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生体系建设筑牢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2012-08-15庄光明
庄光明
加强民生体系建设筑牢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庄光明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不断强化民生为先的理念,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六大体系,加大民生投入,加强民生项目建设,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体现到群众幸福指数提升上,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充分,城乡居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一、建立城乡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近年来,宜都市始终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先发展,统筹发展,实现了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转变。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成为湖北省“普九”先进县市,顺利通过全国“双基”先进县市评比验收,被誉为“宜教之都,宜学之都”。
(一)加大教育投入,保证群众子女“有学上”
从2001年开始,教育纳入市管体制,教育经费全额预算,同时加快建立“校财局管”体制,规范教育经费的管理,实现学校安全、教师工资、教学设备及贫困子女入学“四个保障”。近三年中教育累计投入达4.1亿元,年均增长30%。为方便群众子女入学,宜都市又加快了城乡学校布局的优化调整步伐。全市中小学由2005年的83所调整为2010年的40所,减少40%;小学学校规模由315人上升到426人。同时,投资3000万元新建一所容纳2000名学生的杨守敬小学,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学校布局的调整,减少了数量,提高了质量,优化了办学资源配置。
(二)改善办学条件,保证群众子女“上好学”
一方面,着力改造薄弱学校。坚持对山区薄弱学校的投入大于城区中小学,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小学寄宿制配套建设工程、初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和义务教育阶段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全市14所农村中小学达到了宜昌市农村寄宿制示范学校标准,合格学校创建率达100%;14所初中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实现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100%。另一方面,不断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坚持定期组织开展对薄弱学校送课改理论下乡、送示范课下乡、教研员送调研课下乡的“三下乡”活动。建立和推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对支教教师凡年度考核为优秀的每人奖励1000元,合格的奖励500元,全市先后有100多名城镇教师到乡村支教。
(三)扶助贫困学生,保证群众子女“能上学”
出台《宜都市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开展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全程资助,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1万人次。除国家的免费政策之外,市政府给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小学生和中学生每年分别补助500元、750元生活费,并免费提供空白抄本;给贫困高中生和职高生,每年资助500元学费,每月补助60元生活费;给贫困大学生,一次性资助1000-2000元学费,每月补助生活费100元;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每月发放210元“低保”补贴。同时,各级学校也对贫困学生的读书费用实行减、免、补。据统计,每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资助贫困生的金额达到50余万元。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建立城乡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宜都市以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统筹发展为主题,不断创新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机制,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水平,让人人享有安全、方便、实惠的医疗服务,实现了“病有所医”向“病而无忧”的转变。
(一)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和医护队伍培养,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出台扶持政策,对达标的村级卫生室每室补助2万元,乡卫生人员培训每人补助500元,农民到乡镇卫生院就诊一律免收挂号费。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实行“市办市管”并达到一级医疗机构标准,137家村卫生室经过规范化整建均达到国家甲级标准,合格率达100%,累计培训卫生人员300余人,培训费用达20万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二)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卫生进社区,健康进家庭”的上门服务。由社区医师和社区护士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和管理,确保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医、药分开试点工作,采用药品集中统一招标采购模式,真正让群众买上“放心药”、“平价药”。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医疗救治能力。坚持“一户一档,一人一表”,建立城乡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免费体检,并实行微机化动态管理。按照功能完善、信息通畅、处置有力的要求,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和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体系,确保重大疫情、灾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不明原因疾病及时得到控制和救治。
三、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抓好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发展平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惠及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由“文化亮点”向“文化网络”的转变。宜都市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市”称号,“青林寺谜语”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投入,累计投入5000万元先后建成剧场、全民健身中心、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体育硬件设施,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阵地建设不断巩固。全市每年文化事业预算投入达到400万元,确保乡镇文化服务有阵地、有专人、有经费。目前,全市现已建成“三馆一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宜都剧场)、10个乡镇文化站、1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412个市级文化科技中心户,并建设农家书屋127个,在湖北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所有行政村。
(二)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不断创新和拓展文化服务方式,先后投入100万元配备流动舞台、放映车和数字放映机等先进便捷设备,并按照每场财政补贴2000元、100元的标准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150场以上。举办文化艺术节、农民读书节、少儿文艺作品评奖、杨守敬国际书法大赛等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0年大型情景歌舞《清江清长江长》,在宜昌市第六届专业文艺调演中获一等奖。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充分利用独特的三国历史文化、杨守敬名人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先后引进和新建奥陶纪石林、高尔夫球场、杨守敬书院博物馆、潘家湾土家族乡民俗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新闻出版业、音像业、演出业、娱乐业、广告业、网络业等在内的10多个经营门类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320多个文化娱乐经营场所,从业人员3000多人。
四、建立城乡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宜都市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打造全民创业工程,以创业促就业,进一步拓展就业领域,和谐劳动关系,保持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由此,宜都市也被确定为湖北省8个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市。
(一)以创业促进就业
搭建创业平台,加快十里铺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机关干部下海创办企业、投资入股当老板。拓展创业领域,引导、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各类创业人员积极投资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经济新形态。全市培育新经济组织6000个、经纪人5000人,2万人从事商贸流通工作,破解创业难题;盘活农村存量非农建设用地,共规划创业项目用地5万亩,破解用地难题;协调争取7家商业银行出台促进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10条金融服务意见,成立宜都中小企业促进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破解融资难题。
(二)拓展就业渠道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规范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认真做好政策性扶持岗位开发和社区就业岗位开发等工作,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截止目前,累计为160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4.66亿元;累计为2224名再就业人员贷款担保7828万元,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解决1500多名下岗人员就业问题。2005年以来,全市新增就业人员3.9万人、下岗人员再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人。
(三)和谐劳动关系
一方面,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企业与劳动者自主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解决矛盾的作用。近三年,依法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10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30多万元。另一方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在湖北省率先建立了工资保障金制度、施工资格准入制和工资直达制度,在全市建筑业按照工程造价1%-5%收取工资支付保障金,实现农民工工资直达,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五、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宜都市逐步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和谐。
(一)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
创新办法,扩大覆盖,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城镇职工为主向覆盖城乡居民转变。在湖北省率先出台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办法,解决国有集体企业大龄下岗失业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在湖北省率先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160397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各项指标均在湖北省各试点县市中名列前茅。
(二)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出台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医疗援助、医疗补贴办法和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全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达到3000多人。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在湖北省率先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对残疾人、低保对象保费由政府全额补贴。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参合农民达到28.7万人,参合率为98.38%,位居全省之首,与2006年试点初期比较,提高了6.97个百分点。
(三)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积极探索新型城乡社会救助机制,逐步实现救助内容由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过渡,不断完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城市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制度在湖北省率先实施。全市现有城市低保对象6267户13999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481万元;农村低保对象6859户12569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012万元。建立城乡贫困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制度,3.3万名城乡居民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调整提高供养标准,全面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市民政局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经常性开展社会慰问救助活动,对城乡困难群体实行水电、房租优惠和临时生活困难补助,月人均补助水平超过130元,大大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
六、建立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宜都市着重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便民服务和平安创建入手,完善制度,重在防范,严格监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一)创新社区综合管理制度
建立城乡社区社会化综合管理平台,按照“部门联合、职能综合、人员融合、投入整合”的运行机制,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聘请大龄下岗人员为城市协管员,加大网吧、城市卫生、公共休闲等场所的管理力度,全面开展社区综合执法,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实现了社区社会综合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力地推进了平安宜都建设。同时,坚持以保障换平安、以保障促和谐,对政法部门实行全额预算,全部吃“皇粮”,促进了公正执法,形成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宜都市被评为湖北省平安县市,为争创全国平安县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三级便民服务机制
针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合村并组后群众反映的“人难找、事难办”问题,宜都市整合土管、城建、劳动等部门资源,建立市、乡、村三级为民办事全程代理中心,构建群众办事“村里代跑、乡里代办、市里办好”为民办事网络。在此基础上,又在10个乡镇组建了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构建了基层便民服务网络,推动了乡级政府职能转变,其建设模式已在湖北全省推广。
(三)建立城乡公共安全网络
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成立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构建了食品“三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和药品“两网”(监督网、供应网)工作体系,并积极探索食品“三网”和药品“两网”并网运行的“3+2”城乡共建共创模式,这一模式已开始在全国得到推广。
(作者系湖北省宜都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 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