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2012-08-15张颖奇
张颖奇
成都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张颖奇
通过分析成都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得出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具有较强内部竞争优势,应充分利用外部发展机遇,克服内部竞争劣势,分析现存的外部威胁,制定出一条走市场化、人才化、政策化和管理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SWOT分析;科技中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一、成都高新技术产业现状
成都是我国西部重要科教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云集、科研成果众多、知识型智力人才密集,但这些优势与当前成都市产学研转化率低、科技贡献率较低的现状不相符。2011年,成都全市GDP总值达到了6854亿元,然而高新技术产值为2907.1亿元,占到了GDP总量的42.4%。所占比重虽然不小,但与科教文化总体实力较弱的深圳形成鲜明对比。曾经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已经成功变身为“文化绿洲”。2009年深圳市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507.81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值接近6000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0.2%。
笔者在对成都和深圳两市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后发现,成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值方面与深圳存在较大差异。综观分析,这里面包含科技成果本身技术含量原因,也有两地体制政策因素,但是另外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就是两地的科技中介服务水平发展差异。成都要改变当前科技贡献率低的现状,必须要认清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关键作用,因而有必要全面认识成都当前的科技中介服务业。
二、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为态势分析法,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该分析法能够较客观清晰地分析和研究某一个领域行业现实状况的方法。SWOT英文字母分别表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可以大致把SWOT分为两部分,内部条件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条件机会和威胁。其中优劣势分析着眼于行业自身实力,主要考察行业内部条件对行业发展的利弊;而机会威胁分析主要观测外部环境变化,考察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本文借用SWOT分析法,考察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其发展的优劣势;考察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评估其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为推进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一)竞争优势(Strength)
1.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科研成果较多。成都作为我国西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万人,两院院士28人,各类研发机构2700多个,其中国际性研发中心10个,高等院校21所。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带来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成都科研成果产出年年增加,一直保持在全国优先水平。在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成都有18项成果获奖,获奖涉及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现代农业等多个前沿领域。据统计,成都高新区在2011年专利申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专利申请数达到8734件,其中,发明专利2869件,企业专利申请6507件,共获得授权专利30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80件。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专利拥有量继续领跑中西部城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核心工作,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前提条件是科技成果的数量,如果没有科技成果,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失去成长的根本。成都科技成果的不断增多为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保障。
2.科技服务体系较完善,具备良好发展基础。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发展根基,即完善的体系,才能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下去。据统计,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一大批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企业迅速崛起,现已经超过1600家,以成都高新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已经初步形成。已建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中介服务体系,并且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这位将来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科技中介创新创业环境良好。成都已经制定出台一系列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优惠政策,为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2007年,成都建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2009年该试点园通过验收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这些称号意味着成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造科技中介服务业良好环境所取得的成就获得了国家认可。2011年,为营造一流的创新发展环境,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采用“三审合一”的审理模式,积极发挥司法作用,为科技中介创新企业发展提供“保驾护航”。
4.科技中介服务业受政府关注,政策法规日益完备。2011年间,成都服务业加快提升,实现增加值3383.4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12.4%,占GDP达到50%,服务业已经远超过第二产业,这充分说明了服务业已开始备受成都政府关注。《成都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2年政府工作安排中提出了推动服务业提速升级,指出要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强调要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相连的信息咨询、科技咨询等中介行服务业,促进市场化配套服务更加完善。除了做出战略规划外,成都还做出了实际行动。战略规划给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实践活动为其发展提供了潜在动力。
(二)竞争劣势(Weak-ness)
1.科技中介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成都科研成果发明主体大多以高校和科研所为主,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申请量较小。同时,由于科技中介服务业的专业性较强,人才要求技术高,因此私企申请专利提高了难度,于是出现了当前的科技中介机构大多数为官方机构,或者为官方支持创办的机构的情况。这种发展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了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等弱点,进而导致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自主发展程度较低、创新业务拓展能力较弱。
2.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水平较弱,服务能力不强。当前,虽然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总体上还是趋于小规模、分散式发展,缺乏产业集聚效应,齐头并进难以出现。同时多以中低水平的简单中介方式占据主导地位,所提供的服务针对性、有效性还远远不够,不能根据信息咨询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服务,也难以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排他性服务收费,难以让客户满意。
3.科技中介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有待完善和制定。目前国内外对服务业概念尚存在争议,对科技中介服务业的界定也存在异议。成都大多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律法规漏洞和管理规范的空白。要使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稳健运行下去,须由政府部门“牵头”,法律部门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
4.科技中介服务业分工不够明晰,行业骨干、品牌企业匮乏。目前成都的科技中介服务业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服务链,各个部分的企业尚未达到分工明确、左右联动、前后互动的综合效应。在分工合作上,由于分工不明确,常常发生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在服务支持和服务转移上仍未实现自我匹配。由于缺乏竞争力、缺乏服务动力和服务意识,导致成都目前既没有像高盛、波士顿和普华永道这样的国际知名中介,也没有像北大纵横、零点那样的国内知名企业。在当前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业竞争大潮中,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市场化、服务水平、分工协作等都存在一定劣势。
(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y)
1.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愈发旺盛。近十年以来,成都经济一直稳健增长,GDP总量从2008年的3901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6854.6亿元,4年时间翻了近一番。经济快速增长为科技增长提供了潜在前进动力。2008年,成都市的专利申请量为19167件,授权量10342件,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1261件,几乎是2008年的3倍。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必然拉动成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需求。2011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22.2亿元,其中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达2907.1亿元,占全省的43.9%,较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为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四川大力支持和鼓励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四川省和成都市都出台了相关鼓励性政策以促进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成都结合“高科技成都”建设颁布了《成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12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在工作安排中深化完善三大创新服务体系中就提到过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措施,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制定出台联盟运行管理办法。2012年成都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中介服务业也有涉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将有利于促进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建设和发展。
3.国家大力发展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006
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要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用15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无疑吹响了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的号角,为成都市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前景机遇。
(四)外部威胁(Threat)
1.成都本地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成都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科教中心,每年都有50多万大中专在校生在蓉培养学习,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成都市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人数超过61.9万人,每年毕业的高等院校学生超过20万人。人才流出一方面是由于成都岗位提供数量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工资水平较低的现状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成都人才吸引政策弱化及发展滞后、创业工作环境不佳等原因,导致高技术高学历和有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流入人数远远小于流出人数,进而导致外地对人才吸引力大于成都,造成总体上人才流失。
2.存在外地竞争,影响成都本市科技中介服务性企业发展。一方面,成都周边的重庆市、绵阳市等来成都开办科技中介服务性企业并开展相关服务业务,给成都本地的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成都本地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下、发展水平较弱、行业规则尚不完善和缺乏行业分工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当地企业竞争力,使得市场份额被外地企业瓜分。另一方面,虽然成都科研成果数量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但是这些科研成果质量并没有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部分科技成果被外地科技企业所利用,并没有被成都本地企业所采用。
三、推进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
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0%,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相对较弱。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服务业提供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政策法规体系。首先,应逐步明确“非赢利机构”、“赢利机构”两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发展模式和组织制度,理顺政府与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相互关系。其次,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创建自身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构筑适合成都自身的“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
(二)加大科技中介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当前,只有进一步加大科技中介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才能改变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存在的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以及缺乏行业竞争力的劣势。要想进行市场化改革,首先成都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自主性,让企业自身在发展浪潮中优胜劣汰。其次,应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科技中介服务业,让民企或者“非官方机构”成为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市场主体,以此促进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走上繁荣的自我良性发展道路。
(三)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建设
科技中介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决定着行业的未来发展。因此,要想实现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人才队伍的培育、建设和引进。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充分挖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科技中介服务业施展才华。优化人才引进理念和方法,鼓励优秀归国人才群体留蓉工作发展。另一方面,深化行业内部制度管理,加强行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训与教育,努力打造一批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精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服务质量。
(四)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业的行业管理规范
当前成都科技中介服务结构的管理大多由行政部门执管,这些部门政治色彩较为浓厚。虽然也建立了科技中介服务业协会等组织,但大多处于“名副其不实”的现状。因此,要想加强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行业约束和管理,必须从以下着手: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力度,引导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协会成为联系政府行政部门和科技中介服务性企业的沟通桥梁。其次,要指导协会制定科技中介行业行为规范、准则,使该行业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发展道路。再次,要积极引导协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中介服务评价体系,为确保成都科技中介服务业走上社会化、专业化、公开化的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1]王大王,伍艳春,张雪如.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企业导报,2010(4).
[2]宁越敏,李健.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机制、模式与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2009(5).
[3]李肇忠.广西城镇化问题浅探[J].桂海论从,2001(10)
[4]钟小敏.南宁市综合经济实力研究[J].区域经济,2010(7).
[5]郭荣朝.城镇化研究综述[J].绥化师专学报,2004(3).
book=87,ebook=333
F719
A
1673-1999(2012)14-0087-03
张颖奇(1989-),男,湖北黄石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商学院2011级研究生。
2012-05-07