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呼唤人文关怀
2012-08-15崔艳萍
崔艳萍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吉林长春130028)
□教育教学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呼唤人文关怀
崔艳萍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吉林长春130028)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但教学中给予的人文关怀较少。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并重,加强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成人高校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原因,探索加强成人高校人文关怀的路径。
成人高等教育;人文关怀;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人高等教育是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并重的国民教育形式,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中把它放在了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补充的次要地位。近几年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怀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实施,而成人高等教育理论上或者形式上重视,实际教学和工作中给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较少。
一、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加强人文关怀是促进成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包括心理、生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却以考取某一行业或领域证书,获得某一专业学历学位为目的。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简单的演变为知识的传授过程,过分强调技术和知识的掌握,排斥对人生意义、价值等一类问题的探讨和回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在学习和认识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不健全的。”以“知识本位”为主体的成人高等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歪曲,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残疾”人才,而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人才。因此,加强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及时关注每个学生各种状况,帮助他们自觉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从而能够很好地面对人生、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加强人文关怀是成人高校教育工作本身的内在要求
加强人文关怀是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一般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或短期培训的形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上成人高校的大学生希望短期内掌握一技之长,或通过学习短期内提高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地位导致一些教师一心只教“圣贤书”,对学生的学业问题、就业问题、人生问题关心不够,过问不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简单粗暴,采取压服、驯服的手段,导致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自律性差;服务人员对学生的服务态度和措施做得非常不够,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缺乏必要的关爱和帮助,导致学生孤独与自卑的心理倾向。正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缺乏人文关怀,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心灵冷漠,不关心别人,不关心社会。所以,加强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是教育工作本身的内在要求。
(三)加强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时代的呼唤
成人高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是成年人,思想政治态度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并且思想敏锐、关注时事、富有激情。但是由于他们的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一部分成人高校大学生虽对新思想、新事物充满好奇却缺乏判断力;虽对社会热点十分关注,却又缺乏理性分析。因此,加强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寻找到安全的精神家园。联系成人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实际,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增强成人高校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
二、成人高校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原因分析
(一)成人高校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1.成人高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工作的成年人,学习方式有长期或短期的培训,或者是网络远程学习方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难以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无法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
2.从成人高校大学生来说,之所以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多数是“企望通过再教育提高自身的经济价值或社会身份”,[1]他们看重的是技术的掌握和实际的操作,甚至只是文凭和证书的领取,至于人文关怀教育他们并不重视,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
3.作为成人高校教学和管理的教师大多为兼职,他们把工作重心放在本职工作上,没有潜心研究成人高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即使有人文关怀教育,也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理想情操、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2]不能深刻洞悉学生的内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生追求,充分体现成人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成人高校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人文关怀。传统教育模式即应试教育,是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表现为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是事前给定的,只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思路走,按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会使得分受影响,教师为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无暇在塑造大学生的灵魂方面花费时间与精力。成人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心理需求也不同,很多教师人文关怀教育空泛简单,事例材料缺乏趣味性、生动性,或缺少时代气息,反映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乏力,缺少厚重感和亲和力,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困惑效果欠佳。
2.社会转型导致成人高校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弱化。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改变了社会微观主体的动力结构,即从强调政治觉悟转换成强调经济利益。市场经济以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号召世界上每一个企业和劳动者投身到追逐物质利益的竞赛中。[3]成人高等教育在此基础上承载了过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大量的标准化知识被教师填鸭式的塞进容器。
3.片面的思想道德评价的影响。虽然我们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但是在实际评价中,正如我们在经济领域是以挣钱多少论成败一样,学校往往重才轻德,甚至以才代德,分数高就代表德才兼备,智育好即等于德育好、一切好。写在德育考核单上的成绩永远是学生对德育教科书上知识点的记忆,对学生德育的总体评价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德才兼备的原则被应试教育机制扭曲,从而导致成人高校对人文关怀态度淡漠。
三、加强成人高校人文关怀的路径选择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还原为成人教育的目的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误导学生向物质利益追求方向片面发展,表现为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等工具理性的片面追求,对人文社会科学价值理性的忽视。提供价值理性的教育被不断削弱,工具理性教育片面膨胀,结果是导致人的畸形发展,这种追求的成功最终将导致人的物质财富的富有和精神财富的贫穷,例如可能使人身家万贯而精神空虚。所以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比其他学科具有更为基础性的功能。因此,要改变人文教育不如人意的现状,首先要走出认识的误区,需要在教育观念上确立人文教育的本体意识,自觉地把人文素质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处理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文性功能与工具性功能的关系,解决目前存在的功能倒置问题。[4]
(二)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内容中渗透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我们在成人高等教育内容上片面地注重学生知识方面的掌握,忽略了人文认知功能的开拓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如果说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有限,转变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状况困难较大,但成人高等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应该具有可行性。概言之,人文精神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人文认知重要性的确认,人文知识的普及与拓展,注重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把追求祟高的道德境界作为人必须具备的价值理想,创造尊重人理解人的教学氛围,为成人高校学生构造一种具有相当深度和较高文明程度的文化底蕴。如此使成人高校学生从内心形成人文认同,在其思想深处形成一种对于人文内涵的感动,从而让全面发展成为成人高校学生的主动追求。
(三)建设色彩浓郁的人文校园环境
由于长期忽视人文关怀,很多成人高校校园人文氛围淡漠。环境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和渗透不可忽视,人性化环境可以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美感的人文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建设成人高校教育的人性化环境,首先要思考和探索人性化管理,使制度规范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制度的实施过程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教育者应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把人文关照的温情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把为学生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充分运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等各种文字与电子传播媒体,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人文思想,经常举办报告会、读书会、座谈会、演讲会、知识竞赛、辩论赛、人文论坛、科技文化节等,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给予学生人文精神的濡染,陶冶情操,以实现人文精神和品格的塑造。
[1]余玲玲.人文关怀与成人教育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4).
[2]李华,等.人文关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高等农业教育,2009,(9).
[3]赵东坡.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观念更新及其合理向度[J].商业时代,2008,(17).
[4]裴广为,毕春梅.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科协论坛,2009,(6).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研究”(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443号)。
崔艳萍(1964-),女,硕士,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