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探析

2012-08-15王艳华向立志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人生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课

王艳华,向立志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探析

王艳华,向立志

高职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想要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力,离不开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如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高职大学生日常生活独立性的培育、身心健康的培育、职业胜任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育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析的。

思政课;高职大学生;就业力;身心健康;职业胜任综合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中的作用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为了保证初次就业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配置、实践教学全部围绕市场和职业转动,尤其注重开发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培育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增强职业胜任综合素质;开拓视野、提升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是潜在的,不能量化、用具体指标衡量的,但却起着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完善人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一个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才是高尚的人生目标。它是推动人们积极进取的强劲的思想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就会目光短浅、迷失方向、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人生目标对一个人的成才与发展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人生目标也日渐多元化。一方面,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目标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能够把个人的成才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但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甚至机会主义色彩。因此,如何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合乎自身的实际,确保其人生航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深化日常行为教育功能,培育独立生活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实现“大学梦”的重要渠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力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本科院校的一半以上,然而就业率却不容乐观。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495万,截至2007年7月1日,就业率为70.9%;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611万人,同期就业率为74.3%;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为631万人,同期就业率为72.2%;2011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660万人,同期就业率并没有突破75%。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高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很多,但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力不强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关注和研究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和行政工作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总的说来,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综合能力,涉及能力本身,也包括就业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身心素质、社会关系等可变化的具有广泛适应性、潜在性、拓展性、灵活性的综合素质群,是求职者顺利就业必备的综合能力。鉴于此,笔者将高职大学生就业力定义为高职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以及各项能力的开发和拓展,获得并保持某种工作机会的综合而必备的能力。它包括高职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职业胜任能力、社会关系联接能力三个方面。

其中,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是就业的基础,社会关系联接能力是就业的有利的外部环境,职业胜任能力是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核心和关健因素。具体来说基本工作能力包括常规的阅读、写作、计算能力,言语沟通能力,应付和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能力。社会关系联接能力是指大学生本人的家庭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以及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自身学习以及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建立起来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社会关系联接能力的强弱和实虚是该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和初次就业的外部保障。

职业胜任能力作为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发展职业的核心因素,道,高职院校生员入学时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先“211”院校,再本科,再高职是一个基本的程序。据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在确立目标、配置时间、学习热情、调控自己行为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差些,导致有些高职大学生经常逃课、旷课、睡课、玩课、无缘故地托延学习任务的完成。上述行为是一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放任自我式的行为模式,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让个体对自我和社会产生消极的认识,渐渐与社会脱节,最终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是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职业素质不强的潜性因素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密切关注高职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职业规划、恋爱等日常生活,其日常行为教育功能日益突出,可以不同程度地唤醒、激励、开发、拓展高职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为其步入社会做准备。

(三)丰富社会实践层次,提高高职大学生动手能力,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现实保证

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有一个角色转换和迅速适应问题。社会上的多数企业认为,角色转换慢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角色转换快固然要求高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准,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立体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职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的内驱力更不容小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深化了理论的学习和认同,促使高职大学生把综合素质学以致用、善于做事、强化动手能力,不但能保障高职大学生的好就业,更能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就好业”能力。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高职大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增强社会洞察力,正确认识社会现实,认清社会挑战,积极培育自身的职业胜任综合素质,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容面对社会的选择、职场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的新形势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激励、组织、培训和保障高职大学生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在增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力方面取得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

三、高职院校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提升学生就业力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育高职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日常生活,注重细节行为的引导和生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突出对高职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功能,培育其独立生活能力。针对高职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能力差,缺乏目标,沉迷空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入手,帮助高职大学生梳理思想、稳定情绪、调整心态,规划学习、制定目标、培育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意识地为其步入社会职场做准备。

针对当代大学生日渐多元化的人生目标,尤其是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机会主义色彩浓厚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即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内省、慎独等方式,把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完善的人格特征是高职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坚强基石,完善人格特征具有正值、乐观、自信、豁达、友善、进取、宽容等共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兴趣、专业,从细节处着手,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前沿和焦点问题并给予科学解答,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渠道,培育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综合素质

职场的激烈竞争和多方选择,促使高职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尽可能地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加职业选择的砝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通过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各种社会角色,提高高职大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现实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演讲、辩论赛、讨论、观看视频等课堂教学实践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开发心声、增进包容;引导生成高职大学生的崇高理想、群众意识、道德水准、法治观念。通过勤工助学、校园美化劳动等校园实践增强大学生的自律、和谐、关爱、共生等优良品质;通过科普知识宣讲、深入走访服务、参观考察学习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坚毅品质、乐观心态、价值取向;促进自我感悟、摆正心态、增强技能、提升技巧来推动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胜任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课在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可行途径和方式,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力。

本文系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研究(立项序号201105)论文成果之一

[1]金崇华.论大学生就业素质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2]欧阳意.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3).

[3]郭水兰.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素质教育途径探讨[J].高教论坛,2008,(1).

[4]赵光军.学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5]陈寿根.高职人才的素质结构与技能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8).

[6]葛建纲,涂明峰.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力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6).

[7]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百度文库.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7.38

B

1671-6531(2012)07-0143-02除了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经过测试和实践的职业技能、通用的计算机资格技能、英语技能等可以量化和考核的技能和训练外,还包括一系列与职业岗位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敬业精神、法律素质、身心素质、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其中许多非智力因素综合素质之间又是互相交叉和影响的。

王艳华/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海南海口571127);向立志/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海南海口571127)。

猜你喜欢

人生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课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特里的100个疯狂人生目标
100个疯狂的“人生目标”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