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的危害性及干预对策研究①

2012-08-15孙井恒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学业

孙井恒

(华北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1 概念界定

本课题所研究的大学生学业不良是指排除先天性智障的正常智力的大学生因为学习态度、学习投入不足等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业不良。对学业不良概念的界定,前辈学者们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其进行定义与阐释,但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本文从显性和隐性的视角对学业不良概念进行界定,把学业不良分为显性和隐性学业不良。

显性,是指能用一个明确的标准或者尺度来确定其本质。显性学业不良是指大学生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取得学校规定的课程学分(必修与选修)而受到学校相应的学业警告或者学籍处分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业不佳现象,主要表现形式有开除学籍、降级试读或者留级等。

隐性学业不良是相对于显性学业不良提出的一个相对性的概念。隐性学业不良是指大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取得了规定的课程学分,但取得学分的手段是通过多次重修、作弊或者找人情等,虽取得学分但未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分数合格而非实质性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术能力。

显性与隐性学业不良给学生本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显性与隐性学业不良二者之间存在者互相转换的关系。显性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如果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学分会转变成隐性学业不良。隐性学业不良一旦出现未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学分就会转向显性学业不良。显性学业不良在现代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隐性学业不良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足够的关注。

2 隐性学业不良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隐性学业不良不同于显性学业不良,它具有隐蔽性和相对性,没有一个绝对的界定标准,但在现实中有着众多的表现形式。隐性学业不良是界于显性学业不良与学业正常之间的一个中间层,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种典型情况:(1)考前不学习,课后不复习,考前准备小抄,通过抄袭而蒙混过关。(2)第一次考试不合格,在重修中进行作弊或者通过其他非正常途径获得学分。(3)求职就业受阻受挫,毕业后不能胜任本专业工作,不得不从事那些没有专业要求的低水平与低技能的工作。(4)未来发展前途灰暗,经常陷入失业与就业交替之中。隐性学业不良主要表现特征为:(1)学习目的仅是要考试合格和混文凭。(2)平时不学习,经常旷课,作业、课程设计复制他人或者依赖互联网。(3)所获文凭与其所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匹配,也就是获得了文凭但没有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 隐性学业不良的危害性分析

3.1 对大学生本人的危害性

隐性学业不良使得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幅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隐性学业不良的大学生,每学期都要面对着课程重修,随时都面临被留级或者退学的可能性。在与隐性学业不良学生的访谈中听到这部分学生袒露的心声:生活很暗淡,总觉得有补不完的课程,经常失眠。

隐性学业不良对大学生本人直接的危害是求职和职业发展中受阻受挫。首先由于学业不良,对专业知识掌握甚少,不敢也没有能力去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大部分找那些没有专业要求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中,由于上学时期没有参加什么活动,缺少最基本的沟通能力,业绩平平,经常处于求职与就业的交替之中。由于所找工作没有什么专业要求,加上工作的不稳定性,这部分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暗淡。

3.2 对家庭产生的危害及影响

中国的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往往要举全家之财力,家长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上大学的子女身上,期望他(她)们能“成龙成凤”。然而,由于学业不良,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所获得只是两个证书,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好工作,部分大学生变成了“肯老族”,不但家长的希望破灭了,而且也直接加剧家庭各方面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他(她)们的下一代子女教育问题,他(她)们不但缺乏教育能力,同时更缺乏自信心。

3.3 对国家、社会人才培养的危害及负面影响

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精尖人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培养,大学生是未来高精类拔尖人才的主力军。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导致大学生不但不能成为高精尖的创新人才,甚至成为一个合格劳动者都很难。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正是当前高等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大学生由于学业不良,严重缺乏应有专业技能和知识,必然给社会就业造成结构性失调,导致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事实上又有大量的大学生不能就业。

4 隐性学业不良的归因

4.1 社会归因

随着高考的扩招,大学生作为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却失去了往昔的赞誉成为了“平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读书无用论”思想仍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使得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而置学业于不顾。有的大学生为了所谓毕业后有“经验”和有“能力”,忙于“搞活动”或者奔于市场上做生意而慌废学业。社会腐败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业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靠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关系而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好的工作,前途无忧,他们不用努力学习,甚至不学无术也能获得甚至超过那些学习努力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4.2 个体归因

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的个体归因主要有价观问题、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等三个方面。在与这部分学生的谈话中发现,隐性学业不良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这部分学生对自己人生追求和学业目标没有明确的想法和认识,多数学生是把学业放在一个很不重要的位置。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存在有抵触情绪,认为数学、语文、哲学等基础科目根本没有什么用,即使学会也是忘掉,还不如不学。在与这部分学生谈话中还发现,学习态度消极,对学习的需求满足于及格,对自己学业上存在地问题避而不谈,生活懒散,多数时间在上网玩游戏、看电影,存在着严重的学习动力不足、生活贪图享受等消极的心理障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发现,这部分学生生活能力低下,经常性逃课、无故旷课,不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自律和自控能力较低。

4.3 学校归因

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的学校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思想上对隐性学业不良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二是粗放的管理为其滋生了存在的土壤;三是对隐性学业不良缺少系统的预防与矫治措施。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会对那些显性学业不良学生和优秀学生进行强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抓“两头”,往往会忽略了那部分隐性学业不良的学生。现代大学自扩招后,基本上采用合班教学,教室里拥挤不堪,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学生旷课、逃课和课堂上不听课现象越来越严重。部分教师的非道德因素也是助长学业不良大学生蒙混过关的核心因素。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重修补课时,由于时间紧和工作量大、学生的基础薄弱等客观因素,只好缩小学习范围,甚至会给出考试范围等,这也无心中助长这部分学生对学业的低要求,也为更多的隐性学业不良者提供了考试通过的便利。到目前为止,从现有的制度中还没有关于隐性学业不良学生的预防与矫治相关制度措施,客观上也是对这种现象存在的无能为力和默许。

4.4 家庭归因

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的家庭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疏于管理;二是低要求的纵容;三是家长文化素质过低无能为力。在家访的过程中发现,如今有很多家长认为,学生上大学了,就不用象高中那样管了,只是在生活上关心其冷暖,供应其足够的生活费用,对于学生学业置之不顾,甚至放假回家也不问学习情况。在与那些隐性学业不良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时,发现部分家长对学生要求过低,只要能毕业就行,家里会通过关系为其解决工作问题,这部分家庭主要是经济条件好或者是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家庭。这种对学生学业低要求的纵容,是导致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的重要因素。家长文化素质过低也是间接影响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的重要因素。在电话家访中还发现,部分家长诉说自己没文化,不知道如何对上了大学的孩子进行教育,这部分家庭主要分布偏远地区的经济落后的农村。

5 大学生隐性学业不良的干预对策

5.1 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再教育问题

教师要对于隐性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把这部分人摆在与显性学业不良和优秀群体同样重要的位置。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关注显性学业不良和优秀学生群体,而对于隐性学业不良的大学生会被忽略。这客观上是由于隐性学业不良学生具有隐性和相对性,但主观上是因为长期以来这部分学生没有引起教师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呼吁教师要从思想的高度重视隐性学业不良大学生的学业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5.2 消除腐败,彻底铲除学业不良存在的环境

社会腐败也是间接导致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影响因素。部分经济条件优越和政府、事业单位的家庭不但给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同时还向大学生允诺毕业后的工作安排,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在校期间失去理想和和奋斗目标,学习缺乏主动性,最终导致学业不良。就业不公平为隐性学业不良大学生存在提供了可能性。国家和社会应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和就业机制,把那些靠人际关系、靠金钱购买和其他不正当手段而获取优越职位的不学无术的人拒之门外,让他们失去生存的机会。只有彻底铲除了学业不良存在的社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断了那些依赖金钱和关系的学业不良学生的想法,让他们置身于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求生存,才能最终改变大学生的隐性学业不良现状。

5.3 家校联手共同教育

家庭和学校联手教育在对隐性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大学生学业的关心、鼓励和监督在一定程序上能够预防大学生陷入隐性学业不良。家长应定期地向学生所在学校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存在的问题。在对隐性学业不良的大学生教育实践中发现,家长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干预的越早、越细所起到教育效果就越明显。学校应经常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存在的学业、成长问题、学生过去学习的既往史,以便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和实施教育计划。

5.4 建立一套预防、鉴定及矫治隐性学业不良的制度措施

建立一套预防、鉴定及矫治隐性学业不良的制度措施势在必行。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选拔的智商较高的优秀群体,出现学业不良是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监督管理措施失效及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等因素所造成的暂时现象,是可以预防和矫治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隐性学业不良表现及危害性知识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它对大学生学习、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学校还应对学生从平时学习态度、作业质量、社会实践、学习策略、学生实际掌握技能及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判断是否为隐性学业不良,以便做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已经陷入隐性学业不良状态的学生,要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有计划地对其思想、学习和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与矫治。

5.5 克服教师的非道德因素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严谨的治学态度,是不可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的。教师应严把教学质量关,不能给那部分想蒙混过关的隐性学生不良学生可乘之机。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教师非道德现象,直接助长着隐性学业不良大学生顺利地“隐身”毕业。教师应严把学生的学习质量关、考试关,杜绝给学生缩小复习考试范围,更不能给学生补习考题或者默认了明知学生是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考试成绩。这些非道德因素不但直接加剧隐性大学生的学业不良恶化程度,而且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隐性学业不良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隐性学业不良的危害性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本人身心健康,而且加剧了低收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恶化,更为重要的是它阻碍了国家和社会所急需的高精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隐性学业不良大学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不断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1] 沈烈敏.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及测定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4,(1):88-89

[2] 李玉环.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心理归因与辅导对策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80-82

[3] 曹贞.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7(11):5 -7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学业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