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疆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
——以“馕”为例

2012-08-15岳福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异域译法先验

岳福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论新疆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
——以“馕”为例

岳福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新疆饮食文化是新疆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有浓郁的民族区域性特征,具有独特的个体差异性。“馕”是新疆饮食文化的代表,极具地域民族特色。本文讨论了“馕”的翻译的几个版本,运用图示理论探讨了翻译中的文化元素处理问题。

馕;新疆饮食文化;翻译;图示理论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饮食习俗,是该民族或该地域人们智慧的结晶。然餐饮食品由于地域情况、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烹饪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食品才具有了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文化是“可以传承、学习和交流”[1]的。然文化的跨语际交流则需要翻译的辅助,否则交流就会成为泡影。因此中西文化交流中,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与语言的问题一直是翻译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

新疆饮食文化是新疆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有浓郁的民族区域性特征,具有独特的个体差异性。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47个民族熔融杂处,其文化的融合性和多元性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该种特色反映在饮食上更是绚丽多姿、奇葩纷呈。然要将此迥异的异族风貌特色饮食文化译成英语,让更多的中外友人了解新疆饮食文化并借以了解新疆,实属不易,因为文化的异质性给翻译实践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新疆特色饮食“馕”的翻译最具代表性。“馕”是新疆典型的特色饮食,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最为喜爱、最常食用的一种食品。故此,本文选择“馕”之翻译、试对新疆特色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作一探析。

二、新疆特色饮食“馕”的翻译

馕是烤制食物,品种繁多。但其基本做法是:先将面团和好,然后擀制成中间薄、一圈厚的饼状,再在饼中间拓上花纹,撒上芝麻、洋葱末等,最后放入馕坑中烤制而成。馕出自新疆,唯新疆所独有,代表着新疆特有的饮食文化。这种特定地区特定人群所共享的特定饮食文化,势必会在其他地区人群中形成文化空缺,给翻译带来困难。

有人曾将“馕”译成nang(汉语拼音),其译法值得商榷。nang属音译。音译法有其优点,即可有效维护异域文化的特色、保留源语文化的情调。但音译法也有其致命弱点,那就是异域语言中的声音常常不能引发目标语读者的相关联想。一些对于源语交际者不言自明的声音、文化意象恰恰是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认知空缺,读者会因缺失相关文化意象而造成理解盲点。因此采用音译法,须在外国友人不会出现认知盲点的情况下采用。然汉语拼音是中国人的专利,绝大部分不懂汉语的“老外”绝不会因nang而联想到“馕”,因而会造成他们理解上的空缺,译尤不译。

许多在新疆学习汉语的英语国家人士常常将馕说成nan,我们可以将其说法理解为:他们将“馕”翻译成英语nan。这种译法也欠妥。nan在英语中有其词,指印度的一种面包。《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2]将该词解释为a type of soft flat Indian bread“(松软扁平的)印度面包”。由此可见,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士将新疆的“馕”译作nan是有原因的:1. 易记(其母语中就有其词);2. 声音相似,nan和nang只是前后鼻音不同而已;3. 意义上容易引起联想(印度面包~新疆馕),同为食物。然将新疆的“馕”等同于印度面包,这一译法太过牵强。因为新疆和印度地域不同、文化迥异,更因其民族信仰的不同,必然在食品制作和饮食习惯上不同,这样的饮食怎可匹配互译?所以nan之译名不妥。

《汉英大辞典》[3]将“馕”译成a kind of crusty pancake(staple food of the Uyghur and Kazak nationalities)“一种烤制成的面饼”。该译法属解释性翻译,虽无大碍,但没有能够将新疆少数民族的特色译出,缺乏新疆特色文化的元素,且解释性翻译译名太长,故也不能算作上佳译品。

还有人将“馕”译作Uyghur bread,该译法较之上述三种译名稍好。首先,bread道出了“馕”是一种烤制食品,使得西方以面包为主食的人们了解了馕是什么。而且bread比上面第三种译法中的pancake要好,因为pancake(煎饼)属中国文化意象,易造成外国人的异化想象,认为新疆馕类似中国内地的煎饼。其次,Uyghur一词说明了馕之来源,属新疆维吾尔民族食品。但该译名虽优于上述译法,可还是没有完全彻底地表现出新疆的异域风情文化,没能有效传达出“馕”的特色,因此还需改进。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改用“音译加注法”翻译,将“馕”译为nang---Uyghur roast bread为好。其一,音译法nang可将该种食品的原汁风貌译出,彰显其异域文化独有的、西方文化中所缺省的饮食文化特色。其二,注释法Uyghur roastbread可令外国友人明其所指,即一种来自异域新疆的维吾尔烤制食品。其三,加上roast一词比不加该词的Uyghur bread要好,因为国外的面包bread的烤制,多是烘烤toast而非roast,所用烤制器皿不同,故此笔者加上了roast一词。

由上分析可知,要将一种异域文化转译成另外一种文化,不是仅靠语言间的转换就能完成的。其中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最最难以把握的要素。因此目前翻译学界往往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考察翻译活动并对翻译进行研究,被称为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4]。

三、讨论与争鸣

“馕”是新疆饮食文化的代表。“馕”的几个翻译版本说明:若要向世界推介新疆文化,只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了解新疆独一无二的文化才行。下面,笔者将以“馕”的翻译为例、试用图示理论对新疆饮食文化对外传输时的文化保真度问题作一讨论。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文化翻译领域新引进的一种理论,用以解释翻译实践中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文化现象。图式指已经内化于人脑之中、有关外部知识和经验的先验编码组块,并围绕不同类别而形成的有序知识、经验系统和框架。有人把图式比作“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可以将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到一个新的信息后,便会设立一个新的文件夹(或先验图式),或把新的信息送入现存的先验图式之中”[5]。 我们每位个体对新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都要依赖于大脑中的先验图式,即新的信息只有在和人们头脑中的先验图式连接起来的情况下才起作用,人们才能通过先验图式对新信息进行解码并达到理解。

“文化图式受制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具备不同的文化认知结构和系统”[6],所以个体区域和民族成员形成的文化图式各不相同。当我们将两种不同文化进行转换时,发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图式缺省现象(即源语传播者与目标语读者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图式不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跨文化交流之中。如“馕”译成nang,西方人不能理解其意,原因是西方世界中没有类似的文化背景,因此西方人的大脑中也没有形成类似“馕”的先验图式,当然也就不能将nang这种新的信息与头脑中已知的图式连接起来进行信息解码,也就无从得知nang为何物。

然文化图式又是开放性的,它动态地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图式“能够随着认知主体视野不断地扩大、经验不断地积累而得到动态的扩展、修正和添加。人类各种知识的习得和积累无不依赖于此”[7]。所以读者绝不是一个文化图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文化图式构建和解读的积极参与者。若我们将“馕”译为nang-Uyghur roast bread,西方人士即可从bread的先验图式中获知nang是什么,然后再从roast和Uyghur两个词中去猜测、推断nang的制作方法与特色,最后加之nang的声音,即可使他们对新疆馕有了大体的认识,从而在心中建立起对“馕”这种新的特色饮食的图式。

许多来新疆的英语国家朋友将“馕”译成nan,是大脑中先验图式作用的结果。这些朋友来疆后,当听到nang的声音而又见到“馕”的实物(薄饼)后,立刻在其头脑中唤醒了已存图式nan,因为nan和nang单词声音相似、实物形状相似、又同为饮食,极易形成同类联想(但没有见过“馕”的外国朋友,只听声音,极难有此联想),所以他们称“馕”为nan,这毫不为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这些朋友中绝大部分并没有去过印度,也根本不了解nan到底怎样。他们头脑中对nan的先验图式是从英语词汇nan的释义中获得的:a type of soft flat Indian bread。其中bread是西方妇孺皆知的饮食名“面包”,flat指其形状“扁平的”,soft指其特点“松软的”。他们由这三个词汇与其头脑中原有的bread引发相似联想,从而形成了有关nan的先验图式。随后来到新疆,接触到“馕”,听音见物又激活了他们对nan的文化图式,这才将“馕”称作nan。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新疆馕和印度nan由于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着巨大的不同。

这时,我们必须要纠正他们偏颇,让其了解新疆饮食文化。因为作为熟知新疆地域文化的“知情者”,我们肩负着对外宣传新疆、宣传新疆文化的责任。同时,纠正失误也有助于他们扩大自身的文化视野、及时修正自身的文化图式、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在传输过程中的保真度问题是一种文化能否在另一种文化中鲜活地、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的问题。此过程中译者自身的语言水平和对两种文化的了解程度、特别是对源语文化的了解程度至关重要,它对源语文化向异族文化的移植以实现其最大程度的再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新疆文化瑰丽多姿,新疆饮食文化更是独树一帜。然在将极具特色的新疆饮食文化对外推介和宣传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异质性,曾造成了许多翻译失当之处。本文以新疆饮食文化的代表“馕”之翻译为切入点,较为详尽地讨论了“馕”的几种翻译版本,并以图示理论为依据,指出了翻译中的文化元素处理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新疆特色饮食“馕”的翻译,试图为新疆饮食文化在异域文化中原汁原味地得以再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以使新疆得天独厚的异域文化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

[1] 李建军. 文化翻译轮[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A S Hornby.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Z]. 石孝殊,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吴光华. 汉英大辞典[Z].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4] 王宁.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刘明东. 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 中国翻译,2003,3.

[6][7] 袁媛,姜欣,姜怡. 图式理论观照下的茶文化翻译——“续茶经”个案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0,10.

On Translation of Xinjiang Snack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

YUE Fu-cao

Xinjiang dietetic cul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Xinjiang regional culture and Xinjiang snacks with local ethnic characteristi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Xinjiang dietetic culture. “Nang---Uyghur roast bread”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Xinjiang snack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 The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English versions of this snack name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versions by resorting to schema theory,attempting to find a way to deal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Xinjiang snack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

Nang---Uyghur roast bread; Xinjiang dietetic culture; translation; schema theory

H059

A

1008-7427(2012)07-0115-02

2012-04-21

作者系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异域译法先验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无噪图像块先验的MRI低秩分解去噪算法研究
基于自适应块组割先验的噪声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异域寻踪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
基于平滑先验法的被动声信号趋势项消除
先验的废话与功能的进路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