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08-15李凤云

河北农机 2012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职业技能农机

李凤云

廊坊市农机监理所 065000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凤云

廊坊市农机监理所 065000

本文论述了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实施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种手段,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二、三产业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机经营服务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行业;农业产业结构;农机经营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机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已从过去单纯的种植和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到林业、畜牧业及产前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后农副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机械化。但是农机应用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阻碍农机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工作肩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机械使用、维修与管理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使他们真正成为掌握适用技术和先进维修工艺,具有现代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1 实施农机技能鉴定开发的重要性

农机实用人才队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是农机科技的传播者,也是农机先进适用技术及机具的示范者与践行者。是农村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一般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类型单一。据统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所占比例较小,他们大部分都是初高中毕业,具有大专文凭的比例很少,绝大部分既没有职称,学历又偏低;从事农机驾驶较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农机维修等较少。创业型、带动型人才较为短缺,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机化的发展。

农机技能鉴定开发工作正是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对农机实用人才进行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并经过考核发放农机职业从业资格证,从而不断提高农机实用人才接受科技知识的能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现实生产问题的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和引导农机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与保障。

2 实施农机技能鉴定开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要深化农村改革,要提升科技支撑的能力,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这是搞好农村工作的三要素,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在以上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特别在提高农民的素质上,在造就农业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作用明显。

2.1 实施农机技能鉴定开发,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一种手段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实现稳定就业。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即是以农机化知识为基础,通过农机具使用维护、农机修理、农产品初加工等工种技术培训,全面改善农机实用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升农机作业人员和农机大户的经营水平、操作技能,拓展知识面,增强其就业能力。

2.2 实施农机技能鉴定开发,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第二、三产业提供条件的一个重要举措

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将吸纳大批劳动力,将推动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就业。与农机服务有直接关系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第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局面,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缩短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机经营服务作业范围将不断扩大,需要大量掌握各方面农机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因此就需要农机技能鉴定开发不仅能培养出掌握主要农作物农机作业技能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出掌握秸秆还田,青贮及秸秆加工,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及农机维修、农机经营服务等方面知识的农村实用人才,以多门学科知识武装农机服务产业。

2.3 实施农机技能鉴定开发,是促进农机经营服务行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农机经营服务的需要,农机技能人才开发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需要,灵活多样的农机职业技能知识培训,并在培训中对农机服务有意识的引导,使所培训的学员参加技能鉴定,使之积极的服务到农机化工作中去,并成为农机服务骨干力量。通过农机技能培训和鉴定,使农机专业户和参加农机服务的人数大大增加,推动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使农机服务走向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

2.4 实施农机技能人才开发,是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一是目前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农民得不到相应的知识培训,就会造成推广的机具越多,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越高;二是虽然农民通过农机购机补贴购买了先进农机具,但如果使用者没有相应的农机使用保养知识,在使用中操作和维护不当,就会使机具经常出现机械故障,降低使用寿命,降低农机使用效率,难以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三是部分购机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低,常带有认识上的片面性,一旦由于机具操作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就认为是机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四是由于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很少,造成农机维修体系不健全,出现农机具维修难的问题,客观上制约着农机具的推广。

2.5 实施农机技能人才开发,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促进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必须通过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与农机人才培养工作来实现。而农机人才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农机技能鉴定开发工作。一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我国农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大背景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逐步建成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过程。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农业生产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调优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总量,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提高农业产业升级能力,增强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在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中,农业机械化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支撑,要实现这项“技术支撑”,其中一项工作就是通过农机技能鉴定开发,将农机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力;二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机技能培训同农机推广项目相结合,向农民传授农机经营、农产品加工等新知识和农机实用新技术,培养具有农机技能的新型农民参与到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中来,可以进一步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能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方面要把先进的农机具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使其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在农业生产中,农机技能鉴定开发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

加强农机技能鉴定开发,对当前农机具推广具有较强的辅助和促进作用,只有“推广、培训、鉴定”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一个网络,一种有力的农机化发展机制。由于维修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尤其是新购机的农机人员多数属于边学边干的新手,农机经营、维护保养能力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机化的进程和发展速度。因此加强农机技能人才开发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开发足够的农机技能人才作为农机化发展的智力支持,才能增强农机化对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李凤云,1969年9月出生,专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农机监理业务。)

猜你喜欢

农机化职业技能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