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
2012-08-15曾小燕
○曾小燕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50)
一、供应链金融的起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生产分工逐渐从企业内部的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转化为不同企业间的产—供—销专业化分工。正是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体系中,大批中小企业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建立了供销合作关系,获得了大量的商业机会。但是,生产分工增加了交易环节、贸易规模和频率,进而增大了资金的需求和相应的成本。而核心企业因其处于供应链上的核心地位,往往通过不平等的贸易条件,将资金占用和财务成本转移给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供应链的末端,受核心企业的挤压更为严重。根据传统的银行信贷实践,这些资金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属于高风险客户群体,根据风险定价原则,需要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甚至可能会因为银行的信贷配给而根本贷不到款。然而由于上游供应商决定着核心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下游经销商决定着企业产品的销售,因此核心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经销商的销售能力,而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经销商的销售能力又离不开作为“金融血液”的银行资金的支持,为了提供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核心企业有必要为上下游配套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一背景,供应链金融指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以企业商品交易项下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和存货为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提供的融资服务,其目标客户群主要为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
二、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出现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银行出现的产品,如存货抵押贷款。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中小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凸现,迫使其持续创新,使得存货融资业务在我国逐渐成长起来。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有了大量实践,一大批融资难的中小型企业获得了银行资金的支持,而银行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主体,向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拓展了业务渠道。
目前,在我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典型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大体可以分为预付类、库存类、应收类。预付类模式解决企业采购环节所需的资金问题,典型的有保税仓、订单融资。如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核心的油品贸易链,从源头来讲每笔贸易需要的资金通常在5000—6000万元,对于很多在此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单靠自有资金显然难以为继,不过由于他们都是在跟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资信条件很好的大型企业做生意,从贸易融资的角度来评估,基本上可以保证规避交易环节和付款环节的潜在风险。因此,深发广州分行最早抓住这一机遇,为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提供油品贸易的预付款融资服务,从1999年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家从事油品生意的中小型企业得到了深发广州分行的贷款支持。而随着物流与金融业务的有效整合,预付类融资业务,特别是订单融资业务在我国获得了较大发展。
库存类模式解决企业生产环节库存占用资金问题,典型的有融通仓、仓单融资、存货质押。如2004年,江铃汽车经销商之一济南鲁中江铃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采用经销商库存融资贷款,公司付出融资费用350万元的年贷款利息24.16万元,而融资350万元带来的毛利为342.74万元。由此可见,库存融资给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助力相当之大。又如2010年4月,四川省射洪县超强肉类食品公司急需资金投入经营,但因该企业固定资产不足而存货较多,无法提供抵押物。针对超强食品公司的现状,射洪县联社创新性地采取了以存货质押的方式,让该企业以库存货物为抵押进行贷款,为超强食品公司发放贷款480万元,解决了公司生猪收购困难,保证了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应收类模式解决企业的销售环节买方付款账期占压资金问题,典型的有应收账款融资,如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如海尔可以发货后10天之内拿到客户的回款,对比之前未采用这项业务的120天,缩短了整整12倍。又如,贷款是华为海外拓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2004年,华为将应收账款转让给国开行,以获得贷款。国开行协议在未来5年内向华为提供100亿美元融资额度。华为则正是将1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基本上用于海外战略推进中的出口和提供买方、卖方信贷,帮助其拓展海外市场。另外,鉴于是对应收账款十分专业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来帮助管理,海尔的风险降到了最低,亦实现了零风险的海外增长目标。
三、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出现的问题
从供应链金融的阶段性发展来看,我国供应链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由于我国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供应链金融,特别是具体到供应链企业运作层面的发展面临如下问题:第一,虽然银行方面已经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方面的业务,但是大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经验上的总结以及理论上对企业融资行为的统一引导,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仍不是很熟悉,有些企业虽然知道该业务,但本身已有较为熟悉的融资渠道,故不愿意尝试新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第二,由于我国供应链管理起步比较晚,使得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观念比较薄弱,如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成员的管理缺乏制度化的手段,导致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对核心企业资信的引入缺乏利益激励,同时成员企业由于对核心企业的归属感不强,也导致了基于供应链的信誉链效应降低,使得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增大,这就使得银行可选择开发的供应链条有限,业务开展较慢;第三,虽然我国已新颁布了《物权法》,在动产担保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由于法律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的问题,动产担保物权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实践中仍存在种种不确定性,造成银行资金回收困难。
四、我国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
首先,能够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据2008年国家商务部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的就业岗位达75%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实践中商业银行仍然是“想贷不敢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信用级别低,可用来作为抵押品的固定资产普遍较少。但在现实中小企业运营周转过程中有相当规模的动产,如原材料、产成品、应收账款等,这些动产滞留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占用资金分散、资金量大,但发展贷款业务的市场和潜力大。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与世界银行合作的研究报告,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产50%以上是以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形式存在,其中应收账款3276亿元,存货为30326亿元,而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设计不同的业务模式,将应收账款等动产盘活为动产抵押物,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将大大缓解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其次,能够转变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式。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25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然而,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其行业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一些基础性的物流业务,如仓储、运输等,其利润率下降到平均只有2%左右,已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因此,物流的主要利润来源必须转向各种增值服务。而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物流企业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以及物流外包的趋势,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客户的物流环节扮演独立管理人的角色,这种角色正好为银行提供了供应链金融代理人的理由。如中远物流依托中国远洋集团的良好信誉和业界声望,与深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十三家银行结成了战略联盟,积极投身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有潜力的客户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参与到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来,获得增值服务。在中远物流的示范带动下,中外运、中储、中海、中铁等国有大型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类似业务。
再次,能够为我国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我国银行业而言,经营特色不明显,目标市场高度重叠的现象非常普遍,存贷差仍然是主要的利润来源。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脱媒、市场利率化趋势等宏观形势的转变,使得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市场日渐萎缩;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不断进入,使得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银行若不及时改善传统的经营模式,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供应链金融作为银行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已成为很多国外银行的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不仅解决了供应链中流动资金的缺口问题,提高了整体的运作效率和协调能力,而且在无形之中扩展了银行业务,并培育了忠诚的客户群体。
最后,能够促使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把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一五”经济工作的主线,而供应链生产方式的转变正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内容之一。然而,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归属感不强,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一方面,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以供应链交易项下的业务为对象,对围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将使中小企业依附所在链上的核心企业,从而加强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形成稳定可靠的信誉链条;另一方面,由于信誉链条的形成使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边际信誉度”被提高到同一水平,金融机构可将以此水平作为贷款业务的依据,对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将加大其对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投入,使得作为上游供应商的中小企业供应能力增强,作为下游经销商的中小企业经销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使核心企业的最终产量获得提高,最终使得整条供应链得以全面提升和发展。
[1]余剑梅: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济纵横,2010(3).
[2]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胡跃飞:供应链金融——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J].我国金融,2007(22).
[4]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