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东北电影现状——1999—2008十年东北电影概述
2012-08-15李克
李 克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长春 130033)
“在中国,电影是一种集体主义狂欢,在中国这个缺乏狂欢精神的国度,电影的特殊意识形态定位恰好弥补了中国历史的集体狂欢空白。”[1]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那种狂欢的时代好像早就结束了,也许上个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会有一丝童年的记忆。对于80后、90后来说,那种狂欢恐怕根本没在他们的记忆中存在过。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电影整体形势开始下滑了。不过,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发展态势让人欣喜,虽然距离“集体主义狂欢”的再度到来还很遥远,但总能让人看到一丝希望。
从上个世纪末到新世纪初,东北电影的发展历程是在中国电影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概括地说,中国电影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一直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新世纪之后,这种多元化的格局仍然在持续。这一时期,东北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大背景下,同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一、背景——中国电影的多元化格局
谈到东北电影,不能不提中国电影。1999年至2008年的中国电影,所处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即由一个世纪向新世纪过渡的时期。而且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深化改革、快速发展阶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阶段。中国电影经过了一系列的起伏,在改革开放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前期,处于创作高潮阶段。但到了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随着政治一体化、经济市场化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电影的局面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境地。这种情况直到2003年以后才逐渐改观,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与时代背景相适应,中国电影的发展便只能用“多元化”来定位了。
这种多元化格局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是中国电影业的独立制作时期,但到了新世纪,除各电影制作单位独立拍片外,民营资金、港台资金与海外资金的注入,使合资制作、跨国制作成了普遍现象,也使合拍片、中外合资电影占据了不小的领地,产生了一批“户籍不明”和“国籍不明”的电影。
从创作主体上看,多代导演分别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竞相占领电影市场。从目前看,第五代导演仍然占据中国电影票房的主导。第五代导演在辉煌时期纷纷拿到国际大奖后,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他们已基本把兴奋点转移到商业大片上来。而第六代导演以贾樟柯等为领军人物,随即登上国际大奖的舞台,并且在新世纪的中国电影业中大放光彩。新生代导演在逐渐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已开始崭露头角。
从市场布局看,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被多头瓜分。上世纪90年代是外国大片横行的时代,国内电影一直在挣扎中前行,拼命抗争。到了新世纪,中国电影已经占据微弱强势:从2008年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2008年总票房43.41亿,国产影片市场占有率超过总票房的60%。当然,这种强势的显现有国家调控的因素,比如对进口外国大片的控制等,但也是中国电影人自身努力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能与外国大片抗衡的只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三位大导演,大有“三足鼎立”的局面。与此同时,港台大片、合拍片也不断介入,强势占有市场。
不管怎样,中国电影的多元化格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较,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发展环境与前景都是比较乐观的。特别是近几年,文化艺术的繁荣景象有目共睹,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中国电影充满美好的期待。
二、十年——东北电影现状
1999年至2008年,东北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虽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东北电影与其他电影单位一样,处境堪忧、生存艰难,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2003年以后,随着电影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资金环境、舆论环境等宏观因素的改变,东北电影的回暖现象已很明显。特别是到了2004年以后,东北电影的创作质量和数量都在爬升。十年间,与中国电影一样,呈现出多主体投资、多元化融资、多样化发展的多元格局。
(一)“乍暖还寒”的世纪之交与“破冰”的最近五年
东北的电影制作单位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长影)、辽宁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辽影)、龙江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龙影)组成。其中,尤以长影资格最老、拍片最多、影响最大。
1.长影重现辉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进入了比较困难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影作为“摇篮”的神圣光环开始黯淡。到1998年,长影已走入了困境的最底线。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不改即死”的严峻形势下,长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8年成立长春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独立主创、国内合作、国际合拍的生产方式。2003年,长影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人员、制度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4年电影频道的开播与成熟运营,使长影实现了影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增强了自身造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长影电影放映院线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整合吉林省电影放映市场,形成了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产业链条。2005年,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建成开园。近几年,长影已形成以制片业为龙头,向电视业、旅游业、发行放映业拓展的超强发展态势,长影再现了曾经的辉煌。
1998年改制后,长影仍然经历了一段低谷,应该算是“黎明前的黑暗”吧。艰难支撑中,也会偶现光芒,1998年拍摄的《男妇女主任》不仅得了华表奖,还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票房,这是长影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取得的一场不小的胜利。这一阶段的长影,处在“乍暖还寒”的时期。2004年后到了真正的“破冰”时期,无论拍片数量还是影片的社会影响,长影的成绩都是喜人的,“回暖”现象十分明显。
长影成立六十多年来,经历过辉煌,也遇到过挫折。近十年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举步维艰,到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对每一个关心中国电影发展的人来说,都是值得庆幸的大事。
2.辽影稳步前进:辽宁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69年,一直以电影生产为主业,最初拍摄新闻片、纪录片、科教片。1980年开始拍摄故事片,至上个世纪末,共拍摄影片110多部,其中故事片近40部。上世纪80年代是辽影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拍摄了《月牙儿》(1986年)、《春桃》(1988年)等影响不凡的影片。《月牙儿》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揭示了旧中国妇女沦落的社会根源,也借助她们破碎、酸楚的心发出撼人心魄的呼喊。这是一部深刻的作品,再加上斯琴高娃和宋丹丹对角色的精彩演绎,该片获得了第41届意大利沙莱诺国际电影节银奖。
辽影制作或参与制作的影片《大辽太后》、《中国妈妈》、《飞车世家》等影片,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入90年代之后,辽影的命运与其他电影生产制作单位一样,随着中国电影业的下滑,开始进入困难阶段。辽影最不景气的时候,一年只生产一两部影片,真是惨淡经营。对那段时期的经历,辽影副厂长邢丹回忆:“从计划走过来的电影人对市场开始很茫然,然后与发行分离,电影人有点不知所措,我们在其中寻找自己,理顺内部机制,转制后再寻找方向……”振兴之路艰辛异常,但他们依靠顽强的精神走了过来。2007年辽影与长影、韩国合拍的《耳朵大有福》,有较大影响。
3.龙影奋力“破冰”:龙江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80年,1988年与黑龙江电视台电视剧部、黑龙江广播电视艺术团(部分成员)、黑龙江省幻灯制片厂合并,成立黑龙江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电影市场的低迷,龙江电影制片厂更是举步维艰。2002年后,“中心”创新发展思路、转变经营策略,结束了长达6年未拍胶片电影的历史,于2004年完成6部影片的拍摄,可以说,由此开始了“破冰”之旅。继1998年《冰上小虎队》之后,于2008年再出体育题材励志片《破冰》。
这十年中,东北电影在多元化发展中积极“回暖”,中低成本影片进入主流院线已是不俗的业绩。主旋律影片《大道如天》、《任长霞》票房均突破千万,在市场上有所作为。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尽管国内大片让人目不暇接,但东北电影却少有大片占有市场。盘点之下,也只有长影合拍片《导火线》可算得上是商业大片。
(二)“回暖”的背后
东北电影近年能够走出低谷,繁荣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东北地域文化的备受关注。东北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肥沃的艺术土壤。近年,东北文化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东北二人转、小品以及东北电视剧在全国掀起一阵强烈的东北风,甚至形成东北文化热潮。比如反映东北农村生活的电视剧《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以及赵本山的《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均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热播。不仅作品深入人心,更使东北文化成为全国人民热捧的对象。《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吉林电视剧,更是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形成了“吉林电视剧现象”,并多次引起媒体的讨论。近年东北电影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提升,《任长霞》等影片的热映及获奖,便是有力的证明。农村题材影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果能拓宽农村市场,前景也会一片光明。
2.长影的深厚积淀:众所周知,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长影拍摄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许多第一: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等等。长影也创造了许多中国电影之最:得奖最多,产量最多,培养的著名演员最多,电影经典歌曲最多,上缴财政利润最多……无数经典的影片,无数鲜活的形象,铸就了长影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很多好作品至今仍让人念念不忘,牵系着几代人的怀旧情结。
半个世纪以来,长影共生产故事片700多部,译制片800多部,美术片40多部,还有科教片、纪录片等。拍出了大量真实反映新生活、讴歌社会主义新事物、培育人们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作品。如50年代的《平原游击队》、《白毛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脍炙人口;60年代的《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更是家喻户晓;70年代的《创业》、《金光大道》,80年代的《开国大典》、《人到中年》,九十年代的《蒋筑英》、《喜莲》、《男妇女主任》……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不仅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形成了知名的文化品牌,对于发展东北尤其是吉林省的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3.电影人的观念更新:近十年来,东北电影人的创作观念、市场观念都在不断更新;产品质量、数量都呈上升趋势。电影业改革越来越深入,电影人必须适应市场化需求,及时调整观念,大胆创新,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寻求发展。东北电影在多元化发展态势下,除独立制作电影外,还积极寻求合作,港台合拍片、中外合拍片越来越多,除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外,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一些影片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获奖。比如长影拍摄的《大东巴的女儿》,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影片中的优秀作品,在塞浦路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服装设计奖”和“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奖”的提名。《漂亮的女邻居》在韩国获得了“最受观众欢迎奖”,在波兰—中国电影节上获得了优秀影片奖和优秀女演员奖(白珊、陶红)。
(三)反思
东北电影市场近年的回暖和繁荣,有政策层面的因素,也是电影人自身努力的结果。应该看到,东北电影的发展状态虽然“向好”,但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创作观念仍然落后于时代变化;叙事结构简单,故事过于浅显,缺少曲折动人之处,往往只看了前一部分就可以预见到未来走向;影片所反映的主题流于表面;因为地域文化原因产生的商业意识淡泊;商业大片与低成本制作不平衡,可以称得上商业片的,基本上是外来资金注入,如《导火线》等,而东北这几家电影厂却几乎没有成熟的商业大片推出,只是在传统的传承中中规中矩地进行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1]郭小橹.电影理论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