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理论思考

2012-08-15

关键词:普遍性机制政治

张 斌

(安徽财经大学思政部,安徽蚌埠233030)

□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工作研究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理论思考

张 斌

(安徽财经大学思政部,安徽蚌埠233030)

需求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导向机制,是逻辑起点,构建需求机制首先要重建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厘清大学生需求体系与满足体系及其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并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构建的价值目标,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需求;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障和关键环节。我们曾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总结为需求机制、决策机制、实施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应该是以大学生内在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主体作用为基础、以全方位育人为重点、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构建中,需求机制是导向机制,是逻辑起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预期的实效性,归根结底是大学生需求的分析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做到有效满足,对需求机制构建的理论思考不仅利于开展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是要形成持久的理论支撑和动力。

一、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建

主体性范畴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是教育者的主体性,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长期以来,由于“迷信教育者的权威”、“被动化倾向”、“应付考试的学习目的”等,导致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总体处于缺失和被消解的状态”。[1](P88-89)加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使得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呈现出“一种缺乏共同参与、缺乏共振效应的关系”,[2](P96)影响了大学生接受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把大学生看作是社会的实在主体是大学生主体性重建的首要理论前提。实在性不仅是个体的存在,还是大学生作为“类”的群体的实在。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3](P540)显然,大学生没有超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本质规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继承更是发展。从本质上看,大学生是一个“生物——社会——价值——历史的综合实体”。主体性源自实践主体的实在性,正是主体性使得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体现为一定目的取向的实践活动,是从事某种变革的自觉活动。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P50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不是要大学生形成对社会的简单顺应和适应,更重要的是在适应中推动自身以及社会的变革。对自身知识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对社会实践的目的的推动是大学生主体性的突出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发现、尊重并推进。同时,“这种目的性取向的本体状态,是人作为目的实现者而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基本能力当作人类的属性——智慧、劳动、能力……道德、价值、实践等等的基础”。[4](P133)这意味着,大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实践性必然引发出新的更高的需求。

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建还源于认识论的实践根源。马克思立足实践范畴,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理解为内在的能动的转化过程,即人的主体通过实践向客体转化,同时客体在实践中向人的主体转化。事物与观念之间不是静态的对应关系,而是二者相互转化、相互生成、相互表达的过程。主体观念在使自己通过客体表现出来的同时,也使客体及其规律“移入人脑”并通过人的观念形态表现自身。马克思明确的说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P22)这里的“移入”与“改造”也就是“转化”:物质的东西通过实践过程转化成观念的东西。同样,观念的东西通过实践过程转化为物质的东西。马克思通过将认识论过程转变为本体论过程即实践过程,从而彻底地结束了主体与客体间的直观关系。这个实践过程中,主体性就表现为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大学生的主体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突出。首先,根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是个体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个体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的生成、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价值规律也促进、锤炼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主体能力,唤醒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其次,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催生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全球化的迅猛推进拓展了新的发展领域,开阔了人的思维视野,大学生作为主体性的自主性、选择性、包容性、差异性明确增强。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主体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了迫切、更高的要求。使得“创造性成为人的主体性最高层次和根本体现”。[6](P219)可以说,大学生主体性围绕塑造、创造个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的需要变得前所未有。

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建是大学生应对新形势成长要求和压力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竞争领域、虚拟领域、风险领域、多元文化四大领域的相互渗透与发展形成了当代经济社会复杂适应系统,相应地,与以上领域相对应的竞争压力、信息压力、风险压力、选择压力四大压力交错成为每个大学生当前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只有通过主体性的协调、全面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和压力,才能解决主体性的片面发展所引发的问题和危机。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从根本意义上尊重、牢固大学生主体性地位是科学构建需求机制的哲学前提。探究大学生主体性地位还需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的需求与满足,以为构建科学合理的需求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以避免需求机制内容流于形式或是空洞化,影响其作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需求体系与满足体系的逻辑关联

面临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前所未有,其需求与满足呈现出多样、多层、复杂的特点。更深层次地把握大学生需要及其满足社会发展的关联非常必要和重要。

黑格尔在论证市民社会时提出两个原则,即需要原则与普遍性原则。他指出:“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他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但是特殊的人在本质上是同另一些这种特殊性相关的,所以每一个特殊的人都是通过他人的中介,同时也无条件地通过普遍性的形式的中介,而肯定自己并得到满足。这一普遍性的形式是市民社会的另一个原则”。[7](P197)黑格尔第一次立足社会的层面对具体的人的需要进行了研究,而这种需要及其满足恰恰是市民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社会的发育要立足个人发育,个人发育又要以需求体系和满足体系的构建为基础,其后在黑格尔那里才可能是“法理性”人的建设。这实质上揭示了个体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正视大学生的需求体系并厘清其内在内容结构和矛盾是第一步。在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需求满足变得现实而紧迫,并且是在一直与社会发展交错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尤其是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社会互动的主体性更加彰显和突出。大学生的需求是“天性”具有的目的性与社会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需求集合”,体现在“社会适应需要、享用需要、发展需要等三个基本方面的满足”。[8](P135)同时,“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P531)这是大学生需求体系产生内在矛盾的实践根源。另外一个时代根源是,大学生需求尤其是与传统不同的是:“延期补偿的理想已经让位于参与、共同治理以及在同青年有关的问题上实行自决的思想”。[9](P81)

这两个根源决定了大学生需求体系是不断变动且是充满内在矛盾的,就要求我们用历史的、具体的方法去把握。具体地说,可以把大学生需求的矛盾概括为两类,即大学生主体内部的矛盾、大学生需求同社会需要的矛盾。前者主要包括大学生生理成熟与社会性不成熟的矛盾、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矛盾、意识水平与行为能力的矛盾等,后者则主要包括大学生需要与社会供给不足的矛盾、社会需要与大学生匮乏的矛盾,它们共同作用并推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对大学生需求的满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直接目标追求,其终极目的则是推动大学生主体性发育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以何种原则构建满足体系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施的效果。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第二原则即普遍性,思想深刻。他指出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内在逻辑勾连,“理念在自己的这种分解中,赋予每个环节以独特的定在,它赋予特殊性以全面发展和伸张的权利,而赋予普遍性以证明自己既是特殊性的基础和必要形式、又是特殊性的控制力量和最后目的的权利。”[7](P198)可见,具体的人的特殊性是离不开普遍性的,不仅如此还是要在普遍性中检验和实现自己的实现。“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进而“特殊性必然以普遍性为其条件”,[7](P197)社会则是这个“中介的基地”。黑格尔给予普遍性极高的地位不仅仅因为普遍性是特殊性实现的必然环节和前提条件,更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受到普遍性限制的特殊性是衡量一切特殊性是否促进它的福利的唯一尺度”。[7](P199)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内恰的,而非外部强加的,“普遍性就在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可以认为,特殊性与普遍性哲学的现实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构建大学生满足体系提供了明确的原则。那就是培育大学生的个性解放与理性自觉要在社会的普遍性的历史和现实框架下进行,社会积极建构“善”的制度、体制等所有的行为归结就是重视个人与寻求国家发展普遍目标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根本上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思想上深刻认识这一点,继而实现行为的深层变革。当然,在黑格尔视野中普遍性虽不以泯灭个人为前提,但其终又回溯到个人的伦理维度。这种论点源于他封闭的“绝对理念”哲学观,马克思则指出其最终归宿是回到大写的“人”字上,即人类的全面自由和发展上。对此,我们应该有科学的辨析。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目标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机制还需要解决目标取向和定位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的“需求集合”以便恰当地界定需求的内容结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还存在诸多争论。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关争议、纠结的焦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上,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性。一些论者认为强调政治性就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还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张“博雅教育”、“德育论”、“公民教育论”等。还有人基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批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大而全”,终免不了空泛无效。问题并不在于能否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或替换成“德育论”或是“公民教育论”,实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识问题。另外,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所谓“无效”问题也迫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实际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我们有相当明确的法理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内在目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无本质不同。

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腐朽思想。”我们认为这是我国根本大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明确、具体的规定,也是辨析各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法律依据,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法律准绳,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目标界定必须符合这个法理逻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我国贯彻落实宪法所规定内容的探索是始终如一的,尤其在新时期、新阶段更有了新的发展。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10](P199)关于理想信念教育,胡锦涛于2005年指出,要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10](P637)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彻现代化建设各方面”。[11](P661)2007年党的十七大重申了这些根本观点,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对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次新的整合”,“迄今为止,这是最完整的概括,是现阶段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指导理论”。[12](P88-97)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清晰的,目标也是明确的。胡锦涛于2010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条教育方针实际就是回答为什么培养、如何培养以及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与国家根本大法本质一致的。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青年学子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又指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如此,社会发展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紧密相连,大学生需求机制的终极目标就要现实二者的互动发展,在此基础上细分需求内容结构方可有为。

笔者认为以上这些论断是立足我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论解答。无论是“德育论”或是“公民教育论”,其本身并没有错,一定程度还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互补,对于它们主张的教育目标要本着科学共享的原则,有效地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与其特殊的不同之处,以便相得益彰。至于实践中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性问题,除了理论上要深入理解和回应外,结合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寻求科学、恰当的教育方式也应是我们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

[1]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罗〕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M].陆象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8]沈壮海.思想政治有效性研究(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9]〔罗〕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M].陆象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2]田心铭.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号:2011SZKJSGC8-7);安徽财经大学青年科研项目(编号:ACKYQ1072ZC)。

张斌(1978-),男,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普遍性机制政治
何不炳烛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