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动力的制度条件
2012-08-15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 昕
一、引言
很多经济学家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斯密的理论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而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遇到了重重阻力。韦森在他的《从哈耶克“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看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一文中指出了斯密动力形成的社会条件,并进而从财产的法律制度在资产形成和市场运行中作用机制的分析视角,探讨了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机制形成的制度环境问题。但其并未结合某个国家的状况,举出斯密动力在哪些制度条件下不能成立。黄宗智在其文《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中总结了斯密的理论在中国华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成立的原因,但并未单独从制度的角度解释这些悖论。本文将结合黄宗智所述的华北及长江地区的小农经济,从制度的层面来分析斯密动力未能实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叙述所有权的建立,这一斯密动力制度条件的传导机制。
二、斯密动力
在谈及斯密动力的制度条件之前,首先要回顾一下斯密动力的由来。其实,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长期未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关注。一直到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林·杨格在他就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F分部主席一职时,发表了《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修正并发展了“斯密定理”,并将其视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是最有阐述力并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斯密定理才得以重现。
(一)斯密定理。斯密定理论述了促成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模型,即市场规模扩大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加强,进而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最终实现经济的增长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增长取决于市场规模的扩大,或者说是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
斯密定理的具体含义是,只有当对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实际出现和存在。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反过来说,如果市场范围没有扩大到一定程度,即需求没有多到使专业生产者的剩余产品能够全部卖掉时,专业生产者不会实际存在。“通过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即被称为“斯密定理”。概括来说,斯密定理就是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假说。
(二)杨格定理。在斯密定理之后,杨格对其做了进一步的扩充。杨格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分工促成市场规模的扩大,并且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市场上,商品的供给价格降低,从而使需求增加,这又反过来促使企业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工,从而提高产量。
(三)斯密动力。结合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可以看出,斯密动力所叙述的就是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这一规律。从深层次来看,斯密的假想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是由市场推动的。专业化的资本积累的发展是由自由贸易所促进的,城乡商品交换推动下,城市进入螺旋形的现代化发展。
三、斯密动力的反例
斯密的这一设想在英国得到了相当程度地体现,从而获得了有力的历史证据。从黄宗智所论述的华北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农经济来看,斯密所想象的情况在明清时期果真出现了,人口过剩的问题便不会存在,劳动力会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根据自由竞争市场的逻辑而达到最合理的使用。
黄宗智将这一悖论归为以下两个方面:
商品化与近代化没有必然联系。 从斯密的理论可以看出,商品化与近代化有着必然联系。然而,华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商品化蓬勃发展与小农生产停留于糊口水平两个现象同时发生的悖论。下面,将主要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制层面,意识形态和文化层面,国家体制和所有权机制等的方面的原因。
(一)人口压力。与“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相联系,人们认为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产量与劳动生产率会同步发展。在斯密所熟悉的英国确实如此,因此,他没有把产量与劳动生产率加以区分,并未考虑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可能。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人口过快增长是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动因之一。
从法制层面来讲,人口增长是因为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法的实施,取消人头税,政策制度好,因此人口激增。具体来说摊丁入亩就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按照田亩数来征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从意识形态层面的角度来看,农民追求的绝不是平均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和较高的生产保障。但是,在缺少土地、资本和外部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农民家庭拥有并可以控制利用的只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为了维持家庭消费需求,为了增加一点点产量,其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增加人口以扩大生产也成了必然的选择。
人口压力和商品化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对小农分化的基本过程起着双重的作用。人口增长,一方面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另一方面,它通过分家制度而妨碍大规模农场的形成。
然而,自耕地面积的扩大未能赶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还是源于人工的投入。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促成了商品化的蓬勃发展。此外,反对妇女外出受雇文化的存在,使得占主体经营形式的家庭式农场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主要表现为,家庭式农场倾向于采用机会成本更低的妇女和儿童作为辅助生产力,他们的生产效率要明显低于一般男丁的劳动生产率。加之家庭式农场的独特性质,农场主不可能轻易地解雇或聘请劳动力,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小,造成了其劳动生产率的降低,致使小农生产依旧停留于糊口水平。
(二)市场不完善。市场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村庄的闭塞性方面。革命前的自然村,既不纯粹是形式主义推想中的面向市场的单位,也不纯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阶级对立的单位。它同时是一个散沙式的街坊、分层化了的社团和闭塞的共同体。这种闭塞性,阻碍了村与村之间商品的交换,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
(三)封建剥削。本文主要考虑封建剥削对农民土地产权的影响。作为制度变量的产权在决定人的行为和经济绩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很显然,如果一种产权安排能使人们付出的努力与他应得的报酬相一致,则他的努力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如果某种产权安排下人们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报酬之间是离散的,其努力供给量就越小。因此,不同的产权形式终究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效果。
中国贫农的苦难处境,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半无产化与短期的灾祸之间双重压力造成的。一个已经在生存边缘挣扎的贫农,很容易因水灾或旱灾造成的庄稼歉收而被迫负债,甚至于典卖土地。一旦如此,本已贫乏的收入,便因新的债务和地租而更加缩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极少有希望赎回土地而恢复原状。地租等封建剥削使得土地以及农民的报酬更多的流向富农阶层,农民付出的努力与他们所得到的报酬是离散的,但迫于生存的需要,农民的努力程度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再加之以分家制度的影响,这一代的富农,在经过几次分家后,人均土地不断减少,甚至在10亩以下也会不可避免地成为贫农。在这种体制下,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事实上,这一时期也是经济停滞的时期。
综合上述三点原因,可以看出,商品化与近代化之间的脱节存在着深层的制度原因。各种因素的交织使得中国当时的小农经济未能获得质变性的突破。经营式农场占整个农场类型的比例依然很小,规模也受到了限制,大都在100到200亩之间。商品化的发展未能带来斯密所说的现代化的发展。
四、斯密动力的制度条件之一
上文中叙述了斯密动力在中国某些地区不成立的现实。那么斯密动力在何种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那,下面将结合德·所托《资本的秘密》一书介绍斯密动力的制度条件之一,即所有权的建立。
德·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中指出,尽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拥有财产,但对这些财产的保护是非正式的,对产权的界定也不明晰。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融资困难,资产无法转化为资本,因而阻碍了发展。只有当合法的所有权机制得以建立,资产才会转化为活跃的资本,人们才能自由的进行交易,市场规模也会因此扩大,斯密动力的传导机制才可能实现。
五、总结
本文从回顾斯密动力开始,讲到了斯密动力不成立的一个实例,并分析了其中的部分制度原因,进而谈到了斯密动力的制度条件之一,即所有权的建立。在分析斯密动力未能成立的制度原因时,此处是从悖论的角度加以叙述的,还可将制度进行分类,并从制度的角度进行更细化的解释。
1.黄宗智.1991.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近现代中国,3。
2.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3.克里斯托弗·伍爵夫、德·索托.2003.《资本的秘密》的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
4.李成贵.1997.论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及其效率水平,中国农史,1。
5.韦森.从哈耶克.2006.“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看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东岳论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