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角度下中英“爱情隐喻”认知差异的研究

2012-08-15尹化玲郑志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隐喻事物

尹化玲,郑志进

(1.贵州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贵阳 550018;2.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认知角度下中英“爱情隐喻”认知差异的研究

尹化玲1,郑志进2

(1.贵州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贵阳 550018;2.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中英爱情隐喻性表达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及造成的原因。文化背景不同是造成中英两民族具有不同隐喻性爱情表达的原因。

认知角度;隐喻;中英爱情隐喻;文化背景

爱情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很难用已经掌握的词库里的一个准确的符号把爱情表达清楚。在爱情表达方面,人们习惯于用熟悉的、具体的知识来隐喻爱情,例如爱情是旅途,爱情是战争,爱情是火等等。隐喻深深地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情境和文化知识之中。隐喻在认知上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对爱情隐喻的认知会随着个体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的不同。对中英爱情隐喻的理解,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知识。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中英爱情隐喻在认知上所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

一、隐喻与转喻

隐喻是人们构建认知域和理解抽象概念的基本机制。隐喻属于语言的选择轴,它根据的是相似性,涉及到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隐喻的基本功能是以某一领域的经历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历,是用已知的、具体的、熟悉的、有形的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未知的、抽象的、生疏的、无形的事物,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即用已知的事物来喻说未知的事物,从而使得未知变为已知[1]。人们通过跨概念域的映射形成了概念隐喻,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我们的推理、经验和日常语言,从而使得我们获得对目的域的理解。

转喻(相当于英语中的metonymy和synecdoche) 属于关系轴,涉及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邻关系。Lakoff认为:“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常用易于理解或容易感知的事物的一个方面指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另一方面”[2],“转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映射产生于同一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域”[2]。兰厄克认为转喻过程是从心理上由一个实体理解另一个实体。他把转喻看成是一个参照点现象,即在这个参照现象中的一个概念实体或称为参照点,对理解另一个概念实体搭起了一座心里桥梁[3]。参照点即是我们说的喻体。这种邻近关系不一定限于某种固定的关系。只要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联系,其中一个就可作为另一个的转喻。这种邻近关系可以指事物的接近、符号的接近,甚至是文化传统和特殊经历的接近。转喻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凸显性特征。人们在选择喻体时,一般会更加注意范畴中具有突出特征的事物的一面或事件的某一过程,会把具有突出特征的那部分作为认知整体事物或整个事件或事物的另一面的参照点[4]。因此,转喻就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凸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5]。

二、爱情隐喻产生的原因

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很难用已经掌握的词库里的一个准确的符号表达清楚。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要求用最少的编码传达最大的信息量,在不产生歧异的前提下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词语来表述一个概念,或用另外一个相近的事物来代替[4]。在经济性原则的驱使下,人们开始用隐喻和转喻来表达爱情这个抽象概念,隐喻和转喻可以使语言表达简练,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例如,“爱情是旅行”。在这一隐喻中,爱情本身不是旅行,不需要交通工具,但是它通过隐喻被概念化成像旅行一样,有始点和终点、顺利和不顺利、成功和不成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花费钱,甚至还要周密计划,考虑用什么交通工具最好等等。旅行中的许多特征被系统地映合到“爱情”上[1]。

隐喻深深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情境和文化知识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不同历史和现状,因此在爱情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会有各自的民族特色[4]。

三、中英爱情隐喻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原因

(一)汉语的爱情表达大多与农产品和农业生活相关,英语的爱情表达大多与商品经济有关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汉语中有关爱情的表达与农产品和农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中国人常用桑、蚕、丝隐喻爱情。例如:情丝,藕断丝连。西方国家也有农业,但是他们习惯用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sheep、goat来表达爱情。西方国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西方人更崇尚把商品、货币或昂贵物品比作爱情。例如:I paid a lot for the love;I treasured the love verymuch.

(二)英汉爱情表达受到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国人信奉佛教。汉语中的爱情表达也反映佛教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轮回、因缘论等。中国人把婚姻看作一种缘分,并认为是前生注定的。例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千里姻缘一线牵;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到时各自飞。

中国人受到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阴阳学说的影响,喜欢用两个一起生活并且长大的事物来表达一对恋人,这两个事物是各自独立的概念。例如:中国人喜欢用成双成对的事物表达一对情侣,如鸳鸯、蝴蝶、成对的鸟等。中国人在描述两个人很般配时经常说: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

讲英语国家的人们一般信奉基督教,他们受到圣经的影响,认为爱情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圣经上记载:上帝先造了一个男人,后来又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做了女人,所以女人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男人和女人本是一体。例如:We are made for each other;He is mybetter half;We are one.

(三)英汉爱情表达受到不同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喜欢吃酸和咸性食物,醋是中国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佐料,所以汉语中有用“醋”来表达爱情上的嫉妒心理。例如:她是个醋坛子;她吃你的醋了。

而“醋”—vinegear在英语中只有表达尖酸刻薄的人的意思,没有表达“爱情上的嫉妒”的意思。西方人喜欢吃甜食,在表达爱情方面也与甜食有关。例如:sweetheart,honey;You are my sweet and sugar.

面包和奶酪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食物,因此英语中的共患难的夫妻用bread and butter表达;而中国人却用“糟糠之妻”来表达这个意思。

(四)中国人在表达爱情方面比较委婉和含蓄,而西方人在表达爱情方面更大胆、直接

受到中国阴阳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表达爱情方面比较委婉和含蓄,常用转喻手法,以风、花、雪、月、丝、网、头发、眉毛等来表达爱情的阴柔之美。例如: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美眉代表漂亮的姑娘,青丝代表美女。

讲英语的人们在表达爱情方面更大胆、直接,且富有阳刚之气。讲英语的国家的人们更喜欢用太阳、火和战争来表达爱情。现在中国人也开始借用西方人所用的太阳、火和战争来表达爱情。例如:爱情的火种,爱的暖流。

(五)受中医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国人更喜欢用身体部位来描述爱情

在英语中,用身体部位来描述爱情时大多只用heart和eye。受中医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国人更喜欢用身体部位来描述爱情,除了用心和眼描述爱情之外,还用肠、肝、肺、血等表达。转喻在汉语中的爱情隐喻性表达方面用的更多。例如:情肠;我的心肝宝贝;没肝没肺的家伙。

(六)汉语中的爱情表达与中国的历史典故和传奇故事有关,英语中的爱情表达跟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和圣经有关

汉语中的爱情表达与中国的历史典故和传奇故事有关。中国的历史典故和传奇故事反映了中国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例如:“糟糠”源于宋弘的故事:汉湖阳公主看中有妇之夫宋弘,要招之为驸马,但他宁愿杀头,也不愿抛弃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结发”源于中国古人的婚俗,人们在婚礼上把新婚夫妇的头发各剪下一缕并绑在一起,以表同心并祝福他们的婚姻能够长久;“秦晋之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结盟修好的故事,后来人们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等[6]。除此之外,还有“鹊桥”、“琴瑟和谐”、“檀郎谢女”、“天仙配”、“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在英语中,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和圣经有关的爱情表达有“She was hit by Cupid’s arrow”。Cupid是爱情的象征。在古希腊神话中,丘比特是一个顽皮的、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会使他们深深相爱。

四、结论

隐喻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情境和文化知识之中。隐喻在认知上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对爱情隐喻的认知会随着个体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中英两民族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所以在爱情的隐喻性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上差异。这些差别主要是从具体方面来讲的。对中英爱情隐喻的理解和表达,文化背景知识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把英语学得更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2]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Langack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M].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

[4]文旭,徐安泉.认知语言学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5]王聪会.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4).

[6]王群.概念隐喻在中英爱情表达中的异同[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On the Cultural Contrast of Love Metaphor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YINHua-ling1,ZHENGZhi-jin2
(1.Institute of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550018,China;2.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 of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ve metaphors ofChinese and English from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in order to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and the cause in their differences.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is the cause of different metaphoric love expres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gnitive perspective;metaphor;love metaphor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cultural context

H15

A

1008-178X(2012) 05-0054-04

2012-02-12

贵州师范学院院级课题(2010YB09)。

尹化玲(1980-),女,山东潍坊人,贵州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从事认知语言学及语用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隐喻事物
美好的事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奇妙事物用心看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