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色专业社团的文化功能探究
2012-08-15陈银凤
陈银凤,夏 靖
(安庆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高校特色专业社团的文化功能探究
陈银凤,夏 靖
(安庆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在学生层面的体现。依托学校特色专业构建特色专业社团文化,能有效实现引导功能、选择功能、辐射功能与心理培育功能,通过打造社团文化的品牌,强化了与学校办学特色的一致性,实现了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延伸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对区域文化发展的拓展、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凝聚。
特色专业社团;特色专业;社团文化 ;文化育人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与发展特色专业已成为高校在大众化教育的形势下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纷纷实行以创建特色专业为重点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已逐步建立了体现学校特色的专业,包括国家级、省级的特色专业或示范专业。依托这些特色专业而建立的特色专业社团,通过活动的开展与文化的建设,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专业的发展,加强区域文化的建设,提高高校育人与社会服务的效能。高校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社团在长期的发展与实践积累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1]177。在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及学校特色凝练的过程中,特色专业社团的文化构建内容也日益丰富,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跃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色专业社团文化能有效实现引导功能、选择功能、辐射功能与心理培育功能,通过打造社团文化的品牌,逐渐强化了与学校办学特色的一致性,实现了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延伸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对区域文化发展的拓展以及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凝聚。
一、发挥引导功能,打造社团文化品牌,强化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致性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与文明成果”[2]116,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一所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特色专业社团就是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依托高校特色专业而建立起来的学生组织,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发展性和导向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力军,能够丰富社团文化的内容,提升社团文化品位,打造社团文化的品牌,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在高校德育的实践中,特色专业社团文化具有典型的品牌效应,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行、能力素质、知识积累和情操培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177。引导功能就是通过社团文化的构建与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作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集中体现”[3]99。特色专业社团在实现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与成熟,它通过特色活动对成员形成向心力并由其成员扩展到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能在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专业素质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层面上促进学校特色教育与大学文化精神的融合,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特色专业社团文化能有效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发展实际,通过品牌活动引导学生在发展认识基础上逐渐积淀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对他们行为模式的规范、价值的选择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色专业社团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以及特色活动的灵活性与新颖性,引导社团成员主动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大学办学特色、学校精神相一致,使自身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与大学生行为标准相统一,自觉按照组织文化的价值体系探索自身的价值实现,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教育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发挥选择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了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延伸
“一个社团得以区别于其他学生组织与社团以及维持的关键在于其文化灵魂和特点。”[4]58特色专业社团的文化灵魂与特点是与大学办学特色一致的具有专业性与创新性的精神感召力,以及显示这种力量的活动形式与社团产品(包括荣誉在内的精神产品)。特色专业社团通常需要通过选择来激发这种感召力,创造出体现感召力的活动及产品。其选择性功能是指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社团结构、选择何种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怎样的方式形成对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有益补充、如何进行社团文化构建来逐步影响社团成员对社团文化的普遍认同、同化与积极实现。
由于“高校社团的水平归根结底体现在其以学术文化为内容的服务能力水平,这保证了学生社团能否在其所专注的文化学术领域具有代表性”[4]58,因此特色专业社团的文化以其专业性为质量生命线,通过发挥选择功能来以实现对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延伸,以完成对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其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完成对社团组织成员的选择。按照团中央相关文件对高校社团的分类标准,特色社团既是理论学习型社团,又是学术科技型社团,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与要求,对成员的整体要求较高,既需要成员具有相关的专业学习背景以及专业基础,还需要他们对相关专业有浓厚的兴趣;
第二是完成对社团组织活动的选择。特色社团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专业联系密切,是对第一课堂专业学习的有益补充与强化。在活动形式上也表现出灵活性强、寓教于乐的特点,符合学生专业适应与学习的心理需求,通过相关活动尤其是实践活动,增强特殊专业的吸引力;
第三是完成对社团组织文化的选择。特色社团的文化构建是在学校文化精神的总体要求下实现的,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和高校的区域文化相联系并与之相互作用,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交互性体现了特色社团对成员文化心理发展的特殊需求,也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特色专业社团文化构建与发展中引导成员完成对该社团文化的认知、认同与同化。
学校特色的凝练、特色专业的建立和发展都是一个不断丰富与提高的过程。以安庆师范学院的国家特色专业——黄梅戏表演专业为例,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初期,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教育等方面都有待完善,依托该专业而建立的“大学生黄梅剧艺术团”是该校的一个特色专业社团,在实践中能有效发挥社团文化实践性、灵活性的特点,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大学生黄梅剧艺术团通过开展黄梅戏文化节系列活动、组织社团成员进行黄梅戏演唱比武交流、开展民间采风与调研等活动,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引导,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与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
第二是提高新专业的认可度。新事物的出现都会面临考验接纳的问题,特色专业作为新专业,也有一个被认知了解、被接受认可的过程。特色社团通过开展不同层面的文化实践活动,扩大特色专业的影响,提高新专业的认可度。大学生黄梅剧艺术团以黄梅戏表演专业为依托,首先通过黄梅戏晚会、参与学校不同层面的庆典与展演比赛活动,积极传播黄梅戏文化,扩大黄梅戏表演专业在校内的影响力;其次,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如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安徽省高校巡演;开展优秀文艺“四进”(进农村、进部队、进社区、进中小学)活动,扩大黄梅戏以及黄梅戏表演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另外,社团依托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利资源,整合力量,邀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组织成员参加形式多样的专业竞赛活动,如全国“黄梅之星”与“黄梅新星”评选、“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安徽省“七仙女评选”、安庆电视台的“黄梅阁”等,有效提升黄梅表演专业的知名度与学校的影响力。
第三是弥补专业建设与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社团相对于专业本身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形成对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的支持与延伸。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计划性强,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纲设计和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变通性,而课堂教学理论性强,关注学生的活动性不够,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特色专业社团能够通过社团丰富灵活的文化活动以及团队文化氛围,如开展优秀文艺下乡、到黄梅剧团进行戏曲观摩、到民间进行戏曲采风、开展我爱黄梅DV拍摄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知与认同,使他们的专业意识逐步得到体现与增强,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发挥辐射功能,服务区域建设,促进对区域文化发展的拓展
区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依据,包括地理环境、语言风俗与文化心理等在内的文化空间划分。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所在区域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的。服务社会是高校育人功能以外的另一本体功能,其实现离不开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实践活动是社团文化的动态展示,也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特色专业社团通过特色实践活动,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对区域文化发展的辐射,实现对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便捷服务。由于文化作为存在物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性,特色专业社团文化对区域文化的辐射功能表现精神与物质的两个层面:一是特色专业社团通过专业实践与社会文化服务等活动,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帮助,拓展区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起到精神引领作用,形成对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撑;二是文化可以通过人的作用而产生物化的呈现,即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直接的物质效益。
当然,区域文化发展也对包括特色专业社团文化在内的大学文化产生反作用。一方面,社团文化建设的成效、社团成员的专业理论学习、专业素养与能力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加以检测,另一方面,社会的评价与反馈反映了学校文化育人的成效,促使专业设置与改革的优化,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
四、发挥心理培育功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形成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凝聚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以自己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意义世界”[5]309,高校特色专业社团文化的最终意义也是以文化人,即增强大学生“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鉴赏,认识到人的价值与意义”[5]309,增强大学生对主导文化即大学文化的认同,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从而“促进人的优化与发展,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5]309。特色专业社团文化通过心理培育的功能来实现对人的文化认同与同化的引导,从而实现对人的培养与塑造,形成对大学生成长引领的心理凝聚。大学生是思想极为活跃、精力旺盛、可塑性很强的群体,特色社团文化所创造的承载大学校园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结果,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他们快乐成长、健康成人、励志成才、走向成功(称为“四成教育”)动力。特色社团的心理培育功能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心理情绪情感与意志行为三个维度。
从大学生心理的认知角度来看,特色专业社团的文化以学校精神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也与大学生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由于“人如何评价社会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只接受其价值观念的影响”[6]135,“人的价值观对其知觉有促进作用”(称为 “锐化效应”)[7]25,因此在大学精神指引下反映学校特色的社团文化更容易为广大的学生们所认知。从心理的情感情绪角度来看,广大学生对特色社团表现出特殊的关注,对特色专业社团文化有深度的情感卷入。在对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参加特色专业社团是满足自己大学专业成长与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活动有新意,有吸引,有效果。由于特色专业社团文化整合的是校园优势资源,呈现的是学校特色办学与学校发展的整体优势,其文化活动具有专业性、生动性、新颖性与实践性共存的特点。认知直接对主体的情绪情感起到导向作用,而“个人的情感体验如何直接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6]136。随着学校对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特色专业社团的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学生对特色专业社团的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甚至会出现“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6]137的积极偏见,从心里需要层面这也反映了学生对于优越成长环境的需求。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特色社团文化所营造的文化环境会让个体产生强烈的心理归属感,从而增强对集体文化的认同与同化。从心理的意志行为角度,社团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营造一种以大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以情感陶冶、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等方式进行个体体验的良好环境”[8]37。由于“人的存在是其不断优化或发展的动态的持续演进过程”[5]189,特色专业社团对大学生意志行为的影响力是指向科学发展的目标,通过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培育他们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让他们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达到个体以及群体的优化发展。
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在学生层面的体现,特色专业社团文化是高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特色专业社团通过特色活动和系统化的文化建设,逐渐形成特色文化品牌,“促成社团育人氛围的浓郁和发展功能的强化,促进社团的影响力扩大和持久”[8]37,进一步强化与学校办学特色的一致,引导并凝聚广大学生在实现专业延伸与区域文化发展的拓展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自我的科学发展。
[1]焦晓云.社团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促进作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4).
[2]李 辉.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3]苗 雪.浅析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2).
[4]毛启蒙.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偏执与社团文化缺失的思考[J].科教文汇 (中旬刊),2009(10).
[5]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7]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新课程下“导学育人”新对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黄明达.社团文化培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6).
Exploring the Culture Function of College Special-major Mass Organizations
Chen Yinfeng,Xia Jing
The culture of college mass organizations is a reflection of college culture for college students.Relying on the college special majors,the culture of special mass organizations could be constructed,which could effectively realize guiding function,selection function,radiation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cultivation function.By creating the brand of mass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istency to college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the extension to the special major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major attainments,the initiative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hesion to the students'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uld be fulfilled.
special-major mass organization;special major;mass organization culture;cultural education
G647
A
1673-1794(2012)03-0015-03
陈银凤(1972-),女,安徽潜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夏 靖(1985-),男,安徽怀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