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2-08-15唐伟
唐 伟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唐 伟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个体系。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尽管不需要满足任务型教学的所有要素,但需要重视任务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教师的组织协调性。
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实践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针对教师意识的分析
众所周知,一项教学创新模式能否成功,首先依赖于教师对它的理解与实践。现有状况表明,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研环节对“任务型”教学进行过研讨,并且很多高校也专门为此举行了教学示范。
(二)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任务型教学的关键词是“任务”,这就要求应根据训练项目,具体化其中的任务结构。如,针对工科学生以“科学技术文献阅读”为项目,那么就需要切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分别引进工程类、医学类、农学类文献进行阅读训练。
(三)针对教学反馈的分析
无论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它都须在最后建立起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则要求适应教学模式,建立起恰当的评价机制。现有的公共外语评价形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部分学校将其定为考察。这样的教学反馈机制与任务型教学模式格格不入,理由是:任务型教学强调塑造学生的个体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不但能掌握知识还能应用知识。
二、基于现状的反思
(一)教学环境的建立
这里的教学环境指某高校内部的教学环境。目前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在强调建构学生的岗位实际应用能力。为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已在高职中被具体化了;而当前许多本科院校也在探索这一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任务型教学在中国的大学里是有生存空间的。鉴于目前公共英语尴尬的课程地位,高校管理层需牵头营造针对“任务型教学”挖掘、实践、交流的环境。惟有这样,一线教师的教学意识才能得到增强,教学管理部门才能给予实质性的辅助。
(二)英语教改的实施
任务型教学模式若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贯彻,须逐一完成以下几个项目:针对不同院(系)编写适应性的教材;掌握学生未来岗位的特点,设计出以项目为单元、以任务为纽带的内容结构;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机制。
(三)公外教师的培训
公外教师是完成任务型教学的主体,尽管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但在知识的教与学上,仍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与纠正。针对教师的培训应突出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无论一套教材有多么完善,在实践中仍然无法跟上大学学科调整、专业增减的步伐。因此,以教材为蓝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关联机制,将推动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三、反思基础上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认识
(一)对教学模式功能定位的认识
目前完全按照教学环境建立和英语教改实施的要求来进行模式推进并不现实,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在现有的教学形式下如何嵌入任务型教学模式。换言之,在现有教学形式下任务型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什么?以理工科专业为例,任务型教学应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文献阅读、还是涉外交流?这些都需要基于高校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而确立。笔者认为,应在学生岗位英语需求导向下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与现有教学形式相适应。
(二)对教学模式量度把握的认识
面对学生岗位英语需求,如何把握任务型教学的量度成为下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任务型教学强调情景模拟,而且强调情景的真实性和逻辑性,从而排除了为表演而表演的虚假传统。因此,其对于课程时间和教学场地的要求也就更为苛刻。外教的课堂教学在情景设计和活动协调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其课堂教学以英语口语教学为主,而公外教师的教学任务远不止这些。因此,应建立任务型教学专题,进而避免占用其它内容的教学时间。
(三)对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的认识
一个好的评价机制,必将激励教师开发任务型教学资源,也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然而现有考评机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惯性,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优化。因此,在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中,可以先从学生的考评机制入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改革意识的提升。
四、校本原则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定位
以交友口语训练项目为例,在定位它的教学目标时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展开。教师通过该项目的教学,应使学生能够掌握常态的问候、自我介绍、自我思想倾诉等英语口语技巧。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训练,能初步具备上述能力,并能在兴趣驱动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上述能力。这就为教学内容的构建提出了“有趣”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实施
目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往往采用先练听力、再促口语的循环模式。笔者建议,口语教学应在听力、口语同步进行的情况下来实施,教师可以在任务环节引入具体的情景(如参加同学生日聚会时遇见了同学的朋友,从而展开自我介绍、思想表达的口语训练)。之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协调学生的角色扮演。在开放的剧情演绎中,充分释放学生的口语表达意愿。这里需要注意:即使中间出现了“中式口语”,教师也应从整体上给予纠正,而不要影响学生间的互动流畅性。
(三)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本质就是教学反馈,起到推动下一环节教学的功能。这里并没有太多创新,但仍要注意几点:(1)小组作为整体进行给分,然后由小组成员协商后将总分再细化到成员头上。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部分学生在口语训练中偷懒行为的发生。(2)教师也可以参与角色扮演,如在情景中扮演过生日学生的父母(哥哥、姐姐),从而在协调剧情的同时也能掌握各学生的情况。总之,评价应建立在赏识教育观的基础之上。
以上三个方面不一定在实践中被完全满足,但需要重视任务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教师的组织协调性。
五、小结
教师都有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期望,但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情况,难以促使教师形成持久的教学实践愿望。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个体系。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需要逐一满足体系内的各个要素。在实践中尽管不需要满足任务型教学的所有要素,但需要重视任务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教师的组织协调性。
[参 考 文 献]
[1]余明兰.制约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2]徐静.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王晓妍.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4]郑刚强.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浅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G642.0
A
1008-178X(2012)11-0179-02
2012-07-19
唐 伟(1977-),男,江苏沭阳人,江苏师范大学讲师,从事英语教学法及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