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arles C.Fries的语言学思想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示

2012-08-15陈文革

关键词:语言学家语域语料

陈文革

Charles C.Fries的语言学思想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示

陈文革

Charles C.Fries与布龙菲尔德、萨皮尔一起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Fries虽处在结构主义语言学鼎盛时期,但他的研究与同时期语言学家大不一样。对Fries的语言观和语言研究方法进行审视发现,Charles C.Fries的语言学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他强调口语语料和对比性特征即纵聚合在语言分析中的第一性,他也关心语言的语境和语域。应重新评价Charles C.Fries和其他结构语言学家的语言学贡献。

Charles C.Fries;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

Charles C.Fries与布龙菲尔德、萨皮尔一起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Fries虽处在结构主义语言学鼎盛时期,但他的研究与同时期语言学家大不一样。当20世纪中期大多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把主要研究精力放在音系学和词法时,Fries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英语句法上。Fries的研究被后来者忽视的另一原因是在他去世时正是生成语法盛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逐渐被边缘化的时代。Fries繁琐的研究步骤以及对现实语料的重视显得与当时的普遍语法格格不入,因而逐渐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Fries的语言学思想和理论才逐渐被人们重新审视。[1]国内,自从杨信彰[2]第一次介绍Fries的语言学理论后,陆续有学者关注Fries的理论。但很少有探讨Fries的语言学理念如何在现代语言学上得到体现的。本文拟对Fries的语言观和语言研究方法进行审视,力图展现Fries的理论和思想对现代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示。

一 Fries的语言交际观及其对研究语料的选择

Fries的语言观的核心是语言是用来传递意义的工具。他认为言语行为即是一串甲说出的、乙听到的声音。只有当一串串社区的声音符合重现的模式,被人们所掌握、所承认时,他们才变为构成语言的材料;只有当这些模式和人类经验实际情景的重现模式相联系、并作为一套引出可预示的反应的信号被人们所掌握时,才能成为语言。[3]语言就像是电报代码,语言不是信息本身,也不是构成言语行为的物理声音系列。语言跟电报代码一样,是一个对比模式系统,通过该系统言语行为串才能作为意义信号传递信息。

Fries强调语言交际功能以及受话者反应和交际情境,因而他认为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描写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互相传递意义的。他格外重视口语语言而不是书面语言的研究。他认为语言学家通常关心的是一种语言怎样在使用它的语言社区实现它的全部交际功能。文学作品不过是若干功能之一,而且是十分有限的一种功能。科学的语言学家的任务是去发现并描写语言在实际交际功能时实际运用的那一套错综复杂的机制。[4]语言学家的特殊任务使他首先关注大众在实际生活里使用的语言,即真实的、未经过加工的语言。

他认为口语词汇和口语语法与书面的语言大不一样。口头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书面语言只是口语语言的反映。因此,他的所有研究都立足于口头语言。鉴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前,要获得口头语言的记录极其困难,Fries不得不找一种折衷的办法,即接近口语的笔头语言:使用书面材料来研究生活语言总是个折衷的办法,但就目前来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能符合你目的的最佳书面语料。[5]他的The Periphrastic Future with shall and will in Modern English[6]一文的 20,000 个shall和will的例证正是来自68部英语剧本。他认为戏剧比较接近口头语言:戏剧是通过把演员声音传递给听众来实现效果的。至少戏剧的语言也许是生活语言与文学书面语言之间的最佳折衷办法。[6]他在考虑American English Grammar[5]一书的语料时,认为理想的语料应当是对大量仔细挑选的受试者的自然、未经加工的口头语言的机械记录。但鉴于当时的设备有限,他转而选用信件作为语料。他认为这些并不是些文学语言,因为它都是些为实现当下目的而写的私人信件,且写信人不会想到他的信会被指定收信人之外的人看到。信件都是原件,以保证语料没有被加工过。到了他写专著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Sentences[4]的时候,他所选的语料是大约50小时的谈话机械录制,这些谈话话题广泛,参与者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话正在被录制。Fries对口语语料的孜孜以求与当时盛行的普遍语法大相径庭,这是他被埋没的原因也是他独特的地方。Fries堪称语料库语言学的先驱之一。

传统的语法学家也通过文本描写语法。但这些文本主要都是虚拟的文本,他们通常使用自己编出来的例子来解释语法,因而其真实性或可靠性较低。Fries选择口头语言作为语料并对语料收集过程进行严密监控,虽然手续繁琐,但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语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种做法对系统功能语法是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语料的真实性为最基本的属性。人们实际所说的与他们认为他们所说的大不一样,甚至与他们认为他们应该说的更不一样。同样地,人们在实验环境下所说或所理解的与真实生活中所说或所理解的也大不一样。口语语言是人们能挖掘和扩展意义潜势的最受自控的自然言语。[7]Fries对语料真实性、代表性的要求对当今的话语研究具有很大参考意义。

二 Fries的语境、语域观

在研究语境时,人们总会提到Malinowski和Firth,很少会提到Fries。Malinowski被认为是最早系统提出语境思想的人。他[8]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Firth的贡献则被认为是将语境思想引入语言学,提出语境的三变量,并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9](Firth 1950)事实上,Fries在当时也已意识到了语境对于理解语言意义的重要性。他认为,言语信号的意义包括刺激发出言语声音的实际情境以及这些声音在另一个人身上所产生的实际反应。[4]他指出,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意义只构成语言意义,只是全部意义的一部分,语言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一起才构成话语的全部意义。他认为词汇的意义是由“语境”来控制的,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如board一词在不同的句子就会产生不同的含义。[10]Fries举了小说Rip van winkle中主人公Rip引起骚乱的一段话来说明社会和文化语境对意义确定的重要性。[3]他区分了两种语境:言内语境和情景语境。他提到,许多学者认为语篇或语段系列的意义是词语和语境的功能,这一语境即包括他的语言内环境和情景语境,即语段发生的环境。[11]从Fries对语境的描述及分类中,可以看出他的语境与 Malinowski以及同时期Firth提出的语境概念是大同小异的。

Halliday于1964年首次提出“语域”这个概念,他认为,在任何一个情景的语境中,都会有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影响语言的使用。“语域理论就是要揭示出支配语言变体的基本规则,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何种语境决定使用何种语言变体,这是使用中的语言变体的基本特征”。[12]尽管Fries的论作中并无提及语域这个概念,但从他的语言研究中可以发现他的语域思想。他认为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不仅是概念意义,也传达了通常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的环境的内涵意义。语言实践差异,地理上以及社会阶层的差异的具体使用范围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语言学家记录并研究现实生活中语言的所有形式以及用法,但这些记录或研究不能作为证据来说明粗俗英语的形式能够或应该为标准英语的形式所替换。优秀的语言学家会仔细地留意所记录的语言形式的具体使用区域,他也明白试图用一种方言形式代替另一种方言形式所带来的问题。[4]

正因为他意识到人们从事不同的活动会导致语言使用的差异,因此在其专著American English Grammar中对比粗俗英语和标准英语时,要求写信人所从事的活动是一样的。他在讨论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时谈到:某些英语声音的通常发音的一两次偏离也许几乎没有什么社会文化意义。但对某种常规的一贯偏离,除了表示了它所传递的本意外,还显示了说话者的社会文化信息。[3]按Halliday的话,语旨的变化会影响到在正式程度上的语言变体,而且还影响话语中词汇的选择或情感的转变。Fries的这种语域观指导了他对语料的选择。为保证其语料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Fries为其语料的选择设定一套严谨的标准,并严格按照该标准来收集、分类语料。可以以语域的三个变量来审视Fries是如何为其American English Grammar收集语料的。

语场:这些语料都是写信人就有关社会服务问题写给当时美国陆军部的信件。

语旨:有三类社会群体(粗俗英语、标准英语和大众英语);为保证划分群体的严谨性,把主观因素降至最低,Fries设定了具体的划分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划分。如,Fries收集了写信人及其父母的出生即死亡日期、写信人的地址、教育背景、所从事过的职业等信息。

语式:信件(接近口头语言);为确保信件未经过加工,所以选择的都是手写的原信件而非是打字的。这些信函涉及的话题广泛,都是些对家庭状况的详尽的描述以引起情感共鸣。语气都是非常严肃的。

正是他有类似语域观的思想,使得他的语料的代表性以及可对比性得到保障。也正因为他没有完整的语域理论,以至于他总把口语或接近口语语料放在第一位,而把书面语言的描写排除在外。Halliday虽然强调口语语料的第一性,认为语言学要想继续往下发展仍须把口语放在首位,但是他认为不应夸大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认为口语和书面语都是同一系统里的不同变体,因此他认为他的研究也有考虑书面语言。[7]不管怎么说,Fries在那个时代能有这种类似语域的思想是独树一帜的,也是非常可贵的,他使人们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粗俗英语和标准英语的区别,对语言描写以及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有所启示的。

三 Fries的系统观

Halliday的结构(structure)是语言的横组合排列,即什么跟什么接在一起。结构在语言学词汇里被称为成份(constituency)。系统理论把组合原则称为阶,相当于等级体系,这种等级从数量上是有限的,通过“是什么的一部分”的关系来组织,阶的概念与Fries的直接成分原则类似。Halliday的系统指的是语言纵聚合排列。在Fries看来,英语结构的概念指的是把词序和词形、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紧密联系起来。他认为,英语的所有结构信号都是语言形式,可以从物理形式、这些形式间的联系以及顺序来描写。[4]这种观点表明了,在Fries看来,所有的信号都是呈横组合关系。这种联系是一种表示关系。如单词的形式类别部分由其表层表示,部分由该词与其他单词的分布来表示。但是,要发现形式与其表示的意义之间关系,就得看看整个语法。[4]表示结构意义的形式信号是在整个系统中运作的,即形式和配列项目只有当他们属于整个结构体系中模式的一部分时才有意义。[4]即一个语法单位的形式的身份取决于语言中其他单位的形式的身份。

很明显地,相对于信号形式的排列,Fries更强调信号的对比价值。他认为信号的识别和意义取决于系统中的纵聚合对比。受话者如果想辨认出结构信号并得出该信号的准确结构意义,就必须知道相关对比性结构信号。比如说,单单come这个词汇项目是无法引出一个人朝你移动的反应的。引起行动反应的,是与came和comes构成对比的come这个形式,是带有2-4语调而和3-2语调构成对比的这个形式,是属于一个特定词类并适合英语话语某一模式的come这个形式。

因此语言学家的任务不仅要描写形式和配列的项目,因为它们是表示结构意义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说明这些项目所借以获得信号意义的对比模式的系统:

对我们的研究目的来说,单单说一类词是可以填入句子结构中某些位置的词是不够的,即使我们把所有这些位置列举出来。我们想知道这些词有哪些特征使得它们与其他位置上的词明显不同。而要发现这些特征,我们必须探究其他位置上的这些词并形成一份能填入这些位置的对比词表。[4]

Greenbaum[13]认为Fries的语法不仅考虑了一个词与替代词的相互关系,也考虑了它们的潜势。Peter H.Fries[1]也认为Fries的“对比性信号”概念注重考察能用来表示类似语法关系的各种结构资源。Fries与同时期其他语言学家的一大区别在于他允许截然不同的形式来表示同一功能单位。他写给Peter H.Fries的一封信也透露出这种“潜势”观念:“我尽量从我所研究的材料中的形式特征入手,自问自己能否根据已确认的几种语法意义来对这些特征进行总结,然后在每个语法意义项下列举英语用来表示这些意义的具体结构。”[14]

Fries如此致力于发现能用来表示类似语法关系的各种结构资源,所以Peter Fries[15]认为Fries的大部分研究可以在系统框架下重新进行解释。比如说,在Fries在The Periphrastic Future with shall and will in Modern English(1925)[6]一文中讨论了英语本族人用动词来表示“将来”的各种方法。这些不同表达法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术语,可以说是源自词汇-语法内的某个系统。同样地,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al Use of Wordorder in Modern English[16]中提到的属格关系的各种体现方法亦可从系统框架的角度进行解释。比如,前置属格与后置属格的关系是位置的关系,可以从语篇功能的角度来解释。Fries在American English grammar中所分析的粗俗英语和标准英语的一些不同用法习惯可以看作是表达某个语义系统内的不同选择。

总之,Fries与其他语言学家一样,既讨论横组合关系也讨论纵聚合关系。但他更强调纵聚合对比的价值。他虽没有使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但他的语言纵聚合研究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他的很多研究可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重新进行阐释。

综上所述,尽管Fries被视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路线。Fries对口语语料和语言对比性特征即纵聚合的重视、他的语境和语域观对现在的语言学,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毋庸置疑,Fries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的贡献是巨大,应对Charles C.Fries的思想进行细致的研究,以期能对他以及其他结构语言学家的研究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1]Fries,Peter H.& N.M.Fries.Preface[C].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Charles C.Fries in Perspective[M].Amsterdam & New York:John Benjamins,1985.

[2]杨信彰.Charles C.Fries的语言交际理论与信号语法[J].外国语,2000(4).

[3]Fries,Charles C.Linguistics and Reading[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63:100-111.

[4]Fries,Charles C.The Structure of English[M].New York:Hartcourt,Brace and Co.1952:4 -58.

[5]Fries,Charles C.American English Grammar[M].New York:Appleton Century Crofts,1940b:27.

[6]Fries,Charles C.The periphrastic future with shall and will in Modern English[J].PMLA,1925(40):987.

[7]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4.

[8]Malinowski B.The problems of meanings in primitive language[A].C.K.Ogden & A.Richards(eds.)The Meaning of Meaning[C].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1923.

[9]Firth,J.R.Personality and language in society[J].The Sociological Review,1950(42)Reprinted in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0]Fries,Charles C.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Ann Arbor,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7:54 -55.

[11]Fries,Charles C.Meaning and Linguistic Analysis[J].Language,1954(30).

[12]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London:Edward Arnold,1978:32.

[13]Greenbaum,Sidney.C.C.Fries’Signal Model of English Grammar[A].In Peter H.Fries and Nancy M.Fries(eds.),1985.

[14]Pike,Kenneth L.& Peter H.Fries.Slot in Referential Hierarchy in Relation to Charles C.Fries’View of Language.In Peter H.Fries and Nancy M.Fries(eds.),1985.

[15]Fries,Peter H.Charles C.Fries,linguistics and corpus linguistics[A].In Erich Steiner& Stella Neumann(eds.)Proceedings of the 19th Europea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ference and Workshop[C],Saarbrücken,Germany,2008.

[16]Fries,Charles C.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al use of word - order in Modern English[J].Language,1940a(16).

Enlightenments of C.C.Fries’Linguistics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hen Wen’ge

Charles C.Fries’linguistic theory and linguistic analysi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American structural linguists of his time.Instead,many of his ideas are much similar to thos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His spoken corpus- based signal grammar placed primary emphasis on contrast—the paradigmatic relations.He also concerned himself with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and register in interpretation or analysis of discourse.A renewed consideration of Fries and other structural linguists’linguistic contributions is necessary.

Charles C.Fries;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context

H0-06

A

1672-6758(2012)05-0126-3

陈文革,副教授,厦门理工学院外语系;在读博士,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邮政编码:361005

Class No.:H0 -06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语言学家语域语料
言语行为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影响
怀揣一生使命 勇攀藏学珠峰——访中国民族语言学家瞿霭堂教授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什么是“标准”英语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
构式视角下“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类推及其语域特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