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2012-08-15赵有贵向常荣

党政干部论坛 2012年3期
关键词:宜都宜都市发展

赵有贵 向常荣

创新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赵有贵 向常荣

万里长江,出三峡奔腾而至;百曲清江,挽群山逶迤入画。在长江和清江交汇处,有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小县城——宜都市。说它“小”,因为它的总面积只有1357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39.4万;说它“充满传奇色彩”,因为它由一个山区小县扶摇直上,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全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湖北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无数的荣誉证明了宜都持续领跑的强劲势头,其县域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促进了大量惠民政策的推进,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惠,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县域城市中的幸福之都。

“十一五”期间,宜都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先后实施10多项“民生工程”,并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再就业、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等体系,许多事关民生大计的“惠民新政”,被纳入全国、全省的试点之列,成为构建“和谐宜都”的基石。2010年,宜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21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和湖北省平均水平。宜都的跨越,源自于“发展为民”的科学理念,源自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源自于创新转型的强大推力。

一、三大转型,优化发展路径

宜都市以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优化,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以“三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为统领,大手笔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转型,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华丽转身。

(一)由资源依赖型的传统工业向低耗能、低污染的新兴工业转型

一是关停或转型升级“三高两低”企业,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的新兴产业。“十一五”期间,关停“五小”企业490家,推动150家企业10亿元转产转型。2010年,宜都市安排3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支持规模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占全市规模企业产值比重达70%。通过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累计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0个,投资总额达到350亿元,目前已有湖北宜化、华新水泥、深圳东阳光等5家上市公司和16家国外企业,连续四年投资额保持在5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70家,过5亿元企业7家,已形成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新型电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七大支柱产业,“大水泥”、“大火电”梦想变为现实。二是以高新产业为抓手,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创新企业、高新产业集中,发展循环经济,壮大了低碳产业。政府每年拿出2500万元资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企业科技投入近4亿元,共孵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有59家企业与62所院校开展了技术合作,创建国家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建立技术创新机构56个、科研新成果中试基地5个,实施了158个企业技改及创新项目。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5亿元、增加值达到48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40.9%、41.6%,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6%。三是重点打造东阳光工业园、枝城化工产业园等六大园区,从分散发展向园区经济转变。以沿江工业走廊和工业园区为平台,扎堆发展,板块效应得到发挥,六大产业集群蒸蒸日上,挺起现代工业经济的脊梁。宜都工业园区在湖北省综合考评中连续三年位居前列,跻身“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行列。宜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红霉素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国家抗“甲流”战略储备药和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

(二)由传统农业向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转型

“现代精细农业”初步形成。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柑桔、茶叶、畜牧、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已初现端倪,形成30万亩优质柑桔、8万亩高效茶叶、80万头生猪出栏的生产规模和人平2亩高效经济林、3头生猪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2.5%,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2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坚持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农业,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和“果茶建板块、畜牧建小区、水产建片带”的思路,着力抓好精品柑橘、优质高山羊、高产高效有机茶、无公害清江鱼生产示范区建设。四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87%,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综合商品率达到89%。依托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乡土能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50家,入会会员19800多人。如今宜都市已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市、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绿色食品创业园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红花套镇成为湖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土老憨”、“天峡鲟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宜都蜜柑、宜都天然富锌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都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鲟鱼生产繁育基地、全国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市、湖北省水果生产大市,清江绿色产业园成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三)由传统服务业向低耗高产的现代服务业转型

从现代物流服务来看,宜都港区现已形成由红花套、孙家河、楼子河、枝城、石鼓、洋溪等6个相对独立的作业区,其功能不断完善并纵深辐射。从生态人文旅游发展看,宜都市发挥地处长江三峡旅游与清江流域旅游的节点区位优势,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境内有古潮音洞、梁山、奥陶纪石林和杨守敬、王永彬等著名自然人文景观,这些资源逐渐融入到“三国文化游”、“三峡风光游”、“清江生态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之中,宜都市正成为三峡地区高端休闲度假胜地,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互配套的旅游体系,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2011年,全市旅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6%、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亿元,同比增长18%。

宜都市在转型发展上做足了文章,经济发展成效斐然,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上演:连续8年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2010年,在中部百强县市排名16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142位,分别比“十五”期末上升49位、206位。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同比增长17.5%;规模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37.3%;财政总收入19.2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30.5%、2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7元,分别增长18.0%、23.0%。

二、三大转变,占领思想高地

正如一台电脑,需要有与之配套的驱动程序,才能保证它又好又快的运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一样。宜都市围绕建立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如今的宜都,通过一整套最匹配的“驱动”,动力十足,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潮中优雅转身,绽放出新的发展之花。

(一)科学规划,形成协调发展体系

宜都出台了湖北省第一个县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宜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包括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素质规划、民生规划和社会建设规划等多项规划,为宜都设定了一条科学的发展路径。《纲要》响亮地提出:“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制定并完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了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城乡全覆盖。

(二)创新体制,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宜都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全国和湖北省率先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工作,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财政金融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使宜都真正成为改革、发展、创业、成功的乐土。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对39个市直部门的546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探索“联审联办”并联审批模式,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在湖北省率先推行市、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率先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先开展党代表常任制试点。为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宜都市不断拓展和升华“大服务”理念的内涵,在土地使用、证照办理、税费收缴、资金扶持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把宜都真正打造成为客商心目中的“投资热土,创业乐园”。

(三)创新党建,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宜都市率先创新改革,施行党代表直选制、党委委员推选制、党代表常任制三个机制,在市直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实行“两推一选”,并在湖北省率先实行党务公开,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选派担任过行政事业单位科级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担任非公企业“第一书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湖北省县域经济现场会等50多个全国、省、宜昌市现场会先后在宜都市召开。政务公开、城乡统筹等100多项特色工作纳入全国、省试点、示范。近年来,宜都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家荣誉60多项、省级荣誉600多项。

三、三个统筹,实现城乡一体

宜都市坚持统筹兼顾,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一)以统筹的理念完善城乡规划

立足现代化中等城市定位,遵循“全覆盖、多角度、立体型”理念和思路,坚持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项目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善和优化市域城镇建设规划、主城区总体规划、各功能组团规划,统筹中心镇、中心村和居民点专项规划编制,构建以陆城为中心,红花套与高坝洲统筹示范区、枝城新型工业基地为两翼,5个特色产业镇为节点,100个中心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乡空间布局。连续四次夺得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第一名。

(二)以统筹的思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城乡联动、骨架拓展、功能提升、要素聚集”的思路和目标,大力实施城乡干道连通配套、饮水安全、三网融合和环境整治四大工程,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供水网、信息网,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以市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整体协调的发展格局。宜都“十一五”期间在交通基础设施中投资达29.65亿元,全市建成100公里一级路,建成通村公路里程达到2995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到220公路/百平方公里;大力实施改水工程,供水管道进农家,24万多村民喝上了洁净的城市自来水,安全饮水覆盖面达到100%;在湖北省率先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推进电话、电视、互联网联网共享、便捷高效的城乡基础设施网基本形成。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完备,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与城市居民同质服务。实施“清洁乡村”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庭院净化、生态家园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全市新建大型垃圾填埋场3座、污水处理厂2座,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村庄环境整治率达到95%。城镇化率由“十五”期末的44%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0.8平方公里扩大到21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平方米。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以统筹的方法加强重点镇和中心村建设

坚持陆城、枝城“双城联动”,以红花套、高坝洲两个重点镇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沿江经济开放开发,拓展城市骨架,初步形成以宜洋一级路为轴的沿江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坚持以陆渔、雅澧沿线为主干,做好村庄布局和产业规划,增强山区集镇辐射带动功能。按照“统一整村规划、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基础设施、统一公共服务、统一建筑风格”要求,结合项目拆迁、城中村改造、产业环境整治,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活舒适的中心村和农村集中居住点,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中心村集聚,集中居住。

经济社会的跨越,归根结底是人的跨越。宜都人有股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士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志在必得的豪气。因而,他们众志成城,努力以创新推动跨越。宜都市确定了未来五年“挺进全国百强,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争做全省跨越发展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着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尤其是宜昌省域副中心战略的深入推进,宜都市将以它强劲的姿态,从容迈入“百强”之列,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将喷薄而出。

当前,宜都市40万人民上下一心,凝成了一股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的可承载千钧之力的纤绳,牵引着自己的梦想之舟,正一路高歌驶向幸福的彼岸。

(作者系湖北省社科院宜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主任)

(责任编辑 楚朴)

猜你喜欢

宜都宜都市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MIKE FLOOD软件的建模要点讨论——以宜都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响水洞村的梦——湖北宜都“路民捆绑”织密交通致富幸福网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宜都市2015年度柑橘销售走势及特点
宜都市2015年部分橘农柑橘减产不减收带来的启示
《条例》颁布一周年 宜都行资模式迈进2.0
宜都资产处置羊年首拍
把握特点增兴趣 创新形式提效果——宜都市开展青年干部理论宣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