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

2012-08-15邱正阳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学校

邱正阳

大学生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

邱正阳

归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措施。呼吁建设诚信社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诚信教育结合起来,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社会教育为基础,以家庭教育为关键,共同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认识不清

一是认为不必诚信。一些大学生将不讲诚信认为是机智、灵活的表现,讲诚信则是呆板、愚钝的象征。有部分学生认为讲诚信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针对不同的时间、人物、事情应有不同的差异。二是口头讲诚信,行为不诚信。据《中国青年报》调查统计,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的学生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其中大学生不到0.5%。三是对诚信认识不清。华东师范大学曾经年开展“上海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调查表明,作过弊的大学生为67%,有的甚至多次作弊。只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认为可以作弊的大学生中超过90%认为自己是 “诚信”的人。

(二)学习不实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沉溺于打牌下棋,上网聊天。上课迟到早退或者逃课,课堂上睡觉、打游戏,抄袭作业,抄袭毕业论文,甚至实验数据造假。据重庆某高校2011年底调查显示,有抄袭作业、论文的比例达到71.46%,其中经常抄袭的为18.69%。学历层次越高抄袭比例越高:本科1-4年级抄袭作业论文比例依次为60%、77%、80%、74%,专科1-3年级抄袭比例为52%、70%、74%。逃课人数比例高,本科1-4年级逃课比例依次为42%、77%、71%、83%,专科1-3年级为31%、55%、78%。平均逃课率64.87%,其中经常逃课18.38%。

(三)生活不诚

大学生办事情不准时,不按时归还财物,不按时赴约,不按时交纳学费等现象非常普遍。少数学生借贷不还,隐瞒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存心赖账。椐《江南都市报》2009年1月5日报道,江西省截至2008年11月末,工商银行近3年承办的国家助学贷款有45%未按期还贷。中央财经大学的调查显示,有20%的受贷大学生就表示没有考虑过还款[1]!自己经济不困难偏要去开假证明申请特困补助,不愿意帮助别人。此外,大学生口是心非、欺瞒诱骗的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如盗取他人电子邮件、发布虚假信息、制造病毒,背地中伤他人,盗窃公私财物,抢夺升留学机会,对待异性不负责任等等。

(四)工作不勤

工作不踏实,应付了事。寻找各种借口逃避工作,拈轻怕重。不愿付出,或者怕担责任。社会实践不积极,社会调查报告弄虚作假。个别学生干部欺上瞒下、打击报复。部分学生入党前后表现不一,入党后放松要求,工作学习热情下降,进取精神削弱。

(五)求职不真

求职自荐材料不真实,涂改成绩、伪造成绩单,夸大事实、虚构经历、制造假证,隐瞒不利信息,面试吹嘘自己,欺骗单位。签约不诚,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不经对方同意或知晓,随意违约。在校时与多个单位重复签约,工作后不辞而别。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原因

(一)社会影响

一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负面影响。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使许多人信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观念。心地善良,为人直率的人尝尽直言坦陈的苦果,导致人们不愿意也不敢开诚布公、不敢坦诚相见,特别是不敢对上司坦诚交心、随意交谈,出现诚信意识缺乏。

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念发生错位。大学生甚至认为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是通向成功之路、获得的利益的必要手段。

三是我国法律体系不健全。虚假广告宣传屡禁不止,假冒伪劣无处不有。社会上假学历、假文凭、假证件泛滥;一些领导干部浮夸造假、贪污腐败、与民争利,选举舞弊。这些现象给大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是用人单位选聘方式不科学。单位在选聘大学生时第一程序一般看学生自荐材料,然后再面试确定拟用人员。而学生自荐材料的真实性则重视不够,这将大学生引入了在求职材料中作假的误区[2]。另外,用人单位号称公开、公平招聘,实际上只招收内定对象,招聘的公正性令人置疑。

(二)学校影响

首先,诚信教育抓得不紧,甚至忽视诚信教育。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过级率,对道德教育、诚信教育不予重视。大学课程考试、专业调整、就业岗位靠与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密切联系。学校制度不全,措施不力,说教空洞,使诚信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就业推荐材料和自荐材料中充斥虚假信息,缺乏认真审核监督,纵容了毕业生不诚信行为。此外,学校乱收费以及其它不当方式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消极作用。

其次,教师个人起了不良影响。言传身教,德高为范。如果教师自身口是心非、违反原则,强迫学生参加形式化活动,迫使学生说空话假话,暗示学生请吃送礼,学术腐败,成绩掺水必然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诚信机制不完善。高校诚信教育管理机构、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信息平台不完善,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因弄虚作假而找到了好工作,一部分诚实守信的学生找的工作不大好,甚至找不到工作,从而影响到整个学校就业诚信风气的树立。

(三)家庭影响

我国家庭教育历来重智育,轻德育。对子女平时出现的不诚实言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很多时候是教育子女为人要圆滑,因人办事,鼓励说套话、应酬话、假话。有的学生家长没有做到以自身的言行去正面影响子女,在工作、社交和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诚信言行,甚至标榜不诚信行为,要求子女学习、效仿。

(四)学生自身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观点,但他们的经历大多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缺乏对社会深入了解和认识,对事物分析不全面、不透彻,易受社会阴暗面影响,个别学生对社会有抵触情绪,从而失去诚信,甚至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悖的事情。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有人说过,忽视智育出次品,忽视体育出废品,忽视德育出危险品。我国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是未来建设国家的栋梁,对他们加强诚信教育和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要把“知识德育”(指课堂教学)和“生活德育”(指将德育教育贯穿于除课堂外的大学生的各个生活环节)融为一体,将诚信教育、德育教育摆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位置,这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表现。要取得诚信教育的实效,应做到:

第一,诚信教育要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紧密结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的主阵地,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诚信教育不能离开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理论指导,但不应该局限于理论,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性,是要采取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如收集社会各领域中出现的相关诚信案例,进行典型事例分析,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诚信教育课堂上。避免灌输填鸭式教育,举行辩论会、互换师生角色等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让理论和现实感动学生,让诚信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3],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诚实守信是一种责任。

第二,创建校园诚信文化。一是通过各种媒体、报道进行诚信教育宣传,在全校乃至全国的高校营造诚信氛围。二是结合现实实际组织能打动学生、激励学生的形式活泼、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学雷锋活动、诚信标兵评比、诚信演讲比赛、就业诚信签名、感恩回报等活动,揭露、曝光不诚信行为,让诚信观念扎根人心,养成讲诚信、重诚信的好习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和校风。

第三,建立诚信教育机制。诚信文化的形成既要靠理论指导、舆论指引,也要靠制度约束和保障。学校成立专门机构,监督、检查、考核大学生的言行,把关于诚信教育的各种要求落实到校规校纪、各种规范守则中去,学校、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些制定、学习相关规章制度的机会,利用考核评比的契机,并结合其它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1.建立诚信教育督办机构。一方面,专门组织和策划学生诚信教育及活动开展,力求可操作性、实效性。另一方面,记录学生诚信品行,对学生和老师的诚信状况进行独立调查和处理。

2.建立诚信记录机制。对大学生的信用表现进行记录评价,形成大学生信用档案。如结合学校校风、学风和考风的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诚信状况进行全面和真实的记录,把学生的诚信状况纳入综合测评。建立并完善学生综合信息数据及诚信信息考核数据库,做到及时更新,并统一进行管理和查询,确保此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完善诚信考核监督制度。将平常检查、定期检查、季度检查、年终检查和学年评议有机结合,对学生诚信行为进行评估,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省,使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诚实守信的意识。学校要把诚实守信作为评选各种先进的必要条件。加强对就业材料审核,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对不讲诚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给予通报甚至处分;对于表现优秀,诚信状态良好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和宣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自身诚信品质。

第四,加强法制教育。诚信既属于道德的范畴,也属于法律的范畴。不但要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而且也要加强诚信的法治教育,通过法治教育使大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到诚信的法律价值和意义。我国现行法律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要求,如 《刑法》《民法通则》《公务员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都从各自不同领域和角度提出了关于司法信用、行政信用、经济信用等法律要求。要通过多种渠道或方式,让学生学习了解诚实守信的法律条文和诚信范畴,了解哪些失信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其法律责任和后果如何。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内外讨论、辩论、甚至到法院旁听等方式生动、直观、感性地开展教育,便于学生了解到诚实守信的好处、失信于人的危害,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也是法律上的要求,很多违反诚信的言行不但是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4],是为人处事、工作学习的底线,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第五,加强教师个人素质培养。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政治素质提升,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带动学生,在开展学生工作的时候,如,评优、聘干、推优入党等关系到学生利益的实质性学生工作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引导学校诚信学风。

第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专业前景、行业和企业发展趋势,便于学生就业时合理定位。促使学生提高技能和素质,发展自我,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迈向成功,从而减少弄虚作假、频繁跳槽等不诚信行为的出现。

第七,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诚信教育机制。前文提到的重庆某高校调查结果中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正面影响最大的人群是 “致富能手”,占36.41%,其次是“英雄人物”,占18%,再次是“亲朋好友”,占14.6%。大学生诚信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现在学校对学生的诚信要求与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矛盾的地方,抵消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影响了诚信教育开展的效果。

[1]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EB/OL].长大导航网,2011-05-19.

[2]江双安.从毕业生就业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科技信息,2011(15).

[3]刘玮.试论大学生诚信教育 [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09-10.

[4]唐初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法律思考.[EB/0L].4a.hep.com.cn/law/text/1.html2011-12-13.

G641

A

1673-1999(2012)14-0164-03

邱正阳(1967-),男,重庆潼南人,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2012-02-28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学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