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2012-08-15王旬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教材信息技术素养

王 王旬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王 王旬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普及开来,但真实状况却不尽人意。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对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当今教育推行的是素质教育,但有相当一部分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学校的领导对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升学考试中没有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技术教育真正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带来一定的阻碍。另外,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考核考察中,信息技术课又不在考核考察的范围内,便认为此课可开可不开。即便是开设了这门课程,也是重视不够,随便应付,课也是可上可不上,不能保证其在中小学课程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和课时,随时受到其它主科课程的冲击,使该门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使信息技术课程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

(二)师资匮乏,教师专业素养不高,且身兼多职

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数量有些不足,一般每个年级配有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甚至有的学校一名教师要承担几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往往还身兼多职,如担负着学校的电脑维修员、学科教师的课件制作员、网站编辑、维护等角色。面对繁琐、复杂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难以拒绝的同时,投入到本学科的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从教师专业素养来看,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自身信息素质、专业水平不高,同时也不愿意动手、动脑,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钻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观上不想改变。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强调客观因素过多、主观努力不够。

(三)难以保证足够课时

由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还是一门非统考科目,没有期末考试,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不受学校领导和师生的重视。学校的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将学习的重点都放在和升学考试相关的主科上。每到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信息技术课总会被英语、数学、语文等考试科目的学科占去,主科老师给学生加课,用来背诵、复习、测验。没有人把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计划当回事,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常被占用,连最起码的教学进度都不能保证,这也让信息技术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态度也不够端正,在学生的心中,上信息技术课就意味着放松休息,或者是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而不是学习的时间。

(四)教材编制问题

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但实际情况是同一地区甚至是同一省份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都是同一出版社的,这样就很难照顾到不同区域学生的不同起点水平,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所学的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差不多都是office的应用等等,学习内容的重复,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中对重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易把握。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常凭自己的经验上课,学生有和没有教材上课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有些理论知识学生不爱学,教材也起不到帮助学习的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增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改变考核方式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认识到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改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环境,提高硬件配置和生机比,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再次,要提升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的地位,形成有效地考核制度,使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成为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二)增加教师数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增加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明晰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才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师学习、教研的时间,提高上课积极性,解决信息技术教师身兼多职的问题。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定期开展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加教师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另外,可设置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来定期组织开展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教师间的教研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利用网络的便利,组织小范围的网络教研,通过建立教师QQ群、博客群,在网上不定时的交流经验、讨论问题,进而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贴近学生实际编制教材

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存在差异,统一的课程目标体系显然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教育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学生的特点来设置配套更为实际有效的教材,同时要提高更新的速度。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同其他的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知识更新变化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们更新课程教材的时间周期必须短,从而达到与实际知识变化统一的步伐,使该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信息技术教师也可在地区统一教材的基础上,以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为蓝本,结合本校实际,自行编写讲义或开发校本教材,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结束语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推进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要正视农村和城市中小学之间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差异,逐步缩小差异。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要靠教育部门、学校、老师等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1] 孙 艳,解月光,曾水兵.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城乡差异视角的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2] 黄辉,蔡冠群.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8.

G420

A

1008-7427(2012)07-0139-01

2012-05-12

作者系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教材信息技术素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