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两课教学

2012-08-15孟庆莉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哲学主体理论

孟庆莉(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两课教学

孟庆莉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将主体间性思想引入“两课”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并把这种交往关系拓展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提升,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两课教学;主体性;主体间性;主体;客体;交往行为

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两课”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并把这种交往关系拓展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双向的主客主模式中,使“两课”教学最终成为师生知识共享、情感共鸣、智慧共建、意义生成的过程,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一、主体间性哲学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从古至今,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客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其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改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其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也就是说忽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抛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主体间性哲学不是对主体性哲学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哲学的扬弃,主体间性哲学认为,存在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了交互性主体,主体间性不仅揭示了人的生存本质,即人类的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客体和主体改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揭示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即主体间性下的自我不是原子式的个体,而是与其它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主体性教育理论旨在强调师生的主体性,由于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因此,往往是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传统主体性教育的纠偏,它把“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化为“人本位”的教育。在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者,也都是被教育者,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具有能动性,在自我教育中又具有主动性。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内涵:其一,主体间性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明确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其二,主体间性抛弃了主体性的主客关系,把教育过程改造为交往实践过程,实现了对教育过程的完整认识。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构架下的“两课”教学

主体性教育理论构架下的“两课”教学,由于其主体性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教师只能看到主体对客体改造时的主体性,看不到主体与主体交往时的主体性,因此,实践的范围被大大缩小了,似乎教师和学生只存在我教你学的对象性实践关系,不存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交往性实践关系。因此,教师既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的主体性,也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主体性。

其一,对教师的主体性理解存在偏差。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教师真正的主体性?在“两课”教学中,我们不能把教师的主体性仅仅理解为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更不能把教师的主体性紧紧束缚在教学大纲的捆绑之下,或紧紧束缚在教材的捆绑之下,这不是真正的主体性。教师不是教材的传话筒,不能只具有形式上“代圣人传言”的权威,换言之,教师不能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怎么教”,而应该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决定“教什么”,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教师自身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不仅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教育的应用价值,教师的自我发展也是教育的应有价值。

其二,对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存在偏差。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常被理解为教学手段或知识能力。在某些教师看来,学生接受的知识越快,说明其主体性越强;学生接受的知识越多,说明其主体性越强。在这里,主体性不是目的,而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主体性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比如学生主动为考验、考证拼搏,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学生自主的选择,是主体性在自我关系中的体现,然而,细细体会,这真是学生自主自愿的选择吗?学生以“记”的时间挤掉了“思”的空间,学生的“我感觉”、“我思考”都不是我的,而是外界施加的,主体教育变成了一种占有式教育。

“教育是一种存在之交流,是一种双方的对话与敞亮。”[1]但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理论之下的“两课”教学,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只能是一种心灵隔离的训练。因此,必须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两课”教学,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把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两课”教学的必要性

把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两课”教学,可以使“两课”教学在教育理念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向。

其一,变革教育价值取向,使其合理化。主体性教育提倡的是一种“知识本位”教育,而主体间性教育提倡的是一种“人本位”教育。在主体间性“两课”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一种外在的主体性,更要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发生本质的变化,换言之,学生学习知识不再只是为了获取能力,更是为了赢得智慧。

其二,改造教育方法,使其人性化。我们不能幻想用非人性的方法会把学生培养成人性丰富的个体,因为“从物的逻辑无论怎样去强调人不同于物,到头来仍免不了把人理解为非人”[2]。因此,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的“两课”教学,不是从外部强迫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从内心呼唤和渴望知识,要从过去的“要我学”转为今天的“我要学”,使“两课”教学真正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生活。

其三,整合课程内容,使其人文化。主体间性教育持一种“人文化”的课程观,寓人格发展、人性关怀于一体。传统的主体性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两课”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应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因此,致力于使人的自由性、创造性、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课程观才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四、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在“两课”教学中的实施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架构下的“两课”教学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育“价值引导”与被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与被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过程。那么,如何在“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间性教育呢?

(一)注重教育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在“两课”教学中,师生与教材不是传统意义上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是“我”与“你”的理解、对话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照本宣科,学生也不能对教材强行认知与改造,师生双方应尽可能抛弃自己原有的立场,理性地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并与之对话。“文本是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3]通过与教材文本对话,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教材文本面前都不再置身世外,而是置身其中,就像朋友一样去和作者对话、沟通、交流,寻求与作者视界的融合,从而扩大自己的视界,形成一种新的视界。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一起寻求与文本作者的共同视界,以达成三者的共识、共享。

(二)注重教育主体的共识与共融

“两课”教学原本就是一种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共识、共融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学生身心产生影响和共鸣的教育,绝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育,而是恰恰迎合了学生主观需求的教育。“两课”教学不能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不能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外在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在教育,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若没有教师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学生纯粹的自我教育是不存在的。在主体间性教育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与学生达成共识、共融。教师传授的每一点知识都不是自身主观意志的体现,更不是对教材单方面的理解,而是与学生共识、共融的结果,要真正体现学生的期盼与需求;学生对教学的每一点需求,都不是学生自然的、源自本能的需求,而是融合了教师引导性的需求。因此,真正的教学活动一定是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共融的活动,即主体间的和谐与共在。

(三)注重教育主体的理解与互动

教育是通过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而达到心灵的体验与沟通。以此为基点考虑问题,“两课”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单纯的物,更不能把教育的世界看作无意义的物质世界,不能把教学的目的放到对“物”的把握上,而应放到对“人”的理解上。因此,在“两课”教学中,师生都须怀着宽容的心态接纳或理解对方,教师还应主动引导、启发、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主体间互动,正所谓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交往双方的任何一方处于被动或受动,这种交往都会因缺乏必要的动力和意义而中断。但是,师生互动绝不是半斤八两、彼此孤独、不分伯仲的均衡互动,而是教学相长、彼此欣赏、优势互补的差异互动。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通过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学生真正实现自教自律;学生要以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教师永远都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只能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扬弃与发展,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到“两课”教学,拓展“两课”教学的实践范围,使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更能重塑自我与完善自我,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31.

[2]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类哲学”引论[J].学术月刊,1996,(2).

[3]霍埃.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7.

G642.0

A

1006-5342(2012)07-0097-02

2012-03-23

猜你喜欢

哲学主体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