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西部经济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2012-08-15吴玉华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发展

吴玉华

(德阳市科技咨询中心,四川 德阳 618000)

一、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中国西部地区主要指西南五省区市,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地区面积约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到1999年底,西部地区人口约为3.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西部地区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地区山川地理、历史风俗、人文条件的不同,众多的差异性导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利用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吸收外国先进的理念、技术、资金,率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远超西部,东部和西部的发展差距日益增大。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西部地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日益扩大的经济差距不利于中国整体经济总量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利于边防的建设和巩固,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西部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发展,进行西部大发。

西部大开发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提出重要战略决策。但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第二代领导人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对如何认识和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进行深入阐述,这一认识实际上是对推动西部开发和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系统思考的开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1]。“两个大局”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推进我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构想。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考探索,结合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的形势,在经过长期的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抓住机遇,不失时机,果断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1999年3月,江泽民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党员负责人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200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全文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任组长。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正式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帷幕。

(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1999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定。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第一,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西部大开发将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地区合理分工,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后劲,加快西部开发十分必要。

第三,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巩固边防。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的地方,有漫长的边境线。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实行“分化”、“西化”,企图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有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巩固边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西部大开发的成绩和问题

(一)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绩

1.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西部大开发以来,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投入力度,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惠及民生的人畜饮水项目。中央和西部各省区市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投入,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截至目前,仅西藏自治区共建立各类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达4126万公顷,占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26.67%。2007年至2011年的5年来,陕西累计造林2491万亩,平均每年造林500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陕西省森林覆盖率由37.26%提高到41.42%,其“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最新监测显示,近年来青海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7万只以上。

2.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截至2011年底,四川省参保人数达8515.17万,参保率达到96%以上。2011年参合农民受益达9886.06万人(次),受益人(次)实现了三年翻两番。云南省截至2012年5月,全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412.9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282.2万人。年底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后,将惠及全省2500万城乡居民,其中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城乡老年人将达到近500万人。宁夏提前10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惠及400多万农民。2009年,西藏在安排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及购买公益型岗位等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57亿元,这一数字比上年增加了9400万元,增长149.2%。2005年以来,云南共投入廉租住房建设资金20多亿元,建成廉租住房135万多平方米、2.8万余套。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总体布局全面展开,工作体系初步建立,为从根本上解决全省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3.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取得重要进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层次明显提升、方式不断创新、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重庆市2011年实际利用内资达到492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80%。四川省2011年实际利用内资达到7083亿元,年均增长37%。陕西省2011年实际利用内资2820亿元,2012年上半年已达到1853亿元。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现象,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做到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

4.东西互动局面良好。

由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东西部省市共同主办的省际经济合作交流大会2008年3月6日上午在西安举行,来自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代表800多人与会,大会共签订东西部经济合作项目40个,总金额超过250亿元人民币。2011年4月27日,新疆塔城地区赴辽宁省产业合作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沈阳市举行,辽宁企业与塔城地区签订30个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40亿元。此外,双方还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等。2011年11月5日,在由国家旅游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旅游推介大会上,贵州省与广东签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广西广东共同加快推进新建南宁至广州铁路、等级公路通道建设,西江水运等建设。

5.对口支援成绩显著。

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各省市的投入,对口援建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截至2011年12月底,援疆项目已开工1436个,开工率99.2%,基本实现了援疆资金100%到位、援疆项目100%开工的目标。“十一五”时期,全国对口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援藏资金累计达到了75.7亿元。上海对口帮扶云南13年来共投入资金13.54亿元、上海帮扶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成效显著、甘肃深圳携手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8年工作成效显著。

(二)西部大开发存的问题

1.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不足。

西部各省市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原因,生态环境脆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等,使西部地区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旱灾等能力不足。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不足。必须树立环境灾害的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灾难过后更应增强防灾、抗灾的能力,防患于未然。缺乏应激机制,没有制定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科学预案。

2.产业转移还存在障碍。

西部尽管要素成本较低,但产业配套能力差、交易成本高,这就出现了一个集群迁移的转换成本,需要通过各方面努力来降低这一转换成本;人为干预要素价格和税收政策导致的不公平竞争,比如东部工业用地每亩挂牌价可能超过百万,但对于地方希望留住的企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优惠使得企业最终可以用很低的价格甚至是零地价使用土地。另外,财力雄厚的东部地区在税收上往往采取“放水养鱼”的策略,西部地区财政普遍困难,基本上是应收尽收,这也导致西部地区的实际执行税率高于东部。

3.粗放型程度较高。

西部大开发成就更多地表现在规模与数量的扩张上,其开发的粗放性程度还比较高。要形成集约化深度开发、低能耗环保开发、合作型民生开发、宽领域外向开发和制高点前瞻开发的格局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还存在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的产能和企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城市建设模式还没完全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低碳型的城市建设模式转变。

三、新时期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经过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将进入一个形成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加速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几点思考。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西部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部大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是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如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干旱灾害严重、风沙危害蔓延、草场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根据我国的“十五”计划,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完善法规制度;重视资源型产业结构的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强西部林业投资力度,搞好生态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眼长远利益,确保西部发展的可持续性。

2)高度重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

首先,西部地区要加大教育投入,高度重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西部地区的人才。政府应当在教育培训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到人力资源开发中来,形成社会办学的中坚力量,培养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主体,倡导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其次,要积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创新人才机制,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人事制度,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感情”优势,吸引各类精英人才汇集西部,留在西部,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西部大开发与大开放要相结合。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中部、东部地区、国外的合作,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东部地区迅速崛起,形成了资金、管理、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东西部地区的发展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联合与协作。西部地去可获取东部地区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及人才方面的资源,加快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带入到世界经济的潮流中去,西部大开发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发展态势下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与国外经济合作,融入国际市场,引进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互补,使西部大开发成为世界发展的助推力,使西部大开发在新时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09.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