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012-08-15田新山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田新山

(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综合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发突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各类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660万人,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680万人。一方面,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遇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部分企业融资、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企业对大学生的需要呈下降趋势,加之就业结构不平衡,高校就业形势呈现越来越严峻的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所导致的难就业问题也是当前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多层次、多地域的就业市场,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价值实现、考核面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没有足够的了解,缺少经验,往往导致掌握相应知识和技术的大学生与就业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无门,造成人才的流失与浪费。

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针对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无法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服务,而且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缺少相关意识与服务职能。同时,当前中国社会的就业服务机构,对大学生所掌握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缺少了解,未能形成高校、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大学联盟的机制与氛围,造成大学生走出校门后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当前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突出矛盾,厘清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体系建设,还是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大学生通过进行自我剖析,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而当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问题。

(一)职业规划缺失,就业目标模糊

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对于大学职业教育的忽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未来的就业目标模糊。首先,目前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目标没有明确的规划,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只是随波逐流,没有认真地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目标、职业定位进行规划。其次,大学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将城市、待遇作为职业选择的参数,没有将职业目标与理想、兴趣、专业、潜力相结合,就业盲目,为追求较高的待遇频繁地更换工作。第三,由于就业目标模糊,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提高实践能力缺乏认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弱势方面,因此,难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1]

(二)缺乏自我评估,职业定位不准

自我评估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起步环节,能否客观、全面、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估是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估往往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大学生多侧重于对自身兴趣、特长、爱好,或者自身缺点的评估,而对于情感、意识、接受挫折的能力、未来从事职业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缺少评估。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的主要类型有两种:要么是过高地肯定自己的能力,而对自己的缺点认知不足,最终造成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着眼于大城市、大企业和大机关,非北上广不去,非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不进,对收入、福利、地位要求过高,职业生涯规划不切实际;要么就是过于自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就业目标选择过低,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不能做到人尽其材。[2]

(三)职业目标不明确,忽视对未来从事行业的考察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奋斗目标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在高中阶段,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成为学生努力的目标。但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不甚明确,至于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无从淡起。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选择兼职、考取各种职业资格与技术证书等作为自己的目标,但这些措施只能为自己积累就业资本,很多人并不能将学习和实践与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相结合。根据专业机构的调研,近一半的高校毕业生对于准备从事的行业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对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知之甚少。

(四)就业准备不充分,缺乏求职、择业技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事制度的改革与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合理就业越来越重要。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学生往往对就业准备不足,对自己适合做什么职业、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否准备长期从事这一专业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大学四年中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很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往往是在大四时才开始规划,临时抱佛脚,不能掌握较多的求职技巧与择业技术,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不甚了解。而能够及早地多渠道地了解就业信息,能撰写优秀的求职简历,对于大学生最终求得满意的就业岗位,实现自己的就业规划是十分有益的。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问题的成因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既有高等院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受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高等校院的就业指导缺失,专业性、针对性不足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高校应当肩负其重要的使命,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遇到的问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但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领域还存在诸多不足。

1.就业指导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使用的教材大多内容陈旧,其中大量的篇幅是大学就业指导的相关概念、理论与历史沿革,缺少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已有的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无法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需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缺失,教学效率不高。

2.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不足

首先,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而产生的。高等院校中从事就业指导的人才极度缺乏,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专业的高校也是寥寥无几,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少专业化的老师。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不足。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和理论教学的层面,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疏导和资源等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环节缺失,甚至有些高校至今未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大学生在遇到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时,得不到专业的咨询与指导,无法正确地设计、定位职业生涯目标。[3]第三,当前高校中缺乏专业化的职业评测工具,对职业教育的效能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估。

3.高校缺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性、连贯性的指导与帮助

大学生的职业生崖规划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会随着大学生知识、能力、视野的变化而变化。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教育应当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始终,从入校起就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目前许多高校只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展相应的就业教育,主要是在大四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者开展就业指导讨论,进行一些政策方面的宣讲,发布相关就业信息,没有真正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具体指导,就业指导服务缺乏理论性与系统性。

4.高校对就业指导认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

当前高校已经普遍设立了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所处位置仍是边缘化的,总体重视不够。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学校对于就业指导的物质保障严重缺乏,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投入均无法满足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的需要。

(二)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就业观念是影响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就业观念的落后与狭隘导致大学生就业思路跟不上时代发展。首先是自身就业的定位往往与实际脱离,就业的目标较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向通识化教育发展,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却未能随之而转变,大城市、公务员仍是大学生就业的首先目标。其次是“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往往希望一步到位,从事自己喜欢又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模式早已经从“国家计划分配”改为“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想一劳永逸地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存在这种心理的大学毕业生碍于面子,往往迟迟不能就业,人为地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第三,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专业一定要对口的观念。中国高等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性教育,学科门类清晰,大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专业学习,逐步了解并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希望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贡献于社会。但高校专业的划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差异,很多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是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某一专业知识。所以大学生不必过分拘泥于专业的选择,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综合素质,宽口径地选择就业行业,提高就业成功的几率。

三、当前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在分析其成因的同时,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学体系,对提高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水平与指导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个人规划与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能仅仅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探索。但是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只有大学生个人充分发挥主动精神才能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主要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定位。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信息和知识,确定和描述自身职业倾向、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的活动。通过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社会就业指导组织的参与和帮助,借助于心理测试与咨询的方法,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了解自己的专长与技能,分析自己的不足,预测自己在未来职场中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估,树立合理的、正确的就业观念。其次,主动提高自身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大学生应当根据自已的职业生涯规划,既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要有侧重点地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做到全面发展。[4]第三,从入学伊始大学生就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根据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从知识到心理逐步适应未来就业的需要。例如,大一年级侧重于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大四则重点专注于职业准备,积极参与就业、创业讲座,预习或模拟面试,熟悉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企业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

(二)强化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很多高校开设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但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没有普遍设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并未列入教学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首先,应当制定科学合理、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将就业与职业生活规划相关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根据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其次,编撰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次高等院校规划相应教材,并适时地进行调整。[5]第三,强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与社会、企业的沟通与协作,改革高校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当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相关教师队伍往往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教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环节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需要强化高校与政府、企业人事部门的协同、协作,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三)推动社会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需要多层次、多领域的保障与支持,社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可行路径。一个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体制不应只是停留在大学教育阶段,应当贯穿一个人受教育和就业的整个阶段。通过充分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建立社会化的、综合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未来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方向。

通过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可以扩大服务的人群,使这一体系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大学生,还可以为所有希望得到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人群提供服务,而大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可继续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通过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也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及互补。[6]政府、高校、企业在职业规划方面所拥有的资源与专长不同,所涵盖的受益人群也有所侧重,通过多方力量的整合,既可以强化政府、企业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水平,也可以提高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实践指导能力,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1]梁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现代营销,2011,(12).

[2]韩春枝.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分析与应对策略[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3]高佩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1,(35).

[4]任素娟.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经济与管理,2011,(12).

[5]楼仁功,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6]王珊.大学生职业规划理论与实践[J].才智,2011,(1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