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素描的教学方法
2012-08-15胡劲峰
胡劲峰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浅谈设计素描的教学方法
胡劲峰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设计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应提倡使用设计说明以及一些改良教学方法,提高设计素描的教学效果,使其为日后的设计专业服务,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素描;设计说明;教学模式
设计素描秉承了传统绘画性素描的艺术精华,迎合了艺术设计的诉求,并从中衍生、转变、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视觉造型艺术。设计素描虽为素描体系中的分支,但设计素描是为“实用美术”服务的,其功能与目的和传统绘画性素描有着本质的区别[1]。设计素描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和服务于艺术设计的教学需求,所以去研究和探索设计素描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设计素描包括了探究物象造型的变化,研习物象形体本质结构的理解,揣摩物象之间空间的联系,尝试、实验各种材料、媒介的分析及表现方法和语言,以及美学范畴的研究等。设计素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的感知力与表达技巧,强化创意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预想能力、认知能力,更是个人艺术天赋和设计才能的体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将设计素描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如何更好地为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服务,如何能够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现将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及体会表述如下:
一、提倡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设计说明的使用
当前的艺术类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了考前的美术培训,养成了固有的对待客观物象的思维模式,无论是构图、表现手法、表现语言、最终的画面都出现了程式化的问题。不管任课教师提出任何的教学要求,画面都容易形成风格样式上的单一性,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这一问题的出现则是致命的。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利用设计说明去阐述设计意图则是更正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设计说明是指针对任何艺术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的文字阐述,是对作品创意的具体描述,是对作品创作过程的步骤梳理,是对作品使用材质、媒介的缘由以及该设计作品的实质用途的说明。学生使用设计说明的优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明确表达目的
通过设计说明的书写,明确了学生在整个设计素描绘制过程中的目的。通过文字的书写可以让学生成竹在胸,并能够自我规范和告知,切勿在表达画面的过程中天马行空,学会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可行的表达方法及表现语言,整体地统筹和把握画面,极力避免心中所想与画面最终效果的相互背离。
(二)提高学生设计表达的文字能力
当前,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课功底差,心中所想和口头表达通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在毕业之际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多为重复和抄袭。由于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开设多为大一学年,因此从设计素描课程开始便可以要求和鼓励学生学会用文字去表达、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及设计理念(当然设计说明的字数可以由少到多),直至学生养成任何设计作品都会有设计说明文字稿件的习惯,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就业都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百益而无一害。
二、改良教学模式
设计素描的教学不能模式化,教学过程中要有方向、有选择地去制定教学内容和模式,避免千篇一律。
(一)根据各类设计专业的需求来制定教学内容
当下,设计专业的种类众多,总的可以分为三类,即:视觉传播类、环境艺术设计类和工业设计类。因此,要根据各设计专业的需求制定教学内容。
视觉传播类学生的设计素描课可以以“简化形体形态——对比画面构成——表现和再现形体”为主,并适当地展开图形联想。将形体进行拆解,不将表现和再现物象原形作为画面的重心,而是寻求画面中可能出现的、有造型意义的抽象形态,在绘制的过程中将其发展为形态创造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将绘画与设计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学生可以从素描实际的画面暗示中去发现潜在的图形及其变化的可能性,并随着分析的深入,将这种图形因素不断传递、展开,直至生成新颖的平面图式语言。这样的基础素描训练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是设计素描与视觉传播设计之间有益的沟通和衔接。
环境艺术设计类应从空间透视、建筑结构、光影效果这三个模块着手教学。在空间透视教学模块中,让学生以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观察和体验为基础,作为素材的来源和描绘的对象,将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贯穿整个过程,再按照主观感受进行组合和调整,训练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在建筑结构教学模块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建筑结构,更要清楚各建筑结构的组合方式和集合构成。学生可以通过对建筑结构、室内局部结构、景观各种结构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等内容的观察和临摹,以建筑结构为题材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提炼、变形、整合出新的结构形态和二维图形。在光影效果教学模块中,针对该专业设计素描训练或创作,更应体现出对光影效果的关注和表现,通过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等的光影效果进行观察、临摹、表现,运用不同光影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和图像的创造,为日后的环艺设计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设计类则是以结构素描为主,光影素描的质感表现为辅,穿插设计速写与设计素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该专业结构素描教学让学生将静物或产品有意识的打散、重叠,将对象进行分析、拆解,了解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关系怎样,通过大量的结构形态训练从产品形态的走势、拆装等方面去认识和分析客观对象,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理性地、客观地去理解客体与群体、形体与空间、个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微妙关系,培养学生空间结构的逻辑性构建和组织能力。在质感表现方面,教学过程里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塑料、金属、玻璃、陶瓷及织物等材质质感、肌理的区分和塑造上,使学生能够深刻仔细的认识、记忆、区别各种材质种类质感。在设计速写与设计素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以单线速写为手段,要求学生快速准确的用单线表示出来该产品的外轮廓、内轮廓,分析其结构线,提高学生从二维到三维的转换能力,锻炼概括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效果图表现能力,架设与工业设计表现类课程之间的桥梁,使得学生在日后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设计创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提高学生对绘制过程的重视程度
由于设计自身的客观规律和原理,因此对设计意图的整体实施过程有着很高的要求,过程中需要有周密详实的实施步骤,并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设计操作,最终完成设计。所以,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绘制过程重要作用的强调,提高学生对于绘制过程的重视程度。
眼下的艺术类学生考前绘画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应对高考的专业课测试,形成了教学上的模式化,学生的画面表现由此也就出现了程式化、单一化,导致学生进入高校后在学习设计素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经思考,盲目的、急功近利的追求画面最终效果的现象,以至于忽略了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提供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积累表现技巧和经验的机会。
因此,提高学生对绘制过程的重视程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于设计理念表达过程中的循序渐进和理性思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养成在绘制过程中主动发现、解决自身绘画技巧或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总结每张画面、每个作业的成与败,提高他们学习与实践的执行效率,为日后学生的设计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改变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设计素描课程的开设时间的优势,大一新生们对大学各门新的专业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突破和改良教学手段来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打破传统的摆放静物的模式,改变学生原有的对待客观物象的观察角度和画面的构图方式,从画面的起稿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从传统的“教与学”转化为“问与答”,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评来发现和总结自身问题,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绘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走出课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去学习设计素描,90后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兴趣远远高于课堂里的传统的说课式教学,让他们在网络的世界里去了解更多设计素描的范畴,以此提高学生设计素描的学习积极性;第四,不去限定画面的表现形式,在学生完成设计说明的书写后,鼓励学生对于多种绘画材料及媒介的使用,利用学生对材料和媒介的好奇的心理状态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等等教学手段。例如:(1)设计素描里的结构素描的表现,非常具体和真实地表达设计者所需要的形态,通过不同绘制工具的交叉使用、线条的深浅、粗细和方向的不同丰富画面效果,也可以在适当的内容表现里加入部分明暗元素,形成并达到新颖且有趣的视觉效果;(2)设计素描的明暗素描中,明暗关系可以通过加强单纯色块关系的明暗值对比来构筑画面空间,也可以利用对比明确的明暗纯色块、彩铅和色粉表现物象的冷暖关系去组成画面,获得有音乐性、节奏感的画面效果;(3)我们可以用实物造型、剪贴造型,并勇于改变造型的载体,如:木板、画布等,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和再现图像。
三、结束语
任何课程教学方法改良和更新,都是在教学过程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的,以上作为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提供的只是关于设计素描教学方法上的改良和更新。当然,在教学应用中是否可以真正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明确的教学方向外,还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以及不断探索、改良教学方法的动力,这样才能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理念水平,最终达到设计素描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1] 黄作林,李 育,邓 旭.设计素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2] 林家阳,冯 旭.设计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刘志光.试论创造性思维[J].天府新论,1988,(05).
[4] 李守静,李继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根源和特点[J].唯实,2000,(02).
[5] 徐应枝.试论中国素描教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J].美术大观,2006,(11).
[6] 邱晓岩.如何解读设计素描中的“造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3).
[7] 包立霞.论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性[J].出版与印刷,2006,(03).
[8] 历泉恩.对素描的反思[J].艺术百家,2005,(02).
G642
A
1673-1794(2012)03-0117-02
胡劲峰(1983-),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设计。
20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