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文本层次的民间文艺学分析

2012-08-15庄慧

关键词:崂山民间文学原型

庄慧

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文本层次的民间文艺学分析

庄慧

崂山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围绕其山光海色产生了无数美丽动人的传说。以崂山自然景观资源产生的传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理论的相关原理对其文本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挖掘传说的文化内涵。

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文本层次;民间文艺

自然景观是指完全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者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的自然综合体。这一概念与文化景观相对,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崂山自然景观传说主要是指围绕崂山山体景观资源和水体景观资源产生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巧妙的运用艺术手段解释了崂山山水名胜的来历、名称和特点,是崂山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具地域特色的一部分。

《周易·系辞》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王弼在诠释《周易》时将“言、象、意”三者关系表述为“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说明文学作品的文本需要遵从这样一个由言及象、由象推意的多层次的表述结构。所谓“言、象、意”,即文本内在的审美结构层次,指文本的言语层面、形象层面、意蕴层面。这三个层次步步深入、互为条件,是审美文学作品的出发点。包括传说在内的民间文学作品也同样适用于这一多层次的表述结构,但与作家文学作品相比,它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通过对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文本层次的分析和探讨,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其在形式上所表现出的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也可以进一步发掘其内容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文本言语层面的民间文学特色

文学言语层面是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作家文学文本的言语层面具有内指性、阻拒性、心理蕴含性等特点。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灵活变通。

作家文学的言语结构需要遵循艺术世界诗意的逻辑,可以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这是其内指性的表现。但民间文学作品的言语与作家文学相比却有较大差异,其语言结构往往具有一定的外指性特征。崂山自然景观传说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它的外指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的“真实性”方面,具体分为两方面:首先,这些传说紧紧粘附于崂山的自然景观,并且非常巧妙地阐释了这些自然景观的来历、名称和特点,自然景观作为“可信物”为传说增添了真实性。如《虔女峰》的传说讲,崂山东瀛村里一个叫姜花的姑娘为生病的母亲祈福,在崂山北坡的半山腰上跪了七天七宿,最终化成了一块石像;《龙涎泉》的传说讲,天上有条玉龙因为偷喝了王母用来摆寿宴的美酒,被贬到崂山太平宫看门护院。沉睡万年后,他的身体化为石崮,嘴里流出的美酒变成了泉水。故事中的每一处发生地点、每一处自然景观作为引发传说产生的物质性结构要素,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讲述者的身边,既是触发人们联想的契机,也是证明所讲“并非虚构”的佐证。其次,崂山自然景观传说与在崂山地区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如《上清宫和圣水泉》传说中的主人公名道刘若拙,《白云洞》传说中涉及的憨山和尚等,都是史有其人;《蟠桃峰》、《老母岩》这两则传说所反映的古代帝王派方士来崂山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在历史上也确有发生。传说与历史虽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但两者都离不开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当人们出于某种情感需要时往往就会将原来实录的历史采用传奇化、艺术化的手段重新加工制作,从而形成既有历史根据却又具有神奇幻想色彩的传说。“在民间,传说是当地人的主要历史,即便是历史,也被当作传说来讲述。也就是说,民众并不认为传说和历史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们从不担心历史被歪曲或者不真实。”[1]

民间文学的语言往往具有“自动化”的特点。有人认为,文学要竭力避免使用“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2],即自动化言语。作家进行创作时总是设法将普通的语言加工成扭曲的、陌生的甚至使人不易理解的语言,用这种“阻拒性”的语言来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尽管这类语言可能并不合语法,甚至打破语言常规,但却能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而,民间文学的主要受众群体是下层社会群众,因为接受教育水平和识字能力有限,他们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因此,民间创作常常使用套话、日常化的语言,包括方言土语。崂山自然景观传说的言语层面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如《慈光洞》传说里提到:“传说,古年间这石洞中住着一对狐仙老两口……”[3];《棋盘石》传说的开端是这样讲的:很多很多年以前,崂山脚下,东海边上的小望村里有个叫隋五的穷孩子……”[4]。《虔女峰》《龙穿洞》等传说的开端也有类似“传说,古年间”或“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句子,这类模式化的语句可以说是“寓不变于万变”。民间文学的语言最初只能依靠口耳相授的方式进行传播,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承,这就要求它在不影响审美价值的前提下必须将繁杂拖沓的表述方式提炼为简短凝练的句子,但依然能够达到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叙事效果。

二、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文本形象层面的民间文学特色

民间文学是千百年来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积淀下来的口头文学,它与一个民族民众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紧密相连。正因如此,民间文学在文化内涵、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民间传说也是如此,“纵观民间传说,不难发现有一类艺术形象重复出现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的传说里”,这些重复出现的艺术形象被其称之为“传统形象”[5]。

崂山自然景观传说在文本形象层面上也遵循这一叙事规律,它的“传统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现实性特点的,一类是具有幻想性特点的。具有现实性特点的形象基本是以凡人为原型,如《崂山的传说》《源泉》《劈石口》等传说中为人民谋幸福的英雄;《靴子石》《晒钱石》《聚仙台》等传说中贪婪狡诈的财主;《虔女峰》《觅天洞》传说中的孝子形象。荣格在其著作《本能与无意识》中提出了“原型”的概念,他认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6]可见原型并不是停留在人们心目中清晰而确定的画面,它更像是一张需要经过冲洗才能成像的相片底片,而冲洗的过程就是人们从现实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的过程。荣格描述和列举了大量具体的原型,如智叟原型、动物原型、英雄原型、大地母亲原型等等。民间传说中的主人公往往依据一定的真人真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不断的加工丰富逐渐定型,最终成为具有典型化意义的形象。这些具有“典型化意义的形象”与荣格所提到的“原型”有部分是相吻合的,如《崂山的传说》中为兄妹俩出谋划策、指点迷津的白发老人可以看作是智叟原型;《源泉》《劈石口》传说中历尽千辛万苦为人民寻找幸福源泉的少年可以看作是英雄原型。这些形象在民间口头叙事作品屡见不鲜,他们身上共同存在着某些固定而鲜明的特性,但在不同的作品中又有所区别,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

幻想性的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接参与人间生活,与人类亲近并乐于帮人类排忧解难的形象。如《神水泉》传说中美丽多情的龙女,《白云洞》传说中善良助人的仙女,《慈光洞》传说中的狐仙,《九水和旱河》传说中的八仙等等。另一类是远离人间,但法力无边甚至能够支配非人间力量的形象。他们轻易不干预人间事务,往往当人们遭遇不幸历经艰难险阻之后才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如王母、玉皇、龙王、太白金星这类形象。还有一类是与人为敌的恶势力,如《劈石口》传说中的恶龙、《龙穿洞》传说中的蛇妖等等。

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倾向,而各类不同的性格只有在鲜明的对比和尖锐的矛盾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万建中在《民间文学引论》中说:“二元对立是民间叙事的范式。”[7]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使民间口头创作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单纯和明朗,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欣赏。在崂山自然景观传说的艺术世界中,善与恶,美与丑,诚实与虚伪,机智与愚蠢的对比随处可见。《九水与旱河》传说中财主的吝啬和白发老妈妈的慷慨形成强烈反差;《忘母涧》传说中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母亲的虐待让人唏嘘不已。不仅如此,这些传说中的人物塑造通常采用粗线条的刻画手法,强调和突出了人物性格当中最动人的一面,并将这一面发挥到极致。这是民间文学塑造人物特有的手法和表现方式,与作家文学中避忌的人物脸谱化不可混为一谈。

三、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文本意蕴层面的多学科透视

文学的意蕴层面,是指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人物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民间口头创作忠实、全面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景,总结了他们在日常生活、社会斗争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其中还蕴含了他们关于科学、宗教、哲学等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人民自己的“百科全书”。就民间传说来讲,它所具有的多学科价值不容小觑,如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民俗学价值等等,这些也同样反映在崂山自然景观传说中。

民间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并未从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而且始终保存了一种与原始文化一脉相承的浑融性质。因此,民间文学呈现出一种未经雕琢的朴素之美。崂山自然景观传说在其审美意蕴这个层面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如《美人峰》的传说讲崂山大旱,天宫里的百花仙子下凡到人间洒水降雨,她骑着白鹤不停地洒甘露,最后累得睡着了,化成了一座美丽的山峰;《梳洗楼》的传说讲八仙来崂山游玩,何仙姑要梳洗打扮,其余众仙纷纷为她变出了梳洗工具:云朵变作梳洗楼,日头变作梳洗镜,东风化为梳子,彩霞缝为绸衣……最后何仙姑也施法将这崂山打扮一新。传说的现实性来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并倾注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崂山自然景观传说是以一种艺术的构思方式展现了崂山民众的生活态度、情感体验和行为准则。崂山上的一峰一石、一草一木,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出雕饰,也是民间口头创作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人们正是因这现实中的美景而生发幻想,移情于客观自然,使自然之美中富含人文气息。

除美学价值外,民间传说通过集体记忆的方式来展现民众的思想内涵和思维方式,它往往与民间信仰交织在一起。古老的信仰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到传说的深层叙事结构之中。崂山自然景观传说与崂山人的信仰观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神仙信仰在传说中得以反映。神仙信仰滥觞于春秋,兴盛于秦汉,其核心思想主要是长生不老和飞升成仙。《山海经》中就有许多关于“不死药”、“不死国”等长生不死和“乘龙”、“羽化”飞天的描述,这些内容已具有神仙思想的雏形。在神仙说的影响下,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批的道家方士前来崂山求仙访药,与之有关的神仙传说也在崂山地区渐渐流行开来。例如《棋盘石》这则传说讲的是一个穷孩子观看两位老道人对弈,其中一位道人将桃核埋进土里,眨眼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这则传说表现了人们对神仙世界的憧憬以及对神灵的膜拜和敬畏,具有浓厚的仙道文化色彩,其中“仙人下棋”是这一类型传说的核心情节。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棋局虽小,变化莫测,以此隐喻(世事如观棋)。因此汉朝以下,棋戏为神仙悠闲洞测世事的象征,成为神仙图的重要形象。”[8]这类传说中包含的“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思想与道家厌弃人生短暂,努力追求长生不老的成仙思想不谋而合。《老母岩》的传说讲秦始皇为寻长生不老药不惜滥杀无辜;《蟠桃峰》的传说讲唐玄宗因崂山有仙人出现而将其封为“辅唐山”。古代帝王寻求长生不死、飞天成仙的心愿由此可见一斑。

钟敬文先生曾多次强调应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民间文学,尤其是从美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史等角度去研究。这不但是人文科学所需要的,也是民间文艺本身必不可少的的补充手段。诚如钟先生所言,运用多学科视角研究民间文学,既能丰富和深刻其他学科内容,也使民间文学自身价值得到了最大挖掘。通过对崂山自然景观传说的多学科视角透视,可以看出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方面价值。

[1]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J].文化研究,2005(3).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9.

[3]张崇纲.青岛奇观[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376.

[4]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委会.崂山故事选·名景篇[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82.

[5]崔程女.传说沿用形象与民族心理定势[J].民间文学论坛, 1986(1).

[6]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M].上海:三联书店,1987:44.

[7]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9.

[8]李丰懋.六朝仙境传说与道教之关系[J].中外文学,1970(8).

book=110,ebook=519

I206.2

A

1673-1999(2012)14-0110-03

庄慧(1986-),女,山东青岛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6)硕士研究生。

2012-04-17

猜你喜欢

崂山民间文学原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包裹的一切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崂山茶事
登崂山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