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动态心理管理 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2012-08-15包素清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学籍教学管理动态

包素清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加强动态心理管理 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包素清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高校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高校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对大学生心理动态进行引导和约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着重了解了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结合大学生实际进行了分析。

动态心里;大学生管理;自我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大量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不少大学生的心理也随之出现焦虑、胆怯、急躁等各种各样问题,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心理影响。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发展的基础,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担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应加强对大学生动态心理管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探索大学生动态心理管理的科学化,是当今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阶段是人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步入社会的转折期。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认知的意识以及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避免出现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反思社会的种种现象,有的学生由于感情受挫而就产生轻生的想法;有的学生遇到困难茫然不知所措就会产生自暴自弃;有的学生因为心理因素不能快速的适应社会而变得孤僻、封闭等,更有甚者由于心理问题导致休学、退学。因此,面对诸多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实行动态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

学生经过寒窗苦读,挤过独木桥,进入大学生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一)学习的内容、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中学里面,学生重点是掌握基础知识,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往往学生重复做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的方式多是机械学习、接受学习、简单训练、到进入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学习内容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学习方式也以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在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学会思考问题并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对于这种转变学生往往从心理上不知所措,对于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去安排,他们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学生进入大学生活之后,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和生活范围。从生活方式来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是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都有自己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没有在校住宿的集体生活体验。步入大学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员汇聚在一起,学习、吃饭、住宿都要在一起,集体宿舍成了他们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要靠自己去打理,而这对于那些从小都只顾学习,生活方面全靠家长照顾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们不仅要靠自己完成学业,还得要自行打理日常生活的种种,面对这样全新的环境,往往会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

从生活范围来看,未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学生以掌握知识,提高成绩为主要任务,几乎不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课余生活也比较单调,生活的范围就是学校、家庭之间,范围较窄。进入大学之后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锻炼自己的平台。还可以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自己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

(三)人际关系比中学时要复杂的多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性格、地区、习俗差异明显,和中学时期身边都是熟悉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交往的对象来看,中学的时候主要是和父母家人、同学、老师之间进行交往,父母往往什么事情都会顺着孩子,老师主要是进行传授知识交往比较单纯,中学时期同学间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的交流,但进入大学在陌生环境里,来自不同地域的的同学素昧平生。生活在同一个宿舍的同学,脾气、习惯各不相同,常常难以适应,特别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同室而居可能会出现矛盾,怎么别人就是不了解我?“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身处集体之中,却感到孤独和寂寞。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学习的重压,时间上又比较自由和宽裕,迫切希望走进社交场合,结交更多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势。

变得想说话,却也难以启齿。这对十七八岁的大学生来说,是不习惯的。因此,逢节假日想家、思念亲人的情绪便油然而生,难免从心里上产生孤独感。

(四)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在中学的时候,学校一切活动基本都是老师引导下开展。进入大学之后,学校里各种事务多,社团活动多,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内容更广泛,形式多样,往往是学生自发组织。学生要自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面对一些新的任务,由于学生在观念、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部分同学开始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参加,有参与的欲望,但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从中学时的被动到现在的自主思考,难免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无形中给了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创新学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动态管理的效果

高校管理人员要把思想教育与学籍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管理。 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籍管理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

学籍管理制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学籍管理规定中,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必须把学籍管理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籍管理是通过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等一系列规定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的。而心理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大学生一般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理想、兴趣等正处于不断的变换之中,在学习期间,他们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而很多思想上的问题单凭学籍管理条例是禁止不住的。因此,必须结合学籍管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规章、条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要善于抓住学籍管理的典型事例,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教育的效果。把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制性纪律约束相结合,就能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针对近几年来考风不好,考试违纪呈上升趋势的情况,加强了考风考纪教育,提倡平竞争,正确对待名利。对于已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学生,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实行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学籍管理办法,一是要有管理体制上的保证。构建学籍管理体制,是实施“以预防为上,防治结合”的有力保障。学籍管理工作要有预见性。学籍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在校学习,生活中难免遇到和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学籍管理人员要对症下药,加强学籍管理工作的预见性,把问题前的工作及问题后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当前,学生思想异常活跃,学籍管理面临的问题明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籍管理工作尤其应该有预见性,以防为主,未雨绸缪。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大学生心理的进行动态管理

学校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思想政治等学科,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把心里健康渗透课堂中,用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和报告等。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实施动态的观察了解,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班级常规科学化管理,对大学生心理的进行动态管理

班集体是学生相互交流的一个平台,班级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而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在日常班级动态管理中要注重班级建设,要把班风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规范学生行为,加强学生动态管理,可以采取与个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心理管理的计划,实行动态的管理方式,做到周周一汇报、月月一总结,每月根据学生心理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汇总确定出一些重点的问题,进行专项管理。学期末再综合几个月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规律。

大学生心理的动态管理是以月为基本时间单位进行考核的,因而每月月初学院都要根据学期工作目标和分步实施的要求,召开辅导员会议,提出每月工作重点,布置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的要求和考评的内容。再由辅导员传达到每位学生,从激起学生心理良性发展动机。

(四)科学引导,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尽快地把自己融入集体,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自主管理让学生能在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学习与生活,确保学生自主健康地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由大家一起确定发展规划、每学期的自我发展目标,结合目标由学生自己集体制定计划内容,然后展示出来,让学生时时看到自己学期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建立班级干部轮流制度,值日班干部制度,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全体学生讨论制定本班班训,目标,班规;对班级进行细致的岗位分工,由学生自定岗位,自拟岗位名称,竞选上岗。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创设学生动态心理管理的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有提供自由的活动场所,让他们心灵有释放空间。积极探索优良的班风、校风,逐步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经常组织开展一些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活动,如围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努力营造人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

(六)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对大学生心理实施动态管理

注重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必须和父母进行沟通,了解与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心理管理的重要性,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

对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管理涉及学校、社会、家庭,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应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校校之间、学校与家庭、社会有关部门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建立与专业心理卫生机构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动态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广 阔的发展空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大量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学习等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心理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变化规律等认真研究。高校应利用学籍、课堂、辅导、环境等途径科学地对大学生心理动态进行管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教学管理校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1] 李镜. 大学生管理方法新探[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2] 刘建东. 运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3] 杨崇泽,倪迎华,李勇. 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管理[J]. 中国西部科技,2004,(5).

[4] 李兴才. 论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5] 王伟然,房秀华,王敏,王秀然. 论现代人学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 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2).

[6] 王立梅. 关于大学生管理是否该宽松的研究[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4).

[7] 刘冕. 大学生管理模型分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2,(5).

G444

A

1008-7427(2012)07-0058-02

2012-05-10

猜你喜欢

学籍教学管理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动态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