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统计水平 增强决策意识

2012-08-15孙艳梅

河北农机 2012年1期
关键词:走样省局统计人员

孙艳梅

承德市农机管理站 067000

农机统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是农机发展的体现,也是研究农机发展的依据。依法科学统计,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农机化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指导农机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机械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服务范围之大,领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这无疑是件好事,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象征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又向前迈出一大步。作为农机统计人员,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统计水平,准确反映统计数据内容和分析未来发展状况,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在,上级部门不仅仅只是需要月、季、年报各种数据,还需要报表以外的其它活动情况,这就要求统计人员随时收集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我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1 统一思想、落实组织

农机事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农机统计就是要如实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有效地加强管理,使农业机械充分发挥最大效力。这就需要解决求实和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首先是“求实”,所谓“三分数据、七分估计”是要不得的。要上下统一思想。做到三个不走样:贯彻省局精神不走样;统一步调不走样;完成报表期限不走样。做好三统一:统一思想;统一安排;统一行动。这是做好和提高统计水平的根本。

统计工作的数据是由下而上,逐级上报,汇总而得。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人事组织上的保证是难以完成这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因此,要从管理角度上狠抓各级点、村、乡镇以及区、县管理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指导、调配各级组织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避免大的起伏,是搞好农机统计工作的前提。

2 加强培训、健全制度

区、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机统计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采取三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一是分级办班;二是以会带训;三是下乡蹲点,巡回指导。把省局下达报表的新规定,新精神,新方法贯彻下去,及时辅导,纠正不妥之处,解决疑难问题。近几年,统计质量不断提高,与重视培训工作是分不开的。

在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关统计制度是保证统计质量的前提,并列入整个农机管理工作的范围。我们制定出三种制度;一是上报制度,即按省局要求,按月报、半年报、年报、临时报表,按时报,不得延误。二是执行“统计法”的监督制度,即上报数据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不假报;三是档案制度,即各乡(镇)、区均有农机作业,农机发展的原始资料和统计报表数据。

要使我们得统计工作更上一层楼,除完成日常统计工作数据外,必须走出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落实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共同建立上下密切的和谐关系。解决好农机户实际问题和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这是农机化更好向前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 保证质量、做好分析

统计质量是多年来一直强调和要求的。但质量本身不仅包含了数据的可靠性,更应包含这些数据内涵的真实性。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机械不断增长。但农机用途是否真正用在农田作业上,还是以经商、运输为主,还是违背上级要求进行虚假、瞒报呢?从调查情况看出,水份不少、虚假有余。因此,我认为,要提高统计质量,首先要在我们统计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各区、乡(镇)管理站调查结果入手,从日常乡(镇)、村、信息点反馈的情况中查找,达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目的。第二步才能移到对每个数据的反复计算,再找出其中的相关性、连续性、比较性,及时提出疑点,对有误和怀疑之处及时询问和纠正。要把好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一是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二是要有熟练的统计业务水平,三是要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才能如期完成省局、各级统计局交给我们的任务。

但作为一名统计员,仅有熟练的统计业务和统计技巧是不够的,还应从单纯的“为统计而统计”的圈子里走出来,要做好农机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农机统计方法,熟悉农机化统计软件的操作和使用,确保农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还要学会对农机化统计数据的分析,做到透过数字表象看本质,及时研究、分析农机化发展趋势。统计报表完成后,要写出有数据、有分析、有观点的农机化年度统计分析报告,适应当前农机发展的新情况,提出决策意见,增加决策意识,参与决策,才能使统计工作更上一层楼,发挥统计工作的最大效力。

猜你喜欢

走样省局统计人员
“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
四级高级主办
基于G-Buffer的深度学习反走样算法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省局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新修订的《测绘法》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一张纸的旅程
车位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