握、组织协调、参政议政、合作共事等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良性发展。一是加强政治引导,确保党外代表人士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具有“代表性”。二是协助参政议政,要通过提案议案征集、建立“联系点”制度、组织调研等方式,为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绩评价制度,杜绝“只挂名、不作为”现象。三是加强工作指导,对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缺乏阶梯式培养锻炼的党外代表人士,统战部门要给予特殊关注,帮助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对工作业绩欠佳、考核结果落后的党外代表人士,要帮助他们找准症结、放下包袱、迎头赶上。四是营造“家”的氛围,把统战部门打造成“党外代表人士之家”。

D613

A

1671-2803(2012)04-0045-04

2012-04-21

李锐芳(197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统战部主任科员,政工师。

责任编辑:水 木

猜你喜欢

武钢民主党派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WHEELS IN MOTION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武钢今昔
2个月已发布11次外部招聘信息武钢人员分流压力山大?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武钢第六代桥梁钢板投入工程应用
武钢成钢开发高端汽车用弹簧W55SiC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