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进入现代化进程的模式讨论

2012-08-15左雷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亨廷顿革命现代化

左雷

(长春大学 人文学院,长春 130022)

革命进入现代化进程的模式讨论

左雷

(长春大学 人文学院,长春 130022)

“现代化”这个名词似乎因为全球一体化、信息化乃至后现代化等更新潮的词汇而显得有些落伍;“革命”一词,早些时候还有所谓“告别革命”的争论,现在则更是少有人提及。但是所谓全球化未必可以代替现代化来说明人类前进的状态,后现代化也不过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现代化的过程仍在进行之中。革命也并非只是在破坏,革命是一种社会变革的方式,是一种罕见的急速的前进。由于革命本身的某些特质所限,它只发生于近代以后,即现代化的过程中,所以革命是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方式。

革命;现代化;政治势力

1 现代化

从“近代化”到“现代化”或者是“modernization”[1]3都只是人类发展的一个过程。人类必然是从低级到高级,由蒙昧向文明开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启蒙运动以来奠定的一个概念。人类发展的进程也如同“现代化”一词本身给人们的印象一样,在进行着同义反复,即人类发展前进了,可以再发展前进,人们现代化了,可以更现代化[2]10。但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意义,有历史背景的名词,“现代化”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概念。首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化做一个界定。

时间上,应该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或者说1500年以来,现代化才初见端倪,随着技术和科学的进步,不断以加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过程[1]3。

地域上,由西欧个别国家的最先崛起为开端,逐渐波及以北大西洋为中心的地区国家,之后通过占领殖民地——殖民地独立这一过程推动全球的现代化,到现在形成以欧美为中心的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体系。这并非欧洲中心论的观点,而是历史的客观事实[3]52。

从“现代化”名称的转换上,除了近代化、现代化外,还曾被称为西化、欧化、工业化、电气化、城市化等等。这些名词都逐渐被现代化所替代,被吸纳为现代化定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化的一个特点或一个过程[4]。

现代化的内容涵盖是极其广泛的,具体的定义是很难给出的,不仅由于有关现代化问题研究的文献、专著汗牛充栋,大量国内外学者的观念莫衷一是,更是因为现代化这一论题本身所涉及问题的浩繁,几乎包含了人们现代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历史研究中,这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演变都被贴上了现代化的标签。由于知识总量的爆炸式增长,体系的变化,历史学者或者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来论述现代化这一过程的时候,只能从自己熟知的那个领域的角度去研究,所以概括性的定义总是显得不够全面。

C·E·布莱克著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对现代化的定义:“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2]11这应用了控制论的观点,强调了科学的背景和制度的结果,但是对于范畴上的限定有不足。

我国学者夏诚著的《世界现代化史纲(第一卷)》中对于现代化的含义:“特指人类历史进入整体发展后,世界体系中较发达社会急速发展所取得的一切先进成就的总称,是整体世界中的时代先进水平。”[3]1这中存在的问题是引领现代化的进程往往不是最发达的国家,而是发展最快的国家,而把社会各方面成果笼统称为一切先进成就也有些过于空泛。

而更多的定义往往是就某一个方面所做的概念,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等。正是现代化问题本身庞杂,使得各种专家的定义如同管中窥豹,正确却不完满。本文所讨论的也主要是政治制度方面。

2 革命的模式

现代化的进程有多种方式,革命是其中的一种。

按照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的理论,革命是现代化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对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爆裂的国内革命,破坏原有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是一个传统的社会直接进入现代化进程。而叛乱、起义、造反、政变和独立战争都不具有其完全的作用和意义。汉纳·阿伦特在他的《革命论》中说过:“用暴力和变革来描述革命现象都是不够的。只有在变革的发生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当暴力被用来构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政府形式,并导致形成一个新的政体时,才谈得上革命。”著名的大革命有美国、法国、俄国、中国、古巴的革命。革命虽然罕见,但没一次革命都会以无可比拟的力量和速度,把一个国家猛然推入现代化的大潮流,其形势变化之快往往是革命的领导者也是始料未及。

亨廷顿认为在政治上革命的实质是:“政治意识的迅速扩展和新的集团迅速被动员起来投入政治,其速度之快,以致现存的政治制度无法溶化他们,革命是政治参与的爆炸性的极端事例。……一场全面的革命意味着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迅速而猛烈地摧毁,意味着动员新的集团投入政治,并意味着新的政治制度的创立。”[5]241-242这也意味着革命只有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因为在古代,新生势力产生和加入政治的速度很慢,无法对政治制度造成冲击。亨廷顿还认为,现代化完成之后,政治制度可以有效地吸纳新势力进入政权,而不会再发生革命。对于这点,是令人怀疑的。

革命是一种政治变革,不会因为经济的恶化而产生,而是因为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政治势力的变化。新生的政治势力要参与政治,旧政权中的各方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于新生势力会有两种态度,吸纳入政权或者排斥在外。但是这两种态度不是截然分开的,旧有势力会选择吸收部分新生势力,而排斥另一部分。当被排斥的新生势力强大到可以对已有政权进行否定的时候,或者被吸收的势力在政权内部却无法对旧有政权进行有效改革的时候,革命就很难避免。但是对于旧政权的摧毁并不意味了革命的结束。新生势力还要尝试去建立新的政权。新势力投入政治、旧制度被摧毁、新制度的建立,三者的顺序不是一层不变的。

如美国的民族独立革命是首先以新的政治势力投入政治为开端的。1756年至1763年,发生在英法间的7年战争,北美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立的政治势力。1761年至1774年第一次大陆会议之前,宗主国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或者说是严格的经济管理,包括厉行航海条例严禁走私,印花税法等。经济上的繁荣促进了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和政治自主的愿望。严格的管理引起了反抗斗争。第一次大陆会议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共同权力机构。新的政治势力形成了。1775年5月的第二次大陆会议宣布美国成立并颁布了政治纲领——《独立宣言》。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随着1783年英国的妥协,美国旧的殖民制度彻底被摧毁[3]191-197。

法国大革命的开端却是旧制度的瞬间倒塌。1786年开始的三级会议的斗争使得社会上层和下层矛盾激化,一部分贵族也开始反对国王。1789年大革命爆发。之后不断有新的政治势力加入革命,斐扬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拿破仑的上台,在法国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法国疾风暴雨般的革命引起了欧洲的普遍变革。虽然在革命之后欧洲有了普遍的复辟,但革命的思想已经被广泛传播[3]204-241。

古巴大革命虽然也是以新势力的加入政治为开端,但是在推翻殖民统治之后才建立了自己国家新的政治制度。19世纪,古巴开始了不断的独立斗争。从反对西班牙到反对美国的统治,从何塞·马蒂到卡斯特罗,古巴民众的各个阶层都被动员起来,到1959年军事斗争胜利,古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革命[6]。

新政治制度的建立必然在新势力投入政治之后,所以可能存在的三种革命模式都有典型的历史实践。革命的路线略有不同,都极大地促进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3 关于亨廷顿两个观点的讨论

一是革命的时限问题。亨廷顿认为革命“不可能发生在社会和经济发达水平很低的高度传统化的社会里。它也不会发生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里。”“它最可能发生在曾经经历过某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而政治制度现代化和政治发展进程又已经落后于社会与经济变化进程的社会里。”[5]242

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古代世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也是被历史所证实的。但何谓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呢?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政治制度必然是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经典理论无需过多叙述。如果把这种制度落后于现实的状态称为现代化没有进行完成,没有达到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那么这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无疑是一个乌托邦。并且社会的发展也绝非直线型,所以否定革命在未来存在的可能性是有欠妥当的。

二是革命模式问题。“有两种基本模式是可辨的。在‘西方’类型中,旧政权的政治制度土崩瓦解;接着就是新的集团动员起来投入革命,然后是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东方’类型则与之相反,首先是动员新的集团投入政治,创立新的政治制度,最后再猛烈的推翻旧秩序的政治制度。”[5]243

如果按照亨廷顿的划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革命属于“东方”类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属于这一类型。但中国的辛亥革命却属于“西方”类型,俄国、法国革命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中国属于“西方”了,美国属于“东方”,这种划分是否恰当。简单的区分“东方”“西方”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再研讨的问题,更不适合用于对于划分不同革命模式的命名。

亨廷顿所说的“西方”类型可以改称为“国内革命”模式,即首先在国内原有的政治体系瓦解,不断地涌现新的政治势力,这些在政治势力对于未来政权造成巨大的影响。把亨廷顿所说的“东方”类型,连同古巴革命的路线称为“反殖民革命”模式,即在殖民地出现了反对殖民统治者的政治势力,推翻旧的殖民政权,建立新的政治制度。至于是先推翻了殖民政权还是先建立起一套新的政治制度,完全是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走的不同道路。这样的划分既可以比较清晰地描述革命的模式,也比较符合历史的事实。

[1] 李安民.漂泊的大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3.

[2]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 夏诚.世界现代化史纲:第一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4] 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讨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26.

[5]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6] 毛相麟.论古巴革命——纪念古巴革命胜利40周年[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4).

责任编辑:沈宏梅

A Discussion on the Models of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Revolution

ZUO Lei
(College of Humanities,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Compared to new vocabulary like global integration,information and even post-modernization,the term“modernization”seems out-dated."Revolution"with the debate of so-called“farewell to the revolution”is rarely mentioned now.But the so-called globalization can not always take place of modernization to illustrate the state of human progress,and post-modernization is just a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modern process is still going on.Revolution is not just to damage,but a way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which is a rare and rapid advancement.Due to the limits of features that revolution itself has,it happens only in modern time or later,that is,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so revolution is a way of gonging into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revolution;modernization;political force

D5

A

1009-3907(2012)09-1118-03

2012-03-29

左雷(1981-),男,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史、文化理论和文化产业研究。

猜你喜欢

亨廷顿革命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模仿人类“尬舞”的动物们
新药可减少亨廷顿病患者毒性蛋白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亨廷顿病的症状与治疗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阳光 沙滩 冲浪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