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历史的天空》人物形象解读
2012-08-15张云霞
张云霞
小说 《历史的天空》人物形象解读
张云霞
《历史的天空》主人公梁必达是一个由土匪式的人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的形象,他的立体多面的人物形象为历史的天空抹上亮光点点,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则为历史天空中的黑暗所笼罩,失去其应有的光彩。这样的星空是寂寥的,女性的天空和男性的天空和谐起来才会是完整而又多彩的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寂寥;和谐
一、前言
亲历战争并极具文学想象力的徐贵祥是一个钟情于战争小说的军旅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以梁大牙、陈墨涵等革命青年男女的故事为主线,内容跨越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以及新时期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历时半个世纪。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国革命史的审美创新,从而使这个老题材焕发出新的生机。而且为我们认识与理解革命英雄主义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其中的革命英雄主义观念与以往的战争题材小说中的英雄观以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战争小说中的英雄观不同,它展现了革命题材创作中的一种新的英雄观取向,为英雄主义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内容。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表征,始终是古今中外战争文学永恒的主题,作家们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叙述,对英雄意识的赞扬,烛照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气与灵魂。中国战争文学也不例外。建国后十七年战争文学尤其是“红色经典”是一部完整的现代英雄史论,甚至形成一种战时文化观念渗透到人们的内心当中,而这种观念的核心多是功利性和目的性,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1]而其中的英雄人物是单一的,他们多是男性,即使是女性也成了具有鲜明男性气质的女性,他们思想境界高,革命性强,形象高大,光环笼罩。这些英雄通常是扭转局面和指引其他人坚定的走向革命的启明灯。英雄与凡人是隔离的,他们更富于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新历史小说,这些小说所体现的英雄观有极大变化,战争题材小说形式丰富。而《历史的天空》中英雄人物又别具一格。
二、英雄的闪光
梁必达既不是一个天生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彻底的土匪,而是一个带有匪气的下层人,他走出了一条经由土匪味儿的俗人到一个成熟的真正有内涵的革命者的人生之路。作家在这里更注重开发人物身上的人性内涵,包括人性的弱点缺陷,人性的优点与光彩,用大写的人格来刻画小说中的人物,小说的主人公梁必达是最典型的一个,他用自己一生的斗争完成了斗争的一生,用个人的辉煌点亮了历史的天空。
梁大牙是一个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人,是斗争激发了他的生命力。陈墨涵说:“这个人没正形,好起来像个大侠,坏起来像个强盗,”“而他这个人优点有多少,毛病就有多少。”他豪爽仗义,有一副顽劣相却又有一身打人的好功夫,这些复合的元素组合成了梁大牙。他不是指定的英雄,而相反,他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前对革命一点意识都没有,即使革命开始他也是试试而已。他既匪又侠,常会阴险的笑,口出匪言,而在搭救韩秋云时又是极其侠义,这为他日后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但是也注定他的转变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梁大牙加入革命的动机不同于其他的革命热血青年,他和陈墨涵、朱一刀、韩秋云一起无家可归,被逼上了革命之路。“开弓没有回头箭,出来就别想着回家,家是没了。打鬼子抗日是没得二话了。”他有种侥幸心理,认为参军打鬼子有衣穿,有饭吃,还有军饷可以拿,是种享受,他的参军是极其偶然的事情。而且他的封建思想还很严重。这种多重性格是人性的丰富内容的具体而又自然的流露,使得梁大牙的形象较为可信可感。他入伍的动机与那些目标明确的英雄胚子相比明显不同,这是他较为突出的特点。
遇到东方闻音后的梁大牙,走上了自我改造之路,他的动力是单纯的对东方闻音的爱慕。不服输,认死理,不把人放眼里,比较张狂的梁大牙在东方闻音那里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要求上进、虚心接受批评的好学生,这也造就了战场上英勇威武的梁大牙。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也逐渐凸显,对战术和战略问题也有自己的独特而精确的理解,逐渐走向成熟。
一路走来,梁大牙爱得执著,爱得深沉,爱得坚定,爱得陶醉,在爱中在斗争中他是个真正有头脑有理智有人味儿的英雄,赢得了东方闻音的真爱。痛失爱人之后,梁大牙失魂落魄,差点失去革命意志。直到和老伴安雪梅有了孩子,还想着起名纪念东方闻音,这又为我们描述着一个情重如山的梁必达。
梁必达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英雄,还在于他把智慧的坦率和坦率的智慧结合得很完美。他的做法让人揣摩不透而又合情合理,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梁必达的圈套总是天衣无缝的”。[2]正是兼具匪气、豪气、志气、情气和智慧的梁必达,让我们心中升起了对英雄的敬意。他在历史中存在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力量创造和改变着历史,并在这一过程中从蒙昧走向觉醒,从凭直觉做事到自觉追求理想,不断的实现自我的蜕变和自我超越。人格、情感和灵魂的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他以个人的辉煌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梁大牙是个亮点,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所组成的天空却是暗淡的。
三、女性群体的暗淡
与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三位女性——韩秋云、东方闻音、安雪梅,她们都是不同时代的牺牲品,是作为他者存在的。
韩秋云的出场就是一出上吊戏,因为她将被迫嫁给看不上眼的梁大牙。她满脑子封建意识,用封建男性对女性的规范要求自己。她心中只有恨,觉得人世间没什么可以留恋的就去死,这是弱者的表现。她不是一个独立的为自我而活着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而韩秋云仍生活在低暗的天空中,仍用贞洁观念来束缚自己,是封建意识的牺牲品。幸免于难的韩秋云也糊里糊涂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她没有被革命驯化为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而仍然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女性形象,她又成了战争的牺牲品。韩秋云的一生是无什么光辉可言的,留给我们的多是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她是“他人”,而不是“自我”,历史的天空无她的位置,又应该有她存在的空间。
与农村土生土长的韩秋云不同,梁大牙一生最爱的女人东方闻音虽然是革命中的英雄,是众多女性中较出色的一个,但是这种出色是刺痛人心的。她也是一个牺牲品,是战争中更为可悲的牺牲品。如果说韩秋云好歹还经历了一个女人的经历的话,而东方闻音的只是革命的螺丝钉,异化得更加严重。除了生理上的女性特点外,她在气质上没有女性的特质,而实实在在是革命的传声筒。她的出现就是与思想教育与上级任务有关,她照亮了梁必达,但是没有自我的人生终究是一种悲凉。东方闻音只认识到了自己是个人,却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女人。她走出了封建思想的笼罩,却又走进了革命无性别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中去。“泯灭男女性别差异的背后,则是对人性的无视,是对权威话语的绝对遵从,是以新的男权中心意识代替和抹杀了性别平等”[3],东方闻音的作为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上都被革命思想所统治。
而安雪梅与梁必达相敬如宾,叱咤战场的女英雄在和平年代又成了一个家庭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封建传统已经内化在她身上,她的一生也处于无我状态。对她而言,没有得到过爱情,她是婚姻的牺牲品。梁必达给女儿起个名字都叫东方红,她都不敢言语,她以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的丧失为代价维护着这个婚姻,夫妻之间没有平等。
以上的三个女性是同一时代不同类型的牺牲品,她们活的不是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照亮别人。
《历史的天空》中的男性与女性同处一片蓝天下,但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男性的天空是高高敞开的,而女性的天空是低沉的,犹如一潭苦水,沉满了渣滓。这样的不和谐局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1]吴秀明.转型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5.
[2]徐贵祥.历史的天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
[3]王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郭一鹤
I207.42
A
1671-6531(2012)04-0024-02
张云霞/河南城建学院助教,硕士(河南平顶山46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