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铁路的功能定位及武汉市郊铁路发展前景
2012-08-15陈明莉
陈明莉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市郊铁路的功能定位及武汉市郊铁路发展前景
陈明莉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首先根据国内外市郊铁路发展历程,从规划层面提出市郊铁路的定义;然后研究市郊铁路在城市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城际铁路的分工,提出市郊铁路功能定位;最后结合武汉城市空间布局发展趋势,分析市郊铁路在武汉的发展前景,并给出市郊铁路规划布局的典型形式。
市郊铁路;功能定位;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普遍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在中心城外围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的部分人口和功能,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城或组团间交通需求也随之迅猛增长,选择集约、环境友好的交通体系,以满足新增交通需求并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决策者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大容量、全天侯、节能环保的市郊铁路应成为首选。本文重点探讨市郊铁路的功能定位及武汉市市郊铁路发展前景。
1. 市郊铁路的定义
1.1 市郊铁路的起源
市郊铁路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在市郊列车专用的电气化线路上运行,承担市中心到郊区的运输。到了上世纪70年代,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工业结构、住宅结构和商业网点发生较大变化,逐渐出现了一个大城市从向心集聚转向离心分散发展的转折时期,即郊区化过程。现代城市的发展呈现聚散双向运动的特征:“散”表现在城市居住人口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向郊区扩散,城市结构趋向于多中心发展,形成以分流人口为基本作用的新城或郊区副中心;“聚”表现在市中心集约开发和高强度利用使城市工作人口向市中心集聚,中心区建设趋向立体化。聚散双向运动造成大量人口在郊区或新城居住而在市中心工作,产生流向集中且时间性差异明显的大量客流。于是,以市中心为核心,覆盖周围地区,承担市中心与邻近市镇间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的市郊铁路便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市郊铁路的定义
目前,国内对“市郊铁路”没有明确的定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大型铁路枢纽内,利用既有铁路开行主要用于铁路职工通勤的市郊列车,兼顾沿途旅客运输,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市郊铁路的雏形。但随着城市的扩张,旅客出行需求的变化,受市郊列车开行数量的限制,传统意义上的市郊铁路根本无法适应城市中心与近郊城市组团间旅客交流的运输要求,至上世纪末市郊铁路运营逐步萎缩。
综观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通常从规划层面将服务于城市的轨道交通线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轨道交通市区线(M线,R线);二是轨道交通市郊线(S线,或称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其中M线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R线又称为市区快线,服务于中心城区与近郊,兼顾中心城区,一般为中心城区轨道线路的延伸;S线是顺应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服务于中心城区与新城和远郊组团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与地铁和轻轨相比,市郊铁路设计时速更快、站间距离更长,运载能力是普通地铁的数倍
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市郊铁路定义为:为中心城与周边新城或组团之间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公共交通服务的有轨交通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S线(市域轨道交通快线)通称为市郊铁路。利用既有线开行市郊列车是市郊铁路的运营模式之一。
2. 市郊铁路的功能定位
2.1 市郊铁路与城际铁路的关系
为了交通方便在两个距离比较短的大城市之间修的快速客运专线铁路就叫城际铁路(如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孝感、武汉至黄石铁路专线),城际轨道交通主要为城市群城市间城际客流提供公交化公共交通服务。市郊铁路主要为大城市市域范围内中心城与周边新城、外围组团之间的客流出行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公共交通服务(如北京市郊铁路S2线,简称S2线,由北京北站始发,途经八达岭站,至延庆站,是北京第一条开通的市郊通勤铁路,于2008年8月6日开通)。可见,两者服务范围不同,分工较为明确。
2.2 市郊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及作用
世界各国大城市中,市郊铁路在城市交通中占有主导地位。市郊铁路占城市快轨交通的长度规模比重均在70%以上,甚至接近90%。在日本东京,其地铁总长约为301公里,但东京市郊铁路就有近2300余公里,东京市郊铁路每天客流量达3500万人次,年客运量约50亿人;巴黎地铁长度214公里,而市郊铁路长度587公里,日客运量逾214万人次;德国柏林市郊铁路,长331公里,日客流超过106万人次;纽约市,每天乘坐市郊铁路——大都会北方铁路和长岛铁路来上班的旅客超过500万人。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四大都市中市郊铁路占公交总运量的比重则分别为40.5%、10%、30%、49%。北京计划在2020年建成4条市郊铁路,这些铁路将中心城与11个郊区新城及周边城市连接起来,打造一个“一小时都市圈”。上海已有上海—上海虹桥、安亭、嘉定等市郊铁路供上班族搭乘火车上下班,目前另一条正在建的市郊铁路——金山铁路也将力争年底通车,方便更多远郊上班族。
市郊铁路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便捷型的大容量运输服务公共交通方式,在国外被证明是支持和引导大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应是未来满足我国大城市中心城与新城、城市外围组团间客流出行的主导公共交通方式。
2.3 市郊铁路的功能定位
①主要为中心城与新城间的通勤、通学、商务、休闲、探亲、娱乐和购物出行等乘客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公共交通服务;
②是支撑与引导大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形态转变、促进新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③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区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共同组成城市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在大城市中心城与新城间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骨干作用。
3. 武汉市郊铁路发展前景
20 世纪初期,单中心城市曾是大城市主要的城市形态。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个大城市从向心集聚转向离心分散发展的转折时期,即郊区城市化过程。城市区域在总体上呈急剧扩张的同时,城市的人口、工业和行政管理机构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转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普遍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目前正处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合理引导城市郊区城市化进程,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提出了建设新城和分散组团式等发展模式,通过在大都市区周围建设若干新城,疏解中心城的部分人口和功能,形成具有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现代多中心城市的结构模式。武汉计划以长江、汉水及318国道、武黄公路、汉十高速公路等主要城镇轴、点轴式布局各级城镇,构成武汉市四级城镇体系。第一级为主城,第二级为吴家山、纸坊、蔡甸、常福、纱帽、豹澥、北湖、阳逻、盘龙、邾城,前川等11个新城,第三级为新沟、永安、侏儒等15个中心镇,花山、柏泉、木兰等29个一般城镇;预测到2020年,主城常驻人口在118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在991.2万人左右。
新城的建设使得新城与主城间产生大量的交通客流,大容量、全天侯、节能环保的市郊铁路成为满足以上客流出行的最佳选择,但武汉市郊铁路还是空白,武汉市郊铁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 市郊铁路典型的规划布局
由于新城一般环绕主城布置,因此,国内外市郊铁路系统在市区以外的规划布局模式一般采用放射型,线路沿城市主要发展轴线或主导客流走廊由市区向卫星城辐射,有时根据需要还可在主线上分出支线,将乘客输送至不同的卫星城或客流集散地,以增加轨道交通在郊区的覆盖面。而在市区,市郊铁路依据其走行方向及与市区轨道的衔接方式,其规划布局模式大致可分为贯穿式、环形加放射线式、多点放射型,不同类型的布局模式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实践来看,市郊铁路布局采用贯穿式和环形+放射线式模式的比较多。特别是贯穿式运输直达性好、换乘少,对于强化卫星城与中心城的联系、引导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的有机疏散、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最为有利,是应该优先考虑的规划布局模式。国外部分原先未采用贯穿式布局的城市,后来也不断采用种种措施力求将市域线贯通运营,以达到减少换乘、提高轨道交通便利性目的。
[1] 铁四院. 我国市郊铁路发展对策研究 [R]. 2011.
[2] 武汉1996-2020城市规划[Z].
Function Position of Suburban Railway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Wuhan Suburban Railway
CHEN Ming-li
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suburban railway,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definition of suburban railway on the planning layer, then presents the function position of suburban railway by studying the function of suburban railway in a multi-level urban metro traffic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 between it and inter-city railway,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Wuhan suburban railway and poses the typical form of suburban railway planning based on Wuhan urban spatial layout.
suburban railway; function posi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F294.3
A
1008-7427(2012)07-0107-02
2012-05-15
作者系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与管理工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