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下的文化身份
——以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为例

2012-08-15俞瑶

关键词:奥巴马全球化身份

俞瑶

全球化下的文化身份
——以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为例

俞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人们原有的文化身份会使其加强本民族认同感,抵制他者文化的入侵;另一方面,人们会因为现实需要和他者文化交流,甚至对他者文化妥协,认同、乃至被异化。各个民族怎样在坚持自己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同时又顺利地与他者文化良性互动成为当今世界重要议题。以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这一个跨文化交流事件为例,分析中美参与者的互动,剖析全球化下的文化认同和抵制。

奥巴马,对话,全球化,文化身份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

人类进入21世纪,在经济层面、科技层面的全球化已然成为事实。没有一个国家、种族或是文化能够置身事外。“地球村”的每个公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到了全球化的浪潮中。因此,是否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已经不是人们可以选择的。有学者甚至认为,全球化并不局限于经济的全球化,同样也意味着全球化文化的出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民族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坚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同时又有效地和他者文化交流。

文化身份是指个体对特定文化团体或种族团体的归属感(Lustig,Korster,2006)。作为某一特定文化中的一员,人们在学习认同传统习俗、语言、宗教、审美观、思维模式和社会结构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身份,反映了个体在文化价值观选择问题上的方向。在前全球化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同质的环境下,形成相似的文化身份。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出现,人们的文化身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原有的文化身份收到了冲击。Stuard(1990)在研究加勒比人文化身份的定位和重新定位时,提出“第三个在场…也就是新世界…是一片‘空’地,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陌生人在这里碰撞交融”。“新世界也就是第三个在场——是非洲的在场和欧洲(即西方世界)的在场交汇的主要场所。”史密斯(2002)认为,文化身份认同“内容及其含义是根据每一个人的理解和态度随着文化、时期、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它们从来不是静止固定的……它们的形式和内容总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以及群体与个体的需要和成见不断地流动、变化”。王岳川(2010)同意史密斯的观点,认为“文化身份是‘他者’在自我文化的对照中出现的。对应着不同的被重组和建构的现实,今天很多人都不断地要修改自己的文化身份。”这表明,当今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和多德(1998)提出的跨文化交际模式吻合。在该模式中,人们在交际中会带有民族优越感、偏见、敌意等有碍交际的情绪。但是,双方也会为了交际的目的,使用交际策略适应对方,建立起第三种文化(adaptive third culture)。这种在动态交际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第三种文化强烈依赖语境,具有即时性。

可以预见,在原有文化身份的影响下,人们在和他者文化交流时,要么对其抵制要么对其妥协,认同甚至被异化。而发展中国家因为在经济地位上的落后,常常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西慧玲(2003)认为,“弱势民族无法在强势文化的压力下很难保持本民族文化特性。”而李岩(2004)受到斯图尔特·霍尔“三个在场”的启发,认为自身的文化身份又使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或自觉或被迫地考虑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特性。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历经他者文化冲击的阵痛。一方面,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民族文化特性又会受到更强势的西方文化冲击。如何保持中国本民族的文化特性也成了我们国家的当务之急。

二、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的背景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完新加坡的APEC会议之后来到中国进行访问。他是首位在就任一年内到访中国的美国总统。到访期间,他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进行了一场对话。全程由中央电视台以及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进行直播,并运用了网络手段,扩大了参与面。本次活动被定义为“对话”,也就是说,双方应该以平等的姿态交流,而不是强势一方向另一方灌输自己的理念。但是,“对话”这种“文化认同”的过程是否平等,“文化身份”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被异化、妥协还是抵制?“文化身份”是弱化了还是强化了?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视野来考量上述问题。

(一)对话对象

本次活动中,对话双方一边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边是中国青年,主要是来自上海知名高校的大学生和网民。青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中流砥柱,将影响中美两国的关系。奥巴马之所以选择他们进行对话就是要向中国的青年传达自己或者说传达美国的理念和想法。

(二)活动场地设置

活动现场布置成环形。奥巴马站在中间,在他的身前身后都有观众席,并且中央的舞台面积不大,也就是说奥巴马和台下观众的距离是很近的。这种布置方式似乎也在昭示一种平等的态度。在奥巴马的身后布置的是四组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并未有主次之分。

(三)使用的语言

这次活动是由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主持的。在奥巴马在开始的演讲之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令人感到有趣的是,不管是杨玉良校长做的开场白,洪博培大使的演讲,还是奥巴马的问候语,都出现了语码转换。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在杨、洪二人的讲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奥巴马则在演讲开篇用上海话向观众问好。语码转换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向谈话对象传递友好的信息,拉近双方直接的距离。这一点,可以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感受到。

整场对话中,所有的提问者,即来自中国的青年,都选择使用英语。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场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活动,但是中国青年都自觉地使用了一门外语进行交流。造成了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奥巴马的地位较高。人们在对话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地位较高者使用的语言。(2)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在中国象征着有学识或者有社会地位。(3)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语言,其他语言的使用者在和非本族语言使用者交流时,会自觉地放弃本民族语言,使用英语。

三、奥巴马演讲内容

赞扬中国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强调上海在中美关系中的历史作用。想要获得理想的演讲效果,和谐的气氛至关重要。演讲人常致力于和听众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演讲的开篇,奥巴马先生提到:“Truly,this is a nation that encompasses both a rich history and a belief in the promise of the future.”在这里,奥巴马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的赞扬,首先体现了他在本次交流中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对中国强烈的认同感。考虑到本次活动是在上海举行,奥巴马还特意指出了上海在中美关系发展中所起到的历史性作用。“It was here,37 years ago,that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opened the door to a new chapter of engagement between our governments and among our people.”对于在座的上海听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友好举动。

求同存异,强调两者共同之处。他引用1972年美国乒乓代表队一位成员的话,高度概括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他说:“The people are just like us…The country is very similar to America,but still very different.”尽管双方之间的不同之处是显见的,但奥巴马先生将重心完全放在相同之处上。

根据语境特点,突出两国间交流。首先明确,这次活动是中国与美国在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彼此之间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征。我们主要考察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特征。正如上文所提,本次对话双方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学生和青年学者。当然,由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介入,我们可以将听众扩大到关心美中关系,希望更多了解美国国情的普通中国民众。结合上述两个特点,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首先不同于他面向美国民众所作的演讲,需要考虑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差异;也不同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发言,不需要过多的外交辞令。我们看到,奥巴马在演讲中弱化了两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并宣称尊重他国人们选择不同的政治体制,突出强调的是两国之间在历史、经济、文化、科技和环境保护方面,推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在谈到这些问题时,可以有效避免来自两个文化的冲突。并且,人们对于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是有切身体会的,能够为大家带来共鸣。

传播美国精神,宣言美国文化的优点。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不可避免的会认为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优于其他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民族中心主义”(Lustig,Korster,2006)。虽然奥巴马一直努力营造文化认同的语境,但作为美国总统,他参与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向中国的青年一代宣扬美国的理念和想法,推销美国式价值观。他很骄傲地向在座的中国青年宣称美国向来崇尚民主的精神,“The founding documents that guide our democracy.”“Those documents put forward a simple vision of human affairs,and they enshrine several core principles--that all men and women are created equal,and possess certain fundamental rights.”这种民主的精神一向是美国人的骄傲,也是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优于别国的一个出发点和立足点。从朝鲜战争到海湾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人最大的动力就是来源于对本民族民主精神的优越感和和改造其他文化的愿望。在这里,奥巴马和他的前任一样,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感到深深的自豪,并不断向他者文化成员推销。在宣扬这种民主精神时,他一方面提到了来自中国的移民在美国实现了自己梦想,“That's why immigrants from China to Kenya could find a home on our shores”,又在另一方面将自己塑造成民主精神的受益者,“why someone like me,who less than 50 years ago would have had trouble voting in some parts of America,is now able to serve as its President.”这种角色的塑造成功地打动了听众。我们知道,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的事实,的确从形式上表明了美国黑人地位的上升,证明了美国式民主的存在。

迄今为止,共有四任美国总统对中国青年做过演讲。比较这四篇演讲,我们发现,除了布什在清华的演讲是策略地将直接宣扬本国价值观具象到个人感受上,即在扩大认同感的基础上采取的妥协,其他三篇包括奥巴马的演讲都是直接地论及美国极力宣扬的民主、自由和平等。

我们应注意到,奥巴马在总结美国精神时,说到“These are all things t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America.”情态动词should表示所谓的“义务”(obligation),即表示“必须”、“应该”做某事(章振邦,2003),语气不可不谓强烈。这里,可以感受到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要求别国对本国文化进行认同。反过来讲,这种推销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抵制。

四、中国学生提问——认同和抵制并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它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成为发展中国家模仿的对象。这种自主的模仿,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更多体现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好莱坞电影、西方式快餐在全球范围的风靡已然说明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经济强势国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为了进入到经济强国设置的游戏中,发展中国家也不得不接受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不管在接受强势经济文化时的态度是自愿还是被迫,发展中国家公民总会在自己固有的文化身份作用下,本能地对其抵制。以中国的历史为例,鸦片战争之后,国力式微,摧垮了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崇拜西方日益成为主流社会的心理趋向,洋货成了时髦之物。但连极力主张全盘西化的胡适也在出国演讲中讲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处,“虽说西方文明有那许多令人敬慕的美德,但儒学及新儒学哲学大师所教道的旧道德仍构成中国民族、中国文化的脊梁。不能贬弃”(胡适,2002)。这种矛盾的心态贯穿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之中。在本次中国青年学生与奥巴马的对话中,就充满了这种矛盾的心态。

在场的中国青年以及网友在奥巴马结束演讲后,共提出了七个问题。分别是:双边交流、来访目的、多元文化建设与合作、台湾问题、诺贝尔奖获奖感想、言论自由、成功经验。其中,台湾问题是关于中国内政,诺贝尔奖获奖感想和奥巴马的成才经验是有关奥巴马个人经历的,此处略去不提。其余四个问题体现了中国青年既认同又抵制美国文化,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矛盾心态。

第一位提问的陈某,提到了中美双边之间多方面的交流。并提问,奥巴马总统是否愿意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众所周知,虽然世博会只是一个普通的世界性活动,但中国却兴全国之力来举办。这表明,中国强烈希望世界能够认同自己。而陈同学在这个场合提出这个问题也说明了中国对于能举办世界性活动的自豪感。事实上,无论奥巴马总统是否会参加世博会,在这里他一定会做肯定的回答。这一点,不管是提问者还是听众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这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包含了民族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和证实。

第二位提问者希望了解奥巴马“来中国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您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又想从中国带走什么?”由此可见,中国青年非常关心奥巴马对中国的印象,希望对方对自身有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带来”和“带走”也表明中国希望在世界舞台发挥更大作用,让自身的文化身份得到认同。

第三位黄某在他的简短的提问中引用了两句《论语》中的话。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应时应景,表达了对奥巴马的欢迎。后面则用“和而不同”向奥巴马宣扬中国人民的优秀价值观,即要建立一个多元的社会。《论语》古已有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极佳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看到,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他也引用了中国的古话“温故而知新”。显然,两者的用意是不同的。黄某的引用表明中国青年希望在他者文化,尤其是强势文化面前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这是对他者文化的抵制,也是对获得文化认同的渴望。而奥巴马的引用则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第六个问题是一位网友询问奥巴马对网络言论自由的看法。众所周知,美国一向自称是民主和自由的代名词。这个提问显然是对美国这一价值观的认同。

以上四个问题中,前三个问题都体现了中国青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维护,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抵制。而第四个问题,则是对美国文化的认同。

五、结论

在不同文化进行交流时,认同和抵制两股力量总是在博弈。各个地区之间日益加强的交流,凸显了文化差异。经济地位处在劣势的族群发现,摒弃自身的文化身份,只会使自己成为无根的浮萍,无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更加意识到维护本民族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在文化冲击中,自身固有的文化身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决定了他的立场,人总是将所依附的文化放在首位。但是,人们为了取得预期的交流目的,总是为对话的继续进行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建立起一种第三方的文化。这种新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文化是否会内化为个体,甚至是民族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塑造一个新的文化身份乃至于真的出现文化的全球化?在国际英语盛行的今天,这些问题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

[1]Dodd,C.H.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th ed).McGraw-Hill Education.1998.

[2]Lustig,M.W.&Korster,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Massachusetts:Allyn&Bacon,2006.

[3]Stuard.H.‘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Rutherford.J. (ed.)Identity:Community,Culture,Difference.London: Lawrence&Wishart.1990.

[4]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李岩.全球文化认同过程中“文化身份”的妥协与抵制——美国总统布什清华演讲事件的透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

[7]王岳川.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J].理论与创作,2010(3).

[8]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book=121,ebook=500

H315

A

1673-1999(2012)14-0121-03

俞瑶(1987-),女,浙江嘉兴人,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0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

2012-05-07

猜你喜欢

奥巴马全球化身份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