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分析

2012-08-15王文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思想工作高校辅导员

王文莹

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分析

王文莹

摘 要: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就业压力、生长环境差异带来的人际交往困惑,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高校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高校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做好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要准确而科学地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其次,正确分析和认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从而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推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在其工作上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思想工作

王文莹/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福建福州350002)。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逐渐多元化,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以及自我价值的同时会出现一些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在校大学生是高校为社会储备的新鲜血液,而其作为年轻群体更容易受到多元化潮流的冲击,这就导致学生的思想复杂多变,心理压力随之加大,心理疾病以及极端事件的发生情况也不容乐观。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全能骨干,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素质、就业教育,还需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消除负面情绪,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这与心理咨询人员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运用心理学及其他相关知识技巧,帮助当事人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困扰,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服务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重视心理学知识的运用,通过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为四项理念主导,其分别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此四种理念的主导,秉持着科学发展观的方针、路线,使其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完善自身素养[2]。

目前,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采用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和辅导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遵章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则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且适合学生的课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评价体系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道德行为社会化的外化教育,虽然有针对性,但是存在灌输原则,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思想交流上容易出现隔阂甚至障碍。

二、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

心理咨询指的是受过正规教育且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人利用心理学知识以及各种方法对来访者进行交流、聆听,对来访者进行疏导启发,从而解决其心理问题,促进其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3]。心理咨询从其内容来看,应当包括学习、生活、道德修养、恋爱、就业等。高校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最主要的任务是心理咨询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能够及时运用心理学及其他相关的知识技巧,帮助当事人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困扰,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培养他们拥有乐观的心态,健康成长,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疏导排解,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压力以及心理问题的无处释放与积累,学生的情绪就会变得不稳定,甚至会出现“暴走”情况,酿成悲剧。因此,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开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剖析自我,从而找出引发问题的最终原因,再根据问题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在心理知识的专业辅助下采取有效手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异同点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的相同点

1.服务对象相同。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咨询师虽然运用不同方式方法,但共同为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思想问题而进行努力探索。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高校学生都是他们的服务对象。

2.目的相同。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咨询师最终达成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思想问题而进行工作的。辅导员是通过策划各种有效的校园活动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活跃校园气氛、配合教学工作,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自信乐观、自立坚强的人才[4]。而心理咨询是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克服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使其走出心理阴影,阳光自信的面对生活与学习,最终帮助学生成为心理素质良好的合格人才。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的不同点

1.主体与目的不同。学生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关系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去求助心理咨询师的基础上的,这个交流的信号是从学生发出的,学生是处于主动地位的,他渴望通过交流来达到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目的。而对于辅导员来说,多数情况是他们在发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时,就会主动找学生进行交流,想要通过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

2.受众心理取向不同。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会从来访者的角度考虑,尊重来访者的想法,根据来访者的需求和本能发展需要,帮助来访者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自己构建良好的生活模式。因此,学生在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时,会向心理咨询师敞开心扉,主动地把自己的问题、困扰、矛盾说出来,寻求咨询师的专业指导,然后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逐步克服解决。而辅导员又称政治辅导员,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借助教育和活动的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引导,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由于辅导员与学生在教育背景、成长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两者在交流时会存在隔阂,如果不能建立一种和谐良好的关系,那么这种交流就不能够取得解决问题的成效,甚至会导致学生感到惧怕,因而回避辅导员。

3.采取方法不同。辅导员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一种是理论教育法,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是采取理论讲解、逻辑论证、思想传播、榜样力量等进行说理教育,强化行为习惯并内化;一种是通过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政策组织各类活动,如举行宣讲会、召开主班会,使学生认清形势,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心理咨询师则依据价值中立原则,站在中立、客观的立场上,尊重、接纳来访者及其人生观、价值观,对来访者的思想及行为不以道德标准来做任何评判,不强加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来访者,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与精神分析等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分析

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由于扮演的角色不同,在工作中往往会产生角色冲突,但两者的关系也并非绝对冲突。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结构学说”最能够说明辅导员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关系[5]。冰山结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心理活动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部分组成,人的心理活动好比一座冰山。浮在水面的冰山山尖即意识,立在水下的巨大山基即潜意识。意识是浮于水面的,是显而易见的、易被觉察的。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夹着的一小部分精神活动即为前意识。前意识得东西可以召回到意识中去,也就是说,前意识中的经验观念暂时不属于意识,但是随时能够被回忆起来,进入到意识中去。将前意识比喻为深潜水底的山基是由两层含义决定的:其一,人们对于自己所作出的一些行为并不能真正地意识到它的真正动机和原因;其二,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还是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也就是说,前意识、潜意识是深埋心底的部分,难以进行挖掘。在平常的活动中,人们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者是保持平衡的,在这个平衡中,还存在着前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转换,但前意识部分的东西却很难转化到潜意识中去。

由冰山结构学说来解释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即辅导员平常帮助学生所解决的一些问题就是意识的,浮于水面的,显而易见的,常规性的问题;心理咨询师虽然也会帮助学生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但它更多的、更重要的是去解决那些深埋水底的潜意识的问题[6]。在这两类问题中,深埋水底的属于人内心的潜在的问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去挖掘,进而解决问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咨询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中是两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部分。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是劈开冰山的人,心理咨询人员所扮演的角色是融化冰山的人,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倘若没有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有些生活学习方面的实际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但倘若没有心理咨询人员专业深入的挖掘,有些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也是无法解决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咨询其实也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

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程中,辅导员平时做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地解决浅层次的实际问题,这样心理咨询师才能够集中最大精力去深层次的挖掘潜藏在学生心底的,甚至是演化为心理隐患的问题,然后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走出阴影,加强自信。因此,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事业中,只有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与支持,才能更加彻底、更加有效、更加全面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将高校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做得更好[7]。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37

[3]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

[4]刘永强.论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理论导刊,2007,(10):77-78

[5]王兴东,李慧,李佳.论高校辅导员在心理辅导中的原则与方法[J].知识经济,2010,(22):68-69

[6]方婷,王尧骏.张启鹏.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能力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4):115-116

[7]徐勇,韩柏.不同高校毕业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103-104

中图分类号:G641

B

1671-6531(2012)12-0015-02

:贺春健

猜你喜欢

思想工作高校辅导员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职工思想工作的改革途径
团青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分析
运用观察法获取对象思想信息技巧探微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金公司成立过程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发挥网络优势 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