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述评

2012-08-15徐春枝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农民

徐春枝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述评

徐春枝

民国时期,西学的深化和儒学的衰落,在教育界一度使人思想混乱,为了寻求新的教育方向,教育界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晏阳初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将目光转向平民,亲身投入平民教育事业之中,他倡导了平民教育运动,不仅在民国时期促进国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而且对现代的教育也具有指导意义。

晏阳初;平民教育;办学方针;教育原则

一、晏阳初生平及其教育实践背景

晏阳初(1893-1990),名兴复,又名遇春,家人称呼云霖,四川巴中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人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改革家,曾与爱因斯坦、杜威、福特等人被选为“对人类发展做出革命性贡献的世界十大伟人”[1]9-13。他5岁启蒙,入塾就学,13岁时离家至西学堂求学,17岁入省城成都美国学校就读,后入香港圣保罗书院 (香港大学前身)深造,再后转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16年夏横渡太平洋赴美留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工作,自领导平教会起,到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实验,以及衡山乡村师范、华西实验区、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最后到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这些皆是他平民教育和从事乡村教育改革事业的探索之路。这些探索也奠定了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界上的地位,使其成为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然而其探索平民教育的路程是曲折的。晏阳初最早在中国从事平民教育是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为起点的。当时的中国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上的腐朽,外交上的软弱,国力的不足,晏阳初深感教育的必要性。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民主与科学的传播以及新民主主义思潮的冲击,中国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在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北大成为新教育的集结地,在蔡元培“兼容并包”政策的影响下,各种学术绽放光彩。此时,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便应运而生,这些思想为其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做了铺垫。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平民教育的办学方针和教育原则

晏阳初为发展平民教育,加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担任总干事,且于平教会成立之日在《平民教育》刊物上发表宣言,明确地说:“平民教育目的在于人人都知道怎样才是真幸福,兼明白求幸福的法子。”晏阳初明确提出平教会的创立宗旨为 “除文盲,作新民”[2]。平民教育要从扫除文盲做起,但最终目的是培养新民。他教导人们:“吾辈发宏旨,奋勇气,本愚公移山的精神,尽力竭力、努力于平民教育,为培养国民的元气、改进国民的生活,巩固国家的基础,期望三万万以上的同胞,普遍地得到20世纪的人最低限度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2]晏阳初一再强调平民教育的办学方针不是扫除文盲,而是通过对民众的普遍教育,使国人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明白一些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关心时事,将自己与国家融为一体,做现代的公民,使民众成为有上进心的国民。晏阳初为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完成平教工作和乡村建设任务,创办了专门学院,制定了六大教育目标:“(1)劳动者的体力,应注重体育、运动、卫生、操作。(2)专门家的职能。(3)教育家的态度。(4)科学家的头脑。(5)创造者的气魄。(6)宗教家的精神。 ”[3]晏阳初想通过此六大目标,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

晏阳初本着平民教育的理想,在定县开始早期平民教育的实验,随后提出了平民教育的原则:“(1)全民的。不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有领受平民教育的必要。(2)以平民教育需要为标准的……故所学当为所用,所用即为所学后可。(3)适合平民生活状况的。(4)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心理的。(5)地方自动负责的。(6)人人有参加的可能。”[4]23-26他纠正了以往教育的缺陷,以往的教育是以贵族为主的教育,只有中小地主阶级以上的富人才能接受,现如今要创办的教育是平民的,即全体国民都能接受的教育。所学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注重实用性,内容也容易理解。这些原则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所制定,是适合平民发展的。

(二)平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晏阳初在对各省考察的基础上,起初以教授城市平民、妇女识字为主,后来将工作重心转到农村,认为中国农民普遍存在四大病害,即“愚、穷、弱、私”,要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状况,就要对平民实施一定的教育,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的方式,实施四大教育。首先,进行文艺教育,整治农民的“愚”。对农民进行识字扫盲教育,音乐艺术教育以培养审美情趣,达到提高精神境界的目的,去除头脑中的愚。其次,通过卫生教育,以治“弱”。对农民进行基本卫生知识的宣传,使其提高自身的预防疾病的意识,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再次,从事生计教育以治“穷”。要解决贫穷,需提高农民生产力,则需以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来武装农民,引导农民采用农业科学从事生产活动,进而提高生产能力,提升社会生活品质。最后,开展公民教育以治“私”。培养平民的责任心,训练平民的团结力,使其拥有基本的公民道德知识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自治能力。通过这四大教育来改变以往上层垄断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进而提高教育的质量,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完善新农村建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生产也因此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以往的社会,农民属于被统治阶级,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连识字的也为数不多,所以对农民的教育尤为重要。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运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愚昧与无知,宣传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了科学的知识,有利于我国当今的农村教育改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农民阶级是温和善良的阶层,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朴实的价值观,有着极大的稳定性。对于现代化的今天,信息产业、公路交通、科学技术等都已走向现代化,农村也不能再固步自封的发展,而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我们从晏阳初的近代教育探索之路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打破原来的少数人接受教育的模式,使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教育,通过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来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国家提出发展农村的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生产力。鉴于农村文化水平偏低的缘故,我们应该完善农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认知,把科学技术经过精简和提炼,将其转化为农民易于掌握的技术,使农民从知识中获益,进而促使教育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

(二)倡导平民教育,推动知识分子下乡,振兴农村教育

和平年代的平民教育能够唤醒民智、开发民力,提高全民素质。现如今的教育程度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享受着先进的教育设施、舒适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从而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教育人才,文化教育水平也偏高,而偏远地区的乡村,交通不便,教育环境差,教师队伍不完善,教师文化程度有限,其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因此,加强乡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乃重中之重,乡村的建设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 “有一批多数能够担任事业的基本人才”[5]270。要得到这样的基本人才,就需改革大学教育、就业观念和趋向,使更多的人为乡村建设服务。农村基础条件差、生活待遇低、发展前途渺茫等原因使得部分学生不愿前往,长此以往将会使农村无基础人才可用。当此之际,迫切需要国家政策的导向,在大学教育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奉献乡村、支持西部的高尚道德精神;在就业导向方面,引导学生支援农村,服务基层的就业观发扬晏阳初“博士下乡”的精神;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好服务期间生活补贴和待遇保证,提供给更多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使基层人才免去后顾之忧。

(三)明确平民教育的原则,进一步指导新农村乡村教育的办学方向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都有自己的原则,平民教育也不例外。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坚持六大办学原则,其中首要的便是全民性,人人皆可参与的原则。以往的农村教育是存在阶级性的,受教育权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晏阳初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打破教育的不公,建立广泛的教育。这个原则也是新时期乡村建设所适应的。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平民教育,教育的主体是广大的平民阶层,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平民的文化水平,那么此种教育必然要面向全体公民。教育的基础是适合平民的教育内容,这就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平民的文化水平和可能接受的程度,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农村的教育最为特殊,因其受教育者文化水平较低、心理素质较差等原因,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同时,需要考虑多方因素,保证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根据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办学原则的经验,以此为参照标准,结合当代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新农村的教育政策,就能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提高平民的教育水平,使农村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晏阳初作为20世纪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以自身的亲自试验为过程,创办定县教育学堂,引导平教会的发展,倡导平民教育,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改善农村积贫积弱的状况。他指出中国农民普遍存在“愚、穷、弱、私”四大病害,实施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来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在个别地区改善了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平民教育程度低的状况,并为新时期我国平民和农村教育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从教育的方法上看,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方式结合了科学、社会化的原则,适合在农村社会中开展教育活动。如今,我国新农村建设处在逐步发展之中,农村的平民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对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并借鉴其中的有用部分,有利于进一步指导我国当前的平民教育活动。

[1]朱健.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J].读书,1990(9).

[2]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1.

[3]院讯:第3卷[J].1940(1-4).

[4]晏阳初.晏阳初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G529

A

1673-1999(2012)14-0146-03

徐春枝(1979-),女,河南人,西安汇文中学(陕西西安710032)历史教师。

2012-04-28

猜你喜欢

晏阳初平民农民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研究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