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三农”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2012-08-15周建群
周建群
(1.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12;2.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农民问题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关注农民问题,他们通过考察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国家,从两个层面上认识农民问题。
(一)小农经济最终要被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小农经济必然不断分化瓦解,使得大多数农民陷入贫困破产的边缘,传统的农业生产不是被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就是被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1](P26)
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再生产及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多样化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具有合理耕作的条件。”[2](P916)由于小农经济的自然特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必然被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书中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灭亡和衰落。”[3](P485)
同时,在政治上农民是沉默的大多数,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恩格斯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至今在多数场合下只是表现出他们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的冷漠态度。”[4](P565-566)在当时的中国,马克思认为中国农民同样受到多重压迫和剥削,农民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鸦片消费、鸦片贸易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皇帝上谕中说:‘小民其何以堪?’又说:‘庶几吾民于颠沛困苦之时,不致再受追呼迫切之累。’”[5](P6)
为改变农民处于社会底层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通过土地国有化,引导农民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按照他们的设想,在实现土地国有化后,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而这种改造应该是说服动员、逐步过渡,不能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绝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6]列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思想,结合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努力实践。列宁指出:“在这里企图用法令和命令来实行共耕制是极端荒谬的,……决不超过群众的发展程度。”[7]列宁经过长期实践,终于发现合作社这种组织是在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8](P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合作制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点:(1)在农民作为土地私有者大批存在的国度里,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一定要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广大农民群众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农民小生产者“唯一得救的途径”。(2)在组织农业合作社的过程中,一定不能采取任何一种剥夺或得罪农民的措施。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占农村人口大多数,工人阶级只有把农民群众牢牢地团结在自己周围,才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3)在对待农民的土地和财产所有权方面,既不要许诺巩固农民对小块土地的所有权,又不要宣布废除农民的财产所有权或继承权,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从所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过渡阶梯”。(4)在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要采取经济的办法(而不是行政命令的办法)、典型示范的方式和提供社会帮助的措施,切不可采取任何违背农民意志和利益的办法。如果农民还没有认识到加入合作社的必要性,就应当耐心等待,切不可强迫他们加入合作社。任何违反农民意志的社会变革,都是不可能巩固下来的。(5)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既可以是生产领域的联合,也可以是流通领域的联合;既可以是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联合,也可以是在部分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联合;在农业合作经济中,既可以实行按劳分配,也可以实行按入股土地、预付资金和所出劳动力的比例分配,等等。[9](P31-32)
(二)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民必将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物质条件,才有存在发生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可能性。第一,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在论述大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时指出,随着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减少或者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比重减少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条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游离出来,提供了充足的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资源。只有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现代工业才有更广泛和更加稳固的市场。第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消除城乡对立。列宁指出:“正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10](P192)由此可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或者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农业问题的思想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工业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2]对于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恩格斯也指出:“一切工业劳动者都要靠农业、畜牧业、狩猎业和渔业的产品维持生活这一早已尽人皆知的经济事实。”[11]
列宁也十分重视农业经济基础问题,特别是粮食生产问题。1906年他指出:“农业是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12](P350)1919年他讲到:“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我们就应当尽可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到粮食工作上去,因为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13](P159)
(二)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必须反哺农业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它著作中,曾经不止一次地指出,由于种种社会历史的原因,农业的发展一般都是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落后于工业的发展。为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必须反哺农业。马克思指出:“因此,只有通过工业对农业的反作用,资本才能掌握农业,农业才能工业化。”[14]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农业将会以一种新的趋势发展,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现化代农业。列宁也指出:“机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在这以前农业几乎是完全停留在社会发展进程之外。”[15](P197)今天,工业已经成为包括农业部门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它将用自己所固有的先进生产力要素,来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必须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人类有恃无恐地破坏大自然,那么总有一天大自然会报复人类。马克思1867年在《资本论》第1卷中就指出:“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16](P552-553)接着又指出:“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17](P53)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8](P517-518)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依靠科学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他指出:“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形成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遍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18](P518)
(四)必须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强调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他强调指出:“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机、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用于农业。”[19](P452)恩格斯也指出:“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就可以使土地的收获量无限地提高。”[20](P616)列宁在领导俄国农业经济建设时也指出:“必须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和农业。”[21](P350)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兴修水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1853年,马克思指出:“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22](P145)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农村问题的思想
(一)农村工业化是城乡融合的条件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工业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虽然,不同的国家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对大部分国家来说,要经历农村工业化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通过农村地区发展工业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欧州大规模进行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年代,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农村工业化理论,但他们的经典著作中有关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地位,及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的结合的有关论述,即使在今天,对于指导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过程,最典型的就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剥夺了土地,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成为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同时,也使许多农民破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大工业与农业”中无情地给予了批判。为消除资本主义这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23](P49)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也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24](P335)他同时还指出:“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谈,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24](P335)
当时俄国的经济实践,使列宁的农村工业化思想比马克思、恩格斯又进了一步。列宁非常强调电气化在城乡的应用,认为这种应用不仅是工业和农业的一大进步,而且,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他说:“电气化将城乡连接起来,在电气化这种现代最高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工业生产,就能消除城乡间的悬殊现象,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25](P251)
(二)农村富裕是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消灭剥削,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而实现农村的富裕又是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要条件,共产党在一个国家取得政权以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富裕,并认为这是巩固工农联盟政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毫不隐瞒人类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观点。1842年马克思就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6](P82)恩格斯1873年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指出:“每一个人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27](P537)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没有农村农民的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巩固。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8](P322)
对此,列宁也有深刻的阐述,1919年他认为:“贫困不堪的农民经济如果不加以改变,就谈不上如何巩固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9](P168)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到了抵制。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提高工农群众的生活水平,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列宁和俄共(布)其他领导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毅然改变政策,以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十大和随后列宁写的《论粮食税》为标志,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是:(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新经济政策设施的结果,效果异常明显,苏联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工农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出现繁荣迹象。遗憾的是,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缺乏正确的理解,把它看成是权宜之计,到1928年将其中止了,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30](P250-251)
(三)国家必须支援农村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特点,为根本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必须增加对农村的支援力度。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在这方面为了农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社会资金,这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来看好像是白费金钱,然而这却是善于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十分之九。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6](P312)
列宁作为第一个取得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实践者,对此更具深刻的论述。对国家支援农民的问题,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主要是供给农民城市工业品,特别是改良农具、种子和各种物资,以提高农业技术,保证农民的劳动和生活。”[31](P189-190)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支援为农业服务并帮助农业发展的小工业,支援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供给它以国家的原料。……要善于用各种办法振兴农业,振兴工业,使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发展起来。”[32](P539-540)
(四)城乡融合(一体化)是消灭城乡差别的前提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已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融合”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关注城乡差距及对立问题。他们认为,城市和农村的出现及对立同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物质利益密切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指出了社会分工对城市和乡村产生的影响,还指出了这种分工继续扩大造成的城乡利益的对立。他们认为:缩小工农差别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条件,而消除城乡对立又是缩小工农差别的基础,二者相互促进。1847年马克思就指出:“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33](P123)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34](P490)马克思曾经敏锐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35](P480)马克思还认为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先决条件之一。“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24](P57)恩格斯最早系统地阐述过“城乡融合”思想。在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关系及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城乡融合的问题上,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也指出:“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28](P336)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要消灭城乡对立,主张发展农村工业,用电气化来实现城乡一体化。1918年列宁在《科学技术工作草稿》一文中指出:“合理地分布俄国工业,使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尽量减少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一直到产出成品的各个阶段的劳动力的损耗。”[36](P296)
四、对当代破解“三农”问题的几点启示
从以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待于工业的反哺即工业资本的注入和工业技术的武装;城乡的对立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实现城乡融合必须依靠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定有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游离出来,从事工副生产,农村(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从而逐步消灭工农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体共同而有计划的尽量利用生产力……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37](P223-224)它对我国当前破解“三农”问题的启示是:
1.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农民转移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催生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工商业的发展,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现象,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此,必须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8](P335)
3.必须走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必须走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思想、自然生产力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农业生态文明既是人类社会生态文明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9](P29)
4.必须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要有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的先进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同时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加大“三农”投入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必须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和农业弱质性的特点,为根本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尽快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必须增加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支援力度。
6.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城乡融合(一体化)是消灭城乡差别的前提,工业化是消灭城乡差别的条件。因此,必须给农民以国民待遇,让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1]郑有贵,武力.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恩格斯.法德农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恩格斯.法德农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谢双明.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6]恩格斯.法德农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列宁.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1918年)·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王玉贵.共和国领袖的“三农”思想[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9]许经勇.马克思农村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10]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1]恩格斯.致马克思(18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列宁.无产阶级及其在俄国革命中的同盟者(1906年)·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3]列宁.俄共(布)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1919)·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5]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9)·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致信恩格斯(18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73-18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9]马克思.论土地国有化(18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3-18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1]列宁.青年团的任务(1920年)·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1853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5]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6]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7]恩格斯.论住宅问题(18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8]恩格斯.反杜林论(18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9]列宁.在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1919年)·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0]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编写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31]列宁.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1919)·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2]列宁.论粮食税(192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18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4]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7-18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6]列宁.科学技术工作草稿(1918)·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8]韩俊,刘振伟.邓小平农业思想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39]周建群.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思想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