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2012-08-15陆向华

关键词:高教资源共享园区

陆向华

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陆向华

高教园区的公共空间建设问题逐渐显现。分析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现状,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公共物化空间、制度空间、文化空间及网络空间等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问题的路径。

高教园区;公共空间;现状;路径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教园区的蓬勃发展着实让人们体会到了知识经济的力量,但问题也逐渐暴露并突显出来,诸如重复建设、缺乏活力、建设模式缺乏考虑等问题,开始引起决策者、管理者的反思。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不仅意味着量的扩张,更应该意味着质的跃迁,意味着新的城市理念、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催生。本文正是以此为视角,以高教园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为切入点,来审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城市化时代的伟大变革——高教园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一、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高教园区的公共空间如同自身一样,都是在预先规划的情况下,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建成的。尽管设计的意图可能还需要时间与实际的证明,但在10几年的建设后,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

第一,公共物化空间重复建设,未能发挥集聚效应。通过对高教园区现有基础服务设施的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教园区公共物化空间的匮乏。首先,硬件资源共享范围相对较小,尚未形成大范围的合作,且不能发挥效益的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大量存在,资源共享的实现程度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校际合作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目前,我国高教园区的硬件资源还处于少数几个学校个体间自由寻求合作的方式,而这种共享方式也已经成为目前众多高校寻求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资源的使用范围和频率。然而,由于有效管理的缺乏,使得这种交流与合作变得比较随机,相互合作的需求往往也临时的,因此,资源的流动往往是低效率的,而且不能保证资源利用的质量,容易与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冲击。

第二,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有待商榷。首先,管理不到位,园区管委会的作用发挥不够。在园区建设初期,由于与政府部门、地方单位干系繁杂,管委会确实能够起到协调作用。但是,随着园区发展进入稳定期后,园区管委会的协调作用日渐减弱,园区内的高校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的倾向日趋明显。其次,片面追求教育产业化和高教园区建设的速度。在教育产业化思想的促动下,部分决策者片面地将高教园区建设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进而粗放地追求高教园区的快速建设,而忽视了高等教育以至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理念。最后,体制影响共享和开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详细规定了各高校图书馆状况、体育设施达标的硬性指标,为各校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建设规划硬性发展目标,一定长度上鼓励了‘小而全’现象的存在。”[1]于是,各高校的管理者对本校内的建筑和空间环境投注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而在校际区域却简单地以围墙、栏杆或绿化处理。校际公共空间是有形的物质形体,性质上也属于共享资源,归属上却难有明确的领域划分,由此落入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第三,公共文化空间活力不足,缺乏历史底蕴。高教园区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的第一个表现是“人烟稀少”。与人流如织的大学校园相比,高教园区公共空间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空寂”,除上下课高峰期外,其余时段路上行人只有三两个。第二个表现是活动类型较少。“活动分可以分为必要活动、自发活动和社会活动”[2],其中后两种活动越丰富,表明公共空间运用越频繁,可以认为该空间是有活力的。然而在新建的高教园区内,人们很难看到除类似于必要的交通活动之外的其他活动方式。主要位于郊区的高教园区,原先的文化积淀已基本被全新的人工环境所取代,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我们能看到只是新校舍、新道路、新办公大楼,更不用说历史文化底蕴了。

第四,公共信息空间缺少公共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共建困难。虽然各高校已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如学工系统、教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OA系统等,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在学科设置、校园规划建设等方面出现了相似的情况,这难免会引起各高校之间的比较和竞争,尤其是在招生、就业等关乎自身利益的方面,高校会将其作为自己的内部信息,并不会对外公开。再加上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尚未引起有关部门及其领导的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各高校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的机构,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公共管理平台。

二、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纵观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划与建设主体的两极分化使校际公共空间成为真空地带。当前,许多高教园区都设立了管委会,主要职能是负责高教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监督管理等相关事务。而各高校各自都设有相关部门来负责学校的规划、发展与建设。在园区公共空间建设方面,两者应该相互配合共谋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去不尽如人意。管委会根据相关城市空间的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求,策划园区的建设方案,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绿化建设等公共空间建设。与此同时,管委会再将各地块划分给高校,由其各自校园及周边的空间建设。这种管理模式职责清晰、分工合理且明确,有利于提高建设的效率,但是在运作工程中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公共区域却成为无人问津的建设“盲区”,从而影响整体规划与建设。

第二,郊区社会的复杂性使高校不得不竖起“围墙”。目前我国的高教园区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区内人员相对比较复杂,学校出于对师生安全的考虑,不得不采用相对封闭的管理方式。如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在建设初期,周边集聚民工及其他外来人口人数甚至超过在校生数,不是学校“不想开放”,而是“不敢开放”。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掌中宝、心头肉,在校期间如若出现安全事故,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此类事故,学校都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面对来自上级部门、舆论甚至是社会的压力。因此,为了防止社会人员对园区内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干扰,各高校不得不设立围墙,禁止社会人员的随便进入。

第三,高校规模、类型、层次的较大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文化精神。高教园区内,由于园区内各高校在建设规模、学校层次、学科特色、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自然而然校园文化也不尽相同。而这种校园文化的差异,“从积极方面看,各高校间增加了文化接触、交流和融合的机会;从消极方面看,也增加了产生文化碰撞、文化摩擦乃至文化冲突的可能。”[4]一方面,高教园区内有本科类、高职高专类院校,而同一类别的院校在社会声望、影响力方面又存在着差别,进而导致各自院校的学生彼此心理上比较难以融合,就读于社会声望高、办学能力强、规模较大的学校的学生内心往往有一种优越感,而就读于层次低、社会影响力弱学校的学生往往感觉到比较自卑,觉得低人一等。另一方面,各高校学生对于高教园区缺乏认同感,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是就读学校的学生,而不会把自己当作园区的学生。

三、我国高教园区公共空间构建的路径探析

第一,开放硬件资源,挖掘园区公共物化空间。高教园区的硬件资源是高教园区系统整体相互结合、高效运作的强有力的“粘结剂”与物质载体,其建设与共享,应该实现相对独立,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教园区的集聚效应。首先,要系统布局,分级配套,构建高教园区硬件资源结构体系,包括高校内部的布局,根据高校功能区块,分别配置不同的硬件,以满足基本的需求;高校之间的布局,根据各校之间的实际需求,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分别建设,共同使用;城市与园区之间的布局,要优化整合具有相似功能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而组建一套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公共基础设施。其次,创新投融资运作机制,组建高等教育投资公司,逐步引入社会资金。高教园区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基本上是以高校投入为主,高校的经费融资主要是财政拨款为主,这是影响硬件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教园区的建设要逐步适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要创新投融资运作机制,组建高等教育投资公司,开拓多元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园区的有利条件,逐步引入社会资金,主动争取企业的资助,为高教园区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重要物质基础。

第二,创新管理制度,优化园区公共制度空间。高教园区建设的目的或价值在于实现高教资源的共享,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保证。首先,要合理确定办学宗旨,统筹规划园区的定位与氛围。在保持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下,各高校在明确高教园区的办学定位的同时必须兼顾高教园区总体发展定位,根据全国及本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校战略目标,努力促进高教园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管委会、各高校以及周边企业联合处理园区内的公共事务。虽然各建设主体在性质、规模、职责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无论是任何建设主体都应该与园区协同合作、共生共荣。园区管委会要依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负责处理高教园区的公共事务,促使园区内各单位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借鉴。各高校作为一个独立体在入驻园区由独立主体走向共同主体后,就必须打破各壁垒,避免过分关注自身利益,主动改变自身体制和机制,努力实现建设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充分发挥园区高校密集的规模效应。园区企业必须参与经营管理,也就是说在实现必要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良好社会效益,提供优质的服务,决不绝不能唯利是图而无视园区的整体利益。

第三,建立开发、宣传、控制和保障机制,建设园区公共文化空间。高教园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有两层含义:一是探讨大学作为高教园区的核心机构如何建设自身的文化;二是探讨高教园区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如何展现整体文化特征,而后者,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首先,要依法开发园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主体与环境。依法开发、提高开发效能,通过优化服务,构建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建设氛围,营造民主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的参与环境、正确的舆论环境和重点活动的实施环境;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活动创新的质量,通过与社会主体互动扩大活动的参与主体,促使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其次,大力宣传园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活动。利用专业媒体扩大园区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宣传;充分利用各高校现有的软硬件设施,如校园网、BBS等建设园区文化专题网站,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活动的积累来创立园区的自有媒体组织,丰富园区文化空间建设的内涵;设立公共媒体与高教园区网络虚拟办事处或高校联络员,明确每个工作阶段中宣传报道的重点、解决宣传报道中的难点、收集宣传工作中的亮点,并定期聘请媒体技术人员对宣传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第四,创建园区信息资源网,共享园区公共信息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互利行为,对于原有均衡而言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而且信息共享开拓了信息用户的信息消费能力,增加了信息福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4]从目前各高校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来看,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实现高教园区内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这一点毋庸置疑。要建设园区的信息资源网络平台,就必须首先搭建网络共享平台,成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校际间的信息资源需要及时进行资源整合,要求各校使用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需要协同联合建设,这就要求有一个专业的管理机构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次,各高校自身应建立一套人、机、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具体负责配合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1]卢波,段进.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J].规划师,2005(1).

[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成超.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与区域联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马费成.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04(1).

book=94,ebook=359

F293.2

A

1673-1999(2012)14-0094-03

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陆向华(1979-),浙江金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0037)软件工程学院讲师。

2012-04-25

猜你喜欢

高教资源共享园区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高教明星“猎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高教发展与评估》(双月刊)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