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应用型核电人才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2-08-15陈志远潘天文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核工程核技术核电

陈志远,潘天文

(1.湖北科技学院 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2.咸宁市温泉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核电是高技术产业,实现我国核电的自主、可持续发展,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核专业人才。因而,核电工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核学科专业的数量不足、水平与先进国家有差距,还难以满足我国核电工业发展的需要,核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面临紧迫而艰巨的任务[1]。因此,在我国积极发展核电,而又缺乏相应核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培养满足核电工业发展内在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涉核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任务,也是地方高校应尽之义务。对地方高校而言,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既是立足之本,更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动力的源泉。湖北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必须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前提,紧紧把握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调整学校教育发展方式并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借我国第一座内陆核电站落户湖北咸宁通山大畈之机,我校实施高端嫁接、整合校内资源,于2009年申办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其中核电工程方向实施核电操控与运营应用型人才培养。2010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教育部批准,2011年该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纳入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众所周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一个工程实践和技能应用专业背景很强的专业,相关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均需在核企业单位进行。但是,长期以来,我校理工类大学生本科学制为4年,主要将理论和实验教学安排在前七个学期(三年半),剩下一个学期(半年)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即传统的“3.5+0.5”模式。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显然,这种传统的“3.5+0.5”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应用型核电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核电工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为培养适应我国核电工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核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施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实施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1.我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基本上属于精英教育,主要由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来完成。如今,它们仍肩负着培养教学和研究型的高、精、尖人才的重任,并且这些高校各自保持特色与优势。其中以核工程专业方向为特点的学校,主要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该四所大学的本科教育以培养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方向的专门人才为主;以核技术方向为特点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部分)、北京大学应用物理系、南京大学物理系、兰州大学应用物理系、四川大学、南华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主要培养具有核物理或核技术应用知识的专业人才。为吸引人才,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多年来也加强了与国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通过定向培养、订单+联合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核工程与核技术的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我国地方高校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应用型核电人才培养几乎是空白。近几年,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除了需要教学和研究型人才外,还需要大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用人部门及核电发展到2020年各年度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预测到2020年需要本科以上核专业人才约13000人,其中从2010到2020年需要7000人左右。总需求量中本科生约占60;,硕士生约占30;,博士生约占10;。因此,2006~2008年教育部重新批准了多所高校开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近年来有条件的地方高校也在积极申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但是,地方高校新办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缺少足够资金的投入、实验设施不完善、骨干教师严重缺乏、校外实践基地不足等,难以适应核电工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核电形势的发展很不适应。当前,我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构建合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核电人才的关键问题之一。

2.实施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为适应核电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提出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应用型核电人才培养的探索。人才培养采取校内培养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学制4年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内通识类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核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累计1年(主要集中在第四年)校外企业核类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重点是最后一个“1”的环节,具体而言在这一年的校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部分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集成化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基于校企联合的“3+1”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2]:

第一,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有利于高校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3+1”培养模式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必要的区分,并有针对性的教授,把需要通过训练来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年的实习、实训过程中,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师徒式的技能传授,使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要求。

第二,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给学校教育带来新思维。对学校来说,校企联合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不断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对企业来说,校企联合可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使教学与生产结合得更加紧密,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更贴近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实际,使企业发展与大学的产、学、研成为一体,把高校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真正转变成为服务社会的教育。

第三,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学生是“3+1”培养模式的基础,是联系企业与学校的纽带。在专业实践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既磨砺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第四,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给企业发展带来先机。在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体制下,作为用人企业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被动的选用、接收由学校送出的大学生,然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按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把这些学生再塑造成为专门的人才。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打破了这种陈规俗套,使企业站到人才培养的前台,变被动为主动。

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校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因此,基于校企联合的“3+1”培养模式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应用型核电人才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为配合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指导思想,我们制订了校企联合“3+1”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具体构建与实施情况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遵循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相符合的要求,分析核电企业对核电人才的总体要求,联合核电企业确定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核电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核电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基础理论、核电厂运行控制、核技术应用以及核能科学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实验技能,能在核电厂从事控制与运行的现场操作、设备维护等工作,能在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核技术应用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

依据核电企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和我们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结构分类划块,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构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提供思路和依据。在此基础上,遵循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按照“厚基础、多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设置平台、模块与企业课程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平台是指依托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组织教学;模块是指通过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训练模块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课程是指利用企业生产科研设备、依托企业技术骨干,将部分专业课程移至企业开课,组织现场教学。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内通识类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核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1年校外企业核类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

3.人才培养保障条件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应用型核电人才培养的需要,按照“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外聘教授”的方式组成专业课教学团队。将制定校内专任教师培训计划,要求专任教师深入核电企业,引导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工程型应用性改造;加大聘请核电企业高层次技术骨干承担专业课程授课任务的力度,努力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课程与教材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在专业教材的选用上,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重新加以整合;对有些全新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训练项目还组织教师深入到核电企业第一线对生产或管理过程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还聘请核电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在此基础上去共同编写教材和训练项目。

实践教学训练项目的开发:了解核电企业的人才需求,把握培养意向和目标,由学校与核电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部分实践教学训练项目。这种训练项目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

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建设:在校内,依托现有的“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平台,组织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按照国内一流的标准建设好“核电子学实验室、核物理与辐射防护实验室、核电站模拟仿真实验室、核电厂虚拟现实演示实验室”,以满足专业课实验教学和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的需要。在联合湖北省环保厅共建咸宁核电前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好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在校外,充分利用中核武汉核动力运行研究所(105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咸宁通山核电站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由过去的“被动型”变为“任务驱动型”,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探索中培育能力,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4.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开设了《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大学物理》、《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学》、《原子核物理》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本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教给学生,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适当拓展专业方向:开设了核辐射探测与防护类课程,如《核辐射探测》、《核辐射剂量与防护》等,还开设了管理类课程,如《现代企业管理》、《工程管理》、《核能经济与管理》、《核工业生产概论》等以及有关任选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来选择专业方向,注重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逐步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加强和完善学术报告制度,开设核科学与技术前沿及研究进展讲座,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和学科领域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最新发展,增加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

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理论课堂讲授与实验课教学都安排在前3学年,适量减少理论课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增加实践或实验课学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课程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增强学习信心,优化学习效果。第4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等。还利用见习和暑期夏令营带领学生到核能领域相关的企事或科研院所业去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可加深其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热爱,了解今后工作去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校企共授专业课程: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比如《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电子学》、《核辐射剂量与防护》等在学校开设;而部分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比如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泵与阀门》等专业课程由校企共同授课,安排在校内和实习单位进行授课,由实习单位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给学生讲授,内容丰富、生动,课堂上互动效果很好,课后还通过生产现场巩固知识,学生收益很大。

建立和巩固“产学研”联合体:建立和巩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武汉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咸宁核电站等“产学研”联合体。每年都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去进行实习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实行导师制:新生入学后,依据自愿的原则将若干名学生分配在一位校内教师或企业工程师名下,这名教师或工程师就是学生的导师。从此以后,导师不定期地与这些学生交流,内容涉及到学习、生活、研究、就业、社交等方面。导师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科学研究。在第4学年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原则上导师可以继续指导这些学生。这样,既稳定了学生的专业情绪,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还可以及早掌握本专业前沿领域的某些知识,受到这方面的熏陶;同时,导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解决。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实践相结合:采取学生自己联系毕业实习单位、学校联系毕业实习单位和组织部分同学在校内进行项目开发的三种方式。对自己能联系毕业实习单位的学生,或对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可离开学校进行毕业实习;对不能联系毕业实习单位的学生,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毕业实习;对不愿到校外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安排参加校内科研项目的开发。同时,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并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这样,通过一年时间的毕业实习,学生能将前面三年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大大提高学生从事企业级项目的开发能力,也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关于学生就业方面,由于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增进了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毕业后应该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在报考研究生时能有针对性地报考适合自己发展的相关科研院所;同时,用人单位也通过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保障了用人单位能选择到高素质的人才。

三、结 语

湖北科技学院新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缺少足够资金投入、实验设备不完善、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条件下,我们实施了应用型核电人才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显得非常必要而及时。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还没有首届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还没有完全突显,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它带来了积极而有利的局面。

首先,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高校和企业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高校的优势表现为[3]:(1)专业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基础理论前沿的发展信息,教学经验丰富;(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强;(3)专业知识学习和认知能力培养具有优势,学生感到学的比较扎实,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企业的优势体现在[3]:(1)明确的岗位培训要求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及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2)企业具有良好的实践培训场所,有许多生产实践的案例,有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经验丰富的专家,这些都是高校所不完全具备的;(3)企业具有资源配置的优势。

其次,还要正确地看待应用型核电人才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实施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的优点是[4]:(1)扩大了高校核电专业毕业生队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核电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2)实现了大学本科教育与企业岗前培训的有机结合,同时缩短了培训周期,使应聘大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具备了基本的核电专业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核安全意识,从而更快地从学校教育的应知阶段过渡到适应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的应会阶段。此外,通过合作办学,还可以实现企业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培养出一批忠于核电事业的核电专业人才。(3)充分调动了合作高校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以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为联结点,为高校搞好教育科研、锻炼师资、筹集经费、扩大就业等开辟了新的渠道。当然,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也伴随一些问题[5]:(1)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将4年制的传统人才培养计划改成“3+1”模式,即理论学习变成了三年,势必需要调整理论课程体系,通常采取整合课程或减少课程学时的方式来减少理论课程的学习时间,这样易造成学生部分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将来发展不利。(2)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减少。伴随学期压缩、课程整合,学生每周的学时数必定有所增加,这将影响学生课外文娱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3)毕业论文(设计)不易监管。无论是学生自行联系毕业实习单位,还是学校联系毕业实习单位,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失控”,还可能存在毕业设计任务不饱和的问题,这些易导致学生感到无所事事,达不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目的。

[1]张志俭.中国核电工业发展的人才因素与人才培养[C].2007年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文集,2007,74~76.

[2]张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0):118~118.

[3]袁树军.核电人才能力结构与联合培养[J].集团经济研究,2005,173(3):143~144.

[4]马晓莉、陈晓伟、辛树芬.企校合作,实施核电紧缺人才3+1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C].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08年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08,331~334.

[5]雷亮、彭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38~139.

猜你喜欢

核工程核技术核电
张宇蔚: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领跑者”
“核工程材料环境老化机理与服役性能评价”专刊主编 张乐福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大业主模式的在建核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
影响核工程安装工作的几点因素探究
核电链接
身边的核技术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