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的发展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2-08-15于涛
于 涛
(华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237)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交际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网络化时代。经 Email、BBS、ICQ之后,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log开始出现,“Weblog”一词不断出现在现代人的交际用语中,并经历着不断的“更新”。
一、1990年代中期至2004:“Weblog”译为“博客”阶段
Web即互联网,log指航海日志或飞行日志。Weblog就是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可被翻译为“网络日志”,简称为“网志”。它是1997年12月由Jorn Barger首次使用的。在他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上出现了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1999年,Peter 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2002年5月17日,Peter Merholz在题为“词汇游戏”的帖子中回忆道:“我一直很喜欢词汇,喜欢一遇到生词就钻到词典里面。我喜欢词汇游戏,词源学更是有趣。没有想到这种爱好居然产生了影响,大约1999年4月或者 5月(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页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 weblog发音为wee’-blog,或者缩写为 blog’。我也没有多想,就把这个词汇用进了我的帖子中,后来大家发邮件也开始使用。KeithDawson把blog收进了‘行话查询’中”。[1]虽然在大陆早些时候或者台湾等地,对此概念的译名不尽相同(如“部落格”、“部落阁”、“部落客”、“型录”等等),但最广为人们接受的还是“博客”一词。该词最早是在2002年出现的,“奇怪的是,博客有了中文名字,并堂而皇之地进入中文网络世界,被上纲上线为‘博客文化’,还是方兴东、王俊秀近日推出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这是国内第一个阐明理论、旗帜鲜明走博客路线的网站。”[2]
Weblog具有传播范围广、内容庞杂的特征,“博”能较好地传达出这个意义,同时,它又吸收了“客”作为后位成分,形成了新词“博客”。“客”作为类词缀,是网络世界的新宠,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类人。因些,“博客”可以指写作或拥有 Weblog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博客”应该和英文的“blogger”对等,指写作或拥有 blog的人,但现在“blog”也可译成“博客”,指网络日志;同时,这个词还兼有动词的用法,指在博客的虚拟空间中发布文章等各种形式的过程。由上可见,除第一种解释外,后两种用法中,“某一类人”的语义特征已经脱落,“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客”的语义特征已经泛化,成为一个真正的后缀,并具有一定的能产性,稍后形成的“叨客”、“推客”中的“客”的用法当来源于此。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Weblog最初有几种译法,如“网志”、“网录”;随着blog的流行,人们又创造出“部落格”、“部落阁”、“部落客”等词,相比较而言,“博客”最为传神,最为上口,好记易懂。“网志”、“网录”是意译,“部落格”、“部落阁”、“部落客”是音译,而“博客”是音译加意译,体现了翻译的“信、达、雅”,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它逐渐取代了别的词语,成为最为大家接受的新词。伴随着使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客”进一步虚化,并助推了一批新词的产生。
二、2004至2009:“微博”的兴起
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博客出现了,这样,带动了一批新词的出现,如“推特”系列和“脸谱”系列。
“推特”即“Twitter”,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这是鸟类互相沟通时发出的声音,会让人们联想起人们喋喋不休、细碎而尽情交流的声音。它是blogger.com的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于2006年3月在旧金山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里推出的Twitter服务,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实时的信息发布,还能用线上和线下(如发手机短信)的数百种工具更新信息,有助于人们就像群飞的鸟那样毫不费力地交流。很快在网络上就刮起了一股Twitter旋风,这个词伴随着网民的追捧也流行开来,“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Twitter一词已经获得学术界认可,它将被收录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出版的 30周年版《柯林斯英文词典》中。据报道称,Twitter一词将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其中名词的释义为‘一个网站名称,人们可以在该网站上发布有关个人现状的短消息’,而动词的释义为‘在Twitter网站上编写短消息’。”(腾讯科技网 2009年 7月 6日)“Twitter”最初音译为“推特”,同时还有一个谐音词“替我爱Ta”,拼音为“tiwoaita”,它也可意译为“即时博客”。受到“博客”一词的影响,“推特”还衍推出了“推客”的形式。此外,还有“叨客”一词。“叨客”含有“唠唠叨叨”的意思,和“Twitter”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翻开当时的各大主流的中文报纸、杂志,无不在探讨Twitter这种新型的社交平台,当时的Twitter用户即中国第一批使用微博客的代表。但由于网站内容管理等诸多因素,2009年中期Twitter的范围受到限制,最终由于使用范围的因素,Twitter及其系列新词在短暂流行之后,就退出了流行语的行列。
相似的情况还有“脸谱”系列。“脸谱”即“Facebook”,是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于 2004年2月4日上线。从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间,该网站在全美网站中的排名由第 60名上升至第 7名,它还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上载八百五十万张照片。在台湾它译为“脸书”。“脸书”是直译,“脸谱”是有中国文化符号特征的东西,是旧词赋予新义。类似的网站还有Buboo和Plurk,它们分别被音译为“巴布先生”(或“叭噗”)“噗浪”。但以上这些新词在大陆均昙花一现,也和它们的使用范围不普遍有关。
在“推特”和“脸谱”之后还出现过“滔滔”、“嘀咕”、“叽歪”、“饭否”等类似今天的微博客网站,但“微博”这一名词的正式出现是在2009年8月份,由当时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首推,即“新浪微博”内测版,从此以后,“微博”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2010年,“微博”一词被收入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成为已经进入大众语文生活的新词语。“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字数不多,常被限制在140字左右,是一种小型、迷你型博客。它规模小,分布范围广,可使用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因此,也有人把它叫成“迷你博客”或“米聊”、“微信”,但这些词都不如“微博”的使用范围广,这是因为从最初广泛接受的博客概念过渡到所有人都能发言的微博客,二者的结合非常自然。因此,“微博”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欢迎,并迅速流行起来。同时,还衍生出了系列新词:
微生物:微博玩家;
博士:微博两年以上;
博导:微博上宣扬道德的;
微哥:写微博的哥哥;
波妹:写微博的妹妹;
菠菜:微博的菜鸟;
波浪:微博色男色女;
波霸:排行榜上的红人;
博美:微博美少女;
晨博:凌晨就开始织围脖的;
微软:微博上写软文的。
“微博”中的“微”具有“短小、快速”的语义特征,可从词组里抽出类化,形成类词缀,并具有较强的组词能力,如“微阅读”、“微时代”、“微信”、“微电影”等。
三、2009至2010:微博的本土化进程
“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是随心微博首页带着调侃意味的宣传语。2009年8月27日,随心微博开始了微博产品测试。不到3个月,已经吸引了包括明星大腕、企业机构在内的众多用户体验使用。“今天,你织围脖了吗?”更是成为时下网络流行语。“围脖”就是微博的谐音,这两个词可以通用,如:
中国最大的两个社交网络运营商新浪和腾讯都预测在未来数月内将有更多的外国人和外国机构在中国网站上开始“织围脖”。(新浪网2011年11月24日)
笔者辗转联系到他,他告诉记者最初开微博并没有想要招揽客户,仅仅是为了记录工作中的点滴感悟,并多交一些业内的朋友,织.微.博.主要是织点人气。(新华网2011年6月23日)
日前,一种新的交易开始在淘宝网上涌现,那就是一些卖家开始在网店内批发“围脖”粉丝,号称买家只要花钱就可以购买到一定数量的粉丝,享受到和名人一样的待遇。(新华网2010年5月25日)
“微博”演变为“围脖”体现了外来词的本土化的过程。演变的过程中使用了谐音、比喻的修辞手段。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新词具有亲切、轻松的特征。和“微博”相同的是,围绕着“围脖”也产生了一系列新词,如:[3]
织(戴)围脖:指更新博客。
织男、织女:指热衷于写微博的男性和女性。
脖主:即微博的主人。
脖友:指建立在微博基础上的朋友。
脖领儿:微博中的“领袖人物”,微博关注率、点击率双高,粉丝众多。
微波炉:如微波炉般把一些“半成品”放在炉里“加热”一番,便有“翻新猛料”爆出。用来形容微博标题及文字吸引眼球、颇具煽动力。言辞哗众,语不“雷”人死不休。
脖梗儿:微博中的“刺儿头”,微博文字以讥讽、拍砖、恶搞等为主。
铂金:含金量颇高、很有名望的微博客。
长脖鹿:微博文字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着眼点高、观点独到。亦指自命清高、俯视其他博主。同时有“脖子伸得很长,专窥探别人的隐私”的意思。
伯爵:微博中的“贵族”,多为知名人士以及各行业里的“专家”等。
老伯:微博的先行者。
漂泊:微博一族中的“散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飘忽不定。也指以“转载”他人文章为主的微博,内容多为“舶来品”。也可指外观漂亮的微博。
泊位:微博中虽够不上“老伯”、“伯爵”、“脖领儿”式的人物,但也算“有一号”的,占有独特的一席之“位”。
薄荷糖:微博里语言特色、内容形式都很具个性的微博。
围脖围团:畅享新鲜生活方式每一天。即每 24小时,推出一款生活消费团购。内容涵盖:餐厅、影剧院、酒吧、美发美体、KTV、SPA、夜店、户外运动、旅游、体育赛事,音乐会,体育健身等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所。
此外还有“围脖作坊”、“散户围脖”、“白领围脖”、“新浪围脖”、“围脖潮人”等等。
“围脖”作为新词出现后,它原有的意义并没有消失,它还有温暖的语义特征,而 micrsoftblog正是一种对生活的分享,感觉像围脖一样温暖。因此,“围脖”比“微博”更形象,更幽默。两个词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语体特征。几大有影响的门户网站都使用“微博”这一名称(如新浪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而“围脖”在口语里更常用。
四、结 语
一般来说,新词产生并被言语社团接受,需要受到以下一些因素制约:一是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二是产生途径的简洁性和经济性。所以有的新词因使用范围的局限被淘汰,退出了词汇系统。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来词“Weblog”传入中国后,最初有不同的翻译方法,随着“Weblog”变化为“blog”,汉语也随之调整了词汇系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系列新词,但最终“博客”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最为人们接受的新词。之所以人们这样选择,是因为它更准确、更传神,且简单好记。随着“博客”形式的多样化,而在“博客”基础上产生的新词“微博”逐渐流行开来。
当然,新词进入词汇系统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微博”演变为“围脖”得到印证。除此而外,现在还出现了混合嫁接的“围博”一词,兼具“围观看博客”的语义特征。如苏州广电总台第一房产首个网络房产谈话类节目就命名为“围博”。由此可见,本土化后的“围脖”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个词是不是能为语言社团所接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1]Pet er Merholz. Play With Your Words[DB/OL].http://www.peterme.com/archives/000 00205.html.
[2]孙坚华.weblogger——博客论
[DB/OL].http://www.blogchina.com/ 2002-08-30.
[3]以下新词摘自百度百科“围脖”词条[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