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2012-08-15黄强
黄 强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所,重庆 400042)
谈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黄 强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所,重庆 400042)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不仅是企业自身检验和改进提高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完善运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如果企业能把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理念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之中,不断改进完善各项体系,便可以妥善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并长期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及其职能
内部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有序运行的一切奏效的管理措施,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经营有效性,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在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各级管理者和相关业务活动工作人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能够促使企业科学管理,改善组织经营,实施岗位权责分明,增加企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能够预防并防止舞弊行为,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内部控制是企业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总体内部控制系统包含行政控制、管理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会计控制、经营控制等具体控制系统[1]。
内部审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和配备的专职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采用一定的程序,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鉴证、评价,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一项重要程序。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至关重要部分,是对控制体系中所涉及的各项控制的再控制。据现代控制论原理分析可知,企业内部各项控制是否奏效,必须依赖信息反馈装置来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反馈环节可将各控制执行情况及时报告给控制中心,这样有利于管理者及时补救改正,进而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通过对企业内部所制定的各项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协调性、合理性、经济性、有效反馈性和全面性的审查,以便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严密与否,而严密的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真发挥它的效益,还需要对一系列工作的事实开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审计[2]。
二、加强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裨益及其必然性
视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从制度上来规范一切经营活动,对于所建立的内控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有效性等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和评估是内部审计的重中之重,亦是内审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并针对内控中的薄弱点和失控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深入探讨分析,使其深入贯彻到企业的运行机制中来,搞好企业内部建设,完备企业内部自定的内控制度[3]。
2.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准确。
内部管理审计为价值链上的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形成了重要的质量保障。内部控制审计致力于“持续的改进”,这一体系对一切组织活动能否充分、有效地进行评价测试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计划、组织和财务管理、资源管理等价值链相互紧密衔接运行的质量,也间接推动着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和售后保障等与企业竞争优势直接相关的各项活动质量的提高。管理审计的分析方法客观地、独立地,通过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有效性和妥善性进行审查、监督、管理,并将检验所得的各项指标与标准的业务程序,最佳实务与组织目标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偏差,提出建设性的举措,从而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纷纷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防止舞弊。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发挥的作用,是否实现了预订的控制目标,内部审计是最有效的检验手段。出纳与会计的权责必须严明,严格分离,各尽其职。出纳人员不得涉及包括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等相关工作。不得由同一人全权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所有过程。建立这样的内控出纳责任制是现金实物安全完整的保证,也是防止贪污、徇私、挪用、舞弊,以及多付现金、漏付现金的重要手段[4]。
此外,要制定专门的有关财务章的内控管理制度,如财务印章尽可能分别由专人妥善经管,不能自始至终集中于一个人之手,以免舞弊;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同一人掌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固定资产需及时盘点盈亏情况,不及时查清盈盘亏盘便对资产的流失和无端增加失去了管理和控制。有些离任员工离职时没有将资产纳入交接过程,亦给盘点工作增加障碍,此时,提醒相关负责人弄清原因,并作相应纪录,便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所在。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审计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衡量一个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制约,市场倾向于规模经济,高品质、多品种的产业化结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对企业管理的科学﹑创新并且从严,是一个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过渡的有效途径。严峻的形式要求企业需苦练“内功”,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完备的管理机制和内控体系,控制成本费用,来保证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德隆事件、格林柯尔事件等一系列失败案例的曝光,无疑显示出企业内控与审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经济的全球化,使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如何规避和控制这些风险,最重要最稳妥的途径就是建立健全并大力开展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实施效果和执行力进行审计。现代企业谋求发展壮大,客观上需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制约机制,而企业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备的内控与审计体系[5]。
[1]刘宏明,林志德.浅析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J].冶金管理,2011(7):52.
[2]张伟.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1(9):74.
[3]任磊.我国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144.
[4]刘晓佩.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完善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5]刘桂艳,鲁永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0(12):26.
(责任编辑 张佑法)
F239
A
1007-7111(2012)04-0017-02
2012-01-25
黄强(1975—),男,会计师,研究方向:社会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