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12-08-15韦静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4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高职

韦静(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41)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韦静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4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认真贯彻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开发任务式教学模块,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学生为本位,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构建大学生教育实践创新训练体系,积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更新创业理念、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年]7号文),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简称《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从2004年起就把《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综合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在教案撰写、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育人效果。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分析

1.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大班教学,缺少专业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主要是由个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院系书记、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承担,因缺少师资,多以讲座的形式采取大班上课。从上课的内容上来讲,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专业的学生,讲授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千篇一律,泛泛而谈,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没有实际的东西,而且多是以讲座的形式出现,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2.内容上偏重共性指导,忽略个性辅导。传统的就业指导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共性辅导,而对学生的个性指导不够,过于强调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忽视培养学生在共性前提下的个性发展。传统高职教育习惯按照固定的标准模式要求学生达标。虽然高职院校都能积极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统一尺度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不能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普遍存在注重整体的共性指导而忽视个体差异性辅导的现象。

3.就业指导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培训,整体师资水平不高。多数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并非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和培训师,没有进行过就业市场调查,无法准确及时地反馈市场需求和就业信息,导致就业辅导内容很简单,就业信息分析不全面,无法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水平讲座。就业指导课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职业心理测试、商务礼仪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授课教师由于受到个人专业、研究领域、工作岗位的限制,必然存在一些知识盲点,表现在一个或数个领域不够专业,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素质拓展、求职技巧、社交礼仪、创业教育等。要想取得教学的实效性,还必须加大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力度,使之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二、我院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开发任务式教学模块,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2010年,我院按照“理实一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从学生入学时起到毕业,分学年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程化、全员化和系统化的分段式教学与培训,积极探索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分析,根据工作过程的任务需要,运用模块教学来开发与设计教学理念,根据《职业素质分析表》中的能力、态度、素质的要求,重新构建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体系。我们总共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就业法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实践实习指导和创业综合指导六个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打破了以知识传播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互动,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大一新生阶段,主要通过入学教育、思德教育、专业教育、普法教育等方式,进行“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学习与生活指导,包括心理调适、沟通技巧、兴趣培养等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事业观和择业就业观;大学二年级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技能培训阶段教育,根据职业素质能力分析,明确未来的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大学三年级,以“择业技能与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为主,注重就业创业相关法规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职业测评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实用战术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职场,正确定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就业竞聘活动,进行求职择业或自主创业。

2.建立以学生为本位,个体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既是学院的整体工作,又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一样,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辅导、量身定做尤为重要。个体辅导,是指学生作为就业的“个体”,彼此在能力、兴趣、价值、内在愿望及性格等诸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为“个体”的学生在进行“个人”的职业选择与规划时,应该根据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进行。如何知道“个体”的选择是正确的,就需要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每位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进行综合的测评与全面的分析,从而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设计方案等,引导学生从职业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准确定位,规划人生。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教学模块主要是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来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结合自己的专业、性格、各方面的能力和家庭情况谈谈自己喜欢的职业、适合的职业、可能从事的职业,明确该职业生涯过程中自己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为了这些阶段性目标在大学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需要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学习的知识等。

3.构建大学生教育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兴趣引导过程,以行为引导实践”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训练计划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从选题到方案的确定都有一定的自由性,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选择,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创新训练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学院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并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质保障,与本省70多个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共建创业实践基地,建立“校中店”和“店中校”,在工学交替中培养职业能力。例如,我院工商管理系结合连锁经营专业的特点把安徽红府超市引入校园,每学期分批分段安排60多位连锁经营专业学生到超市实习;与年客集团合作,共设“年客学院”,实习生在年客集团实习期间的教学由年客集团负责组织;还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在学院建立“淘宝网网店实战室”。我们每学年都要开展全校范围的创业设计大赛,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各类创业大赛,积极探索“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改方向,“以赛代考、考赛合一”,做到了以赛促建,以评促教,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关注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我院学生连续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金牌、银牌和铜牌的好成绩,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就业指导先进单位。

三、我院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非常重要,教学方法得当,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教学方法失误,会事与愿违,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这门课产生误解,认为无关紧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控制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单向传递信息,缺乏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影响,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008年,我们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改革后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此,我们在对学生共性教育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研究与开发,鼓励创新,大胆实践,成效显著,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以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师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主要形式,其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案例研究者如实地报告某一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它既可以是对一个单独事件进行的记载,也可以是对一系列相关事件进行的连续性、追踪式记载。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个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境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案例研讨是针对事件本身进行的分析、干预、矫正和治疗等的深化研究。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最早应用于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因为效果显著,逐渐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研究证实:“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在就业指导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体验项目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比如大一学生可以开展“职业生涯工作坊”体验项目;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应聘技巧”和“创业设计”等体验项目。体验式教学模式通常由老师先进行项目导入,创设若干问题情境,然后对每个问题情景进行任务分解,让学生平等自愿地参与到团队游戏活动中来,积极扮演角色、分配任务、承担团队领导者或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营造游戏环境、进行体验感悟,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地表达观点、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体验式教学更好地展示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同一个项目或游戏里来,使教育更具人性化,同时加强了对个体差异性的辅导。而每一个小培训项目都有相对独立的“体验——回味——分享——总结——应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就业指导课的“体验式”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职业素质,锻炼了他们的职业能力,培养了团队互助合作精神,增加了应对挫折的能力。

3.探究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遵循事物发展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探究事物的属性和特征、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科学的分析理念。探究学习是所有参加的人都要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不断扩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分析与判断的能力都得到了加强。为了提高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的热情与兴趣,任课教师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小组成员以5至7人为宜,小组成员得分可依据个人表现和小组基本分上下浮动,以此培养合作精神,避免依赖思想。

四、我院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评价探索与实践

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促教,实现由教师教学评价到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转变。对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我们主要采用学生合作学习跟踪记录评价法来进行评价。主要看是否有合理的分工,分工后小组合作效率如何,成员表现如何,合作形式是否符合学习要求等。在“项目”教学模式下,将项目分解成小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在“体验”教学模式下,为学生设计情景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自我感知感受,突出实效性;在“案例”教学模式下,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案例分析。通过这种自主探究、操作实践和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随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阶段有目的地记录在卷,包括参与小组学习的时间、参与对话的时间和广度、是否带着问题讨论,目标是否明确,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和必要等。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

在辅导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我们围绕“职业的基本知识”、“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自主创业的必备条件是什么”五个问题来进行,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全面了解职业、了解自己,确立目标,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结合性格与职业、兴趣与职业、特长与职业、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度,扬长避短,正确定位,找准职业岗位,制定生涯规划。然后要求学生在实施中去检验,及时进行评估与反馈,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另外,在进行就业指导课学习过程中,我们根据学习评价要素设计了四份表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评价表”、“实践项目完成情况评价表”、“就业市场调研报告评价表”、“求职简历制作情况评价表”等,其中实践项目完成评价所占比例最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评价表格使学生有章可循,为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从而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环节,建立跟踪学习记录个人档案,有利于科学评测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价值观、职业观与求职观,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把静态教学与分步骤分模块实施的动态教学相结合,实现课堂指导与课外实践指导相结合;有利于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参与表现,有效地发挥了教学评价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与能力、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三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1]鲁伟.高职院校军事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

[2]王北生.教育的应用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顾健.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尽情地体验[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4]张卓玉.体验与探究: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N].光明日报,2001-03-23(4).

[5]张彩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5):62~63.

G648

A

1006-5342(2012)07-0075-03

2012-05-12

安徽省教育厅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进修学习支持项目(2011SZKJSGC10—19);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适》(SK2012A024)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高职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