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东洞庭湖渔歌传承与岳阳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

2012-08-15课题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渔歌岳阳洞庭

课题组

(湖南理工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论东洞庭湖渔歌传承与岳阳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

课题组

(湖南理工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东洞庭湖渔歌历史悠久,是一种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多元化文化生活的冲击,使原生态的渔歌素材、传唱日渐式微,抢救和保护东洞庭湖渔歌刻不容缓。将东洞庭湖渔歌的传承与岳阳文化旅游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以具有岳阳地方特色的洞庭渔歌融入岳阳的文化旅游业,从而丰富岳阳的人文景观,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更真切地感受岳阳的“水文化”和岳阳精神的魅力,提升岳阳旅游的文化品位,加快现代旅游热市的建设步伐。

渔民上岸;东洞庭渔歌;传承;文化旅游

东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洞庭湖湖系中最大的湖泊,古称“云梦泽”,濒靠湘北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使岳阳和洞庭湖自古名扬天下,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而现在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由中国政府指定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东洞庭湖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被誉为“长江中游的明珠”,而东洞庭渔歌可谓是这颗明珠中最耀眼、最独特的一缕光芒。它历史悠久,是一种具有洞庭湖区浓厚水乡气息的民间艺术形式。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多元化文化生活的冲击,原生态的渔歌和其传唱形式正日渐式微,成为一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抢救和保护东洞庭湖渔歌刻不容缓,维护“水文化”的精神生态平衡与保护洞庭湖湿地自然生态同等重要。[1]将东洞庭湖渔歌的传承与岳阳文化旅游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并采用民间传承、政府传承与学校传承三者结合的形式,是具体可行的传承方案。

一 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东洞庭渔歌源自战国时期,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早在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洞庭渔歌又称丫口腔渔歌,即张口就唱,渔民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洞庭湖浓厚的水乡气息和巴陵渔民文化的鲜明特色。

作为一种口头传承的韵体类民间文学形式,东洞庭渔歌是渔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历代渔民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产热情。东洞庭渔歌有织网、补网;推船、拖船;荡桨、摇橹;行船、走风;拉纤、撑篙;想郎、送郎等富有渔乡风味的渔歌20余种。渔民特有的生存环境使渔歌得以产生和发展,成为了岳阳地方文化的母题和文化源泉,早已渗透进了当地渔民生活的每个角落。“来往机船胜用帆,迎宾送客又增班,一声汽笛君山渡,舟里烟波半日还。”“风吹洞庭云中波,浪打长堤柳飞歌,船往滩里行,网从天上落,朝捕晨曦星月隐……”[2]这些朴素的歌词中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既有渔民打鱼的劳动场景,也有男女渔歌互答的甜蜜、儿童嬉戏的童趣,反映了东洞庭渔民对幸福生活、真挚爱情和高尚情操的追求。

东洞庭渔歌是岳阳地方文化的一枝艺术奇葩。其演唱形式具有乡土味,平民性、生活化的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旋律简练上口,是当地渔民生活历练的沉淀,也是数代人传唱的生命之歌。“船往滩里行,网从天上落。网撒水中情,船载日月多。”“早追汛期抢在先,晚赶渔市快起坡。桨摇浪里爱,渔家新生活。”[2]这些渔歌见景生情、即兴抒怀、随口编唱,常用比兴手法,艺术形象集中单一,表现的内容直接朴实,与其他民谣有显著的区别。解放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创作了《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在许多文艺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洞庭渔歌得到发扬光大,2006年6月,由岳阳市申请的东洞庭渔歌作为民间音乐,列入了第一批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洞庭渔歌的素材和形式还被引进高校艺术教,2009年2月,湖南理工学院的原创节目《洞庭渔歌》赴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并取得佳绩。洞庭渔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湖区传统渔业兴旺史的佐证。

二 现代多元化文化生活冲击下的渔歌日渐式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化、科技化捕鱼业的兴起,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渐改变,渔民结束了湖上漂泊的生活,东洞庭渔歌也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之东洞庭渔歌自形成以来,因为传播方式的单一,缺乏系统完整的书面记载和影音资料,已置于失传的尴尬处境。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舟山渔歌号子、岱山渔歌等民间音乐,也因传承方式的局限,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等原因几近绝响。因此,寻找与时俱进的渔歌传承方式,避免东洞庭渔歌只剩下馆藏之物已刻不容缓。

2009年2月,根据湖南省《关于解决洞庭湖区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岳阳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渔民上岸”工程,为1697户专业捕捞渔民完成了危房改造加固工作。“渔民上岸”工程结束了渔民水上漂的“天吊户”生活,但也意味着渔歌生态环境开始变迁——东洞庭湖水上作业消失,渔歌失去了创作主体和创作所需的独特水上环境。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渔民上岸后的生活,岳阳市劳动部门开展了渔民转业培训,全市已有2049位上岸渔民得到技能培训,2319人转产转业。[3]这对过着漂流不稳定生活的渔民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也带来渔歌失传的后果。因此,东洞庭渔歌传承更应得到关注。东洞庭渔歌传承谱系中最年轻的传承人已经年近七旬,而湖区渔民的弃渔转业使渔歌缺少年轻一代的传承者,直接造成原生状态的传承人濒临消失,这种状况无疑加剧了东洞庭渔歌逐渐湮灭的趋势。有论者认为,洞庭渔歌目前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民间传承、政府传承以及正在尝试中的学校传承方式。[4]但是,此三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为了更好地进行洞庭渔歌的保护,在全方位地采用此三种方式的同时,还应将洞庭渔歌的传承与岳阳旅游业结合起来,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一方面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和“水文化”的精神得以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中发扬光大,开花结果,另一方面促进岳阳的经济发展,使渔歌保护与岳阳旅游达到相互支持与合作,为繁荣岳阳的文化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三 东洞庭渔歌与岳阳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结合

岳阳是一座具有底蕴深厚浓郁的旅游文化的历史名城。它有“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有“岳阳天下楼”岳阳楼,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追求和忧乐文化;汨罗江边行吟着屈原的求索精神和吴楚文化;鲁肃阅军台、周瑜与小乔墓、曹操败走华容道等所承载的三国文化;与岳阳楼隔湖相望的有“中国的爱情岛、东方的伊甸园”君山岛上的柳毅传书、湘妃竹所挥洒的爱情文化等。全市有古祠庙楼 67处、古塔20处、古遗址42处、古墓葬42处、名人故居6处、革命纪念地4处,共计227处,开发潜力很大。[5]

虽然岳阳市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深厚独特,文化遗址知名度高,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但这些能承载文化内涵的载体方式都比较单一,有些仅仅留下传说和遗址,面向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很难完全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文化遗址虽然价值很高,但是规模较小,有很多文化因为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力也在逐渐削弱,进一步发掘的可能性小,难度大。渔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能给岳阳的旅游业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厚重而丰富的渔歌文化定能契合新的时代背景,重放异彩。

文化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使潜在的文化资源成为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即实现文化资源商品化。而东洞庭渔歌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其开发能促进渔歌的大众化,有助于人们整理保存优秀的渔歌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我市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独特作用。东洞庭渔歌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既具有休闲娱乐效果,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将东洞庭渔歌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而加以开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它作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对促进岳阳市承载文化内涵的载体方式多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古老的渔歌文化与新时代的市场相结合,无疑就是将渔歌传承与经济发展相联系。东洞庭渔歌以其内容丰富和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很大的潜在的旅游价值,在风景秀丽且壮美的八百里洞庭湖区放歌,能令人心旷神怡,将吸引大量的游客。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将渔歌和旅游产业结合推广,形成一种新兴旅游形式:从单一的渔歌欣赏,到渔歌互动参与,再到其工艺品的开发,使洞庭渔歌从一种文化形态演变为一种旅游经济形态,能极大地拓展岳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有效地缓解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的生存压力。对洞庭渔歌加大宣传,增强影响力,使其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品牌,更有利于地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在人民生活质量及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拉动下,我市强力推进“热游岳阳”工程。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值快速增长的同时,以具有岳阳地方特色的洞庭渔歌融入岳阳的文化旅游业,从而丰富岳阳的人文景观,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更真切地感受岳阳的“水文化”和岳阳精神的魅力,提升岳阳旅游的文化品位,加快现代旅游热市建设步伐,使岳阳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 东洞庭湖渔歌传承的措施

洞庭渔歌最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口耳心传的传承方式,当然也有使用乐谱的书面传承。文字发明以后,特别是记谱法产生之后,洞庭渔歌的传唱从单一的口传心授转向以口传心授为主、曲谱传唱为辅的方式转变。虽然传承方式上口传心授和曲谱传唱仍然是主要的形式,但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歌手和演唱家渐渐参与到民间音乐的演唱、创作或研究中来,不仅对渔歌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分析,更对洞庭湖区“水文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者还常常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等方式,将其进行梳理和归纳。这种对洞庭渔歌传承和发展情况所做的研究,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渔歌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思索。

东洞庭湖渔歌的传承不应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而应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的审美感受,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到传承。洞庭渔歌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学校专业的增设、社会对渔歌的保护。

(一)投入资金,搜集整理——政府的扶持

洞庭渔歌的当务之急是要依靠研究者和文化工作者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的扶持包括投入资金,对洞庭渔歌进行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从1978年至2011年,岳阳政府先后投入近50万元资金对洞庭渔歌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在洞庭渔歌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中的保护计划中写道:“1.搜集整理资料,完成录像、录音、记谱等基础工作;2.组建一支以渔民子弟为主体的渔歌专业演唱队伍;3.将渔歌专业演唱人才调整充实到街道、乡镇文化站所工作,优先解决编制和工作经费。4.建立洞庭渔歌演唱基地;5.由政府牵头,发挥各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将洞庭渔歌纳入‘送戏下乡’的范畴。”并承诺每三年举办一次大型渔歌赛歌会。同时也提到了要以地方高校为平台,充分发挥传承作用。对民间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作品,建立渔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渔歌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因此,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洞庭渔歌集。一部是《洞庭渔歌集成》,另一部是《洞庭渔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手段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渔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根据调查,申遗报告中的政府承诺有部分工作已经落实,比如建立基地,整理、挖掘音响资料等,送戏下乡也已局部实现,有关文化部门也在积极地寻求出路,比如与市场接轨、与高校联盟等等。但是,由于资金缺乏以及有关部门对于渔歌传承工作的不够重视,保护意识和宣传意识淡漠,洞庭渔歌的创作、表演、保护都处在半搁浅状态。为此,要致力于建立一种长效稳固的扶持机制,将岳阳地区东洞庭渔歌的传承作为专项立案保护起来,将其定位为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方可在推动岳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繁荣洞庭渔歌文化,达到双赢。

(二)增设专业,创作渔歌——学校的培养

学校传承不能仅仅利用渔歌素材编几个节目、写几篇文章,要从专业设置入手,将洞庭渔歌纳入本地高校的教学体系,从招生、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培养目标、就业渠道等每一个环节来为保护和传承考虑。并且这类专业要与西方传统专业的设置相区别。洞庭渔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洞庭渔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洞庭渔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手撒鱼网口唱歌》、《洞庭四季歌》、《洞庭湖上搭歌台》等渔歌,都曾一度口耳相传。这一系列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洞庭渔歌的繁荣与发展。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洞庭渔歌,首先要研究传统洞庭渔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了解群众,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洞庭渔歌真实率直、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合旅游,开发产品——社会的支持

繁荣我国民间音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洞庭渔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洞庭渔歌这一民间艺术之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就期待社会各界力量也投入对渔歌的抢救与保护,开发与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了解、喜欢洞庭渔歌,百姓才会自觉地运用洞庭渔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渔歌演唱活动,如定期举办洞庭渔歌大赛,组织洞庭渔歌业余演唱队,使洞庭渔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渔歌博物馆,打造渔歌文化村等等,使渔歌在民间生根开花。

其次,扩大洞庭渔歌在外界的影响。在对洞庭渔歌的普及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洞庭渔歌的文艺作品,将洞庭渔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其推向全国。洞庭渔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再次,推进洞庭渔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成为了当前最有前途的一种阳光产业。洞庭渔歌也不例外,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文艺演出与影视制作,把洞庭渔歌全力打入全国市场,将洞庭渔歌的开发与发展迅速的人文旅游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洞庭渔歌来宣传岳阳旅游,反之通过搞活有岳阳特色的旅游来反哺洞庭渔歌,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发展洞庭渔歌是一项浩大而又细致的工程。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政府、专家、媒体、学校应通力合作,为洞庭渔歌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空间。

渔歌的本质是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但目前,渔歌的这些本质特征都在现代社会中遭受着挑战。虽然岳阳众多基层音乐工作者一直在加大力度挖掘、整理渔歌,有关部门也一直致力于挖掘专门的渔歌能手,但这都还远远不够。

总之,珍惜文化资源,发展洞庭渔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完成这一文化的伟业,既非一人之事,亦非一人之功,只有大家携起手来,筑成一道坚实的堤坝,这样才能保证继承与发展洞庭渔歌这一珍贵民间文化遗产的伟大工程不至于渗漏、决堤乃至崩溃。从这层意义上说,洞庭渔歌的继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结 语

洞庭渔歌生在民间,理应养在民间,这样才能避免渔歌的“失真”。在调查过称中,最让我们感到无助的是收集洞庭渔歌的歌词,因为渔民的普遍上岸和传颂者的老龄化,这些原生态的渔民心灵写照已经濒临失传。

当然,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基本的积淀,也有不断的变易。东洞庭渔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是相对的,变易则是绝对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有的只是传承意义上的原汁和原味。将东洞庭湖渔歌作为一种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以市场为向导,以经济为后盾,去粗取精,让这世代传唱的“渔民之声”,沐巴陵新风,蕴洞庭之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是洞庭渔歌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东洞庭湖旅游文化产业创新提供新资源,为岳阳民间文化的传承,为岳阳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1]邓建龙.岳阳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水文化[J/OL].巴陵史志档案网,2008-05-29.

[2]赵焱森.洞庭渔歌(四首)[J].诗刊,1990,(4).

[3]郝家勇,廖加生.岳阳无房渔民全部上岸定居[N].洞庭之声报,2009-12-07.

[4]张映兰.洞庭渔歌传承方式研究[J].艺海,2010,(5).

[5]岳阳旅游网,http://www.yytour.com.cn.

G127

A

1673-2219(2012)02-0116-04

2011-12-09

2010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渔民上岸与东洞庭渔歌的传承”(项目编号269)。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2010年立项项目课题组。项目主持人:赵凤娇。项目组成员:赵凤姣、曾彦青、周琴、周丽、薛岩文、张凌。项目指导教师:朱平珍。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渔歌岳阳洞庭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洞庭谣
Mike21模型在长江岳阳补水泵船洪水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汨罗江渔歌
雷家民作品
《星月一舡压洞庭》
岳阳王家河巴陵东路桥设计
秋浦渔歌
汕尾渔歌的考察与研究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