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厄鲁特营概述
2012-08-15王莹
王莹
清代厄鲁特营概述
王莹
厄鲁特营是清朝政府在新疆驻防军的一部分。自1764年厄鲁特营设置以来至1938年撤销,他们在国防建设和西北边防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厄鲁特营;牧厂;屯田
一、厄鲁特营的设置
清政府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努力,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准噶尔叛乱统一新疆后,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10月正式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中央政府派驻新疆的最高长官,并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协同办事,分驻全疆各地,管理当地军政事务。而此时的准噶尔汗国游牧地,由于战乱,其部众伤亡惨重,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又面临沙俄威胁,清政府深感边防兵力不足。为了加强对伊犁地区的军事防御,除了驻防满、汉兵营外,清廷又从内地派遣了索伦(达斡尔、鄂温克)、察哈尔、锡伯等兵丁携眷移驻伊犁,分别组成了“索伦营”、“察哈尔营”、“锡伯营”,并以当地准噶尔余众及内地迁回的厄鲁特四营分驻伊犁河两岸及其附近地区组成“厄鲁特营”,以为伊犁屏障。“厄鲁特营”的设置,使流散各地的准噶尔人纷纷返归伊犁。
厄鲁特营兵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主要来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清朝出兵准噶尔汗国时逃入哈萨克、布鲁特等地区后陆续回归的准噶尔人。这些人返回伊犁地区后大多被编入二等侍卫硕通属下,另外还有一些给回部(维吾尔人)当奴隶被清赎回的准噶尔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逃入哈萨克、布鲁特地区的准噶尔人不断投清,清政府对他们进行安置“安插伊犁”[1]。阿贵奏称:“此携有牲只,可以自给者,具其大半,其余多属贫者。”[1]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对其进行了救助,“加恩将生计稍可者,各赏银一两;贫乏者,大口赏布二匹,小口布一匹,仍赏银一两;其各处收集之厄鲁特等,亦著一体给赏;各头目等,酌赏缎匹。此次系皇特恩。”[1]对这些初返回的准噶尔人设置为2佐领,后因人众,乾隆二十七年(1762)扩编为“六佐领”,次年置昂吉。乾隆三十年(1765)编为厄鲁特右翼。后人口逐渐增多,1767年伊犁将军明瑞奏请,在每昂吉下增佐领二,将右翼部众组成“八佐领”、“五旗”,为“下五旗”。至1770年因又有大批准噶尔人自哈萨克归附,又将“下五旗”厡八佐领在扩编为“十佐领”。
第二部分是阿睦尔撒纳叛清时投附内地的准噶尔人,其大多数是准噶尔二十一昂吉之一的达什达瓦部属中的一部分。达什达瓦是准噶尔汗国一个部落首领小策凌敦多布的后裔。他在准噶尔汗国上层权力斗争中遭喇嘛达尔扎杀害,其妻于乾隆二十年(1755)8月内迁巴里坤归附清朝。“达什达瓦之孀妇,酌给户口养赡。此项人众,今年移往旧游牧地方,明年今在博克达种地。秋收后,移往科布多、布延图居住。”[1]乾隆二十三年(1758),“达什达瓦属人穷蹙情形,深刻悯恻……伊等既愿内移,则来年交春后……至热河居住。”[1]乾隆二十九年春(1764),清政府“拣发热和满洲兵,达什达瓦部之厄鲁特兵,盛京锡伯兵,约计二千五六百名,现在各令挈眷陆续起程”[1],迁驻伊犁。“在京厄鲁特官兵,愿往伊犁者,共六十五人。除台吉宰桑之子,及现当差者不遣外,其余二十五人准其移驻。”
(《满文土尔扈特档案译编》.乾隆三十六年九月十三日折)迁驻伊犁后被编入达什达瓦部,1765年(乾隆三十年)编为一昂吉称左翼。1767年后,左翼部众划分成“六佐领”、“三旗”,为“上三旗”。
第三部分为1771年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东归厄鲁特沙比纳尔,约计1200余户,厡是土尔扈特大喇嘛罗卜藏扎尔桑属众。据松筠《新疆识略》载:“投诚内安插伊犁之沙比纳尔等共867名归入下五旗厄鲁特。”[2]卷五以上东返的沙比纳尔及厄鲁特人被划入厄鲁特右翼,交总管硕通管辖。
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三部分所驻地。
右翼下五旗是镶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红旗、镶蓝旗。现已知的8个苏木名称为: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他们在今巩乃斯河、喀什河流域游牧,也就是尼克斯县、巩留县。
左翼上三旗分别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共有6个苏木:哈合苏木、策登巴利苏木、托木牙苏木、德格巴苏木、拿斯特苏木、巴特孟合苏木。他们处于特克斯河以西,察林河、大小霍诺海等地(今昭苏县一带)。
沙比纳尔4苏木为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分布在特克斯河下游一带。
厄鲁特营设领队大臣1员,总揽边防要务,其职大都由满族人担任。左右两翼各有总管、副总管各1人负责。厄鲁特营官员的俸饷由清政府发放。领队大臣年俸700两银,口粮4680斤;总管年俸为银130两,副总管、佐领年俸银105两。清政府对戍西的察哈尔、索伦、锡伯、厄鲁特四营比较重视厄鲁特营的官员待遇同锡伯、索伦营相同,但兵丁待遇与索伦、锡伯兵丁差别甚大,如索伦、锡伯兵每人每年可支银24两,但厄鲁特皮甲兵要分三等,一等18两,次等12两,三等者6两,从其中可以看出清政府的民族歧视政策。
二、驻守卡伦、台站,巡查边防
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为了加强边防,清政府采取了立界碑、巡边及雍正初年设边境卡伦等措施。平定准噶尔后,为了保护西部边境,从而形成了中国西北边防边境道路。厄鲁特营的首要任务驻守卡伦,巡察边防。卡伦,意为哨所,是清政府在蒙古、新疆等游牧的边境和隘口所设的关卡。卡伦在划分牧厂、管理出入境、稽查逃犯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清代新疆南北各地皆设卡伦,而伊犁最多,“伊犁沿边大小卡伦70余座,周围地逾数千里,各卡相离十里至百余里之遥。”[2]卷十一厄鲁特营所管辖的卡伦共计32处,其中,常设卡伦4处;移设卡伦4处;添设卡伦24处。驻守卡伦的官兵少则12名,多至30名。官兵一般是3个月轮换一次。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清政府规定:各处参赞大臣,要对所属卡伦定期进行巡察,而且令各营领队大臣就所分管的卡伦,每年春秋各巡查一次,各营总管、副总管、佐领等官员,各带本营兵丁30名,每年于该辖卡伦挨次行查。厄鲁特营除驻巡本营辖境卡伦外,还需协助索伦、锡伯、察哈尔等营驻巡卡伦。
新疆地区的卡伦最初设置时的主要任务是内部防范,除了巡逻、通讯外,就是看守各营各部的游牧地和领地,以防各部牲畜相互越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对新疆早已垂涎三尺,1864年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9-1870年陆续签订《中俄科布多界约》等三个勘界议定书,使原来在鄂博界碑以内卡伦以外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游牧地全被割去,并且也侵吞了厄鲁特营上三旗牧地等地方。随着大片国土的丧失,失地内原设的许多卡伦被丢失。此时,沿边卡伦基本上成为一种军事哨卡,主要任务就是守卫边界,因此厄鲁特营官兵驻守卡伦的任务更重了。
厄鲁特营第二个任务为守台站,乾隆二十八年(1763),伊犁南路军台-伊犁至沙图阿满设7处,其中有5处军台由厄鲁特营驻守,每台设厄鲁特兵10-15户。驻守的站台分别是:海努克台;博尔台;霍诺海台;沙图阿满台;特克斯台,同时负责五座军台的文报传递。另外,厄鲁特营还有驻守塔尔巴哈台的任务。塔尔巴哈台(今塔城)紧临边界,清代所属范围北起键格尔图拉,往西南,经楚克里克河、爱古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带,与伊犁地区为界。塔尔巴哈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政府在塔尔巴哈台派驻重兵驻守。由于该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合驻守兵长期居住,清政府进而实行了换防制。厄鲁特营每年派兵150名,由佐领一员带领赴塔尔巴哈台驻守,一年一换。厄鲁特营官兵平时驻守卡伦,并“各于屯所游牧,随时操练枪骑射”。一遇战况则征战杀场,因此他们的任务是很繁重的。道光十二年(1832),由于经费等原因,停止了察哈尔、厄鲁特两营官兵换防塔尔巴哈台,改由“巴尔鲁克游牧之察哈尔、厄鲁特、哈萨克内酌添官兵抵充伊犁派往之蒙古官兵至差役”。
三、经济生活
(一)牧厂
准噶尔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力图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同时也为了解决当地驻军的军需,在坚持“不糜国帑,孳生繁殖,就地水草以善牧养,俾便驻防有资,教习兵丁而致地方敷用,且合当地蒙古民族生计”的原则下,从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起创办牧厂,从乌里雅苏台及阿克苏、乌鲁木齐、张家口、察哈尔八旗牧厂等地运来牲畜,操办马、驼、牛、羊4个厂。牧厂分成孳生厂和备差厂,孳生厂放养成畜以孳生幼畜,备差厂储备牲口以供差用。以上官办牧厂,不另派官放牧,都交各旗管理,由他们在各自游牧区内放牧,公家按照章程取牲畜,多孳之数归于放牧人做酬劳。
伊犁的牧厂最初由锡伯、索伦、厄鲁特、察哈尔营共同经营,从乾隆三十年(1765)起,开始逐渐撤出索伦营,牧厂经营基本就由厄鲁特和察哈尔管理。牛羊厂由厄鲁特、察哈尔及维吾尔人经营,驼厂由厄鲁特营全权经营。从乾隆三十年至乾隆五十八年,共收获孳生马11010匹,共孳生本马28526匹。厄鲁特上三旗牧放马7210匹;牧放牛2883只;牧放驼1833峰,下五旗牧放马9847匹;牧放牛4798(包括沙比纳尔4佐领);牧放驼2343峰[2]。
备差厂就是提供食用,耕役畜及军需,该厂的马驼牛羊四厂,除了羊厂有维吾尔人放牧外,其余均由厄鲁特、察哈尔两营经营。到嘉庆年间,伊犁备差厂有马17738匹,备差牛厂有牛11573头,备差驼厂有驼1599峰,羊厂存羊32187只。厄鲁特营牧放伊犁牧厂牲畜的牧地即在伊犁南境,南倚天山,东、西南皆设卡伦,大致上三旗在特克斯,察林,塔马哈一带地方游牧,下五旗在霍诺海,崆吉斯。哈什一带地方游牧。
伊犁牧厂自创办以来,厄鲁特营就放牧着牧厂的半数以上的牲畜,他们凭借着畜牧业生产经验,再加上牧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因此,他们的牲畜牧养繁庶。
虽然厄鲁特及察哈尔蒙古经营伊犁牧厂取得了好的收效,但是由于当时畜牧业水平较为原始,缺乏预防自然灾害及病疫的能力,一旦受灾、疾病爆发,便束手无策,致使牲畜倒毙,牧工则受到连累。1864年后,新疆爆发反清农民起义,浩罕阿古柏及沙俄乘机入侵,致使“全疆糜烂,官厂荡然无存”,厄鲁特营众的生计非常艰难。新疆建省后,生产力虽有一些发展,但日益没落的清王朝没能使这种好兆头延续多久,又陷入困难,从此,清廷也无力再经营大规模的牧厂。
(二)屯田
由于清朝政府规定厄鲁特营兵丁的口粮均自食,因此,厄鲁特营兵丁除了放牧外,还从事一定的屯田,这部分人约有2800人。厄鲁特营上三旗六佐领屯田共4处:敦达察罕乌苏、霍依图察罕乌苏、特尔莫图、哈木哈。下五旗十四佐领屯田16处。厄鲁特营屯垦之初,官方拨给所需籽种、牲畜、农具,鼓励屯垦。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青稞。
厄鲁特蒙古虽是游牧民族,不善农耕,但经过他们艰苦努力,农业也有好的收成。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据察哈尔、厄鲁特两昂吉总管通噶岱、硕通、绰尔畚、署理总管车凌多尔济等呈请,我等两昂吉兵丁耕田,仰赖皇上洪福,收成颇丰,除来年收获所需口粮、籽种外,尚有盈余。”[1]
四、光绪八年后的厄鲁特营
1882年12月,在左宗棠等的支持下,清政府批准以刘锦棠建省方案为本,并由刘锦棠主持,在南北两路各设道、厅、县,就近选派官吏往署。伊犁将军金顺着手开展对收复后的伊犁重建工作。他召集流离失所的厄鲁特锡伯等营众,恢复厄鲁特、锡伯等营制。1884年新疆建省后,将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从伊犁移至乌鲁木齐,伊犁仍设将军,只辖伊塔地区军务。虽然清朝在新疆的统治结构发生了变化,厄鲁特营的设置没有触动。
中俄重新分界后,清政府对厄鲁特等营做出了一些新的部署。“伊犁各领队大臣……厄鲁特营领队,宜特克斯川驻扎,以扼伊犁山南与俄接界之西面门户,兼扼冰岭。”(《筹办义务始末》,光绪朝65卷)厄鲁特等四营仍然是伊犁戍边的主要力量。1914年1月,杨增新下令将厄鲁特营等四营领队达成改为领队官,其属下正副总管,协领,佐领等官职被取消。从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杨增新逐渐停发厄鲁特等营薪饷,大部分官兵被迫卸甲归田,卡伦几乎无人管理。到1938年厄鲁特营正式被取消,从此被纳入了地方行政编制。
结语
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厄鲁特营八旗建立至1938年撤销,朝廷设置厄鲁特营对新疆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其一,厄鲁特营蒙古军改善了对伊犁地区的军事防御,增强了边防的空虚局面,使换防改为永驻,对保卫祖国西北边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二,厄鲁特营在伊犁地区设置的牧厂和屯田形式,在客观上发展了伊犁地区的经济,伊犁官办牧厂的经营和发展,不仅为屯田绿营兵、务农的维吾尔人提供了大量役畜,还为满营官兵提供大量口食牛羊,为乌鲁木齐、阿克苏、喀什噶尔以及内地站台提供了大量军马,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站台建设、屯田的发展、畜牧业的恢复和繁盛。
[1]清实录.准噶尔史料摘编.乾隆二十七年四己巳.
book=141,ebook=513
K251
A
1673-1999(2012)14-0141-03
王莹(1988-),女,重庆铜梁人,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疆民族史。
201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