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2-08-15赵智浩
赵智浩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骨二科 许昌 461000
在全身骨折不愈合中,肱骨骨折不愈合相对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肱骨中下1/3段[1]。对于肱骨骨折不愈合的常见病因中,主要是自身解剖的原因,使其血运遭受破坏,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或者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肱骨骨折患者很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2]。2008-01—2011-01,我院对20例肱骨骨折不愈合患者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0.4~65.7岁。16例为肱骨中下段骨折,4例为肱骨中上段骨折。15例为粉碎性骨折,3例为长斜形或螺旋形骨,2例为横行骨折。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肱骨骨折不愈合。
1.2 首次治疗方法 8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发生成角畸形,导致不愈合。12例采用手术治疗(2例为克氏针交叉固定,1例为外固定支架固定,7例为钢板内固定),导致不愈合。
1.3 本次治疗方法 均给予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并给予钢板内固定,术后给予石膏管型外固定,固定2个月。术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抬高患肢,并给予药物、骨折治疗仪等促进愈合的综合治疗。在保护情况下,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定期进行X线片复查,观察骨痂生长等情况。
2 结果
本组20例经过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大约6个月都顺利愈合,没有出现明显的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骨折不愈合 在恢复正常连续之前,修复过程停止或者经过3~6个月仍然没有连接的患者,称之为骨折不愈合[3]。局部临床表现多为疼痛、水肿、活动不同程度地受限或者活动异常;组织学表现为骨生长的停止,以及骨间隙内充有软骨和致密结缔组织;形成关节液和假关节。骨折不愈合分为两种类型:(1)硬化型:局部有骨生长过程、没有死骨,骨折端硬化,髓腔阻塞,该类型好发于非手术病例,主要是由于固定不当造成的。加强固定治疗后,多数都可以愈合。(2)萎缩型:主要表现为骨折端吸收、脱钙,没有骨痂形成,也没有生骨反应,主要是由于手术和严重外伤造成的。必须给予钻孔、植骨和坚强内固定等治疗,才可能愈合。骨折2 d后,骨折线外骨膜增生,形成血肿和肉芽组织;骨折7 d后,外膜增生细胞进入间隙,软骨细胞增生,形成少量类骨组织,开始增生骨内膜,血肿缩小;骨折2周后,血管沿骨折线增长,并延伸至骨折线的对侧。形成纤维骨痂,少数形成成熟的类骨组织;骨折4周后,骨组织逐渐替代大部分软骨组织,骨痂缩小;骨折6周后,营养血管主要进行血流供应,血管已经相当发达;骨折3个月后,骨折线消失。
3.2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4](1)骨折端的血液循环。肱骨骨干部的营养动脉于肱骨中1/3及中下1/3交界处的内侧进入肱骨干,并且在皮质内走行。如果肱骨中段或中下段发生骨折,就很容易使营养动脉破坏,影响一侧骨折端的血流供应,导致骨折不愈合。(2)骨折处理不当。比较常见的处理不当为内外固定方式的不可靠,以及不正规的功能锻炼。由于肱骨为纤维骨痂连接,本身缺乏最终骨愈合的基础,保守治疗根本没有办法使其形成骨性连接,只能通过手术植骨内固定,并且进行牢固的内外固定,使骨折远端稳定固定,尽可能地避免断端间承受剪氏应力,才可能避免骨折不愈合的发生[5]。(3)钢板长度不够,以及加压螺钉使用不当。(4)骨折类型为粉碎性骨折,断端骨缺损,而且软组织损伤相对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着断段的血流供应。
3.3 手术要点 充分切除假关节处的硬化骨端和纤维组织,将其髓腔完全打通。增加断段的接触面,将骨折端间隙完全消除[6]。骨折远近端采用6层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使内固定牢固可靠。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尤其进行内固定的操作中,很容易损伤桡神经,所以要熟悉桡神经的解剖位置,手术过程中,首先对桡神经情况进行探查,并给予适当的保护。
总之,对于肱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而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李社才,刘云.肱骨骨折不愈合20例治疗报告[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2(2):179 -180.
[2]陈凌云,朱克文,吴锦蓉.肱骨骨折不愈合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09,1(6):361 -362.
[3]陈远,王春激,林宇春,等.股骨骨折不愈合40例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5):49 -50.
[4]王群,金华,刘华.股骨骨折不愈合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2009,19(4):111 -112.
[5]吴振东.骨折不愈合48例治疗分析[J].创伤杂志,2007,13(3):198-199.
[6]冯峰.四肢长骨干骨折不连接原因及治疗[J].中医正骨,2010,13(5):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