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28例临床分析
2012-08-15刘启芳李朝辉刘新义
刘启芳 李朝辉 刘新义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泌尿外科 郑州 450003
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分婴儿型和成年型。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病变大多累及双肾,可能与于肾小管梗阻或肾单位不同部位的局部扩张有关,最终发展为双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1]。临床上表现为腰痛、血尿、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1996-01—2010-01,我院采取开放手术行双侧多囊肾去顶减压术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5~65岁。临床表现:高血压15例(53.57%),血尿 19 例(67.85%),腰部疼痛10例(35.71%),腹部肿块25例(86.20%)。合并尿路感染者7例占25%,8例(28.57%)并发肾和输尿管结石。术前均经B超、CT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诊断为双侧多囊肾,正常肾实质受压变形。肾功能检查:尿素氮正常者占18例,>30 mmol/L的10例。
1.2 手术方法 23例分两次完成手术(每次完成一侧),5例一次完成两侧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侧经腰部切口入路,双侧经腹入路。显露并游离肾脏后,将所见的囊肿顶壁由外向内、由浅到深,逐个用剪刀、电刀或两者并用,切除大部分囊肿顶壁。术后常规置肾周引流管。
2 结果
2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90±30)min,引流管拔管时间4~7 d,术后住院时间7~10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复查肾功能,无明显改善。25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0.5~10 a,17 例(68.0%)肾功能较术前好转,6 例(24.0%)维持术前肾功能,2例(8.0%)肾功能较术前差。术后所有患者腰痛症状不同程度缓解,10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4例患者血尿消失。
3 讨论
3.1 去顶减压的意义 成人型多囊肾大都是40岁左右才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大,肾包膜紧张,出现疼痛,继之有腹块,然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包括尿毒症、高血压、心肌梗死和颅内出血[1]。除同种异体肾移植外,至今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长期血液透析,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费用较高,一般患者难以承受。我们认为,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关键是防止尿路感染和控制高血压。本组资料显示,去顶减压术虽然近期肾功能改善不明显,但可解除肾实质持续受压、延缓肾功能衰竭发生,对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和缓解腰痛等症状有积极作用,同样可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期。
3.2 手术时机 虽然有报道[2]尿素氨>30 mmol/L时,慎用此手术。但在有良好血液透析的配合下,即使尿素氨>30 mmol/L,亦可以手术。本组10例尿素氨>30 mmol/L,术后8例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有2例经血透后肾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为预防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采取分次手术方法,先做病变严重的一侧,待机体恢复后再做对侧手术。分次经腰切口手术创伤小、去顶减压彻底等优点,应及早进行,以保存更多正常肾脏组织。若全身条件允许,可考虑一次手术双侧同时进行。近年来腹腔镜多囊去顶减压术的报道很多,但重度多囊肾双肾增大明显,占据腹腔大部分,腹腔内脏器官受压移位,腔镜操作较困难,有可能造成去顶减压不彻底[3],故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3.3 肾周引流管 虽然有报道[4]不主张术后放肾周引流管,但我们体会到放置肾周引流管,有利于手术创面渗液的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尤其是去除深部囊壁时,因囊壁与肾盂、肾盏同附一壁,手术可引起囊壁与肾盂、肾盏相沟通,以致术后大量尿液渗出,若不放置引流管,将引起严重并发症。本组中有2例手术中并未发现尿液渗出,术后肾周引流管有大量血性尿液流出,经充分引流及对症处理后,但3例在1~2 d后停止渗尿,因此,术后应在肾周常规放置引流管。
3.4 去顶的方式 开放手术去顶的方式有3种:(1)用电刀切割去顶:本组8例。该方法操作简单、切割速度快、出血少,但温度高,肾脏局部组织反应大。(2)使用手术剪切割去顶:本组10例。出血稍多,速度慢,但不会损伤正常的肾组织。(3)电刀、手术剪交替使用:本组10例。去除浅部囊壁顶时,使用电刀切割;去除靠近肾实质和深部囊壁时使用手术剪切割去顶。由于成人型多囊肾患者正常肾组织剩余较少,手术操作时应尽可能避免损伤正常的肾组织,因此,手术操作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刀切割去顶,以防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4-635.
[2]何尚志.多囊肾的手术治疗附29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1979,2:60.
[3]叶任高.成人多囊肾诊断和治疗68例[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1 -86.
[4]朱江宁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引流术及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杂志,1999,12:428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